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以南宫堆肥厂27 m长的静态高温堆肥发酵隧道仓为研究对象,对其10个不同区间的垃圾堆肥腐熟度进行分析并进行了模糊评价。结果表明:经过14d的高温静态发酵,10个区间的垃圾堆肥物理组分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垃圾堆肥含水率均未达到一次发酵结束时的要求;从电导率、pH值、E4/E6、固相C/N、GI等指标来看,10个区间的垃圾堆肥均达到了基本腐熟。模糊评价结果表明:南宫堆肥厂的堆肥隧道仓中,各区间垃圾堆肥的腐熟程度并不一致:隧道仓第6区间(13.5~16.2 m)的垃圾堆肥腐熟程度最好;第1区间(0~2.7 m)、第9区间(21.6~24.3 m)、第10区间(24.3~27 m)垃圾堆肥腐熟程度最差;其他区间的垃圾堆肥腐熟度居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不同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堆肥(以下简称垃圾堆肥)施入这膛田土壤后,土壤理化性状、作生长效应及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等情况。阐述了垃圾堆肥对土壤环境容量影响因素,为制定垃圾堆肥施入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城市垃圾堆肥的农业资源价值(一)作为有机肥的特性垃圾堆肥的原料虽由垃圾本身构成,但其成分因城市的各种条件、季节等而有很大变化。有人调查了八个城市中12个样点所采集堆肥的无机成份,其中变化最小的 pH 和总氮含量变动幅  相似文献   

4.
城市垃圾堆肥的生态效应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范海荣  华珞  傅桦  王学江 《土壤》2004,36(5):498-505
本文分析了城市垃圾堆肥的生态效应,其中包括肥力效应: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生物效应:改善土壤的微生物特性,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环境负效应:造成土壤的沙化、盐渍化、重金属积累等;环境正效应:修复被污染的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并阐述了垃圾堆肥环境效应的预防措施。最后提出了城市垃圾堆肥的发展对策:提高垃圾堆肥的质量,发展有机无机复合肥。  相似文献   

5.
在内蒙古五原县,以食葵LD5009为供试作物,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微生物菌肥产品(包括丹路牌微生物菌肥和丹路牌微生物菌剂)对盐渍土壤微生物、土壤含盐量及食葵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不同产品可降低0~40cm土层盐分含量;(2)施用不同产品可改善土壤微生态系统,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提高细菌和放线菌的数目,并提高细菌优势菌多样性,且不同产品处理均广泛分布有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细菌;(3)施用不同产品可极显著提高食葵产量,产量表现为菌剂与无机肥配施〉单施菌肥〉单施无机肥,菌剂配施化肥处理增产可达107.62%;(4)单施菌肥对土壤微生态系统的作用效果较优,但其增产、抑盐效果均不如菌剂配施无机肥处理,不能完全代替化肥产品。  相似文献   

6.
逆境条件下硅肥调控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硅(Si)元素被认为是N、P、K之后的第四大元素。硅肥有利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环境的改善。为了给硅肥利用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总结了逆境条件下硅肥对低温胁迫的调控作用、对植株病害的防效、对水分胁迫的调控作用以及对重金属胁迫的缓解效应。综合现有研究结果,认为增施硅肥具有提高植株的耐盐胁迫、耐重金属胁迫、抗低温、抗病害等能力。此外,不同硅肥的调控效果不同,而且配施其他肥料或者农艺措施等效果更佳。最后,对今后硅肥利用研究方面提出一些建议:(1)加强硅肥的相关机理研究,如硅是如何改善土壤微环境的,纳米硅材料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积累及其对植物抗逆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2)开展硅肥与非常规水资源安全利用的耦合研究,如何利用硅肥的特性来解决微咸水灌溉和再生水灌溉及其二者耦合灌溉的问题;(3)加强硅肥的提质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7.
不同控释肥对土壤无机硫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硫包膜、硫加树脂包膜和树脂包膜3种控释肥,研究在池栽培养下不同控释肥对土壤无机硫各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棕壤中无机硫存在形态主要以水溶性硫(H2O-S)和盐酸可溶性硫(HCl-S)为主;施用硫包膜和硫加树脂包膜控释肥可显著增加0-20 cm土层水溶性硫含量;在玉米生育期间土壤吸附态硫(Adsorbed-S)与水溶性硫之间相互转化并保持平衡;随着作物的吸收利用,土壤中无机硫总量处于逐渐下降的趋势,但硫加树脂包膜控释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中无机硫总量;在淋溶作用下SO42-有向土壤深层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化学氮肥添加硝化/脲酶抑制剂和生物质炭均可起到减少硝态氮淋溶损失或气态损失的作用。为研究以有机氮素和无机氮素复合系统的养殖肥液为主体的新型肥料对减少氮素损失的作用,在控制施氮量相同的前提下,通过设置不同种类的抑制剂和抑制剂组合方式:养殖肥液单施(CK)、尿素单施(U)、养殖肥液+双氰胺(DCD)、养殖肥液+氢醌(HQ)、养殖肥液+双氰胺+氢醌(DCD+HQ)、养殖肥液+生物质炭(B),探究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单施或配施及生物质炭的添加对养殖肥液施用后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_2O-N累积排放量抑制率呈现DCD+HQHQDCDB,抑制率依次为21.97%、19.39%、18.55%和10.71%;土壤氮素矿化速率依次为DCD+HQDCDHQBCKU;土壤氮素硝化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CKHQBDCD+HQDCDU。研究表明,DCD+HQ抑制剂组合模式更加有利于防控养殖肥液灌溉过程土壤氮素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有机高聚物包膜控释肥氮释放特性的测定与农业评价   总被引:37,自引:10,他引:37  
采用水浸泡法对 3种有机高聚物包膜控释肥Osmocote 、MEISTER 和山东农业大学包膜肥试样的养分溶出特征进行了系统比较测定 ,研究了 3种控释肥初期溶出率、微分溶出率和养分释放期的特征与差异 ;研究了温度对3种包膜控释肥氮素释放率与释放期的影响 ;通过土壤施用包膜控释肥的盆栽试验 ,测定水稻全生育期的吸氮量和产量。并将 2种测定方法综合分析 ,用于评价不同控释肥的作用适应性 ,为包膜控释肥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在干热风胁迫下含木醋液水溶肥(简称木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以济麦22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通过设置清水、木肥、市购水溶肥(简称市购)、含海藻酸水溶肥(简称海肥)4个处理,研究了干热风胁迫3 d情况下,木肥对小麦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相比,木肥处理使小麦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提高24.22%、8.85%、9.95%和6.07%;秸秆、根生物量分别增加16.58%和11.84%;叶绿素含量提高2.41%~8.92%;籽粒氮含量提高6.28%;干热风胁迫处理后第1天(5月7日)所取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高6.14%、105.32%、45.91%,丙二醛(MDA)含量降低6.76%。市购、海肥、木肥处理间相比,海肥处理的产量、穗粒数、千粒重和根重均最高,木肥处理的穗数、秸秆重最高,海肥、木肥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基本显著高于市购处理,干热风胁迫处理后第9天(5月15日)所取叶片海肥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木肥处理;海肥、木肥处理的秸秆钾含量高于市购处理,海肥处理的根钾含量高于市购处理,海肥、木肥处理的籽粒氮、磷、钾含量均高于市购处理;海肥、木肥处理的SOD、POD、CAT活性、5月7日所取叶片的MDA含量均高于市购处理。综合各项结果,在轻干热风胁迫3 d情况下,含木醋液水溶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穗粒数,主要原因是促进了小麦籽粒氮的吸收及干物质的累积,提高了小麦叶片合成叶绿素的能力,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小麦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进而提高了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