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平菇大棚覆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菇房准备、原料科学配方、菌柱培养、菌柱栽培、棚内管理、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平菇大棚覆土栽培的技术措施。平菇大棚覆土栽培能灵活地解决水分调控问题,能保持棚内的最佳湿度,有效地提高了平菇的生产质量和产量。此项栽培技术适合在广大农村规模种植,也便于在农村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小麦、马铃薯、水稻4种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按不同的比例配以棉籽壳、麸皮、石膏、石灰等辅助原料制成培养基,在实验室环境下接种平菇菌种,研究平菇的菌丝、子实体的长势及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四种农作物秸秆基质化均可栽培平菇,其中玉米、小麦秸秆基质化后栽培平菇,菌丝生长生物学效率高,子实体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马铃薯、水稻秸秆基质化后栽培平菇,菌丝生长生物学效率较低,子实体产量较低,营养价值较丰富;同时,相同原料,不同配比辅助原料制成的培养基栽培平菇,结果显示:配料中棉籽壳占比越高,平菇栽培效果越好,以玉米、小麦秸秆为原料基质化栽培平菇,棉籽壳占比在40%以上平菇栽培效果显著,马铃薯、水稻秸秆基质化栽培平菇,棉籽壳占比在60%以上栽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刘芳  刘云 《现代农业》2010,(10):13-13
马铃薯·玉米·平菇·木耳等作物进行合理间套种,不仅能使平菇·木耳栽培由室内走向大田,缓和了菇·耳淡季(夏季)的供需矛盾,而且还能使菇·耳·粮·菜产量高于常规栽培,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是一种高效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
平菇是我国栽培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菇类品种。技术上多采用生料栽培,装袋过程人工手灌,费工费时效率低,栽培管理过程中常使用杀菌剂(多菌灵)、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和杀虫剂(敌敌畏、氯氰菊酯等),产品的药物残留量较大。随国内、国际对食品安全检测项目的增多和标准的提高,采用生料栽培法生产的平菇将很难通过市场检测。为此,近年来我们借鉴香菇生产技术,将有关技术应用到平菇生产中,总结出平菇无公害熟料机灌墙式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平菇栽培原料供应价格飙升、供应紧张的现状,以平菇为试材,在平菇栽培培养料中按不同比例添加葡萄枝屑(0、30%、50%、70%),研究葡萄枝屑对平菇菌丝体生长、子实体产量及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先将葡萄枝屑、玉米芯、土霉素药渣等原料按不同比例浸泡混匀,装袋培养灰色平菇栽培种,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平菇子实体氨基酸含量,按照国家标准测定方法测定平菇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添加适宜比例葡萄枝屑栽培平菇,菌丝体长势强,生长速率高,菌丝洁白、粗壮、紧密;添加葡萄枝屑可显著提高平菇产量,其中以添加50%葡萄枝屑的平菇产量最高(324.0 g/袋),且加入葡萄枝屑3个处理的生物学效率为90.3%~99.7%;添加葡萄枝屑可提高平菇子实体中铁、锌、硼等微量元素的含量;4个基质配方栽培的平菇基本能满足人体对必需氨基酸的搭配需求,且添加葡萄枝屑栽培的平菇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不添加葡萄枝屑的对照。因此,加入葡萄枝屑可提高平菇的产量及微量元素含量,满足人体对必需氨基酸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平菇是一种栽培最为普遍的食用菌,近年来土右旗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由于习惯的栽培方式较粗放,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产量优势,提高种植效益,从而阻碍了平菇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提高平菇种植效益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平菇是一种栽培最为普遍的食用菌品种,近年来土右旗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由于习惯的栽培方式较粗放,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产量优势,提高种植效益,从而阻碍了平菇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枣木屑代料栽培三个平菇品种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河北沧州枣木屑资源的利用方式,本试验选择苏平1号、苏平32号和双耐3个常用的平菇品种,以枣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设计了不同的培养基进行栽培试验,比较了不同品种的平菇在4种培养料上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结果表明:平菇中苏平1号最适应枣木屑代料栽培,在枣木屑中添加15%的棉籽壳可以显著提高平菇产量。  相似文献   

9.
平菇的常规栽培方式不仅投资大,而且受场地限制,不易扩大规模。此外,由于栽培场地较固定,连续使用重茬菇场易导致污染,极易遭受病虫为害,使菇体质量下降。利用高秆作物的田间套栽平菇既可节约用地,又能减少污染,提高平菇质量,便于扩大栽培面积,使农作物和食用菌实现高产高效。一、高秆作物的选择适宜与平菇套栽的高秆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甘蔗、棉花、辣椒、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北方夏季栽培平菇污染重、生物学效率低的问题,于1994-1996年连续3年进行夏季室内平菇栽培试验研究,分析了夏季栽培平菇的难点,总结出了北方夏季室内袋栽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选用适宜的平菇品种,选择优质高效的菌种配料、配方和菌棒生产的配料、配方,改进栽培管理技术,提高食用菌——平菇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2.
平菇栽培中,棉子壳是最常用的培养料。随着栽培量的扩大,棉子壳的价格不断上扬。在荞麦产区栽培平菇.由于棉子壳较缺,加上远距离运输,价格更高,栽培成本更大。为了降低荞麦产区栽培平菇的成本,我们进行了在培养料中添加荞麦秸秆粉栽培平菇试验。  相似文献   

13.
《勤云标准版测试》2004,(10):21-21,22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平菇生产,是一条致富快的门路,使用农作物副产品栽培平菇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现将多种培养料栽培平姑的配方及操作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冬季日光温室生产中,黄瓜与平菇同室栽培,即在两个山墙内侧及后立柱以北1米左右的距离,栽培袋装平菇,很好的利用了温室两侧与走道因遮荫及出入口处温度较低、光照不足、不利黄瓜生长而适宜平菇生长的小环境。平菇生产过程中,又能提高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黄瓜光合作用,实现了植物间的互惠互利,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栽培平菇无论是在菇棚还是菇畦,如果在同地连续栽培,就容易发生平菇胡桃病、钮扣病等毁灭性病害,轻则减产50%以上,重则造成绝收。因此,受土地限制,平菇非得在同一地方连续栽培时,为获得优质高产,必须改变传统的栽培技术。现介绍平菇连续栽培的优质高产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麦草资源十分丰富,在秋冬季节利用塑料大棚和日光节能温室设施,用麦草栽培平菇可充分利用当地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使之资源化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平菇生产效益。笔者于2003年在尖扎县良种场进行了麦草栽培平菇配方筛选试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平菇是栽培广泛的食用菌,适应性很强,生长快,抗病性强,平菇栽培方法简单,经济效益较高。由于场地、季节等因素的限制,影响到平菇的规模生产。利用塑料大棚生产平菇投资少,效益高。本文从菇棚的建造、菌种的制作以及大棚平菇摘培要点探讨等大棚平菇生产栽培技术,希望能对平菇生产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食用菌设施栽培发展迅猛。但由于栽培设施的封闭效应.极易造成生长环境内CO2浓度过高.从而影响平菇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平菇的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将CO2浓度调控至适宜的范围内.是促进平菇子实体快速健壮生长、缩短栽培周期、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新疆大面积推广种植平菇,普遍采用两种配方。两种配方各有优、缺点,但是在产量、营养价值等方面差距不大。本实验旨在简要叙述这两种配方,以及大棚平菇的高产栽培方法,目的是能提高种植大棚平菇的利润。  相似文献   

20.
平菇菌床杂菌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料栽培平菇,杂茵污染是造成减产或使生产完全失败的主要原因,文章就平菇杂菌的防治从常规畦床栽培和装袋栽培两种栽培方式上详细地介绍了杂菌的防治方法,特别阐述了霉菌和红色链孢霉的防治,对消除平菇病源、防治平菇杂菌,以提高平菇产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