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黑龙江加格达奇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参照《全国城郊森林公园发展规划(2016—2025)》、GB/T 51046—2014《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等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构建了由34个评价指标组成的黑龙江加格达奇国家森林公园康养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层次分析法(AHP)-主成分分析法(PCA)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语义差异分析法(SD)为量化研究的基础,耦合了AHP-PCA-SD多种方法,构建了该国家森林公园康养景观质量评价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相关数据,应用构建的评价模型对黑龙江加格达奇国家森林公园康养景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黑龙江加格达奇国家森林公园康养景观建设质量总体评分为57.360分,“较好”指标主要集中在该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安全性、空间营造以及浏览舒适度等方面,“较差”指标主要集中在康养植物应用、五感体验、康养空间营造等方面;依据森林康养理念,黑龙江加格达奇国家森林公园仍需大力提升景观建设品质。  相似文献   

2.
酒店入口作为酒店对外的主要结合部,不仅具有迎送客人、展现酒店气质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协调酒店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功能,因此酒店入口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现有酒店入口设计方面的研究现状出发,结合相关政策和法规,从设计的基础理论、技术可行性、管理(运营成本、安全性)和法律法规层面综合分析,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从酒店入口空间的功能性、美感度、生态性和文化性4个准则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构建酒店入口空间质量评价模型。以此为基础,构建一套适用于商务酒店入口景观评价的指标体系。选用上海璞丽酒店作为实例酒店,寻找现有酒店入口景观设计方面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研究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一些景观评价、设计策略等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天津农业科学》2016,(6):131-139
通过对杭州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单体进行实地调查,对调查成果在系统分类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定量评价,总结出杭州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清幽、灵秀、奇幻、古雅"四大森林风景资源特色,为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北宫国家森林公园森林保健功能指数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明臣  梁玉莲  叶兵  喻素芳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4):185-188,194
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空气富氧度指数、空气清洁度指数3个单项指标构建城市森林保健功能体系和评价综合指数(UFHI),并给出了评判城市森林保健功能指数的等级标准.通过对春、夏、秋3个季节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单向指标及综合保健功能分5个时段进行评价,探讨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城市森林的整体保健功能.结果表明:北宫国家森林公园人体感觉舒适的时间秋季最长,其次为夏季,春季最短;空气富氧度夏季明显高于春秋两季,日变化成“W”形分布;空气清洁度亦为夏季明显高于春秋两季,春秋空气负离子含量较低且日变化缓和.城市森林保健功能指数(UFHI)夏季最高,春季次之,秋季最低,春季与秋季指数值差别不明显,3个季节的保健等级均在3级以上.北宫国家森林公园保健功能最佳发挥时段因季节而异,在夏季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更高的保健效益.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变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低碳旅游的发展也日渐突显出其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森林公园作为具有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旅游资源,在维护陆地生态系统稳定和开展森林旅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国家森林公园低碳旅游评价体系,确定各指标层及指标因子的权重,建立了综合评价的多指标加权模型。最后对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发展水平为0.656,为低碳发展阶段,还需管理部门加大对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经营者的低碳宣传和鼓励,建立完善的园区低碳旅游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内蒙古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旅游业正处于规划起步阶段,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是旅游开发前的重要步骤。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旅游资源、基础条件和区域特性三方面构建了1个包含21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对公园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得分为7.832 5分,开发潜力为Ⅰ级。利用SWOT分析对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定性分析。对乌拉山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提出4点建议:1) 旅游发展保护优先,保护与开发相结合;2)发展旅游,首先要加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3)发挥景观资源优势,突出森林生态旅游特色;4)分阶段逐步开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洛伦兹曲线从空间角度对富县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研究区实际,从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3个层级出发构建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目标层是县域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系统层包括开发制约强度、现有开发水平和未来开发潜力3个维度,指标层包括16项具体指标;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开发制约强度、现有开发水平、未来开发潜力综合指数分值,通过加权求和得到富县各乡镇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值,基于GIS平台将富县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由高到低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等级;根据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等级,将研究区国土空间开发分为优先建设区、适度建设区和不宜建设区3个分区,并针对富县实际对各个分区分别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07-19910,20049
为深入挖掘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六冲、龙潭景区的旅游资源特色,采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2个国家标准,通过分析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六冲、龙潭景区的旅游资源构成和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对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六冲景区的风景资源进行了定性评价、单体定量评价、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公园旅游资源丰富,有峰谷石崖景观、溪瀑景观,森林景观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生态环境优越;Ⅳ级旅游景观5个,Ⅲ级6个,Ⅱ级14个,Ⅰ级4个;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为41.3分,达Ⅰ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标准。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与SBE法的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视觉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选取可见度、连续度、清晰度、舒适度等10个评价因子,对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14个景点进行景观视觉资源评;同时,采用SBE法对以上14处景点进行评价,最后将GIS与SBE的评价结果进行加权。结果表明,景点S10的景观视觉资源最好,景点S2的景观视觉资源最差。以此验证基于GIS和SBE的森林公园景观视觉资源评价模型,希望能为森林公园景观视觉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岩泉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及开发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余本锋  叶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89-10290
依据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对岩泉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岩泉国家森林公园实际情况,提出了岩泉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的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态网络构建的理论依据与原则,对双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网络进行构建;通过对源斑块的选取、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建立生态廊道并对景观斑块阻力进行评价分析,提出了适宜研究区的重要源斑块与重要廊道、潜在廊道,最终构建成一套完整的双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生态网络体系,并从重要生态斑块、暂栖地、生态廊道下垫面生境质量、生态网络控制框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生态网络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明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210-17211
基于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风景资源的调查,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主要资源有5类60处,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分值为22.81分,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为10.0分,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为9.0分,综合得分为41.81分,达到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Ⅰ级标准,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最后,对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利用SWOT-AHP模型定量分析贵州省六盘水市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康养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适合其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策。  方法  对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发展康养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定性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发展康养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指标权重及加权分数,通过计算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康养旅游发展的总优势力度,绘制森林公园康养旅游发展战略四边形,确定战略四边形重心坐标P(x,y)、战略类型方位角θ和战略强度系数ρ,选择适合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康养旅游的发展战略和战略强度。  结果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发展康养旅游的优势>机会>威胁>劣势,战略四边形重心坐标P(x,y)=P(0.553 6,0.729 1),战略类型方位角θ为π/4~π/2。确定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发展康养旅游是属于机会型,应采取增长型战略;战略强度系数ρ=0.966 5>0.5,应采取正强度发展战略。  结论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康养旅游的发展应采取积极的增长型发展战略,生态环境优势(0.247 4)是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发展康养旅游的最大优势条件,基础设施薄弱(0.024 1)是影响森林公园发展康养旅游的主要劣势,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机遇(0.150 7)是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康养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但也要应对来自周边康养旅游产品的挑战(0.068 8)。图2表2参20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的程序与内容进行总结,结合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内容,简要介绍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概况和建设现状、森林风景资源评价与发展条件、森林公园总体布局和规划等情况,使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编制更加系统,森林旅游系统内部的协同性不断提高,以增强森林旅游系统的整体竞争力,为国家森林公园规划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卢双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34-5136
[目的]了解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方法]利用《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的评价方法,通过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和综合资源质量等级评价对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资源、水文资源、地文资源、天象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评定研究,进而了解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结果]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总得分为44.42分,达到《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规定的一级标准。[结论]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6.
依据农业科研院所网站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及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借鉴国内现有网站评价指标及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针对农业科研院所网站发展现状与行业特点,论述了建立评价指标的目的、作用;从网站建设、网站内容、网站功能、网站设计、网站技术、网站影响力等六个方面考察分析农业科研院所网站,为农业科研院所网站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网站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视觉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构建森林公园景观视觉评价技术体系,合理开展森林公园景观视觉保护与建设活动。以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按主客观评价加权的方式,对15个主要景点进行景观视觉评价,主观层面基于SBE法评价,客观层面以地理数据为基础,基于GIS技术,选取视点、视线、视域及视觉敏感性4个方面多个评价因子定量评价,最后,将主观与客观评价进行等比例加权分析。结果表明,景点9的景观视觉条件最优,景点15的景观视觉条件最差。该评价体系在景观视觉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具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可为森林公园视觉景观资源的管理与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通过3个准则层因素和15个指标层因素研究影响森林公园雨声景感受的声景观元素,并应用评价体系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雨声景总体评价结果为很好。在指标层中,隶属于很好的指标有:雨打竹林声、雨打芭蕉声、雨打荷叶声、雨打水洼声和雨打溪水声;隶属于较好的指标为雨打阔叶林声、雨打湖泊声、雨打木材质声和雨打金属材质声;隶属于很好和较好之间的指标有:雨打池塘声;隶属于一般的指标有:雨打针叶林声、雨打石材质声、雨打玻璃材质声、雨打混凝土材质声和雨打瓦片材质声;指标层中没有隶属于较差和很差的指标,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给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破坏,城市型森林公园因其处于市区范围更加容易遭受生态威胁,如何有效地评估城市型森林公园承受的生态威胁状态是提出科学保护策略的前提,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生态安全理论的基础上,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引用国外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的“PS-R”概念模型,从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3个层面构建适用于城市型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对紫金山的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计算。结果表明,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指数为0.860 8,生态安全度为较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为提供科学构建已征土地综合资源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及为地方政府及开发区制定土地供应时序与规模相关计划和规划等提供实践支撑,以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为手段,采用了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构建设计了包括4个评价目标共计19个指标的已征土地综合资源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按不同供地用途类型设置评价指标基础权重并引入变权理论对权重予以修正,采用加权平均模型对资源优势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现有综合资源条件下,两江新区供地面积最大的是产业发展用地,呈先增后减趋势;其次为城市建设用地,供地面积逐年增加;最少为公共服务用地,供地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