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副猪嗜血杆菌血清5型生长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液接种后6h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24h后活菌数达到最高峰,20~30 h活菌数维持在同一个水平,进入稳定期,30 h后活菌数呈现下降趋势,进入衰退期.该曲线提供了副猪嗜血杆菌生长规律,为疫苗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森  王贵平  李春玲  杨冬霞  宋帅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4):105-107,119
为研究广东省兽医公共卫生实验室分离保存的广东地区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血清型菌株对断奶仔猪的毒力和致病性,并了解从豚鼠试验中筛选出来的副猪嗜血杆菌毒力株是否对其宿主也具有同等毒力,通过腹腔接种的方式感染6周龄健康断奶仔猪,感染活菌含量7×109 CFU,攻毒后观察3周,每天记录其临床症状、剖检死亡及濒死的猪,分离细菌并观察病...  相似文献   

3.
为制备副猪嗜血杆菌灭活疫苗并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试验分别对制苗过程的发酵工艺和灭活工艺进行优化,对制备的疫苗进行质量检测,并分析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制苗用含10%新生牛血清和15μg·m L-1NAD的TSB培养基,并按培养基总量2%~4%分别接种副猪嗜血杆菌各菌株二级种子液,设定搅拌速度为100 r·min-1,37℃培养10 h收获菌液,可获得理想的制苗菌液;0.3%的甲醛于37℃灭活24 h,可完全灭活菌液。按照优化后的工艺制备的灭活疫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是猪上呼吸道中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胞外菌,能在应激条件下引起猪格拉瑟氏病,本试验旨在探索副猪嗜血杆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用标准血清型5型副猪嗜血杆菌(Hps5)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系(3D4/21),通过RNA-Seq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mRNA的表达。[结果]共鉴定出2 654个lncRNA,其中包含2 439个基因间lncRNA(lincRNA)和159个反义lncRNA(anti-sense lncRNA)。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细胞中有110个lncRNA上调,216个lncRNA下调。RT-qPCR结果证明RNA-Seq鉴定的10个上调的lncRNA在Hps5感染的3D4/21细胞中稳定上调。在12、24和36 h时,有4个lncRNA持续上调。特别是lncRNA 165和3304的上调与细胞对活细菌的吞噬作用有关,但未发现lncRNA 165、3304的表达与细菌毒力之间的关系。RNA干扰和过表达试验表明,lncRNA 165能够通过调节TGF-β1的表达来影响副猪嗜血杆菌的吞噬作用。[结论]lncRNA 165在3D4/21细胞中通过TGF-β通路调控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吞噬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复合PCR鉴定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经建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的单项PCR诊断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扩增条件和引物的筛选,成功地建立了PM、HIS复合PCR诊断方法,利用一次PCR反应,即可同时扩增多杀性巴氏杆菌的457 bp和副猪嗜血杆菌的1 090 bp的特异性片段.检测灵敏度分别达7.2 Pg DNA/1 040 CFU和16.0 Pg DNA/2 300CFU,用所建方法检测临床分离的23株可疑菌株和本实验室人工感染猪分离菌,结果显示,23株可疑株有2株检出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条带,没有检出副猪嗜血杆菌特异性条带;人工感染分离菌株均扩增出副猪嗜血杆菌特异性条带.表明该方法能够对临床上这2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副猪嗜血杆菌国内流行血清型菌株感染后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血清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将72只小鼠分为4组,分别腹腔注射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4、5和12菌株,检测3 d、7 d和15 d各组外周血T、B淋巴细胞及血清细胞因子和Ig水平。[结果]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小鼠3 d,T、B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Ig G、IFN-γ和IL-10水平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而Ig A、Ig M和Ig E水平逐渐降低。感染3 d,Th1/Th2比值稍有下降,而Th1/Th2比值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血清型感染在各时间点之间T、B淋巴细胞、Ig A、Ig M、Ig E、IFN-γ、IL-10和Th1/Th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血清型4和5感染组小鼠血清Ig G均明显高于血清型12组。[结论]除Ig G以外,副猪嗜血杆菌国内流行血清型4、5和12菌株感染小鼠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血清细胞因子及Ig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用副猪嗜血杆菌1~15血清型参考菌株和2株澳大利亚分离株高免健康家兔制备副猪嗜血杆菌分型血清,建立副猪嗜血杆菌KRG血清学分型方法(基于热稳定抗原免疫扩散试验的血清学分型方法),并用该方法对田间分离的62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顺利制备出了副猪嗜血杆菌15个血清型菌株的分型血清,建立了副猪嗜血杆菌KRG分型方法,62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中血清5型占22.5%、4型占16.1%、12型占14.5%、不能分型的菌株占16.2%。试验建立的副猪嗜血杆菌KRG分型方法,可为中国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学分型提供技术支持;血清型5、4、12为中国部分地区近2年最流行的血清型,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云南省副猪嗜血杆菌流行毒株的生化特性。[方法]采集10头6月龄疑似猪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猪样品,用巧克力培养基进行细菌的分离与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细菌的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鉴定。[结果]成功分离出1株副猪嗜血杆菌,该分离株不需要X因子,但需要V因子。分离菌株被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从而将此病例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的危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江西省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从而为江西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冶提供基础.从江西省32个规模化养猪场的80份表现纤维素性炎症的病料中分离得到了2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细菌形态、生化反应及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序列与NCBI上公布的序列同源性在97%左右.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只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掌握云南省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的流行血清型及敏感药物,为该省副猪嗜血杆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TSA培养基从云南规模化养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例样品中分离到2株细菌(DYJ20160901、CH20190501),观察细菌形态学、进行生化试验、观察卫星生长现象、进行特异性片段PCR扩增和药敏试验,以及对菌株进行mPCR分子血清定型和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2菌株培养特性、形态学特性及生化试验与副猪嗜血杆菌相似,且均扩增出了1090 bp的特异性片段;通过mPCR分子血清定型在5/12型泳道扩增出了450 bp的特异性片段,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显示2菌株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不同血清型HPS菌株同源性为97.3%~99.6%,分别与Genbank登录号FJ667952、AB078972的两株血清5型的菌株构成一个分支,同源性高达99.1%和99.6%。2菌株药敏试验高度敏感率达100%的药物:强力霉素、大观霉素、头孢噻肟、氟苯尼考、头孢曲松钠,耐药率为100%的药物:林可霉素。【结论】DYJ20160901、CH20190501菌株均为副猪嗜血杆菌血清5型;二者都高度敏感的药物是强力霉素、大观霉素、头孢噻肟、氟苯尼考、头孢曲松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