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通过对野罂粟种芽低温发育情况、叶片冰点及单株野罂粟受冻害后活力恢复情况的研究,了解到其种芽可以在3.0~5.0℃低温范围内进行根、茎、叶分化生长。单株野罂粟芯部嫩叶和外部老叶的冰点不同,芯部叶片冰点为-6.0℃,外部叶片冰点为-5.0℃。历经一夜低温冻害后,外部老叶受冻枯萎,不能恢复活力,而芯部叶片仍能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2.
在刚刚入冬,气温降至5℃时,盆栽芦荟生命活动就受到影响,细胞原生质的活力显著减退,根的吸收能力衰弱。如果低温时间不长,温度恢复到10℃以上,芦荟还可逐渐恢复生长。如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就会给盆栽芦荟造成严重伤害。当温度降到芦荟生长最低温度以下,但尚未达到冰点时,所受的伤害为冷害。一般我们将5℃定为冷害生长温度的下限,也是盆栽芦荟越冬的温度安全阈值。当气温降至冰点以下时,芦荟组织会发生结冰而受到损害,这是冻害。冻害对芦荟的伤害是致命的。芦荟组织一是受冻,哪怕时间非常短暂,也是不可逆的。最终会造成受冻部分细胞崩溃坏死,严重时造成全株  相似文献   

3.
野罂粟丸化种芽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光照培养箱,参考种子萌发试验法,利用现代技术来研究野罂粟种子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萌发力的变化,为野罂粟引种驯化栽培提供新的技术指标。当温度为3~5℃时,无光照有利于野罂粟丸化种芽的萌发,当温度为15~20℃时,野罂粟丸化种芽萌发均不受光照的影响,低于5℃,光照条件下野罂粟丸化种芽基本不萌发。发芽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发芽率相似,3~5℃时,无光照条件下野罂粟丸化种芽的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光照环境下的发芽指数。发芽势的变化趋势差异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都呈现出“S”型曲线。温度是影响野罂粟丸化种芽萌发的环境因素中的重要限制因子,光照对其萌发力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不同。  相似文献   

4.
<正>油菜生长如果冬季管理不当,肥水过多,生长过嫩,遇到寒流叶片容易发生冻害。因此,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油菜安全越冬。一、叶片受冻类型目前栽培的甘蓝型油菜,一般能忍耐-3℃的低温,低于-3℃时叶片易发生冻害,表现为以下四种症状:1.叶片冻僵叶片在早晨全部冻僵,叶色油绿,脆而易折,其主要原因是细胞间隙结冰。中午前后气温升高时,冰粒消融,叶片复原。2.叶片发白、干枯当气温降至-3~-5℃时,叶片细胞内部结冰,气  相似文献   

5.
晋南旱垣春季低温对不同播种期小麦冻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有效抵御春季低温对小麦冻害的不利影响,提高小麦的抗冻能力,在山西临汾采用大田随机区组方法研究了春季低温对不同播种期小麦叶片、节间、穗部冻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叶片冻害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提高,变幅为3.0%~55.4%,单株分蘖叶片冻害率高于单株主茎叶片冻害率,二者相差16.6%,单株鲜重、单株绿叶与单株冻叶率相关性高于其它生物学性状;节间冻害呈现随着播期的推迟而趋重,表现出第1节间轻于第2节间;冻穗率在试验播期范围内则呈现两端轻中间重的现象,以播期10月22日最轻,10月12日最重,变幅为11.58%;同时对形成处理间冻害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提出培育冬前壮苗是有效缓解和防御春季低温冻害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苗期低温胁迫对扬麦16叶片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扬麦16为试验材料, 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逆境, 研究-4℃、-6℃和-8℃低温胁迫对小麦苗期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胁迫时间的延长, 小麦植株由叶尖萎蔫变黄的2、3级冻害加重至叶片全枯的4级冻害, 甚至大部分茎蘖冻死的5级冻害, –4℃和–6℃处理24 h没有发生4级及以上冻害。–8℃处理24 h和48 h后植株5级冻害比例显著增加, 植株死亡率分别为16.7%和39.6%。低温胁迫初期小麦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均呈上升趋势, 随胁迫程度加重, SOD最先表现出下降趋势, POD和CAT变化稍缓, MDA含量增加。苗期低温胁迫使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 且随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 表现出对低温逆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有学者总结了美国历年来经历的低温,提出了茶花的抗寒温度极限。就茶花的总体来说,在0℃时,能正常生长和开花;-1℃至-2℃时,花蕾会出现冻害;-3℃时,叶片会被冻伤;达-3.8℃,则根系出现冻伤现象。必须指出,美国栽培茶花一般均为地栽,而引入我国后则以盆栽为主要栽培方式。由于盆栽茶花的抗寒性比地栽低得多,因此,以上论据是否适合我国实际情况,还应作  相似文献   

8.
不同低温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麦在经受低温冻害后植株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变化规律,以‘周麦22’为研究对象,于拔节前期和拔节后期,分别设置-1℃、-3℃、-5℃、-7℃、-9℃温度梯度,低温处理4 h后,测定小麦光合特性和叶绿素SPAD值,并在收获后测量小麦植株性状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于拔节前期和后期,随温度的降低,小麦光合速率A,胞间CO2浓度Ci,叶片蒸腾速率E和气孔导度GH2O逐渐降低。但于拔节前期,-7℃处理较CK显著降低,且各低温梯度于7天后逐渐恢复正常。而于拔节后期,-5℃处理较CK显著降低,于各低温梯度于3天后逐渐恢复正常;在小麦拔节前期,温度低于-9℃时,SPAD值明显降低,而在拔节后期,温度低于-5℃时,SPAD开始显著降低;低温发生时间推迟,小蘖穗高降低,穗长缩短,粒数和千粒重则降低,而株高和单株成穗数增加。随温度的降低,小蘖穗高、株高降低和穗粒数显著降低。在发生低温冻害后,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的茶树,忍耐低温程度不同,一般中、小叶种茶树,能耐-8~-10℃的低温。但在早春,茶芽已萌动时,只要达到0℃的气温,茶芽就会受冻害。因此,即使是江南茶区也要做好防冻准备。冬季灌水是最好的防冻方法,其次是茶园行间铺草、种植防护林带,另外,在春季低温前熏烟也很实用有效,如在茶园四周堆积七成干的杂草或木屑,层层盖土,也可用硝铵加锯末加少量柴油混合后,在预报有霜冻前的夜间点燃。如果已发生冻害,应及时剪除被冻死的枝条,避免继续消耗水分、养分。(茶农)注意预防茶树冬春季冻害@茶农  相似文献   

10.
基于果园实测气温的库尔勒香梨树越冬冻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香梨园越冬冻害发生的气温要素,为库尔勒香梨种植的气象决策服务提供参考。通过近4年对库尔勒地区上户镇果园的香梨树越冬休眠期间冻害调查和温度监测,对极端低温、低温持续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1年度,该地的香梨树发生了中等强度的越冬休眠期冻害,果园实测的极端低温达到-28.1℃,极端低温日(1月10日)-24℃以下低温的持续时间达到9.5 h。2011—2012年冬季,果园实测极端低温为-26.3℃,但极端低温日-24℃以下低温的持续时间仅为3.0 h,未能造成香梨树明显冻害。分析近4年库尔勒地区上户镇的香梨冻害情况,冬季无或仅微量降雪,果园低温强度大、出现频率高易引发果树冻害,果园实测气温低于香梨树冻害临界温度时未必会发生冻害,关键在于果园出现冻害天气时冻害温度的持续时长,而持续时长以冻害温度连续出现的天数计量并不可靠。此外,低温在冬季出现的时期也对香梨树冻害程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几种果蔬冷冻新技术,即高压冷冻、超声波联合冷冻、电磁场辅助冷冻(磁场辅助冷冻和脉冲电场冷冻处理),这些技术主要通过缩短冷冻时间(6%~24%)、形成较小的冰晶(直径≤80μm)以提升冷冻产品品质。高压冷冻形成冰晶具有瞬时性,能应用于体积较大的水果,但不适合质地过软的果蔬;超声波冷冻通过超声波空穴效应,形成更小的冰晶并能一定程度灭酶,缺点是冷冻过程需要包装以隔绝冷冻液;磁场辅助冷冻是最先应用于生产中(日本CAS冷冻设备),能缩短果蔬冷冻相变时间;脉冲电场冷冻虽能显著缩短冷冻时间,但易造成细胞膜穿孔,需要配合冷冻保护剂和组织改进剂。因此,应该根据果蔬体积、质地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冷冻新技术,以提高果蔬冷冻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西兰花速冻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从漂烫温度、漂烫时间和速冻时间三个方面,分析各处理因素对西兰花VC质量分数、颜色等级、速冻损失率及感官品质的影响,以确定西兰花速冻最优工艺。西兰花速冻最优工艺为:漂烫温度为80~100℃,漂烫时间为1 min,速冻时间为15~20 min。  相似文献   

13.
抗冻剂和冷冻速率对蛋用种公鸡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蛋用种公鸡精液冷冻效果,本试验研究了抗冻剂和冷冻速率对海兰褐蛋用种公鸡精液冷冻效果的影响。试验一:采用的冷冻保护剂为二甲基乙酰胺(DMA)与二甲基亚砜(DMSO),浓度分别是6%、10%、15%。结果显示:10%DMSO处理组冷冻解冻后精子总活力达到37.4%,复苏率达到50%,活率达到58.3%;试验二:比较了3组冷冻速率,其中,以速率为7℃/min,从5℃下降至-35℃,再以速率为9℃/min ,从-35℃下降至-120℃处理组,冷冻解冻后精子总活力达到44.3%,总复苏率达到了53%,畸形率为41.9%,顶体完整率为42.9%;试验三:通过人工输精来评价其最终冷冻解冻效果(冻精解冻后的平均受精率为24.9%)。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以10%的DMSO作为冷冻保护剂,以7℃/min,从 5℃下降至-35℃,再以9℃/min,从-35℃下降至-120℃处理过的精子冷冻解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昆明市2013年12月所遭受的“10年1遇”的极端低温天气对该市种植的榕属植物的影响,笔者对市内最常见的3种榕属植物小叶榕、垂叶榕和高山榕所遭受的冻害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将每种处理的冻害程度换算为冻害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这3种榕树的冻害恢复进行了2年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微环境对榕树的冻害具有显著影响,附近有遮挡的榕树更不容易被冻伤,同时,市郊的榕树比市中心的榕树更容易遭受低温冻害,而榕树的直径对冻伤程度并无显著影响。经过2年的恢复,几乎所有的榕树都能够逐渐恢复健康。结果说明,榕树在昆明市虽可能会遭受低温冻害,但经过后期的护理和恢复,基本都不会死亡,但在郊区,特别是郊区空旷地带,冻害较为严重,需谨慎选择榕树作为行道树。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释越冬期不同冻害防治措施对树干形成层温度和融冻交替的影响,通过不同颜色和不同材料覆盖处理后,利用热电偶传感探头监测树干形成层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颜色处理和不同材料覆盖措施对树干形成层温度变化和融冻交替有明显的影响,树干颜色处理融冻交替大小顺序为:刮树皮涂黑对照(CK)涂白;覆盖处理融冻交替大小顺序为:对照麻绳反光膜绒毡片稻草;覆盖处理形成层温度日较差均低于颜色处理,涂白形成层温度日较差比稻草和绒毡片处理平均高3~5℃。树干融冻交替和冻害防治效果最好的防治措施是涂白、稻草和绒毡片覆盖处理。  相似文献   

16.
A typical clayey loess obtained along the Shenyang Ha’erbin Express Railway was taken as a case study. The effect of non saturated water content, temperature, freezing rate, supplying water condition and freezing thawing circulation on the frost susceptibility of soil were investigated with freezing and thawing experiments. It was shown that in the closed system, the frost heaving ratio of unsaturated soil increased with water content increasing and eventually reached a stable value. And for the soil samples with low water content, the frozen heave rate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temperature. While for the samples with relatively higher water content, the frozen heave rat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s regards the open system, the frost heaving ratio increased with a growing gradient as the freezing rate decreased. Water feeding made the frost heave amount increase significantly, while less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content. The frost heave deformation showed exponential decline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the frequency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for soil with low dry density, while exponential increase for the soil with high dry density.  相似文献   

17.
香蕉片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产品复水率、色差值、含水量和VC含量为指标,采用液氮快速冻结与真空干燥结合技术,对比热风干燥加工方式,进行了香蕉片的真空冷冻干燥研究;着重探讨了工艺参数(物料厚度、搁板温度和真空度)对真空冷冻干燥时间的影响,同时绘制出不同冻结速率下香蕉片的冻结曲线。试验结果表明,从缩短真空冷冻干燥时间和保证产品品质的角度考虑,较优的香蕉片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条件为:物料厚度6~8mm,搁板温度43~47.5℃,真空度50~60Pa。  相似文献   

18.
以发生于我国重要储粮害虫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为研究对象,在不同低温强度(11℃、6℃)下饲养20天,利用半导体点温度计测定其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同时测定其死亡率。结果表明:低温锻炼可以明显地降低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在饲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与饲养的低温强度呈正比,死亡率与饲养的低温强度呈反比。同时讨论了谷蠹的地理分布与抗寒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补充和完善贵州冻雨在初(终)日以及相关高度场等方面的特征,利用1964年10月—2014年4月贵州省冻雨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冻雨初日、终日和冻雨期的气候特征,及其高相关季节异常年北半球500 hPa的高度距平场特征。结果表明:冻雨初日渐晚、终日渐早、冻雨期渐短;初日多出现在11月中旬—12月上旬,终日多出现在3月;冻雨初日异常年夏季北半球高度距平场主要表现为中高纬度槽脊强度的异常,反映为北美大槽强度相反的变化特征;冻雨终日冬季高度距平场反映为高纬度极涡中心位置和强度的变化;冻雨期异常年则表现为不同的遥相关型,偏少年反映为PJ波列,偏多年表现为ANA、NEP和AWE并存,在实际业务中可以结合该信号特征对其进行长期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