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筛选出在川中丘陵地区生态适应性强的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品种,于2015-2016年在四川省遂宁市河沙镇和天保镇对10个鸭茅品种进行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河沙镇,鸭茅株高最高的品种为‘滇北’(133.87 cm),分蘖数及干草总产量最高的为‘奥拉沃’(71.91个·株-1,6 653 kg·hm-2);在天保镇,鸭茅株高和分蘖数最高的品种均为‘金牛’,干草总产量最高的为‘斯巴达’(6 206 kg·hm-2);在营养品质上,‘金牛’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8.35%,其次为‘滇北’(17.31%)和‘奥拉沃’(16.31%);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的为‘宝兴’,为9.01%;‘奥拉沃’和‘宝兴’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隶属函数分析表明,‘滇北’和‘奥拉沃’具有较高的隶属函数值,‘金牛’及‘宝兴’次之,均能够较好地适应川中丘陵区的自然环境条件,适宜在该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两个紫花苜蓿品种--盛世和WL-525HQ的主要营养成分(干样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粗脂肪)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盛世全株的风干样干物质含量高于WL-525HQ,差异极显著(P<0.01),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也高于WL-525HQ,差异显著(P<0.05);WL-525HQ茎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高于盛世,差异显著(P<0.05); WL-525HQ叶的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比盛世的高,差异显著(P<0.05);在全株、茎、叶的盛世和WL-525HQ营养成分中表明,叶的各项营养成分含量都高于全株、茎的营养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2013—2016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对赛迪5号、赛迪7号、6010紫花苜蓿、WL525HQ、维多利亚5个紫花苜蓿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010紫花苜蓿综合性状优良,一是其稳产性、丰产性表现较好,3年平均鲜、干草产量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7.71%、5.90%;3年平均鲜、干草产量最高,每100平方米的产量分别为1 068.90 kg和269.13 kg,较赛迪5号、赛迪7号、维多利亚、WL525HQ分别增加了1.70%、5.13%、7.05%、3.58%和2.22%、4.54%、8.83%、2.04%。二是其粗蛋白含量较高、营养品质好,6010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20.30%,极显著高于赛迪7号和WL525HQ(P0.01),显著高于赛迪5号(P0.05);干物质、无氮浸出物分别为95.72%、50.68%,均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P0.01);水分、酸性洗涤纤维分别为4.29%、25.41%,均极显著低于其他4个品种;灰分含量8.62%,极显著高于赛迪5号和WL525HQ(P0.01);粗脂肪含量2.12%,显著高于WL525HQ和维多利亚(P0.05)。隶属函数分析表明,6010紫花苜蓿隶属函数值最高,能够较好地适应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适宜在该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宜阿克苏地区林果间作的饲草品种,以期为农、林、牧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枣林下种植四个高秋眠级苜蓿品种WL712、WL903、WL525HQ、WL656HQ,并对四个苜蓿品种进行了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WL525HQ四茬总鲜草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另三个品种(P0.05);WL656HQ四茬总干草产量最高,与WL903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WL525HQ、WL712(P0.05),WL712最低;粗蛋白含量以WL525HQ较高,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以WL525HQ较低;选择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作为综合评价四个紫花苜蓿品种优劣的指标,紫花苜蓿WL525HQ关联度值最大,其他依次是WL903、WL656HQ、WL712。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丹麦440、青海444、青燕1号、青引1号在新疆塔城、石河子地区的生长状况,并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燕麦品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燕麦株高、干草产量、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及相对饲喂价值(RFV)等指标,并通过隶属函数对不同品种燕麦在不同地区的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塔城地区丹麦440干草产量最高,为12.25 t/hm~2,与塔城地区其他燕麦品种差异显著(P0.05);石河子地区青燕1号干草产量最高,为7.91 t/hm~2,除丹麦440外,与石河子地区其他燕麦品种差异显著(P0.05)。青引1号株高在塔城和石河子地区均为最高。塔城地区青海444 RFV显著高于本地区其他品种(P0.05),石河子地区青引1号RFV显著高于本地区其他品种(P0.05)。塔城地区青燕1号CP含量最高,为9.88%,与青海444差异显著(P0.05);石河子地区丹麦440 CP含量最高,为11.68%,显著高于本地区其他品种(P0.05)。塔城地区青海444 NDF、ADF含量显著低于本地区其他品种(P0.05),分别为45.02%、22.30%;石河子地区青引1号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为46.27%;丹麦440 ADF含量最低,为20.99%,除青引1号外,与本地区其他2个品种差异显著(P0.05)。塔城地区青燕1号WSC含量、Ash含量最高,分别为11.03%、7.08%,除丹麦440外,与其他2个品种均差异显著(P0.05);石河子地区丹麦440 WSC含量、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11.04%、4.64%(P0.05)。塔城地区青燕1号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为6.07%。石河子地区青燕1号Ash含量最高,为7.87%,与丹麦440差异显著(P0.05)。说明塔城地区适合种植青海444,石河子地区适合种植丹麦440。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沧州盐碱地种植及营养价值高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本研究以13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连续4年(2018-2021年)观测其茎叶比、株高和干草产量,并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分析9个营养性状指标。结果表明:‘WL363HQ’的叶量丰富,茎叶比最低;‘WL298HQ’的株高平均值最大,但与‘MF4020’‘中苜3号’和‘耐盐之星’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中苜3号’干草产量最高,4年平均值为14 092.65 kg·hm-2,粗蛋白、粗灰分、磷和干物质体外30h消化率在参试品种中也最高,分别为26.57%、10.43%、0.44%和81.98%;‘康赛’的粗脂肪和钙含量最高,分别为2.33%和1.96%,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分别为27.93%和33.20%;‘耐盐之星’的可消化中性洗涤纤维体外30 h消化率最高,为24.46%。‘MF4020’各项指标均处于中等水平。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苜3号’‘康赛’和‘MF4020’表现优异,适宜在河北沧州盐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在川中丘陵地区遂宁市河沙镇和天保镇,对5个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 Schreb.)品种进行牧草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在该区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科瑞’在两个试点的生长速度和干草总产量均最高,分别为0.564 cm·d-1和8 842 kg·hm-2,显著高于其它品种(P<0.05),其次为‘金刚’和‘马丁’。粗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产量均以‘科瑞’最高,分别为1 345 kg·hm-2和887 kg·hm-2,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P<0.05),其次为‘美食家’和‘金刚’;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产量均以‘美食家’和‘科瑞’最低,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科瑞’、‘美食家’和‘金刚’的干草产量较高,营养品质较好,在川中丘陵区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高效利用乌蒙山区丰富的冬闲田资源,对17份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开展了农艺性状与营养成分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平均生育期为194~226 d,出苗-拔节期时长超过生育期50%;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多数高于10%,产量(28.42%)和有效分蘖(30.52%)最高。不同品种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8.33%~10.13%和25.32%~30.15%;中性洗涤纤维(Neur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含量为50.51%~57.58%,品种差异不显著;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 RFV)为106.57~133.83,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永久444’AD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爱沃RFV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各指标间存在密切相关关系,穗粒数与产量正相关(P<0.05),生育期与CP正相关(P<0.05);铃铛数、NDF、有效分...  相似文献   

9.
应用隶属函数法评价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耐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探究38℃/35℃(昼/夜)高温胁迫对其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并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其耐热性,筛选耐热性较强及热敏感性紫花苜蓿品种.结果 表明:在高温胁迫处理下,紫花苜蓿的各项生长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丙二醛(MDA)含量均大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升高.WL-319HQ,WL-656HQ和WL-3543个紫花苜蓿品种耐热性较高,WL-712,三德利和维多利亚3个紫花苜蓿品种对高温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选择一直是制约该地紫花苜蓿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2021-2022年连续两年通过田间试验对40个紫花苜蓿品种越年产量、越冬率和越冬芽、根颈可溶性糖、淀粉及可溶性蛋白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利用方差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完成4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综合评价,为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科学选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越年干草产量最高的品种为‘4030’,为17 082 kg·hm-2;不同品种紫花苜蓿越冬率、越冬芽数量不同,其中‘巨能601’和‘肇东苜蓿’越冬率最高,分别为93.48%和89.41%,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5);‘3010’越冬芽数量最多,为16.20,其与‘4030’和‘巨能耐盐’越冬芽数量差异不显著(P> 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5);越冬前‘阿迪娜’品种根颈可溶性糖(SS)含量最高,‘巨能801’根颈淀粉(S)含量最高,‘WL168HQ’可溶性蛋白(SP)含量最高;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得出,‘阿迪娜’‘4030’‘康赛’‘3010’‘中苜一号’‘WL168...  相似文献   

11.
孙建平  董宽虎 《草地学报》2016,24(6):1323-1330
为研究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在牛瘤胃中的降解规律,本试验以10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以3头装有永久性瘘管的晋南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测定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率和降解参数。结果表明:不同紫花苜蓿品种DM,CP,NDF和ADF的降解率随着其在瘤胃内培养时间的延长,均呈升高趋势,但不同品种在同一培养时间段内的降解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有效降解率(ED)的差异较大,‘WL-319HQ DM’的ED最高,显著高于‘中苜一号’和‘首领’(P<0.01);‘金皇后’CP的ED显著高于除‘赛迪’之外的其他品种;‘WL-168HQ’、‘中苜一号’NDF的ED显著高于除‘首领’之外的其他品种;‘三得利’、‘皇后’ADF的ED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由此可见,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瘤胃内的降解特性不同。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究紫花苜蓿氨基酸在营养品质评定中的作用,以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皇后、WL319HQ和Bara310SC)为研究对象,测定并综合分析其产量(CL)、营养品质以及17种氨基酸含量.结果 显示:皇后的干草产量、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WL319HQ和Bara310SC (P<0.05);WL319HQ和Bara310SC的...  相似文献   

13.
播种量和品种对紫花苜蓿分枝数和株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裂区设计,以播量(15.0,22.5,30.0 kg/hm2)为主区,8个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为副区,研究其对植株分枝数和植株高度的影响,旨在为紫花苜蓿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苜蓿的播种量不同对其1、2级分枝数均无显著差异,且不同品种之间分枝数差异也多不显著;从不同年度看,不同品种的1、2级分枝数均表现出2014年>2013年>2012年的变化趋势。2)不同品种间2级/1级分枝数比值,2012和2013年之间差异不显著,但绝大部分显著高于2014年。3)播种量对植株高度有一定影响,大部分品种的植株高度表现出30.0 kg/hm2<22.5 kg/hm2<15.0 kg/hm2的趋势。因此,适当减少紫花苜蓿播种量对1、2级分枝数没有影响,但提高了植株高度。  相似文献   

14.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的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寒地区豆科牧草稀缺的现状,采用连续4年田间试验,研究了5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高寒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紫花苜蓿品种物候期没有显著差异,所有品种均不能生产大量种子;以单株分枝数、株高和生物量为评价指标,威龙、大富豪、阿尔冈金3个品种的适应性明显优于苜蓿王和牧歌410的适应性;以营养价值为评价指标,大富豪和阿尔冈金的营养价值明显优于苜蓿王、大富豪和牧歌410;5个品种的越冬率后期差异不大。虽然参试5个紫花苜蓿品种均不能大量生产种子,但均能提供一定产量的营养体。综合考虑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阿尔冈金和威龙在高寒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在高寒地区种植,实现优化高寒地区栽培草地质量,扩大优质蛋白饲料来源。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浓度的Na_2CO_3,NaHCO_3混合液对10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进行盐碱胁迫,研究不同胁迫浓度下种子的萌发特性和芽苗的生长情况,分析盐胁迫对不同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30mmol·L~(-1))胁迫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苜蓿种子发芽率、根长、芽长和活力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不同品种降低幅度不同。利用隶属函数法对苜蓿种子的抗盐性进行综合排序,由强到弱依次为:‘WL343HQ’‘WL903HQ’‘驯鹿’‘WL525HQ’‘肇东’‘赛特’‘标杆’‘惊喜’‘龙牧801’‘中苜1号’。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不同苜蓿(Medicago sativaL.)品种在宁夏南部山区的丰产性、稳产性,以及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力,本研究利用方差分析、GGE双标图模型对区域3个不同试点的6个苜蓿品种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苜蓿产量最高的试验区是原州区彭堡镇彭堡三队,最低的是隆德县关庄乡前庄村,前者比后者高43.7%;产量最高的品种是‘甘农7号’,最低的是‘阿尔冈金’,前者比后者高44.9%;联合方差分析显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环境(E)、基因型(G)对品种产量影响显著(P<0.05),其中G×E是引起苜蓿产量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它引起的变异是E的1.19倍,是G的1.58倍。利用GGE双标图模型分析可知,高产稳产的品种是‘三得利’、‘苜蓿王’;3个不同区域可划分为2个生态区,原州区头营镇徐河村和原州区彭堡镇彭堡三队为1个,隆德县关庄乡前庄村为1个;综合代表性和区分力,较理想的试点为头营镇徐河村。  相似文献   

17.
通过探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周期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phyA和phyB mRNA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揭示调控苜蓿秋眠性的分子机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FQ-PCR SYBR-Green I方法,测定了每天8,12和16h光照处理条件下3种秋眠类型苜蓿WL-232(秋眠型,FD2)、ArcherⅡ(半秋眠型,FD5)、WL-525(非秋眠型,FD8)的phyA和phyB mRNA表达水平;采用半定量RT-PCR,测定了5℃,15℃,25℃和35℃条件下秋眠型苜蓿Vernal(FD2)的phyA和phyB 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苜蓿存在光周期效应,短日照条件下秋眠型苜蓿phyB mR-NA表达量最大,相同光照条件下不同秋眠型苜蓿的表达规律为秋眠型>半秋眠型>非秋眠型,且相对于phyA,在紫花苜蓿绿叶中phyB对光周期的变化反应更敏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秋眠型苜蓿Vernal的phyA和phyB合成规律不一致,低温条件下,phyB表达量较高,phyA表达量较低;高温条件下,phyA表达量较高,phyB表达量较低。上述结果表明phyB在调控苜蓿秋眠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营养水平对紫花苜蓿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峥  张昆  唐海洋  沈益新 《草地学报》2015,23(5):951-956
为明确施肥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根系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分析了5种营养浓度(0.1,0.2,0.3,0.4和0.5倍Hoagland营养液)水平对紫花苜蓿(品种:标杆、WL-525HQ、超音速和WL-903)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1和0.2倍Hoagland营养液处理的平均根长、根尖数、根体积和根表面积均大于0.4和0.5倍营养液浓度处理;但是平均根直径、根干重,及株高和茎叶干重均随营养液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加(P<0.05);根冠比受营养水平差异的影响较小。分析结果说明,高营养水平虽不利于紫花苜蓿苗期侧根的发生和生长,但显著促进紫花苜蓿小苗地上部的生长,并增加了根系的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添加剂对不同茬次混播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品质的影响。以不同茬次(第1茬、第2茬、第3茬)的混播苜蓿(金皇后?3010=4?1)为材料,刈割后用Sila-Max(宜生贮宝)、Sila-Mix(宜生贮康)、亚芯生物、百奥民、台湾鲜得利5种添加剂进行桶装青贮,以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为对照(CK),青贮发酵60 d后进行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随着茬次的递增,青贮苜蓿粗蛋白(crude protein,CP)、乳酸(lactic acid,LA)及乙酸(acetic acid,AA)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H和干物质(dry matter,DM)含量呈上升趋势,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以及粗灰分(crude ash,Ash)含量第3茬最低(P>0.05),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s,WSC)和单糖(monosaccharide,ESC)含量在第3茬显著高于其他茬次(P<0.05)。添加剂对混播苜蓿青贮品质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其中,添加亚芯生物提高了第1茬青贮苜蓿的CP、WSC、磷(P)和钾(K)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0%、32.94%、2.44%和0.99%,LA和AA含量也均有所提高;百奥明处理下第3茬青贮苜蓿的CP、可溶性蛋白/总蛋白(soluble protein/total protein,SP/CP)和WSC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1.37%、6.39%和10.72%;台湾鲜得利处理下中性洗涤不溶蛋白(neutral detergent insoluble protein,NDIP)和酸性洗涤不溶蛋白(acid detergent insoluble protein,ADIP)含量有所增加,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第2茬次的苜蓿青贮品质相对较好,且所有添加剂中亚芯生物处理的苜蓿青贮品质最好,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