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致病性链球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上升,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本病传播快,死亡率高,对养猪业的威胁逐渐增大。近年来,由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和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的广泛流行,造成猪群出现免疫抑制,预计猪链球菌的感染和发病率将会升高。近年来发现的链球菌病病原以C型、R(Ⅱ)型链球菌较为多见,血清型R(Ⅱ)的致病力最强。本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有夏、秋季多发,潮湿闷热的天气多发的特点。病猪、临床康复猪和健康猪均可带菌,呼吸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消化道、皮肤伤口也可传播。  相似文献   

2.
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致病性链球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以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为特征。本病传播快,死亡率高,对养猪业的威胁逐渐增大。近年来发现的链球菌病病原以C型、R(Ⅱ)型链球菌较为多见,血清型R(Ⅱ)的致病力最强。病猪、临床康复猪和健康猪均可带菌,呼吸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消化道、皮肤伤口也可传播。该病被我国列为二类动物疫病。2004年以来猪链球菌病在我县开始蔓延,流行特点虽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7~10月份潮湿闷热的天气多发,易…  相似文献   

3.
链球菌病是人兽共患传染病,由多种链球菌引起,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且猪的易感性较高。其病原体为多种溶血性链球菌。链球菌都旱链状排列,为革兰氏阴性球菌。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生,在猪常发生化脓性淋巴结炎、败血症、脑膜炎及关节炎,其中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于中猪,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多见于仔猪。病猪、临床康复猪和健康猪均可带菌,当它们互相接触时,可通过口、鼻、皮肤伤口而传染。  相似文献   

4.
猪链球菌病综合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的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多型性疾病,属人畜共患病。在兽医临床上,急性型常为败血症和脑膜炎。慢性型常为关节炎、心内膜炎、淋巴结脓肿等。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发,不同年龄均可发生,病猪和病愈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存在于各脏器、血液、肌肉、关节和排泄物中,主要经消化道和损伤的  相似文献   

5.
猪链球菌病由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病猪表现感染部位化脓,体温升高,生长发育迟缓以及关节炎等病症,有些猪可出现中枢神经症状;预防本病需提升猪场管理水平,加强健康猪群的免疫,做好舍内消毒工作;对链球菌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最佳药物,推荐采用注射给药方式,临出栏的猪为了防止出现药物残留,建议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对于脑炎型链球菌感染可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吴凡 《猪业科学》2005,22(5):60
应用血清学的方法,根据链球菌特异多糖抗原的性质,可将猪脑膜炎型链球菌分为15个群,其中C群可使猪发生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病,保育猪和育成猪发病时常伴有脑膜炎症状,故临床上称之为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这种病对猪场危害性很大,发病率有时可高达100%,死亡率高低则与预防措施是否得力,诊断的正确性和治疗是否及时有很大关系。其潜在危害性还在于病猪治愈后,有50%以上成为健康带菌者一般能引起本病的爆发。所以,生产猪场,特别是种猪场必须将之隔离饲养,否则后果严重。鉴别病愈的猪是否为健康带菌者,常用实验动物作检测:操作方法是自康复猪的耳…  相似文献   

7.
应用血清学的方法,根据链球菌特异多糖抗原的性质,可将猪脑膜炎型链球菌分为15个群,其中C群可使猪发生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病,保育猪和育成猪发病时常伴有脑膜炎症状,故临床上称之为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这种病对猪场危害性很大,发病率有时可高达100%,死亡率高低则与预防措施是否得力,诊断的正确性和治疗是否及时有很大关系。其潜在危害性还在于病猪治愈后,  相似文献   

8.
1流行病学 链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多种家畜及人均有易感性,猪的易感性较高.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仔猪和成年猪均有易感性,以新生仔猪、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多为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其次为中猪和怀孕母猪,以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病猪、临床康复猪和健康猪均为带菌,当其互相接触,可通过口、鼻、皮肤伤口而传染,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本病传入之后,往往在猪群中陆续出现.本病于各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  相似文献   

9.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的致病性链球菌所致的人类和动物共患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临床上分为脑炎型、败血型、关节型和淋巴结炎型。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发病。本病主要研究猪脑膜炎型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同时提出合理的诊治措施,为本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1链球菌性脑膜炎本病由链球菌感染引起,常发生于乳猪及断奶后1~2月龄仔猪,除神经症状外,病猪还可见化脓多发性关节炎。症状猪群爆发本病时,可见身体健壮仔猪无故死亡。早期症状包括体温升高,不食及便秘。患畜运动失调,游泳状运动及痉挛。感染猪死亡。患猪尚可见关节炎或关节肿大。剖检可见病灶在脑部,有化脓  相似文献   

11.
正猪链球菌病是由几个血清型的链球菌所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也是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急性的常表现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膜炎,慢性的以关节炎和化脓型淋巴结炎为主。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的死亡率高,其病原体为多种溶血性链球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猪的易感性较高,在  相似文献   

12.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具有多种血清型的人畜共患病,也是危害养猪业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其致病性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仔猪和成年猪均有易感性,其中以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育肥猪和母猪发病率也很高。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多为败血症和脑膜炎型,种猪和怀孕母猪以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病猪、临床康复猪和健康带菌猪均可带菌,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一年四季都有发病,但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多。在新疫区多呈爆发流行,发病率、病死率均高,流行季节不明显,但以夏秋季节多发,有时可延至初冬,本病传入之后往往在猪群内可连年发生。链球菌血清型众多,抗原结构复杂,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现将来我室送检的仔猪剖检,无菌采集肝、脾和淋巴结等病料,细菌形态学观察、鉴别培养和生化分析等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血清型的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近年来,本病在我国发病率、死亡率均有升高,对猪只的危害也更加严重。链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但有的致病,有的不致病.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仔猪和成年猪均有易感性,其中以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近年来,中猪和母猪发病率也很高。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多为败血症和脑膜炎型,种猪和怀孕母猪以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一年四季都有发病,但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多。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本病一但传入之后,往往在猪群当中陆续出现,病猪、临床康复猪均可带菌,当它们互相接触便可通过口、鼻、皮肤伤口而传染。其中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消化道。  相似文献   

14.
导读:本病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细菌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报道,目前临床上常发生的链球菌病大多为溶血型。病菌可存在于人和猪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上,可引起皮肤、呼吸道及软组织感染,导致肺炎、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泌尿生殖道炎症及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对本病应保持高度警提,且不可麻痹大意。专家指出,各种年龄的猪对本病都有易感性,但败血症型和脑膜脑炎型多见于仔猪,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于中猪。病猪和病尸是主要的传染来源,其次是病愈带菌猪和隐性感染猪。病猪与健康猪接触,或由病猪排泄物(尿、粪、唾液等)污染的饲料、饮水及物体均可引起猪只大批发病而造成流行。在自然情况下,本病多半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受损的皮肤及黏膜感染,病原菌很快能通过粘膜和组织的屏障而侵入淋巴道与血流.随即循血流播散全身。本病潜伏期短,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发生最多。据报道,本病一般要在多种诱因作用下才能发生,如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不良,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潮湿等。这此因素常使猪体的抵抗力降低,因而易使链球菌乘虚而入,引起发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正>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为链球菌属的细菌,种类繁多,其中C群链球菌可引起猪的急性败血症,而E群链球菌可引起猪颈部淋巴结脓肿。本病可以通过消毒、疫苗、结合药物进行预防,治疗可以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敏感性抗菌药物进行。1流行特点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来源。病猪的浓汁、血液、尿液、鼻液等均可传播本病。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的尸体、内脏、肉制品及废弃物,是本病散发的主要原因。伤口、断脐、阉割、注射、转群、运输等应激或消毒不严格易发生感染,呼吸道是本病的重要传播途径。该病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流  相似文献   

16.
猪链球菌病的防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猪的多种链球菌病.在猪常发生化脓性淋巴结炎、败血症、脑膜脑炎及关节炎.其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以E群引起淋巴结脓肿最多常见,流行最广.以C群引起败血性链球菌危害最大,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很高,对养猪业的发展威胁较大.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多为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病猪、临床康复猪和健康猪均可带菌,当它们互相接触,可通过口、鼻、皮肤伤口而传染.  相似文献   

17.
应用血清学的方法,根据链球菌特异多糖抗元的性质,可将猪脑膜炎型链球菌分为15个群,其中C群可使猪发生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病,保育猪和育成猪发病时常伴有脑膜炎症状,故临床上称之为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这种病对猪场危害性很大,发病率有时可高达100%,不过一般患本病猪的死亡率高低与预防措施是否得力,诊断的正确性和治疗是否及时有很大的关系。其潜在危害性还在于患过本病的猪治愈后,有50%以上成为健康带菌者。如不进行认真区别,以为猪病治好了放进健康猪群里一起饲养,又可能引起本病的暴发。所以,生产猪场,特别是种猪场必须…  相似文献   

18.
导读:本病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细菌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报道,目前临床上常发生的链球菌病大多为溶血型。病菌可存在于人和猪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上,可引起皮肤、呼吸道及软组织感染,导致肺炎、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泌尿生殖道炎症及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对本病应保持高度警提,且不可麻痹大意。专家指出,各种年龄的猪对本病都有易感性,但败血症型和脑膜脑炎型多见于仔猪,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于中猪。病猪和病尸是主要的传染来源,其次是病愈带菌猪和隐性感染猪。病猪与健康猪接触,或由病猪排泄物(尿、粪、唾液等)污染的饲料、饮水及物体均可引起猪只大批发病而造成流行。在自然情况下,本病多半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受损的皮肤及黏膜感染,病原菌很快能通过粘膜和组织的屏障而侵入淋巴道与血流,随即循血流播散全身。本病潜伏期短,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发生最多。据报道,本病一般要在多种诱因作用下才能发生,如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不良,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潮湿等。这此因素常使猪体的抵抗力降低,因而易使链球菌乘虚而入,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9.
猪链球菌病是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急性型常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慢性型以关节炎、内膜炎、淋巴结化脓及组织化脓等为特征。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致病性链球菌所致的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为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本病急性以出血性败血症和脑膜炎;慢性以关节炎、心内膜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及组织化脓等为特征。1流行特点集约化密集猪场易流行链球菌病,尤其通风不良、闷热、低矮的猪舍更易发生。所有年龄的猪均易感性,但以30-60kg的架子猪多发,新生仔猪、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偶见怀孕母猪发病,成年猪发病较少。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经伤口、呼吸道感染,还可经消化道感染,新生仔猪常经脐带感染。  相似文献   

20.
李氏杆菌病本病能侵害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通常为散发。仔猪感染多呈败血症症状,呼吸困难,皮肤蓝紫,腹泻,有神经症状的病猪,脑干变软,有小化脓灶,有血管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形成细胞浸润。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本病多数是由于调入新猪面引起的,多发于2月龄以下的哺乳仔猪,一般侵害一窝或几窝仔猪后即自然停止流行。病猪先有呕吐、便秘、嗜睡症状,以后才出现神经症状,大多数病猪体温不升高。这可与猪伪狂犬病区别。链球菌性脑膜炎本病除有神经症状外,还有皮肤出血、肺炎、多发性关节炎症状,白细胞数增加。此病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