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浸种方式对马缨杜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采自4个居群的马缨杜鹃种子进行了不同浸种方式处理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0.5%硼酸溶液、室温蒸馏水、30℃蒸馏水浸种24 h均能提高马缨杜鹃种子发芽率,但以0.5%硼酸溶液浸种的效果最好,且与对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3种浸种方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同时,在相同浸种处理下,4个马缨杜鹃居群间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存在差异,其中以马雄山居群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浸种方式对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为材料,采用清水浸种(CK)、硬化处理(T1)、赤霉素浸种(T2)、纳米处理水浸种(T3)4种方式对辣椒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其对辣椒种子萌发和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2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势,CK、T1、T3发芽势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发芽率及发芽指数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T2和T3处理...  相似文献   

3.
茄子种子发芽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点研究了硝酸钾和聚乙烯醇引发处理对茄子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3%硝酸钾液浸种24 h处理极显著提高了大黑长茄和沪茄3号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1%聚乙烯醇引发处理极显著提高了沪茄三号种子在18℃和25℃下的发芽指数,缩短了T50,且引发种子贮藏6个月后,差异仍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药剂处理对葡萄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会宁  王勇 《落叶果树》2001,33(5):10-11
用赤霉素,聚乙二醇,吲哚乙酸和2,4-D处理爱格丽,北醇和巨峰3个葡萄品种的种子,用蒸馏水处理作对照,研究不同药剂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2,4-D处理外,其余3种药剂处理,品种间的种子发芽率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同一品种不同药剂处理,种子发芽率不一:对受格丽来说,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对北醇来说,除2,4-D与其他处理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外,其余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对巨峰来说,除2,4-D处理与聚乙二醇处理间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有机态和无机态硼对柑橘枳橙砧木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柑橘枳橙[Citrus siinensis(L.)Osb.×Poncirus trifoliata(L.)Raf.]砧木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有机态山梨醇—硼和无机态硼酸对其生长及各种生理指标的影响。两种形态硼都能增加砧木幼苗各部位的干、鲜质量和株高;有机态山梨醇—硼对地下部生长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有机态山梨醇—硼比无机态硼酸更易于向叶片等地上部位转运,有机态山梨醇—硼处理根和茎中的硼含量与无机态硼酸处理没有显著差异,但叶片中的硼含量与硼积累量均显著高于无机态硼酸处理,叶片占总硼含量的比例也显著高于无机态硼酸处理。有机态山梨醇—硼处理各部位钾、钙、镁元素含量高于对照,而无机态硼酸处理各部位元素含量则比有机态山梨醇—硼处理高。缺硼易导致叶片中糖类物质的积累,有机态山梨醇—硼比无机态硼酸能更有效地促进叶片中多糖物质的转运,有机态山梨醇—硼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和无机态硼酸处理分别降低26.3%和11.8%,淀粉含量分别降低43.5%和26.1%。在提高枳橙砧木叶片抗逆能力方面,有机态山梨醇—硼效果优于无机态硼酸,两种硼类型处理叶片中脯氨酸和伤害率均显著低于对照,有机态山梨醇—硼和无机态硼酸分别降低了20.6%和19.6%,有机态山梨醇—硼和无机态硼酸处理伤害率降低了13.3%和16.5%,有机态山梨醇—硼处理叶片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无机态硼酸处理19.4%。有机态硼对改善枳橙砧木根系的生长发育的作用效果优于无机态硼酸;能有效降低叶片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有利于光合作用产物顺利转移;而在减少叶片有害物质的积累、保护质膜方面,有机态与无机态硼有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云大-120,赤霉素浸种处理对香椿种子发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500mg/L云大-120浸种处理对香椿种子发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了香椿种子的发芽率,极显著提高了香椿种子的发芽势.25~60 mg/L GA3浸种处理对促进香椿种子发芽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用大气压等离子体对2个品种的结球白菜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不同电压等离子体处理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后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在萌发前期对种子有一定影响,但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等基本没有影响;处理种子在室温放置10个月后仍然在萌发前期表现与对照种子有差异;用育苗盘和田间小区种植2种方法均没有发现处理和对照种子之间在苗期生长特性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选择5个不同品种的南瓜种子,对其进行干热处理,以未处理同品种南瓜种子为对照。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出苗率等,探讨干热处理对不同南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热处理对于不同品种的南瓜种子的影响不大,干热处理会使南瓜种子水分有缺失,但在处理结束后,水分会慢慢恢复,且处理前后的南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等都没有因为干热处理而产生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以番茄自交系“TTD302A”种子为试材,设置0.3%、0.5%、0.7%、0.9%、1.1%5个不同浓度EMS,并用2个不同时间处理组合诱变番茄种子,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及根长等发芽指标.结果表明:相同诱变时间、不同浓度EMS诱变各处理间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发芽率及相对发芽率差异极显著;相同浓度EMS、不同诱变时间各处理间种子发芽势差异极显著,相对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差异,相对发芽率差异显著;EMS诱变番茄“TTD302A”种子的半致死浓度为0.7%~0.9%,处理时间为8h.  相似文献   

10.
以桑寄生种子为试材,参考《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和《种子学》中种子发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发芽床、不同温度、不同光照、不同抑菌处理及不同批次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最佳发芽床是纸床;不同温度处理种子发芽率之间差异显著,最佳发芽温度是25~30℃变温培养;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无影响;种子不消毒,用灭菌水处理效果最好;不同批次的种子质量有差异,春季的种子优于秋冬季的种子。  相似文献   

11.
甜瓜花粉离体萌发条件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不同类型的甜瓜新鲜花粉为试材,采用了正交试验L9(34)研究供体基因型、萌发温度、蔗糖浓度和硼酸浓度对花粉萌发和伸长的影响,建立了甜瓜花粉离体萌发适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花粉萌发和生长影响最大,硼酸浓度次之,基因型影响最小.甜瓜花粉离体萌发适宜条件为:温度25℃、15%蔗糖、0.4 g/L硼酸.  相似文献   

12.
以沙枣花粉为试验材料,利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不同浓度蔗糖(A)、琼脂(B)、温度(C)和硼酸(D)对沙枣离体条件下花粉发芽率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沙枣花粉萌发率影响的主次关系依次为:A〉D〉B〉C,沙枣离体培养的最佳组合为蔗糖20%、琼脂0.5%、温度25℃、硼酸10%。  相似文献   

13.
硼对平邑甜茶幼苗硝态氮吸收、利用及分配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芬  田歌  刘晶晶  于波  葛顺峰  姜远茂 《园艺学报》2017,44(7):1244-1250
以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运用~(15)N同位素示踪和非损伤微测技术,研究了不同供硼(硼酸0、1.0、2.0、3.0、4.0、5.0和6.0 mg·L~(-1))水平对平邑甜茶根系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0 mg·L~(-1)硼酸处理的幼苗根系活力及根系形态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幼苗的全氮量及~(15)N吸收量增幅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4%和75.0%。随供硼水平的增加,植株氮素利用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3.0 mg·L~(-1)硼酸处理时最大,为14.8%,是对照的1.8倍。施硼处理对幼苗的~(15)N分配率有一定的影响,3.0 mg·L~(-1)硼酸处理的根系~(15)N分配率达到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非损伤微测结果显示,3.0 mg·L~(-1)硼酸处理时,平邑甜茶根系对NO_3~-有强烈吸收且内流速度达到最大,在缺硼和高硼(硼酸0和6.0 mg·L~(-1))处理时有明显外排趋势。因此,3.0 mg·L~(-1)硼酸处理最有利于平邑甜茶根系的生长、根系活力的提高和氮素的吸收利用,而低硼和过量供硼均会抑制根系生长及氮素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大花三色堇和三色堇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及大花三色堇不同自交系间花粉萌发的差异。结果表明:蔗糖对花粉离体萌发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蔗糖浓度下,花粉萌发率有明显差异,蔗糖浓度为30%和35%时,大花三色堇和三色堇花粉离体萌发率分别达到最高;添加适量的硼酸有利于离体花粉的萌发,但不同硼酸浓度下,花粉萌发率差异不大;在同样的蔗糖和硼酸浓度下,不同自交系的大花三色堇的花粉萌发率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杨凤玲 《北方园艺》2011,(21):113-114
以东方百合“索蚌”、“西伯利亚”花粉为试材,研究了运用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蔗糖、氯化钙和硼酸不同浓度组合对2种百合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索蚌”花粉萌发的最佳组合为硼酸300mg/L+蔗糖10 g/L+氯化钙50 mg/L;“西伯利亚”花粉萌发率最佳组合为硼酸100~200 mg/L+蔗糖10 g/L+氯化钙50 mg/L.  相似文献   

16.
核桃花粉离体萌发的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6a生云新早实核桃的新鲜花粉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的培养基组分以及温度对核桃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单因子试验中,蔗糖、H3BO3和CaCl2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对核桃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质量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而氮、镁和钾对核桃花粉萌发不显著。2)在正交试验中,蔗糖、H3BO3和CaCl2对核桃花粉萌发有极显著的影响,核桃花粉最适的培养基为100g/L蔗糖+10mg/LH3BO3+40mg/LCaCl2,花粉的萌发率可以达到45.24%。3)核桃花粉离体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5℃,培养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核桃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17.
以番茄自交系的新鲜混合花粉为材料,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番茄花粉的萌发液体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浓度配比120 g/L蔗糖,120 mg/L硼酸,4 mg/L赤霉素和0.5 mg/L硫胺素的液体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硼酸、赤霉素和硫胺素对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而蔗糖对花粉萌发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海仙花(Weigela coraeensis)新鲜花粉作为试材,采用花粉液体培养法,研究了硼酸、温度及培养时间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明确海仙花花粉萌发的适宜条件,为海仙花的杂交育种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过程中,最适硼酸浓度分别为0.01%和0.02%,萌发率达75.28%,花粉管长度为594.66μm;离体培养最佳温度为20℃;最佳培养时间均为6 h。  相似文献   

19.
Foliar application of boric acid, at varying concentrations, to mango cultivar ‘Langra’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growth, flowering, fruiting and fruit quality. Highest values for mos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were obtained in the treatment where 0.8% boric acid was used.  相似文献   

20.
猕猴桃花粉萌发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以美味猕猴桃4个株系帮增1号、201、35-19N1、35-18N1为材料,测定不同株系花粉的活力和花粉萌发动态,并以蔗糖、硼酸、钙、锰、钼、氯化钠等作为环境因子,看其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5-19N1萌发和活力最高,萌发率为51.73%;帮增1号萌发最差,萌发率为36.23%。在培养基中硼酸和蔗糖最适宜浓度分别为:150mg/L、10%;培养基中添加Ca(NO3)25mg/L,或Na6Mo7O2480mg/L、MnSO4100mg/L,能明显提高萌发率。不同株系花粉的发芽势高峰有差异。NaCl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