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燕麦(Avena sativa)目前已是我国第一大禾本科商品草,其进口量持续增长,饲草缺口不断扩大,研究燕麦高产优质的管理措施对推进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开展了2年田间试验,探究了多次刈割对燕麦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年多次刈割处理的平均株高、分蘖数和干草产量显著(P 0.05)低于常规刈割,但株高累积量、总分蘖枝条数和总产量较常规刈割分别增加99.6%、315.0%和255.5%(P 0.05),并且第2次刈割(M2)的分蘖数和产量显著(P 0.05)高于其他刈割茬次。2)多次刈割可显著(P 0.05)降低平均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提高平均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和灰分(Ash)含量,且在5次刈割中M2的CP含量最高。多次刈割较常规刈割显著(P 0.05)提高了Ash、CP和粗脂肪(ether extract, EE)的总产量,降低了NDF和ADF总产量。3)在多次刈割条件下,燕麦产量与NDF、ADF和CP含量极显著(P 0.01)正相关。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地区多次刈割可提高燕麦产量和营养品质,是一种适宜该地区燕麦草地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兰州地区种植的杂交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为材料,对两种水肥条件下杂交构树的生长量和营养成分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权重赋值法对两次刈割时的株高、产量、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两次刈割最佳刈割期。结果表明:高肥力区杂交构树在第3个生长月进入株高与产量的快速生长期,低肥力区杂交构树进入快速生长期的时间要比高肥力区滞后1个月。两个肥力区的CP含量均在第3个生长月即植株进入快速生长期时含量最高,而后显著下降(P 0.05)。Ash含量均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不同之处在于两个肥力区呈显著下降(P 0.05)的月份不同,低肥力区较高肥力区提前1个月。NDF、ADF含量在两个肥力区基本表现了相同的升高趋势,在第5个生长月均达到了最高。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权重赋值法结果显示,两种水肥条件下,两次刈割时间安排为第2个生长月和第4个生长月时综合评价值均最高,建议杂交构树在兰州地区两次刈割的适宜刈割期为第2个生长月和第4个生长月。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红三叶新品系(R)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以岷山红三叶(CK1)和甘红1号红三叶(CK2)为对照,分别测定了3个参试材料初花期的分枝数、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脂肪(EE)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红三叶材料中,R的分枝数(1 409万个/hm2)、鲜草产量(34.02t/hm2)和干草产量(6.98t/hm2)最高、鲜干比(4.94)最大,CK2的株高最高(83.22cm),分枝数(1 096万个/hm2)、干草产量(4.02t/hm2)和鲜草产量(22.06t/hm2)次之。供试红三叶材料第1次刈割的平均鲜(干)草产量和分枝数显著高于第2次刈割。红三叶材料的EE和N(A)DF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R的CP(27.39%)含量最高,CK2的EE(2.82%)含量最高,CK1的NDF(43.07%)和ADF(34.03%)含量最低;红三叶材料第1次刈割的CP含量为(28.53%)显著高于第2次刈割(24.65%),而EE、NDF和ADF含量则显著低于第2次。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综合评价3个红三叶材料,结果表明:R的综合性状较好,有待于进行进一步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4.
在温室进行盆栽试验,采用基施的方法研究腐殖酸钠(SH)单施及SH与磷肥(P)配施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中第2次刈割较第1次刈割,紫花苜蓿CP、EE、Ash含量下降,NDF、ADF含量提高。同一刈割条件下,SH单施及其与P配施对紫花苜蓿品质均有改善作用,而且SH与P配施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同时,SH-P1和SH-P22个处理组相比,紫花苜蓿CP、EE含量及RFV值明显提高,NDF、ADF含量显著降低,Ash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SH与P1配施能更有效改善苜蓿品质;在SH-P1处理组中,SH5-P1处理和SH4-P1处理表现较为理想,且2个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品质性状和饲用价值,SH5-P1为试验最佳的施肥处理,即SH5为11.25g/盆,P1为3.41g/盆。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内蒙古地区温性荒漠草原牧草的营养成分进行快速检测,试验以85份混合鲜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PLS)法建立干物质(dry matter, DM)、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粗脂肪(ether extract, EE)和粗灰分(crude ash, Ash)含量的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NIRS)预测模型。结果表明:DM、NDF、ADF和Ash的定标集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5,0.728,0.749,0.727,验证集R2分别为0.848,0.536,0.673,0.741,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atio of performance to deviation for validation, RPD)为8.163,1.899,1.927,...  相似文献   

6.
在甘肃庆阳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以光敏型高丹草品种"大卡BMR"和"海牛"为对象,采用全生育期刈割一茬和两茬处理,测定各茬次产草量、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糖锤度(BX),计算总可消化养分(TDN)含量,分析刈割茬次和品种对产草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对鲜草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刈割茬次对鲜草和干物质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总鲜草产量以刈割两茬最高,平均为128.87t/hm~2;总干物质产量以刈割一茬最高,平均为27.65t/hm~2;品种间鲜草和干物质产量对刈割茬次的响应程度不一致。品种对CP、ADF和TDN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NDF和BX影响显著(P0.05);刈割茬次对各营养成分含量均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品种的CP、NDF和TDN含量对刈割茬次响应不一致。品种对CP和TDN产量影响不显著,刈割茬次对二者影响极显著(P0.01);CP产量以刈割两茬之和最高,平均为2.52t/hm~2;TDN产量以刈割一茬最高,平均为14.07t/hm~2。综合分析表明,从生产优质饲草料和单位面积营养物质产出的角度考虑,以粗蛋白质和总可消化养分产量为目标时,选择品种大卡BMR并采用刈割两茬的生产方式最佳;以干物质和总可消化养分产量为目标时,选择品种大卡BMR并采用刈割一茬的生产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甘肃中部地区种植的饲用高粱青干草品种,通过种植陇草1号、魔术师、萨博、NXD-61、NX-4264、百战等6个高粱品种,测试了每一茬次的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蛋白质(CP)、总可消化养分(TDN)含量,以及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产量和总可消化养分产量,分析了刈割茬次和品种对饲用高粱产草量及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百战的CP含量为刈割2次第1茬最高外,其余品种CP含量均为刈割2次第2茬最高,萨博NDF、ADF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余品种(P0.05);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除NX-4264外,其余品种刈割2次总产量均大于刈割1次产量。综合饲草产量和营养物质产量来看,选择品种NX-4264采用刈割1次的生产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NIRS)建立油菜(Brassica napus)秸秆常规成分的近红外快速预测模型。从甘肃省、青海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共采集125份油菜秸秆,测定其干物质(dry matter,DM)、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粗脂肪(ether extract, EE)、粗灰分(Ash)、中性洗涤不溶蛋白质(neutral detergent insoluble protein, NDIP)、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acid detergent insoluble protein, ADIP)、酸性洗涤木质素(acid detergent lignin, ADL)、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NPN)与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 SP)。选取100份油菜秸秆样品作为定标集,另外25份作为验证集来评价NIRS预测模型。结果显示,1)油菜秸秆DM、CP、NDF、ADF、EE、Ash、NDIP、ADIP、ADL、NPN和SP的含量分别为93.62%、5.85%、 67.22%、 55.40%、 2.57%、 7.66%、 1.04%、 0.63%、 13.58%、 1.70%和2.89%。2)DM、 CP、 NDF、 EE、 Ash、NPN和SP的交互验证决定系数(1-VR) 0.9,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QS≥0.84),构建模型可以用于日常分析。3)DM、CP、NDF、EE、Ash、NPN和SP的模型参数分别为Standard MSC 1,4,4,1、Weighted MSC 2,4,4,1、SNV 2,4,4,1、Standard MSC 1,4,4,1、SNV and Detrend 1,4,4,1、Weighted MSC 1,4,4,1,其余营养成分构建模型不太理想,需进一步完善。综上,通过交互验证与外部验证验证了油菜秸秆各营养成分校正模型的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9.
在陇东旱塬地区研究了海牛、BJ0603和大卡,共3个光敏型高丹草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不同生育时期营养成分变化及刈割次数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下旬播种、10月上旬收获时,各品种都处于抽穗或开花期,不能完成生殖生长。收获前测定表明,品种间在株高、节间数、叶数和茎粗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但叶片和单秆重差异显著(P<0.05);每个品种全年刈割1茬的标准草产量(65%含水量)和干物质产量均高于全年刈割2茬的,但差异不显著(P>0.05),全年刈割2茬的鲜草产量极显著高于(P<0.01)1茬的。无论全年刈割1茬或2茬,品种间的鲜草、标准草(65%含水量)和干物质产量均差异显著(P<0.05),产量依次为海牛>BJ0603>大卡;从拔节前期到孕穗期,各品种茎秆中粗蛋白(CP)、粗脂肪(EE)含量呈下降趋势;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呈上升趋势,粗纤维(CF)、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粗灰分(ASH)含量呈直线下降的趋势;无氮浸出物(NFE)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茎秆中CP、ADF、NDF、ASH、NFE及可溶性糖含量在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但EE、CF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产量和养分含量变化,我们认为,在陇东旱塬地区春播光敏型极晚熟高丹草生产模式中,作为青贮利用时,以全年刈割1茬且在霜降前收割最佳;作为干草调制或青饲利用时,以全年刈割2茬且第1茬在拔节后期孕穗前刈割,第2茬在霜降前刈割最佳。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刈割高度对禾王草干草和青贮品质的影响,以确定禾王草的最佳刈割时间。以禾王草为原料,比较1.0、1.5、2.0、2.5和3.0 m 5种刈割高度禾王草制作的干草和青贮的营养成分,及青贮的发酵品质。结果表明:随着禾王草干草刈割高度的增加,DM、NDF和ADF含量逐渐升高,相对价值指数(RFV)和CP及Ash含量逐渐降低,差异显著(P0.05)。所有刈割高度的青贮p H均在4.2以下,1.0和1.5 m高度青贮品质较差,2.5 m青贮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高度(P0.05),乙酸含量最低,2.0和2.5 m青贮氨态氮与总氮比值显著低于1.5 m青贮(P0.05);禾王草青贮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RFV和CP及Ash含量显著降低(P0.05),NDF和ADF含量显著增加(P0.05),2.5 m青贮WSC含量显著低于1.0 m青贮(P0.05)。综上所述,刈割2.0~2.5 m高度的禾王草制作干草和青贮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昭苏马场燕麦草地适时刈割及青贮调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伊犁昭苏马场燕麦地分别于7月中旬和8月中旬刈割调制青干草,比较和分析不同刈割期对产草量及加工牧草品质的影响;并用7月份刈割燕麦草调制青贮,查明其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7月份刈割燕麦草地的鲜草产量显著高于8月份刈割,但不同刈割期干草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8月份刈割草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粗蛋白(CP)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适时刈割的燕麦草青贮的乳酸含量达到3.19%,p H下降至3.85。青贮的CP含量与原料相比极显著增加(P0.01),而NDF和ADF含量与原料相比分别减少16.13%和12.46%。结果表明,昭苏马场种植燕麦并适时刈割可提高产草量和品质,刈割燕麦草的青贮调制能保持原料草有的营养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刈割茬次与制粒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颗粒的营养品质、维生素含量与大肠杆菌数量间差异,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试验基地紫花苜蓿为研究材料,选择3个刈割茬次(第1茬、第2茬、第3茬)紫花苜蓿现蕾期刈割,制作草颗粒,取样测定其维生素含量、化学成分及大肠杆菌数量.结果表明:刈割茬次对紫花苜蓿维生素B2、B3、B5、B6和Vc含量影响显著(P<0.05),其中,第2茬紫花苜蓿维生素B2、B3、B5含量显著高于第1茬和3茬(P<0.05),第1茬和第2茬维生素B6、Vc显著高于第3茬(P<0.05).刈割茬次对紫花苜蓿干物质(dry matter,DM)、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粗蛋白(crude protein,CP)、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影响显著,第2茬紫花苜蓿品质优于第1茬和第3茬.制粒对紫花苜蓿维生素B3、B5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制粒显著降低了维生素B2、B6、Vc、VK1含量(P<0.05).两个因素的互作效应对紫花苜蓿B1、B6、OM、DM含量影响显著(P<0.05).大肠杆菌数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第1茬<第3茬<第2茬,制粒显著抑制了大肠杆菌的活性(P<0.05).第1茬紫花苜蓿草颗粒大肠杆菌数量最低.  相似文献   

13.
施肥与刈割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甘肃省兰州市秦王川地区研究了4个施肥处理(ck、N0P、N1P、N2P)和2个刈割次数处理(3次、4次)对甘农3号和陇东苜蓿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各茬株高和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同一施肥水平下,甘农3号刈割4次年鲜、干草产量均比刈割3次的高,陇东苜蓿刈割4次年鲜草产量比刈割3次高,但刈割3次年干草产量比刈割4次的高。甘农3号在N2P和刈割4次处理下鲜草和干草产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61 611kg/hm2和15 117kg/hm2;陇东苜蓿在N2P和刈割4次处理下鲜草产量达到最高,为39 178kg/hm2,在N2P和3次刈割处理下干草产量达到最高,为11 217kg/hm2。在试验地区甘农3号和陇东苜蓿均以N2P处理的株高和干草产量达最高。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添加剂对不同茬次混播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品质的影响。以不同茬次(第1茬、第2茬、第3茬)的混播苜蓿(金皇后?3010=4?1)为材料,刈割后用Sila-Max(宜生贮宝)、Sila-Mix(宜生贮康)、亚芯生物、百奥民、台湾鲜得利5种添加剂进行桶装青贮,以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为对照(CK),青贮发酵60 d后进行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随着茬次的递增,青贮苜蓿粗蛋白(crude protein,CP)、乳酸(lactic acid,LA)及乙酸(acetic acid,AA)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H和干物质(dry matter,DM)含量呈上升趋势,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以及粗灰分(crude ash,Ash)含量第3茬最低(P>0.05),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s,WSC)和单糖(monosaccharide,ESC)含量在第3茬显著高于其他茬次(P<0.05)。添加剂对混播苜蓿青贮品质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其中,添加亚芯生物提高了第1茬青贮苜蓿的CP、WSC、磷(P)和钾(K)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0%、32.94%、2.44%和0.99%,LA和AA含量也均有所提高;百奥明处理下第3茬青贮苜蓿的CP、可溶性蛋白/总蛋白(soluble protein/total protein,SP/CP)和WSC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1.37%、6.39%和10.72%;台湾鲜得利处理下中性洗涤不溶蛋白(neutral detergent insoluble protein,NDIP)和酸性洗涤不溶蛋白(acid detergent insoluble protein,ADIP)含量有所增加,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第2茬次的苜蓿青贮品质相对较好,且所有添加剂中亚芯生物处理的苜蓿青贮品质最好,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添加剂对不同茬次混播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品质的影响.以不同茬次(第1茬、第2茬、第3茬)的混播苜蓿(金皇后∶ 3010 = 4 ∶ 1)为材料,刈割后用Sila-Max(宜生贮宝)、Sila-Mix(宜生贮康)、亚芯生物、百奥民、台湾鲜得利5种添加剂进行桶装青贮,以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为对照(CK),青贮发酵60 d后进行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随着茬次的递增,青贮苜蓿粗蛋白(crude protein,CP)、乳酸(lactic acid,LA)及乙酸(acetic acid,AA)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H和干物质(dry matter,DM)含量呈上升趋势,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以及粗灰分(crude ash,Ash)含量第3茬最低(P> 0.05),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s,WSC)和单糖(monosaccharide,ESC)含量在第3茬显著高于其他茬次(P< 0.05).添加剂对混播苜蓿青贮品质有显著(P <0.05)或极显著(P <0.01)影响.其中,添加亚芯生物提高了第1茬青贮苜蓿的CP、WSC、磷(P)和钾(K)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0%、32.94%、2.44%和0.99%,LA和AA含量也均有所提高;百奥明处理下第3茬青贮苜蓿的CP、可溶性蛋白/总蛋白(soluble protein/total protein,SP/CP)和WSC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1.37%、6.39%和10.72%;台湾鲜得利处理下中性洗涤不溶蛋白(neutral detergent insoluble protein,NDIP)和酸性洗涤不溶蛋白(acid detergent insoluble protein,ADIP)含量有所增加,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 0.05).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第2茬次的苜蓿青贮品质相对较好,且所有添加剂中亚芯生物处理的苜蓿青贮品质最好,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9个褐色中脉(bmr)饲用高粱(Sorghum bicolor)(23402,23419,Sweet Virginia,PACF8423,22053,22043,SS2,Ehorma和Brasero)品种,研究2种刈割方式(年刈割1次和年刈割2次)对饲草饲用品质(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粗蛋白(CP)含量)和农艺性状(株高、茎粗、叶茎比)的影响,并分析农艺性状和饲草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年刈割2次与年刈割1次相比,茎粗和株高下降,而叶茎比增加,饲草的WSC含量、NDF和ADF含量下降,而IVDMD和CP含量上升,年刈割2次能有效改善bmr品种的饲草品质。年刈割2次和年刈割1次的SS2,22043和Sweet Virginia饲草品质均表现较高水平,优于其他品种。叶茎比、茎粗与IVDMD、CP含量和WSC含量正相关,与NDF和ADF含量负相关。株高与IVDMD负相关,与NDF含量正相关。株高较低、叶茎比高、茎粗较粗的bmr品种具有较高的饲用品质,叶茎比、株高和茎粗可作为筛选高消化率bmr品种的辅助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以陇东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ongdong’)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dicae)和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紫花苜蓿生长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微生物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及营养价值的影响因刈割茬次而异,双接菌处理的第1茬苜蓿茎叶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较不接菌(对照)处理分别高114.17%、42.10%和24.32%(P 0.05),单接种丛枝菌根处理的第1茬磷含量较不接菌处理高45.53%(P 0.05),单接种根瘤菌处理的第3茬苜蓿茎叶比较不接菌处理低33.76%(P 0.05),双接菌处理的第3茬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含量较不接菌处理高18.27%(P 0.05),其他指标较对照处理无显著差异(P 0.05)。不同茬次间,第2茬苜蓿株高、茎叶生物量、 NDF、 ADF较第1茬分别高79.42%、 72.50%、15.19%和26.50%(P 0.05),氮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ing value, RFV)分别低13.51%和18.03%(P 0.05),第3茬苜蓿株高、分枝、茎叶比、 NDF、 ADF较第1茬分别高105.99%、 26.27%、 119.23%、 47.63%和58.07%(P 0.05),氮含量和RFV分别低12.67%、40.92%(P 0.05)。  相似文献   

18.
在陇东旱塬地区研究了海牛、BJ0603和大卡,共3个光敏型高丹草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不同生育时期营养成分变化及刈割次数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下旬播种、10月上旬收获时,各品种都处于抽穗或开花期,不能完成生殖生长。收获前测定表明,品种间在株高、节间数、叶数和茎粗方面差异不显著(P >0.05),但叶片和单秆重差异显著(P <0.05);每个品种全年刈割1茬的标准草产量(65%含水量)和干物质产量均高于全年刈割2茬的,但差异不显著(P >0.05),全年刈割2茬的鲜草产量极显著高于(P <0.01)1茬的。无论全年刈割1茬或2茬,品种间的鲜草、标准草(65%含水量)和干物质产量均差异显著(P <0.05),产量依次为海牛>BJ0603>大卡;从拔节前期到孕穗期,各品种茎秆中粗蛋白(CP)、粗脂肪(EE)含量呈下降趋势;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呈上升趋势,粗纤维(CF)、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粗灰分(ASH)含量呈直线下降的趋势;无氮浸出物(NFE)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茎秆中 CP、ADF、NDF、ASH、NFE 及可溶性糖含量在品种间差异显著(P <0.05),但 EE、CF 含量差异不显著(P >0.05)。综合考虑产量和养分含量变化,我们认为,在陇东旱塬地区春播光敏型极晚熟高丹草生产模式中,作为青贮利用时,以全年刈割1茬且在霜降前收割最佳;作为干草调制或青饲利用时,以全年刈割2茬且第1茬在拔节后期孕穗前刈割,第2茬在霜降前刈割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杂交构树不同高度及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试验对高1m、1.5m和2.0m杂交构树全株嫩苗以及高1.5m和2.0m的杂交构树茎、叶营养成分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杂交构树全株嫩苗的CP含量随着高度的增加显著降低,CF、NDF、ADF含量随着高度的增加显著增高(P0.05),全株嫩苗作为饲料利用适宜的刈割高度为1.0~1.5m左右,粗蛋白含量为20.5%~23%;叶中的CP、CA、EE、Ca含量显著高于茎,CF、NDF、ADF含量显著低于茎(P0.05),饲料利用叶优于茎。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科尔沁肉牛对不同粗饲料的降解特性,采用尼龙袋法测定苜蓿干草、玉米秸秆、羊草、稻草、玉米青贮和苜蓿草块6种粗饲料在肉牛瘤胃内干物质(dry matter,DM)、粗蛋白(crude protein,CP)、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的瘤胃降解率。结果显示:DM和CP的肉牛瘤胃有效降解率(ED)以苜蓿干草最高,稻草最低,苜蓿草块、玉米青贮、羊草和玉米秸秆居中;NDF和ADF的肉牛瘤胃ED以苜蓿干草最高,羊草最低。结果表明:从科尔沁肉牛对6种粗饲料的降解特性看,苜蓿干草的营养价值最高,稻草的营养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