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为探究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率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以8个不同无融合生殖率的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种质为试验材料,采集不同发育时期的新鲜小穗样品,测定玉米素(ZT)、吲哚-3-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并分析了内源激素含量与无融合生殖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ZT和ZR在小穗发育初期呈现出下降趋势,在抽穗后2 d最低,之后ZT逐渐上升而ZR在开花期达到峰值后又开始下降,GA3和IAA均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GA3在抽穗后2 d达到峰值,IAA则是在开花期含量最高;研究发现,在小穗发育初期,无融合生殖率较低的材料(甘南、清水、肃南和兰州)ABA激素水平无显著变化,相反无融合生殖率较高的材料(陇西、秦州、定西和陇南)的ABA含量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所有材料开花期至乳熟期均出现猛增,之后又急剧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无融合生殖率与ZT、ZR、ABA、(ZT+ZR)/IAA和(ZT+ZR)/ABA呈显著正相关,与GA3、IAA/ABA和GA3/ABA呈显著负相关,与IAA无显著相关性。因此,高ZT、ZR和低ABA含量、高(ZT+ZR)/IAA和(ZT+ZR)/ABA比值更可能促进胚珠向无融合生殖途径发育,高GA3含量可能促进胚珠向有性生殖途径发育。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草地早熟禾在干旱胁迫下的响应机制,以甘肃安定野生草地早熟禾和西和野生草地早熟禾为试验材料,采用HPLC法测定了干旱胁迫下草地早熟禾叶片中的ZT,ABA和IA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ZT含量下降,ABA含量和IAA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但与对照相比前者显著上升,后者显著下降,此外,ZT/ABA,ZT/IAA和(ZT+IAA)/ABA均下降。在2份种质材料中,安定野生草地早熟禾(ZT+IAA)/ABA下降幅度最大。激素水平上评价材料的抗旱性大小为安定野生草地早熟禾西和野生草地早熟禾。  相似文献   

3.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为热带、亚热带优良禾草之一,但其种子的休眠程度高,发芽率低。以层积0d为对照,对1年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生产的种子进行0~120d的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发芽率表现出先快速增加然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层积30d发芽率达到最大值,为75%,是对照的2.08倍(P<0.01),休眠已解除;GA_3、IAA、ZR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ABA的含量则表现为先下降后回升又下降的趋势;GA_3/ABA的比例在层积0~15d快速升高,15~30d保持较高水平,30d后虽有起伏但有降低(P<0.05)。GA_3/ABA的比例0~15d快速升高,15d后逐渐下降。IAA/ABA、(GA_3+IAA)/ABA比例0~15d快速升高(P<0.05),15~60d下降,之后略有回升。ZR/ABA比例0~30d快速升高(P<0.05),30~60d下降,60d后又开始升高(P<0.05)。相对较高的GA_3/ABA、IAA/ABA、ZR/ABA、(GA_3+IAA)/ABA比例是种子休眠解除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以7年生贵妃芒嫁接树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产期调节过程中,贵妃芒花芽分化期间4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核苷素(ZR)、脱落酸(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成花的关系。结果表明:喷施乙烯利催花明显提高ZR的含量,提高ABA/GA3、ZR/GA3、ABA/IAA的比值,有利于花芽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状况转变,促进芒果花芽分化。芒果花芽分化过程中GA3的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的,高水平的IAA、ABA的有利于芒果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对差巴嘎蒿苗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自然干旱环境条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差巴嘎蒿苗期的根系与叶片中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差巴嘎蒿苗期的抗旱性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少,差巴嘎蒿苗期的叶片和根系中内源激素ABA和GA3呈增加趋势,IAA和ZR呈减少趋势;IAA/ABA和ZR/ABA的比值降低较为明显,但对GA3/ABA、GA3/IAA、ZR/GA3和ZR/IAA影响较小,表明差巴嘎蒿幼苗通过调节自身内源激素含量及比例来适应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外源脱落酸(ABA)对盐碱胁迫下苜蓿幼苗内源激素含量及激素比值的影响,试验以紫花苜蓿WL343HQ为试验材料,对150 mmol/L苏打盐碱胁迫下苜蓿幼苗喷施25,50,75,100μmol/L的ABA溶液,采用HPLC法对苜蓿幼苗的根和叶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和AB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外源ABA浓度的升高,IAA和GA_3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ABA呈逐渐上升的趋势,IAA/ABA、GA_3/ABA比值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ABA处理显著影响了3种激素的含量和比值的变化,当ABA处理浓度超过50μmol/L时,叶中3种激素含量及比值均大于根。说明外源ABA对苏打盐碱胁迫下苜蓿幼苗根和叶中IAA、GA_3、ABA激素含量的变化对调控苜蓿抗盐碱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梨种子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鸭梨’和‘新高’果实发育期间果肉和种子中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种子中ABA和ZT含量变化基本相似,但新高ABA、ZT含量高于鸭梨,鸭梨IAA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处于下降趋势,而新高先升高后降低,鸭梨GA3含量随着果实发育先下降后上升,而新高出现两次高峰一次低谷且整体下降的趋势。两个品种果肉中IAA、GA3、ABA和ZT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似,新高IAA、ABA含量高于鸭梨,70天之前新高GA3含量高于鸭梨,然而随着果实发育,鸭梨GA3含量又高于新高,并且鸭梨出现两次高峰,果实发育到80天后,新高ZT含量高于鸭梨。  相似文献   

8.
节节麦入侵已严重威胁到我国小麦的生产。节节麦种子具有较强的休眠特性,探讨赤霉素(GA_3)浸种对其破眠及发芽特性的影响,旨在为节节麦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分别利用0、100、200、300、400、500 mg·L~(-1)的GA_3对种子进行处理,首先进行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的测定,并检测了500 mg·L~(-1) GA_3及蒸馏水处理节节麦种子发芽过程中保护酶活性、MDA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GA_3浸种处理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其中以500 mg·L~(-1) GA_3处理最为显著。此外,光照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均明显高于黑暗条件,表明节节麦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光照条件;2)与蒸馏水处理相比,500 mg·L~(-1)的GA_3处理提高了种子内SOD及POD活性,减轻了质膜氧化损伤程度,致使MDA含量持续下降,从而促使种子朝有利于发芽的方向发展。此外,500 mg·L~(-1)GA_3处理在提高种子内促进生长内源GA_3、IAA及ZR含量的同时,并降低了抑制生长的内源ABA含量,致使GA_3/ABA、IAA/ABA和ZR/ABA值均明显高于蒸馏水处理,最终促进了节节麦种子的发芽。  相似文献   

9.
养分在促进草坪生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不同肥料在草地早熟禾生长中的作用机理,采用不同的施肥组合进行草地早熟禾草坪的建植试验,研究了不同养分调控下草地早熟禾生长发育状况与内源激素含量水平的相关性,并对草地早熟禾坪用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配合施用一定量生物菌肥和柠檬酸的情况下,较少量的氮、磷肥施用(处理3)能显著提高草地早熟禾坪用质量;各施肥组合能显著促进植株体IAA和ZT含量的提高,抑制ABA含量在根部的合成和体内的积累;在施肥后的35 d内,IAA和ZT含量随着施肥后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而ABA含量在除对照以外的各处理中相对较低,且随着施肥后时间的推移,其含量也明显下降,但在对照处理中却表现出一定的增加态势。  相似文献   

10.
张锁科  马晖玲 《草地学报》2015,23(2):316-321
以商用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午夜2号’、‘巴润’、‘肯塔基’)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分蘖期间内源激素(IAA,ZR+Z)含量的变化特征,为选择适宜的草种和科学地管理草坪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草地早熟禾分蘖过程中, IAA与ZR+Z变化趋势相似,呈单峰曲线,发芽后1周左右,IAA含量达到最大值(120 ng·g-1左右),此后随着生长时间的增长而减小;ZR+Z含量随着生长时间的增长而升高,在发芽后35 d达到峰值(‘午夜2号’205.82 ng·g-1、‘巴润’146.67 ng·g-1、‘肯塔基’172.16 ng·g-1),此后下降;IAA/(ZR+Z)比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草地早熟禾分蘖期间,草地早熟禾平均分蘖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平均分蘖数与IAA含量成负相关,与ZR+Z含量成正相关.就不同品种分蘖能力而言,‘午夜2号’平均分蘖数均大于‘巴润’和‘肯塔基’,且在发芽后第35 d左右达到最大值 (‘午夜2号’2.45分蘖枝·株-1,‘巴润’2.15分蘖枝·株-1,‘肯塔基’1.98分蘖枝·株-1).表明‘午夜2号’在同等生长环境下分蘖能力最强,‘肯塔基’分蘖能力最差,‘巴润’次之.  相似文献   

11.
以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冷蒿植株为供试材料,在花期内测定不同居群冷蒿营养枝、生殖枝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花期发育过程锡林浩特市与鄂托克旗冷蒿中IAA、A9.BA、GA3含量变化均差异显著。其中三者的浓度关系为:GA3>IAA>ABA。两试验区进入花期内源ABA浓度都呈上升趋势,可以确定其对冷蒿而言是促进成花的激素。IAA与GA3进入花期总体呈下降的趋势,表明二者对于成花具有抑制作用。内源激素比例分析表明,两试验区ABA/IAA和ABA/GA3比值进入花期呈上升的趋势,到盛开期达到顶峰,之后迅速降低,反映出激素的平衡对于其成花亦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热敏感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品种‘顶峰’(Pinnacle)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外源施用γ-氨基丁酸(GABA)对高温(35℃/30℃,昼/夜)胁迫下黑麦草生长、根系活力、电导率、叶绿素含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代谢、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内源激素脱落酸(abscisci acid, ABA)、吲哚乙酸(indole-3-actic acid,IAA)、赤霉素(gibbrellic acid, GA3)和玉米素核甘(zeatin riboside, ZR)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处理下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减缓,电导率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显著下降,ROS和抗氧化酶活性升高,抑制生长类激素ABA含量升高,而生长促进类激素IAA、GA3和ZR含量均下降;高温胁迫下外源施用GABA处理显著促进了植株生长,提高了草坪质量、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生长促进类激素IAA、GA3和ZR的含量以及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量与酶活性显著高于未施用GABA的处理。外源施用GABA能有效提高黑麦草的耐高温能力,这主要与GABA诱导增加了抗氧化防御和维持较高的促进生长类激素IAA、GA3和ZR有关,因此,外源施用GABA对冷季型草坪草的越夏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_3)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高加索三叶草根蘖芽生长发育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在不同浓度的GA_3(0对照、300、600、900和1200 mg·L~(-1))和6-BA(0对照、25、50、100和200 mg·L~(-1)),对其根蘖芽生长后的植株高度、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和内源激素含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所有GA_3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株高(P0.05)。尤其在600 mg·L~(-1) GA_3处理下,平均株高为21.33 cm(高于对照处理4.12倍)。GA_3还促进了叶绿素a的合成,最显著效果是在600 mg·L~(-1) GA_3处理下,叶绿素a的浓度为0.92 mg·g~(-1)(高于对照76.92%)(P0.05)。GA_3对叶绿素b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在6-BA所有处理浓度下,株高约为对照处理2.6倍,并且对于叶片数,6-BA处理比GA_3处理更敏感,在200 mg·L~(-1)时最多,高于对照2.99倍。6-BA显著促进了叶绿素a和b的积累(P0.05)。内源激素含量在整个处理浓度下均显示出对外源激素应用的剂量反应。对于地上植物部分,600 mg·L~(-1)的外源GA_3引起内源玉米素(ZT),GA_3和生长素(IAA)分别增加约23.84%,55.71%和137.99%,而脱落酸(ABA)减少约44.09%。与对照相比,外源200 mg·L~(-1) 6-BA使内源ZT,GA_3和IAA含量分别提高了约293.23%,49.71%和49.84%,而ABA降低了约52.48%。对于地下植物部分,内源激素变化与地上部分植物的响应大致相似,明显不同在于外源同样浓度GA_3(600 mg·L~(-1))和6-BA(200 mg·L~(-1))处理引起的ABA降低要少(分别为15.15%和28.26%)。总之,600 mg·L~(-1) GA_3和200 mg·L~(-1) 6-BA是促高加索生长发育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4.
探究四种蔷薇科果树扦插后插穗的形态变化和内含物质变化,初步揭示四种果树扦插生根机制。以恐龙蛋、红富士苹果、云南红皮梨和大樱桃四种蔷薇科果树代表品种的一年生硬枝为插穗,扦插后定期观察插穗形态变化,记录插穗生根情况,取样测定插穗内源激素含量和氧化酶活性。对插穗形态观察发现,四种蔷薇科果树愈伤组织出现时间不一致,恐龙蛋插穗最早出现愈伤组织;扦插后60 d统计时,恐龙蛋插穗愈伤率为50.67 %,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三种果树的愈伤率;恐龙蛋生根率为18.67 %,生根类型为愈伤组织生根,而其余三种果树插穗在观察期间未形成不定根。扦插后恐龙蛋插穗IAA含量、IAA/ABA和IAA/ZR比值呈升高-降低-升高变化趋势,而其余三种果树插穗呈升高-降低变化趋势;四种果树插穗ABA和ZR含量均呈升高-降低-升高变化趋势,GA3含量整体呈下降变化趋势(恐龙蛋插穗后期GA3含量有升高);IAAO和PPO活性均呈升高-降低变化趋势,POD活性整体呈升高变化趋势。综合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四种蔷薇科果树中恐龙蛋更适合扦插繁殖,插穗生根需要低含量的ABA和ZR,高含量的IAA和GA3,高活性的IAAO和PPO调控IAA含量,使得IAA/ABA和IAA/ZR比值增大,促进插穗生根。  相似文献   

15.
高温胁迫下‘德钦’紫花苜蓿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析‘德钦’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Deqin’)特异耐热性的原因,本试验以高秋眠级耐热型‘赛迪10’和低秋眠级热敏型‘阿尔冈金’为对照,比较35℃/30℃(昼温/夜温)高温胁迫下‘德钦’叶片IAA,CTK,GA_3和ABA 4种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具有增强植物耐热性的ABA在‘赛迪10’中含量最高并且在高温胁迫初期急剧增加,耐热性与ABA作用相反的GA_3在‘赛迪10’中始终维持较低的水平。‘德钦’的ABA和GA_3变化趋势与‘赛迪10’相似,其ABA在高温胁迫第7d小幅增加(4.16%),也能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但GA_3累计增加量小于‘阿尔冈金’。延缓叶片衰老的IAA和CTK在‘德钦’中的含量高,累计变化率分别为74.23%和21.6%,显著高于‘阿尔冈金’和‘赛迪10’。‘德钦’特异性耐热的原因可能与其响应高温胁迫相对较早和高水平ABA有关,且IAA和CTK含量较高,GA_3含量和累计增加量较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相连克隆分株在差异光周期下内源激素的变化,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野牛草相连克隆分株在相反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含量进行了测定,探讨植物内源激素在生物节律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野牛草内源激素IAA、GA、ABA及ZR含量在一天内呈现节律性变化规律,同时,在差异光周期下,野牛草相连克隆分株叶片的内源激素水平趋向于同步化,并且倾向于内源生物节律较强的分株。其中,差异光周期处理1周后,在全光照条件下,野牛草克隆分株在断开状态时,叶片中IAA、GA、ABA及ZR含量在24h内基本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而野牛草克隆分株叶片中IAA、GA、ABA及ZR含量在24h内的变化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7.
以两个耐热性差异较大的多年生黑麦草品种首相(Premier,耐热性强)和顶峰(Pinnacle,耐热性弱)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人工模拟昼夜温度为适温(25 ℃/20 ℃)和高温(35 ℃/30 ℃)两种温度条件下,高温胁迫对黑麦草生长、叶片细胞膜稳定性、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内源激素(ABA、IAA,GA3和ZR)以及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淀粉、果聚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条件下黑麦草生长减缓,叶片电导率升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显著下降,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含量升高,而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和细胞分裂素(ZR)含量均下降,但是在耐热性强的品种中的变化程度均小于耐热性弱的品种;高温胁迫下碳水化合物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随后下降的趋势,淀粉含量在两个品种中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果聚糖含量在耐热性强的品种中升高,在耐热性弱的品种中先升高随后下降。高温胁迫下黑麦草叶片中积累或维持较高的内源激素(ABA、GA3、IAA、ZR)和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和果聚糖)可能是耐热性较强的主要原因,这些内源激素或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或维持有助于黑麦草细胞内渗透平衡和细胞膜稳定性,保护光合器官免受损害以维持光合能力,延缓因高温和呼吸增强导致的叶片的枯黄衰老,从而提高了黑麦草的耐高温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低磷胁迫对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以及内源激素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营养液沙培法,以耐低磷5号和磷敏感1号红豆草为试验材料,设置常磷(1.00 mmol·L-1 KH2PO4)和低磷(0.01 mmol·L-1 KH2PO4)胁迫处理,于不同胁迫天数后测定形态、光合以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低磷胁迫抑制红豆草生长和光合作用,在低磷胁迫下,除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外,供试红豆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下降。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2份红豆草材料地上和地下部玉米素(ZT)、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及其之间的比值变化趋势不一致,耐低磷红豆草地上和地下部ZT,GA3,IAA,ABA耐低磷系数大于磷敏感材料。相关性分析表明,IAA与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显著相关,ABA与IAA,ZT,GA3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红豆草耐低磷特性研究提供...  相似文献   

19.
马雪瑶  隋晓青  李俊明  张博 《草地学报》2020,28(5):1294-1300
本试验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Mu No.4’)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ibberellin,GA3),探讨紫花苜蓿花荚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其对种子产量构成和结荚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现蕾期苜蓿叶面喷施100 mg·L-1 GA3后,可显著降低花荚内源激素GA3和玉米素核苷(zeatin riboside,ZR)含量(P<0.05),对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生长素(auxin,IAA)含量影响较小;初花期喷施可使花荚内源激素GA3和IAA含量显著增加(P<0.05),对ABA与ZR含量影响较小;盛花期喷施可导致花荚内源激素IAA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对GA3,ABA和ZR含量影响较小;结荚期喷施则引起花荚内源激素IAA和ZR含量显著性下降(P<0.05),而对GA3和ABA含量影响较小。产量构成因子与种子产量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表明,盛花期处理综合得分最高,种子千粒重和结荚率是影响苜蓿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喷施100 mg·L-1 GA3处理对紫花苜蓿产量构成因子影响不大,但现蕾期喷施对种子产量影响较大,较对照组降低48.24%。综上所述,喷施GA3的适宜时期为盛花期,在苜蓿制种生产中建议使用低浓度喷施。  相似文献   

20.
白柿是近几年新引进的一种新兴热带和南亚热带果树。为给白柿花果管理和生长期调控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以主栽品种‘W4’白柿为材料,对其生长发育期间的落果规律和果实生长动态进行观测,并分析了落果与正常发育果实中碳素水平和内源激素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W4’白柿在广州地区种植表现出的开花期是在1月下旬至2月初,整个花期约为16天。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三次落果高峰分别在3月中旬、4月中旬及5~6月,果实的生长符合单S型生长曲线。在果实发育期间,发现正常果及脱落幼果的可溶性总糖含量都呈上升趋势,但正常果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高于脱落幼果。同时正常果的赤霉素(GA3)和玉米素(tZ)高于脱落幼果,其脱落幼果中的抑制生长激素脱落酸(ABA)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显著高于正常果,正常果与脱落幼果的IAA含量在不同时期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间正常果的( ABA+ACC)/(GA3+IAA+tZ)之值曲线变化平稳,而脱落果的(ABA+ACC)/ (GA3+IAA+tZ)之值曲线呈波动变化的趋势,但脱落果中( ABA+ACC)/(GA3+IAA+tZ)之值显著高于正常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