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高加索三叶草根蘖芽生长发育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在不同浓度的GA3(0对照、300、600、900 和1200 mg·L-1)和6-BA(0对照、25、50、100和200 mg·L-1),对其根蘖芽生长后的植株高度、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和内源激素含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所有GA3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株高(P<0.05)。尤其在600 mg·L-1 GA3处理下,平均株高为21.33 cm(高于对照处理4.12倍)。GA3还促进了叶绿素a的合成,最显著效果是在600 mg·L-1 GA3处理下,叶绿素a的浓度为0.92 mg·g-1(高于对照76.92%) (P<0.05)。GA3对叶绿素b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在6-BA所有处理浓度下,株高约为对照处理2.6倍,并且对于叶片数,6-BA处理比GA3处理更敏感,在200 mg·L-1时最多,高于对照2.99倍。 6-BA显著促进了叶绿素a和b的积累(P<0.05)。内源激素含量在整个处理浓度下均显示出对外源激素应用的剂量反应。对于地上植物部分,600 mg·L-1的外源GA3引起内源玉米素(ZT),GA3和生长素(IAA)分别增加约23.84%,55.71%和137.99%,而脱落酸(ABA)减少约44.09%。与对照相比,外源200 mg·L-1 6-BA使内源ZT,GA3和IAA含量分别提高了约293.23%,49.71%和49.84%,而ABA降低了约52.48%。对于地下植物部分,内源激素变化与地上部分植物的响应大致相似,明显不同在于外源同样浓度GA3(600 mg·L-1)和6-BA(200 mg·L-1)处理引起的ABA降低要少(分别为15.15%和28.26%)。总之,600 mg·L-1 GA3和200 mg·L-1 6-BA是促高加索生长发育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2.
节节麦入侵已严重威胁到我国小麦的生产。节节麦种子具有较强的休眠特性,探讨赤霉素(GA_3)浸种对其破眠及发芽特性的影响,旨在为节节麦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分别利用0、100、200、300、400、500 mg·L~(-1)的GA_3对种子进行处理,首先进行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的测定,并检测了500 mg·L~(-1) GA_3及蒸馏水处理节节麦种子发芽过程中保护酶活性、MDA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GA_3浸种处理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其中以500 mg·L~(-1) GA_3处理最为显著。此外,光照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均明显高于黑暗条件,表明节节麦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光照条件;2)与蒸馏水处理相比,500 mg·L~(-1)的GA_3处理提高了种子内SOD及POD活性,减轻了质膜氧化损伤程度,致使MDA含量持续下降,从而促使种子朝有利于发芽的方向发展。此外,500 mg·L~(-1)GA_3处理在提高种子内促进生长内源GA_3、IAA及ZR含量的同时,并降低了抑制生长的内源ABA含量,致使GA_3/ABA、IAA/ABA和ZR/ABA值均明显高于蒸馏水处理,最终促进了节节麦种子的发芽。  相似文献   

3.
以采自甘肃天祝高寒草地野生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材料,利用营养液砂培法,研究6-苄基腺嘌呤(6-BA)缓解NaCl盐胁迫对老芒麦幼苗伤害的能力。结果表明,NaCl单盐胁迫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植物地上部各形态指标和叶绿素SPAD值均下降,尤其在250mmol·L~(-1) NaCl胁迫下株高降低明显。无盐胁迫下,≥20mg·L~(-1)6-BA处理对老芒麦促生效果明显,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30mg·L~(-1) 6-BA处理下较无6-BA处理分别增加了98.1%和5.7倍,丙二醛(MDA)在10mg·L~(-1) 6-BA处理下较无6-BA处理降低了64.9%。NaCl胁迫下,6-BA处理可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伤害,以较高浓度6-BA(≥10mg·L~(-1))缓解效果显著(P0.05),尤其在250mmol·L~(-1) NaCl胁迫下经20 mg·L~(-1) 6-BA处理的植株,叶绿素SPAD值较仅NaCl胁迫处理增加了17.3%,可溶性糖在100mmol·L~(-1) NaCl胁迫下经20mg·L~(-1) 6-BA处理,其含量较无6-BA处理增加了1.7倍。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发现,20mg·L~(-1) 6-BA处理缓解盐胁迫造成植株受伤害的效果理想,而不同浓度6-BA处理下,100mmol·L~(-1) NaCl胁迫对植株伤害较小。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外源脱落酸(ABA)对盐碱胁迫下苜蓿幼苗内源激素含量及激素比值的影响,试验以紫花苜蓿WL343HQ为试验材料,对150 mmol/L苏打盐碱胁迫下苜蓿幼苗喷施25,50,75,100μmol/L的ABA溶液,采用HPLC法对苜蓿幼苗的根和叶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和AB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外源ABA浓度的升高,IAA和GA_3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ABA呈逐渐上升的趋势,IAA/ABA、GA_3/ABA比值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ABA处理显著影响了3种激素的含量和比值的变化,当ABA处理浓度超过50μmol/L时,叶中3种激素含量及比值均大于根。说明外源ABA对苏打盐碱胁迫下苜蓿幼苗根和叶中IAA、GA_3、ABA激素含量的变化对调控苜蓿抗盐碱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种子萌发率,探究不同植物生长物质处理对柳枝稷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Forestburg’)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10,50,200,400,1 000μmol·L~(-1))的赤霉素(GA3,GA4+7)、脱落酸(ABA)、6-苄氨基腺嘌呤(6-BA)、吲哚乙酸(IAA)、氟啶酮(FL)和多效唑(PA)等7种外源植物生长物质处理种子,分析柳枝稷种子萌发特性对不同浓度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结果表明:10~200μmol·L~(-1) IAA和GA4+7,10~50μmol·L~(-1) GA3,50μmol·L~(-1) 6-BA及10μmol·L~(-1) FL均可对柳枝稷种子萌发产生显著促进作用(P0.05),但是当其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柳枝稷种子萌发;ABA会抑制柳枝稷种子的萌发,PA对柳枝稷的萌发无显著作用;GA4+7对柳枝稷种子萌发影响效果最好,其中经200μmol·L~(-1) GA4+7处理后种子萌发率最高,可达71%,较对照提高30%。  相似文献   

6.
以‘新农1号’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成熟颖果为材料,通过正交法探讨激素、外源添加物等对狗牙根愈伤诱导、继代及分化的影响,优化‘新农1号’狗牙根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各因子对‘新农1号’狗牙根愈伤诱导的影响程度为2,4-D6-BA脯氨酸;优化诱导培养基为添加2,4-D(2.0 mg·L~(-1))+6-BA(0.01mg·L~(-1))+脯氨酸(200mg·L~(-1))的MS培养基,此时愈伤诱导率达69.5%;对继代增殖而言,各因子对胚性愈伤诱导率、愈伤增殖率、褐化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对胚性愈伤诱导率的影响程度为2,4-DABA6-BA,对愈伤增殖率的影响程度为6-BAABA2,4-D,对褐化率的影响程度为2,4-D6-BAABA。综合3个指标结果认为,‘新农1号’狗牙根愈伤继代的优化培养基为2,4-D(2.0mg·L~(-1))+6-BA(0.20 mg·L~(-1))+ABA(2.0 mg·L~(-1))的MS培养基,其胚性愈伤率和愈伤增殖率分别可达71.67%和61.67%,且褐化率较低;对分化而言,优化的分化培养基为MS+6-BA(1.0mg·L~(-1)),小植株形成强度可达49.44%。  相似文献   

7.
桑树休眠与激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桑树枝条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探讨了桑树休眠、觉醒、发芽等生理过程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苏州地区,湖桑32号休眠始于10月下旬,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为深休眠期,在此阶段,枝条ABA含量最高,技条扦插后至脱苞所需的时间最长.2月上旬以后,内源ABA减少GA增加.枝条内源激素的分布是:韧皮部>木质部;节区>节间.用外源GA_3(80~100mg/l)处理深休眠期的枝条,冬芽发芽进程加快,比对照提早6天脱苞.  相似文献   

8.
以采自青海高寒草地阿坝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子为材料,利用营养液砂培法,研究吲哚乙酸(IAA)或6-芐基腺嘌呤(6-BA)与氮素配施对老芒麦幼苗地上部生长特征的影响,旨在探究不同浓度氮素与外源IAA或6-BA配施对老芒麦的促生效应,以期为外源激素与氮素配施调控老芒麦幼苗生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氮素与IAA或6-BA配施较单一氮素、6-BA和IAA施入能更好地促进老芒麦的生长,氮素与IAA配施浓度为5∶5时老芒麦叶面积、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较对照(12 mg·L?1单一氮素)处理显著提高,叶面积较对照处理增大12.31%,叶绿素提高1.2%,可溶性蛋白提高17.72%,且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氮素与6-BA配施浓度5∶5时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该处理下老芒麦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较12 mg·L?1单一氮素和20 mg·L?1单一氮素处理分别提高了9.1%和19.72%,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氮素与6-BA配施浓度为3∶7时叶面积达到最大,叶面积分别比12 mg·L?1单一氮素和20 mg·L?1单一氮素处理时提高了16.77%和19.41%,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经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进一步综合评价得出,氮素与IAA配施浓度为5∶5时能更好地促进老芒麦幼苗地上部生长。  相似文献   

9.
以芡欧鼠尾草(Salvia hispanica)成熟种子为外植体,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从而初步建立了芡欧鼠尾草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诱导种子愈伤组织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10.0mg·L~(-1) 6-BA+1.0mg·L~(-1) NAA+0.4mg·L~(-1) ZT,诱导率为66.5%;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3.0mg·L~(-1) 6-BA+0.5mg·L~(-1) NAA,增殖倍数为7.69;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0.5mg·L~(-1) NAA,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为5.68;移栽后植株生长良好,成活率较高,达97%。  相似文献   

10.
以采自青海高寒草地阿坝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子为材料,利用营养液砂培法,研究吲哚乙酸(IAA)或6-苄基腺嘌吟(6-BA)与氮素配施对老芒麦幼苗地上部生长特征的影响,旨在探究不同浓度氮素与外源IAA或6-BA配施对老芒麦的促生效应,以期为外源激素与氮素配施调控老芒麦幼苗生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氮素与IAA或6-BA配施较单一氮素、6-BA和IAA施入能更好地促进老芒麦的生长,氮素与IAA配施浓度为5∶5时老芒麦叶面积、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较对照(12 mg·L-1单一氮素)处理显著提高,叶面积较对照处理增大12.31%,叶绿素提高1.2%,可溶性蛋白提高17.72%,且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氮素与6-BA配施浓度5∶5时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该处理下老芒麦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较12 mg·L-1单一氮素和20 mg·L-1单一氮素处理分别提高了9.1%和19.72%,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氮素与6-BA配施浓度为3∶7时叶面积达到最大,叶面积分别比12 mg·L-1单一氮素和20mg·L-1单一氮素处理时提高了16.77%和19.41%,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 0.05).经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进一步综合评价得出,氮素与IAA配施浓度为5∶5时能更好地促进老芒麦幼苗地上部生长.  相似文献   

11.
以2015年采自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野生老芒麦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程度NaCl盐胁迫下激动素对老芒麦幼苗端粒酶活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土壤盐渍化地区的农业生产以及老芒麦人工草地改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营养液砂培法,待幼苗生长至第3片叶抽出并刚展开时,对老芒麦幼苗进行不同浓度(0、50、100、150、200mmol·L~(-1))的NaCl盐胁迫处理168h,随后用不同浓度(0、5、10、20、30mg·L~(-1))的激动素叶面喷施处理240h并测定幼苗的端粒酶活性以及生理指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的增强,端粒酶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50mmol·L~(-1)的NaCl处理下,端粒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当处理浓度大于50mmol·L~(-1)时,随着盐胁迫的进一步增强,端粒酶活性逐步减小,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上升。可溶性糖在250mmol·L~(-1)盐浓度下增加量最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01.5%。0mmol·L~(-1)盐胁迫下经10mg·L~(-1)的激动素处理后,MDA含量下降64.9%。较高浓度激动素对盐胁迫的缓解效果显著(P0.05),250mmol·L~(-1)盐胁迫下经20mg·L~(-1)激动素处理的植株,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增加了17.3%,可溶性糖在100mmol·L~(-1)盐胁迫下经20mg·L~(-1)激动素处理,其含量较对照增加了165.6%。结果表明外源激动素对盐胁迫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适宜浓度的盐胁迫诱导了细胞端粒酶活性,高浓度盐胁迫可能造成了老芒麦细胞的氧化损伤,最终导致端粒酶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秋眠型苜蓿(Medicago sativa)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以3个不同秋眠型苜蓿品种为材料,设计3个不同的CO_2浓度梯度(700、550μmol·mol~(-1)和正常大气CO_2浓度350μmol·mol~(-1)),对苜蓿的4个生育期进行处理,测定各期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CO_2浓度越高叶片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含量越高,脱落酸(ABA)含量越低。整个生育期内高CO_2浓度处理有利于提高苜蓿的IAA/ABA和GA3/ABA的比值,解除休眠,保持生长。初花期和盛花期时,高CO_2浓度处理对苜蓿的内源激素有显著影响(P0.05)。高CO_2浓度处理对半秋眠苜蓿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其次为非秋眠型苜蓿,此外,高CO_2浓度处理能减弱秋眠型苜蓿的秋眠性,延长其生长周期。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外源激素对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种子破除休眠和幼苗生长生理的作用,本研究分别设置3个浓度的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野牛草进行浸种处理,浸种后进行发芽试验,对浸种后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内源激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赤霉素浸种可以有效增强野牛草种子发芽力,提高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其中,2 000mg·L-1的赤霉素处理效果最显著(P0.05);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浸种可以有效增强野牛草种子的生活力。2)赤霉素处理有助于野牛草幼苗地上部的生长;生长素处理对野牛草幼苗地下部和根冠比有显著(P0.05)的增强作用,其中较低浓度(250mg·L-1)处理效果最明显。3)1 500mg·L-1赤霉素与450mg·L-1生长素浸种均可显著(P0.05)提高野牛草幼苗可溶性糖与淀粉的积累。4)较高浓度的外源赤霉素和生长素浸种处理会使野牛草幼苗内源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ABA)含量上升,其中,2 000 mg·L-1的赤霉素和450mg·L-1的生长素浸种效果最佳。综上所述,打破野牛草种子休眠、促进地上部生长及其幼苗内源赤霉素含量的最佳试剂和浓度为2 000 mg·L-1的赤霉素,增加可溶性糖和淀粉在野牛草幼苗期积累的最佳试剂和浓度是1 500mg·L-1的赤霉素;促进野牛草幼苗地下部生长的最佳试剂和浓度是250mg·L-1的生长素,增加野牛草幼苗内源生长素和脱落酸含量的最佳试剂和浓度是450mg·L-1的生长素。  相似文献   

14.
以大田环境中多年龄植物红砂(Reamuria soongorica)植株为材料,采用室外试验研究了自然干旱下喷施2、4、6和8 mg·L^-1的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对红砂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BA能降低红砂叶片中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游离脯氨酸(free proline,Pro)和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随着ABA浓度的增加,ABA作用效应先增强后减弱。其中,6 mg·L^-1的外源ABA作用效应最大,与处理前相比,该浓度下红砂叶片中SS、Pro、SP含量分别显著下降35.75%、90.08%、16.66%,SOD活性显著上升28.94%,POD活性为处理前的1.35倍,CAT活性显著上升84.46%。因此,喷施外源ABA可缓解干旱胁迫对红砂植株的伤害,以喷施6 mg·L^-1的外源ABA效果最佳。在今后荒漠区红砂种群的保育中可喷施6 mg·L^-1的外源ABA缓解干旱胁迫对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以两个不同生态型的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Alamo(低地型)和Cave-in-Rock(高地型)为试验材料,研究在0、50、100和150mmol·L~(-1) NaCl浓度下,分别添加0、0.5、1.0和2.0mmol·L~(-1)的外源硅(Na_2SiO_3·9H_2O)对其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Alamo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a+b的含量均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但是Cave-in-Rock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在无外源Si处理下,Alamo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在50mmol·L~(-1) NaCl浓度下升高,100和150mmol·L~(-1)下降低;Cave-in-Rock的Pn、Gs和胞间CO_2浓度(Ci)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盐胁迫下,适当浓度外源硅(Si)的添加对Alamo和Cave-inRock叶绿素a、叶绿素a+b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外源Si的添加同样提高了盐胁迫下Pn、Gs和Ci等参数。本研究中,1~2mmol·L~(-1) Na_2SiO_3·9H_2O对盐胁迫下柳枝稷叶片光合色素及光合气体交换的促进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黄鑫  张彦妮 《草业科学》2018,35(3):542-550
对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Blekitny Aniol’)的带芽茎段进行诱导产生无菌苗,并对其叶片和茎段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成苗的分化研究,成功建立了铁线莲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带芽茎段诱导腋芽最佳培养基为MS+1mg·L~(-1)6-BA+0.05 mg·L~(-1)NAA,腋芽萌发率为100.0%;茎段诱导愈伤最适宜培养基为MS+2 mg·L~(-1)6-BA+0.01mg·L~(-1)NAA,诱导率为78.3%;叶片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1 mg·L~(-1)6-BA+0.1 mg·L~(-1)NAA,诱导率为81.7%;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1 mg·L~(-1)6-BA+0.05 mg·L~(-1)NAA,分化率可达25.0%;最适宜不定芽的增殖培养基为1/2MS+3 mg·L~(-1)6-BA+0.1 mg·L~(-1)NAA,增殖倍数为4.94;筛选出最优的生根培养基组合为1/2MS+0.05 mg·L~(-1)NAA,生根率为70.2%。本研究将为铁线莲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也为其他铁线莲属植物引种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转子莲(Clematis patens)、棉团铁线莲(C.hexapetala)、大叶铁线莲(C.heracleifolia)和齿叶铁线莲(C.serratifolia)4种种子为材料,研究激素及浸种温度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子莲最适浸种温度为35℃,棉团铁线莲、大叶铁线莲和齿叶铁线莲最适浸种温度均为25℃,其发芽率分别为24.87%、93.24%、80.94%和68.21%。400mg·L~(-1)赤霉素(GA3)有利于转子莲种子萌发,其发芽率为19.17%;棉团铁线莲在5mg·L~(-1)细胞分裂素(6-BA)和500mg·L~(-1) GA3中萌发情况最好,其发芽率为90.56%和90.50%;10mg·L~(-1)6-BA能显著促进大叶铁线莲种子萌发,其发芽率为88.26%;5mg·L~(-1) GA3有利于齿叶铁线莲萌发,其发芽率为53.00%。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外源6-苄氨基嘌呤(6-BA)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叶片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及结荚率的调控作用,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Xinmu No.4’)为试验材料,现蕾期叶面喷施10、20、30 mg·L~(-1)的6-BA,以喷等量清水为对照,研究外源6-BA对苜蓿盛花期叶片光合参数、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及结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 mg·L~(-1)的6-BA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苜蓿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增强了苜蓿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使叶片中积累了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减少了叶片中过氧化氢的积累,显著提高了苜蓿的结荚率及单株种子产量(P0.05);~130 mg·L–处理,虽提高苜蓿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并且主要荧光参数高于对照,但Pn低于对照,该处理中P_n的下降由非气孔限制因素主导。20 mg·L~(-1)的6-BA可提高盛花期苜蓿叶片的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减小光合机构的损伤,有利于苜蓿叶片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苜蓿的结荚率及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6-BA对辣椒幼苗抗低温弱光性的调控作用,以耐低温弱光性不同的2个品种辣椒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0.08 mmol/L 6-BA预处理对低温(15℃/5℃)弱光(100 μmol/m2·s)下辣椒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显著降低了辣椒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叶绿素a(Chl a)含量、叶绿素b(Chl b)含量、叶绿素T(Chl T)含量和玉米核苷素(ZR)含量,而胞间CO2浓度(Ci)和脱落酸(ABA)含量显著升高,引起Pn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非气孔因素;6-BA预处理未改变上述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但较之低温弱光处理,6-BA显著降低了Ci和ABA含量,而Pn、Gs、Chl a含量、Chl b含量、Chl T含量以及胁迫前期(6 d)的ZR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可见,0.08 mmol/L 6-BA预处理对增强辣椒幼苗抗低温弱光胁迫能力具有显著的效应,且对低温弱光耐性差的品种表现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外源激素对干旱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盆栽法设置对照(CK1)、干旱胁迫(CK2),以及干旱胁迫加4种浓度外源激素处理,即50μmol·L-1褪黑素(MT)+干旱(T1)、0.1μmol·L-1油菜素内酯(EBR)+干旱(T2)、10μmol·L-1脱落酸(ABA)+干旱(T3)、200 mg·L-1赤霉素(GA3)+干旱(T4),分别测定各处理下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物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含量,并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黑麦草相对含水量降低,相对电导率、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SP)含量和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