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低碳发展的视角,建立区域经济-旅游产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计算,以北京市为例,对其2001-2010年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属于濒临失调类型。主要受区域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发展的"短板"影响,北京市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链,促使区域经济-旅游产业-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水平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核心区域(珲春区域)为例,以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依据驱动力-状态-响应(DF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同度评价模型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耦合协同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珲春区域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呈现显著的耦合发展关系,但协调度较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间发展具有显著的时间差异,2007-2010年处于失调阶段,2011-2016年处于低度协同阶段。建议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建立政府间多部门协作机制,有益提升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耦合系统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内蒙古全区及9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算了2003—2016年内蒙古的综合发展值、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量化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时序的动态演变上看,2003—2010年,内蒙古城市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态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勉强协调过程,2012年开始实现中度协调。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鄂尔多斯、乌兰察布于2003年最早实现中度协调状态,其他城市则在2009年后先后逐步达到中度协调,2016年研究样本城市全部实现中度协调。虽然2003—2016年这14年来内蒙古城市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符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距离良好协调状态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对城市化产生的制约作用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依据相关文献和乌鲁木齐市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区域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障碍度模型分析了乌鲁木齐市近10年的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05—2015年乌鲁木齐市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的耦合状态呈现持续好转态势,耦合度类别依次为轻度失调衰退类、中度失调衰退类、轻度失调衰退类、濒临耦合协调类、勉强耦合协调类;耦合协调度类型由最初的经济滞后型发展为生态环境滞后型、人口滞后型。影响乌鲁木齐人口-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子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工业废水排放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第三产业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  相似文献   

5.
以地处秦巴腹地的汉中市为例,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评价系统,运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00—2014年汉中市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并基于测度数据,结合灰色预测模型对2016—2020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4年三系统综合效益指数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关联度较高,旅游效益、经济效益指数交替平稳增长,生态环境效益指数波动较大。系统耦合协调度基本呈稳步增长态势,经历了衰退失调(2000—2009年)、濒临失调(2010—2012年)和勉强协调(2013—2014年)发展阶段。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6年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621、0.674、0.730、0.791、0.855、0.924,发展态势良好,系统步入协调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0—2021年新疆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农业社会3个子系统下的31个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体系指标为研究内容,分析并构建新疆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农业社会3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运用熵值赋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新疆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进行系统研究。研究期内3个系统总体上沿着农业社会滞后-农业经济滞后-农业环境滞后的轨迹演变。3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从最初的中度失调衰退,经过濒临失调衰退、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到2021年的良好协调,耦合协调度等级从失调阶段不断向耦合协调阶段发展。研究发现,农业生态滞后逐渐成为新疆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农业社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是3个系统耦合协调度逐渐提高的关键。因此,新疆农业的发展首先应保护生态环境并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其次要利用好农业社会系统的发展优势,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最后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助推新疆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以新疆地区2000~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耦合模型,评价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度呈波动状态,并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耦合发展度从协调发展、低水平发展、轻度失调发展、低水平协调发展再度更替为协调发展,2000~2002年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度呈现协调发展,2003~2009年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度从低水平发展到轻度失调发展更替变化,其中2004年耦合发展度达到最小值,2010~2013年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度再次过渡为协调发展,耦合发展度的变化可以看出人们逐渐意识到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同步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构建资源节约型的农业经济体系促使两者耦合趋于协调,以保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选取山东省为研究区域,构建山东省旅游业-城镇化-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差标准化、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等计量方法,测算2009—2019年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2009—2019年,山东省旅游业-城镇化-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持续上升;城镇化水平持续高于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系统耦合度与协调度偏低,表现为失调状态。未来山东省在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旅游业、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戴清秀 《安徽农业科学》2024,(1):222-226+235
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运用综合发展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阿克苏地区2009—2019年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增长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在2017年以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稳步超过农业经济增长水平。该地区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可划分为3个阶段:2009—2012年表现为中度协调;2013—2014年耦合协调度从中度协调转变为基本协调,且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15—2019年耦合协调度迅速提升,从基本协调转变为中度协调,并呈现出稳定状态。整体上,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保持持续增长状态。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基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安徽省域层面和市域层面分别对2013-2017年五年期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从安徽省域层面来看,安徽省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两者处于良性共振阶段以及良好协调类型;从市域层面来看,安徽省内16地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耦合度和协调度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呈现分层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建设提供借鉴,以陕西为例,基于改进的驱动力-状态-响应(DFSR)模型将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和农业贸易金融三系统各自细分为DFSR 3个层次子系统,同时运用三参数灰色差分方程模型模拟2018—2022年陕西地区3个子系统的预测数据,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三系统未来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综合测度。结果表明:陕西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功效值呈加速改善趋势,农业贸易金融系统功效值具有较大的振幅区间,在2013年前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呈失调趋势,耦合协调度在0.5左右;2013年后,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呈波浪上升趋势,2022年将在0.8左右,未来5年三系统的发展将更加协调,农业生态环境-经济-贸易金融三系统将从初级协调到中级协调转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参考了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武威市2002—2015年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为:研究期内,武威市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值均呈上升趋势,表明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发展状态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耦合度属于低水平发展阶段,耦合度总体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两系统协调度属于中度失调类型,但协调度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两系统逐渐向良好态势演化。  相似文献   

13.
刘佳雪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9):220-222,226
农业旅游开发的耦合效应研究有助于辨识潜在威胁,确定优化与调整措施,为农业旅游的科学发展提供决策服务.在对农业旅游开发过程中农村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与协调关系分析基础上,运用物理学的耦合理论和协同学思想构建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南京江心洲2001-2010年农业旅游开发的耦合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0年耦合度协调度呈上升态势,但仍处于中度协调耦合阶段;耦合度范围在0.3~0.5之间,以颉抗、濒临磨合阶段为主导,表明江心洲农业旅游开发社会经济效应与生态环境效应要达到高水平的耦合仍需进一步努力;其中2001-2005年间生态环境功效函数优于社会经济效应功效函数,与此期间南京江心洲旅游开发刚刚起步有关;2007-2010年间社会经济功效函数优于生态环境功效函数,表明此阶段旅游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明显,而生态环境建设稍显滞后,应在保持旅游社会经济效益的上升势头的同时,及时扼制现有的生态环境破坏与退化态势.  相似文献   

14.
探讨"生态-经济-城镇化"三维系统(以下简称"EEU"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以期为推动三者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以南疆五地州为例,在构建EEU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南疆五地州EEU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0-2019年南疆五地州EEU系统评价值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系统评价值呈波动上升态势,明显高于生态环境系统评价值;(2)南疆五地州三大子系统的协调度上升等级不同且未能达到优质协调等级,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有经济发展滞后型和生态环境滞后型两大类;(3)未来5年南疆五地州协调度将稳步提升,但演进差异明显。基于此,提出要遵循科学方法,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突破薄弱环节,推进系统协调发展,重点关注克州,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构建现代农业—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的AEE三维耦合发展系统,测算了长江经济带2000—2017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综合运用Moran’s I与Getis-Ord G指数评估了耦合协调度的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水平,并采用灰色GM(1,1)模型对长江经济带2018—2022年AEE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做出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11省AEE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区域子系统内部的发展差异较为明显。2)长江经济带AEE系统耦合协调类型以调和协调类和初级耦合协调类为主,处在中度协调向高度协调的过渡阶段;呈现下游高,中上游低的分布格局,中上游与下游的差距在逐步缩小。3)在不同的矩阵模式下,长江经济带AEE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间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形成了以浙江为核心的热点区和云南为核心的冷点区。4)预计未来5年(2018—2022年)长江经济带AEE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将会延续良性发展态势,但流域内各省份AEE系统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因此,依据各子系统特征及耦合关系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今后长江经济带农业现代化进程、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工业发展的核心,其发展水平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高碳排放的现实情况,促使装备制造业在现代化进程中要加快实施低碳化管理,故低碳创新研究成为推进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对低碳技术及低碳创新系统理论阐释基础上,针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十二五"现代装备制造业重点规划,构建了黑龙江省现代装备制造业低碳创新系统,包括低碳技术创新系统、低碳产品创新系统、低碳工艺创新系统、低碳管理创新系统、低碳制度创新系统五个子系统,为黑龙江省现代装备制造业低碳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耦合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阐释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度量模型.并对中国2005年31省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省区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均处于较高水平,但协调度却差异显著,且以中度协调与高度协调为主;从环境与经济关系看,绝大多数省区处于不同程度的环境滞后型或经济滞后型,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还远没有达到良性共振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基于陕南地区2015—2020年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2个系统的相关指标值构建了时间序列数据矩阵,利用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模型对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及障碍因子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1)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2个系统中权重占比最大的指标是特色产业系统,2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由磨合耦合状态转变为较高水平耦合状态,表明2个系统具有高强度的相互关系。(2)2个系统发展水平的关系类型由区域经济滞后型转变为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型,协调程度在过渡阶段区间内从濒临失调转变为勉强协调,表明2个系统的协调关系仍存在较低水平的相互制约。(3)影响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从2个系统指标共同影响转变为以特色产业指标影响为主,表明以特色产业兴旺为重点是实现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优质协调且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要不断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同时加强金融支持与人才支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广东省实情,构建该省2008—2017年21个城市经济-旅游-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对各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且借鉴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对其经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关系给予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21个城市经济-旅游-环境耦合程度较高,且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在空间分布不具有对应性;珠三角地区经济-旅游-环境协调度相对较高,达到中度和高度协调发展水平,为环境滞后型,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经济-旅游-环境发展不均衡,分别为旅游滞后型和经济滞后型。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借助于系统科学理论建立起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耦合模型,用耦合度来表达这两种效益之间的协调关系与程度土地利用效益之间的耦合关系为一椭圆轨迹,系统演化经历低级共生、协调发展、极限发展、再生发展4个阶段以广州市为例,对沿海地区土地利用效益之间的耦合规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5年期间,广州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处于持续上升状态,而生态环境效益波动较大,最近几年处于上升状态在此期间,广州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度表现为一条抛物线,总体处于协调发展阶段1994年以前,耦合度处于下降状态,1994年以后,耦舍度处于上升状态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土地利用效益处于最佳耦合状态,最近几年耦合程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