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犊牛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幼犊生命的常见传染病。10~40日龄的犊牛多发。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胃肠炎症状。慢性型病犊还可出现肺炎和关节炎。急性病例常于发病后5~10天死亡,慢性病例可拖延1~2个月之久。目前,防治犊牛副伤寒的研究资料很  相似文献   

2.
牦牛沙门氏菌病也叫副伤寒,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犊牛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废绝,腹泻,有恶臭味,成年牦牛大多呈现隐性经过或者症状不明显,妊娠母牛可出现流产,给牦牛产业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病原学、临床症状及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正牦牛沙门氏菌病也称犊牛副伤寒,引发本病的是沙门氏菌。本病主要感染10~30日龄的犊牛,对犊牛危害较严重,呈流行性发生。1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病牛腹泻,体温升高达40℃,精神沉郁、呼吸困难,排含黏液的稀便,后期拒食、卧地不起,部分牦牛发病7 d左右死亡。剖检可见患牛有出血性胃肠炎,真胃空虚,黏膜充血,肠内容物稀薄,肝、脾脏肿大,肠壁上有不易脱落的麦粒状黄色颗粒,肺表面有坏死  相似文献   

4.
犊牛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常见于10-40日龄的幼犊.其特征是表现败血症和胃肠炎的症状,慢性病例还可表现肺炎和关节炎. 1 病原和流行病学 常见的病原为都柏林、肠炎及鼠伤寒三种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5.
牛副伤寒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以牛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症状的急性或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本病牦牛发病率最高,特别是犊牦牛,成年牦牛、肉牛、奶牛和黄牛也发病。犊牛发病以腹泻、体温升高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病理变化表现为出血性、卡他性肠炎和间质性肺炎,成年牛有时临床表现不明显有时会突然倒毙。20世  相似文献   

6.
犊牛及成年牦牛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多见于1月龄左右的幼犊。以引起败血症和肠炎为特征,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一般呈地方流行性,给我县犊牛的繁殖和犊牛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我们在临床诊疗中。共诊疗这方面的病例多起,治疗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反刍动物的胃肠炎是指发生在真胃和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炎性病变。犊牛时常发生该病,经常表现出精神不振、腹泻等临床症状,但引起的犊牛血痢却较为少见。急性出血性胃肠炎影响了犊牛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正常消化与吸收,造成其生长、发育障碍。现把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犊牛急性出血性胃肠炎的成功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牛副伤寒病病原及其免疫学特性兀征,张晓明(甘肃省动物检疫总站兰州730030)(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牛副伤寒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牛的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病牦牛发病率最高,主要感染牦犊牛,肉牛和奶牛也有发病,黄牛则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9.
1 病原 犊牦牛大肠杆菌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其中多数为O8、O78、O119;犊牦牛副伤寒病原为沙门氏菌属的肠炎杆菌和伤寒杆菌. 2 流行病学 2.1 沙门氏菌病 对产后30~40 d以后的犊牦牛最易感,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他们可由粪便、尿液、乳汁以及流产胎儿、胎衣及羊水排出病菌经消化道而感染或牦牛与带菌牦牛交配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呈一定的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当环境污秽、潮湿、圈舍拥挤、粪便推积;饲料或饮水供应不足,饲养管理不佳均可诱发此病.  相似文献   

10.
牛副伤寒病是由牛沙门氏菌引起的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一种主要侵害10~30日龄新生幼犊的传染病。犊牛通常是采食了病牛、带菌牛粪尿污染的饲料、饮水等而感染发病,带菌母牛有时还可通过乳汁排出病菌感染犊牛。未喂初乳、乳汁不良、断奶过早、寒冷潮湿以及寄生虫侵害等因素可促使本病发生。犊牛副伤寒病往往呈流行性发生,成年牛呈散发。  相似文献   

11.
犊牦牛副伤寒为沙门氏菌感染诱发的人畜共患病,典型症状为败血、肠胃炎、母畜流产等等。相比较成年牦牛,犊牦牛感染此病的几率尤高,一经感染后可迅速传播开来,多数呈流行性经过。此症诊断,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的观察,基本可确诊。在此基础上,综合阐述此病的防治要点,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犊牦牛大肠杆菌病是由特定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犊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病症包括败血型、肠毒血型、仔猪白痢等。临床呈急性败血病或排白色稀便为主要特征,轻者影响犊牛生长发育,重者造成犊牛死亡。1病原体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可随着乳汁、饲草、饮水等进入犊牦牛胃肠道。初生犊牦牛抗病力弱,如果未及时获取初乳,没有得到母源抗体,或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等均可诱发犊牦牛大肠杆菌病。此外,各种不良应激,如,母牛运动不足、牛舍卫  相似文献   

13.
犊牛副伤寒病是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犊牛常见疾病之一,少数成年牛也可患病.患副伤寒病的犊牛会出现体温升高、精神不佳、食欲减退、心跳加快、腹泻,逐渐消瘦等症状,严重者会快速死亡.为降低副伤寒病对犊牛的不利影响,本文归纳总结犊牛副伤寒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更好的防治犊牛副伤寒病,降低畜牧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犊牛副伤寒病是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犊牛常见疾病之一,少数成年牛也可患病.患副伤寒病的犊牛会出现体温升高、精神不佳、食欲减退、心跳加快、腹泻,逐渐消瘦等症状,严重者会快速死亡.为降低副伤寒病对犊牛的不利影响,本文归纳总结犊牛副伤寒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更好的防治犊牛副伤寒病,降低畜牧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沙门氏菌病又名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孕畜发生流产。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菌通过消化道、粪、尿、乳及流产胎儿等排出。犊牛副伤寒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于1月龄以内的犊牛,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犊牛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或都柏林沙门氏菌所致.副伤寒病畜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带菌牛的胆囊内常长期存有病原体,并不断随粪便排出,污染水源和饲料而散播本病。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播迅速,常呈地方性流行。各种年龄的牛均可感染,但幼年牛较成年牛易感,特别是1月龄左右的犊牛最易感。成年牛放牧季节,常呈散发。环境污秽潮湿、粪便堆积、犊牛未饮初乳或饮初乳不足、饲料不足、管理不善,卫生不良及患其他疾病时,均能诱发本病。患病牛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胃肠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奶牛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性疾病,又称为牛沙门氏菌病,在临床上以败血症、胃肠炎、肺炎以及关节炎为主要临床症状。最近几年,随着天津市静海区奶牛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饲养者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奶牛副伤寒的报告病例呈现增多趋势,常常因为防治不及时造成严重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犊牛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末冬初发病较多,而且多发生于40d以内的犊牛,所以也叫“犊牛副伤寒病”。母牛一般都是春季发情配种,初冬至年底产犊,这期间应注意该病的防治工作,减少或避免犊牛发病。  相似文献   

19.
犊牛沙门氏杆菌病又称犊牛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幼犊生命的常见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末冬初发病较多,尤以10~40日龄的犊牛多发,成年乳牛多为慢性感染.临床特征表现为败血症和胃肠炎,若怀孕母牛则出现流产,重者会造成死亡,人也能感染,是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 1 发病原理 病牛和带菌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当机体抵抗力较弱,而病原体毒力很强的情况下,肠道内细菌大量繁殖,产生内毒素,刺激肠壁组织发生急性炎症.同时大量细菌迅速经淋巴侵入血液,病牛呈败血症而死亡.  相似文献   

20.
牛沙门氏菌病病原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或都柏林沙门氏菌,主要发生在10~30日龄的犊牛,以下痢为主要症状,又称为牛副伤寒。成年牛的症状多不明显,表现高热、昏迷、食欲废绝、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病后很快出现下痢。孕牛可发生流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