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法(Miseq测序平台)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两种主要多年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骆驼刺根际土壤中细菌分为16门、33纲、67目、129科、320属;柽柳根际土壤中细菌分为14门、30纲、66目、125科、335属。骆驼刺根际土壤中真菌分为8门、13纲、36目、58科、104属,柽柳根际土壤中真菌分为8门、13纲、34目、59科、92属。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法(Miseq测序平台)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2种多年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骆驼刺根际土壤中细菌分为16门、33纲、67目、129科、320属,柽柳根际土壤中细菌分为14门、30纲、66目、125科、335属;骆驼刺根际土壤中真菌分为8门、13纲、36目、58科、104属,柽柳根际土壤中真菌分为8门、13纲、34目、59科、92属。2种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种间存在差异,真菌差异大于细菌且丰度高。  相似文献   

3.
选取黔中地区的贵阳市乌当区百宜乡(WD)、花溪区孟关(MG)和贵州省黔南龙里县龙架山森林公园(LL)3个地区的马尾松-杜鹃群落为研究对象,采集杜鹃根围土壤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物种多样性,并通过数量生态学原理分析植物群落物种α多样性及土壤养分对真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杜鹃的根围土壤中获得有效序列505 444条,隶属于9门23纲84目169科296属真菌(3 435 OTU),其中LL有真菌9门19纲53目90科127属(495 OTU)、 WD有8门21纲78目150科246属(1 076 OTU)、 MG有6门17纲55目99科129属(522 OTU).菌群α多样性分析显示, Chao1,ACE,Shannon指数均表现为WD大于MG和LL.菌群群落结构受生境植物多样性、土壤养分的综合作用,土壤有机质、 pH值以及速效磷、速效氮、全氮含量较大程度解释了真菌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4.
江西大型野生真菌资源及其生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西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植被资源,是大型野生真菌的天然基因库。据初步调查和鉴定,江西有大型野生真菌496种,它们隶属于担子菌亚门3纲10目41科114属460种、子囊菌亚门2纲5目9科16属36种。  相似文献   

5.
对仁怀市开展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旨在为该地区真菌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踏查法对该地区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该调查区共有大型真菌59种,隶属于2门3纲9目27科43属,其中子囊菌门1纲1目1科1属1种,担子菌门2纲8目26科42属58种;(2)该调查区分布有具有经济价值的真菌资源:食用菌6种、药用菌15种、食药兼用菌13种和有毒真菌7种;(3)濒危物种评价结果表明:该调查区有中国特有种和易危种1个(金耳Naematelia aurantialba);(4)仁怀市大型真菌以世界广布属和北温带分布属种类为主,具有北温带分布特征,但仍有一定比例的热带、亚热带种类分布。该研究为仁怀市的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一定参考,也为大型真菌物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系真菌能够显著影响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继而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针对广泛分布于中国云南、四川和西藏高海拔地区的红棕杜鹃,本研究开展了大理马耳山红棕杜鹃群落的根系真菌多样性研究,以期深入了解作为群落建群种或优势种的红棕杜鹃在高海拔区域的生态优势。【方法】本研究采集了大理马耳山30 m×30 m样方内的10株红棕杜鹃成年植株的须根,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样本内的真菌多样性。并基于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实现真菌群落分类学注释,同时开展了根系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功能型与关联网络分析。【结果】试验共获得有效序列587 644条,132个OTU,分属于3门11纲22目37科42属。主要隶属于子囊菌门(73.71%)、担子菌门(17.81%)和球囊菌门(0.119%);优势纲、目、科分别为锤舌菌纲(60.52%)、伞菌纲(17.77%)、座囊菌纲(5.87%)、柔膜菌目(58.02%)、伞菌目(13.94%)、煤炱目(5.79%)、水盘菌科(27.95%)、晶杯菌科(16.18%)、口蘑科(9.96%);在属的水平上,瓶头霉属(27.95%)...  相似文献   

7.
藏东南高寒森林大型真菌物种增补及生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藏东南高寒森林地区2年内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了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特点。采集获得大型真菌标本1100余份,通过分类学鉴定为2门4纲16目44科118属239种,其中:担子菌门1纲11目34科106属222种,子囊菌门3纲5目10科12属17种,22种为西藏新记录种。从营养方式上看,腐生真菌的比例为39.38%,菌根真菌的比例为60.18%;从生长基物上看,营土壤生活的物种为63.00%,营木质物生活的约为34.80%,营枯落物生活的约为1.76%,在菇体上生长的约为0.44%。大型真菌物种发生与降水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旱柳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呼和浩特市树木园、内农大校园、和林格尔县、古路板林场和榆林镇5个地区采集的旱柳中共分离到内生真菌1 409株(其中未产孢382株),经显微镜形态观察鉴定1 027株分属于3亚门4纲5目6科27属.不同生境、树龄、部位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在数量、分布和种群上存在差异,各部位都有独立属,说明了旱柳内生真菌具有种群多样性及组织专一性特点.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和青霉属(Penicillium sp.)的分离频率分别为26.76%和11.92%,为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9.
园林废弃物中高效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更好地对园林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试验以堆肥腐熟后的园林废弃物作为供试材料,进行其菌株的分离和鉴定。通过细菌16S r DNA测序分析,鉴定出21株细菌,分属于3门5纲7目10科13种,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分别鉴定出4种、6种和3种;通过真菌r DNA ITS测序分析,鉴定出9株真菌,分属于1门(子囊菌门)2纲2目2科3属5种,其中青霉菌属(Penicillium)鉴定出3种,曲霉属(Aspergillus)和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各鉴定出1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白芨内生菌的多样性,从新鲜白芨根中提取内生真菌的DNA,构建ITS r DNA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多项信息分析。结果显示,白芨内生真菌主要属于担子菌门(83.4%)和子囊菌门(14.3%),另外2.3%无法鉴定;担子菌门、子囊菌门、接合菌门的菌根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834 1、0.142 6、0.000 3,无法鉴定的真菌菌根优势度指数为0.022 9。纲、目的分类水平上,伞菌纲蜡壳菌目占83.4%,盘菌纲盘菌目占11.4%,锤舌菌纲柔膜菌目占2.1%,无法鉴定的占2.3%。科分类水平上,内生真菌主要属于Serendipitacea(83.4%)和盘菌科(11.4%)。属的分类水平上,梨形孢属(Piriformospora)占83.4%。Shannon index、Chao1、Observed species和Simpson 4种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白芨菌根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呈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1.
12.
张国强  樊明涛  方江平  钟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34-11135,11185
[目的]探讨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内生真菌种群的多样性。[方法]从西藏特有藏药植物砂生槐的根、茎、叶、种子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果]从砂生槐中分离获得68株内生真菌,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为4纲6目7科14属;不同产地砂生槐以及砂生槐不同部位的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种群及组成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利用砂生槐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组织块法从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根、茎和叶中共分离出102株不同形态型的内生真菌,经显微形态观察,将其鉴定为11个属,分属于6科6目4纲3门。其中根部12株涉及6个属,茎部23株涉及9个属,叶部67株涉及11个属。毛霉属( Mucor)和木霉属( Trichoderma)为马尾松内生真菌中的优势属。马尾松内生真菌广泛存在于植株的根、茎、叶中,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器官上的种群和数量分布存有明显差异性,从叶部分离到的内生真菌数量和涉及属的数目最多,茎部次之,根部最少。  相似文献   

14.
徐莹梅  田胜尼  周疆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225-2227,2277
对安庆月山铜尾矿废弃地定居的旱柳群落结构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该调查区域内自然定居的高等植物24种,隶属于13科24属。木本植物中以旱柳为主,草本植物中以白茅、芦苇和水蜡烛为主;群落中木本植物中旱柳的重要值为2.34,远高于其他定居的木本植物,其为铜尾矿木本植物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该群落为旱柳群落。该群落的多样性较低,其Simpson指数为0.615 3,Shannon-Wiener指数为2.557 0,均匀度E为0.193 6。结果表明,铜尾矿废弃地定居的旱柳群落结构简单,群落多样性指数低,属于草本植物群落向木本植物群落演替的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5.
姚发兴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595-1596,1614
对黄石市湖师校园、团城山、西塞山、东方山等地的野生大型真菌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初步鉴定出41种,隶属1个亚门,2纲,6目,14科,28属。其中,食用菌25种,药用菌14种,有毒真菌7种,木腐菌16种,菌根菌2种,其他4种。黄石地区的食用菌、药用菌种类相对较多,菌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6.
梁叶  陈椽  晏妮  徐兴华  杜克敬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3991-3994,3998
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对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内气生、亚气生藻类种类分布进行调查,运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对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内气生、亚气生藻类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内约有气生藻类204种(包括变种、变型),隶属于5门7纲23目42科75属;亚气生藻类237种(包括变种、变型),隶属于4门6纲22目37科68属.气生藻类的H'、d、J平均分别为5.91、12.20、0.92,亚气生藻类平均分别为6.03、13.11、0.94.岩石表面以蓝藻为优势种群;树干表面和建筑物表面以绿藻为优势种群;土壤里以硅藻和黄藻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列有西藏东南部米林、林芝两地区真菌56种,分属3亚门7纲11目17科44属。其中大部分为植物病原真菌,少数为腐生真菌。也有一些食用真菌。名录中有3属,16种是属于西藏真菌新分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根瘤中拥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探究根瘤内生菌微生物多样性,比较高通量测序与纯培养方法的优劣。  方法  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沙棘根瘤内生菌相对丰度和多样性差异,并对根瘤内生菌进行分离纯培养,以完成内生菌株库初步构建。  结果  ①传统分离方法得到纯培养菌株96株,共4门8纲8目13科19属。在门分类水平上,相对丰度较高的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②高通量测序分析6组样品(M1~M6)中共有14门34纲89目148科314属。在门分类水平上,相对丰度较高的主要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两者相对丰度之和为87.50%~97.10%。在属的分类水平上,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占绝对优势,相对丰度为20.12%~74.81%,平均相对丰度为51.49%。③高通量测序与纯培养方法的结果有明显差异,在科和属的分类单元上差异较大。  结论  2种方法都体现沙棘根瘤内生菌的多样性,但纯培养方法仅能够分离到部分内生菌,难以评估物种组成及相对丰度。高通量测序分析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多样性信息,且为优化纯培养条件而分离特定物种奠定基础。图3表3参41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稻田动物群落及农田蜘蛛资源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北培、万州、璧山、合川及永川5区、县、市的稻田动物及农田蜘蛛群落的结构组成及数量动态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与室内分析鉴定,发现稻田动物5纲17目101科198属269种,农田蜘蛛21科81属203种,其中稻田蜘蛛16科46属89种;稻田节肢动物2纲13目95科192属261种,其中昆虫11目78科145属171种;昆虫中天敌7目27科53属64种,害虫7目45科86属100种,其他类虫1目6科6属7种;稻田动物中天敌3纲9目46科102属156种,其中捕食性天敌3纲9目41科92属143种。稻田蜘蛛优势种主要是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草间小黑蛛、粽管巢蛛和八点球腹球。  相似文献   

20.
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健康与患根腐病草莓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及根内真菌ITS区的rRNA进行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部位样品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表明,健康组共鉴定出14个门、40个纲、99个目、211个科、377个属、561个种;患根腐病组共鉴定出14个门、39个纲、98个目、238个科、385个属、570个种。患根腐病草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高于健康草莓,非根际土壤及根内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低于健康草莓。健康与患根腐病草莓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样品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根内样品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患根腐病草莓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及根内样品的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均高于健康草莓,被孢霉菌门相对丰度均低于健康草莓。患根腐病草莓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优势属均为帽状菌属(Pilidium)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健康草莓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优势属均为玛利亚霉菌属(Mariannaea)和被孢霉属。患根腐病草莓根际土壤被孢霉属相对丰度比健康草莓增加2.26%,而非根际土壤被孢霉属比健康草莓减少1.63%。健康和患根腐病草莓根内样品优势属均为帽状菌属和玛利亚霉菌属,患根腐病草莓根内玛利亚霉菌属比健株减少7.53%。健康与患根腐病草莓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及根内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明显,说明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田间土壤及根内真菌群落结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