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世界淡水养鱼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是精养法。精养法大致可分为大水面精养和小水面精养两种。大水面精养主要是池塘养殖,靠天然饵料配合人工饲料喂养鱼,目前世界淡水养殖产量大部分来自池塘养殖。小水面精养是指集约化的工业化养殖。工业化养鱼,是世界养鱼业发展的新动向,是一种新型的养鱼方法。其特点是:养鱼用水处于流动状态,高密度放养,完全依靠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人工控制鱼类生活环境等,因而鱼类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单位面积产量高。  相似文献   

2.
虾是高蛋白高级水产品,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养虾热”正在掀起。据统计,目前世界虾产量为170万吨左右,养殖为10—15万吨。到1990年,世界虾类养殖产量将达到26万吨,约占那时世界虾类总产量190万吨的13.5%。其中主要产在亚洲、北美和拉丁美洲。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20,(1)
正我国大水面渔业发展历史悠久,河流和湖泊自古以来就是淡水渔业养殖的主体。据调查,2017年湖泊和水库的养殖面积约占全国淡水渔业养殖面积的52%,产量约占全国淡水渔业产量的20%左右。近年来,许多大水面经过深入发展探索,在生态净水、抑藻固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也成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由于各国200浬经济区的划分,苏联远洋渔业面临种种困堆。为此,1978年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发展内陆水域养鱼业和捕鱼业”的决议,淡水渔业受到了重视和加强。目前苏联淡水鱼产量约75万吨,其中河流、湖泊、水库主要靠增殖和捕捞,产量为35万吨。淡水养殖产量主要靠池塘养殖,其产量为39万吨,养殖的主要品种是鲤鱼,其产量约占养殖鱼总产量的50%。其次是草鱼、花白鲢,淡水鲑、美国斑点叉尾鮰、白鲟、胭脂鱼等。池塘养殖单产一般为每公顷1.5—2.0吨,最高可达每公顷3—4.5吨。现苏联渔业部系统在内陆水域渔业方面有广  相似文献   

5.
湖南历来被誉为"鱼米之乡".淡水养殖历史悠久,养殖水面充足,鱼类资源丰富,温光条件适宜.目前淡水养殖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发展潜力巨大,全省水产养殖面积可以扩大到67万公顷,水产品产量即可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产量39万吨~42万吨.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渔业超级大国,水产品总产量4000多万吨,占全球的1/3,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000多万吨,约占全球的2/3。山东又是我国的渔业大省,2001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686万吨、总产值700多亿元,其中海水养殖产量305万吨,海洋捕捞产量278万吨,淡水渔业产量103万吨,水产品总产量和海水养殖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全年水产品对外贸易总量达146.4万吨,总值21.15亿美元,其中进口水产品71.2万吨,总值7.15亿美元,出口水产品75.2万吨,创汇14亿美元,约占全国水产品出口的25%,占全省农业出口创汇的30%。因此,为确保山东省渔业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认真研究加入WTO的影响和应对对策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80:20池塘养殖模式是美国奥尔本大学教授史密托博士设计的,与传统的混养模式相比,该养殖模式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它的技术基础就是饲养单一的主体鱼类,其产量约占收获时养殖产量的80%,同时还能额外生产出20%的滤食性鱼类,这些滤食性鱼类主要摄食的浮游植物是由主养鱼的排泄物肥水产生。80:20养殖技术所用的饲料是营养平衡的全价配合饲料,适用于池塘精养。  相似文献   

8.
<正>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在海水中繁殖,淡水或咸淡水中生长,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虾类之一。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达20.5%,与对虾(20.6%)相当,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国外已广泛开展人工养殖。日本从育苗到养成,实行流水作业,667平方米产量达833公斤。我国早在1976年引进,1977年人工繁殖成功,目前已在全国各地进行人工养  相似文献   

9.
池塘养殖是我国北方地区淡水养殖的一个主要模式,辽宁地区又是北方乃至全国淡水池塘养殖的一个典范。由于气候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养殖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密度大、产量高的精养模式,同南方养殖模式有很大的区别。鱼类的越冬又是北方地区池塘养殖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气候寒冷,最低气温达零下30℃以下,有的地方冰封期长达5~6个月,冰层厚度在60~150 cm。因此,鱼类越冬一直是北方养鱼生产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其成败直接关系到养鱼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溶解氧是淡水养殖对象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利用精养高产的小水体开展淡水养殖,防止养殖过程中缺氧的技术要点为:排干池(库)水,清理塘(库)底;晴天搅动底泥;科学合理的密度、混养;保持池(库)水肥、活、嫩、爽;保持水面良好的日照、通风;合理投饵、施肥;及时加注新水,增加池水透明度;合理使用增氧机。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世界鳗鱼(Anguilla spp.)的年总产量和消费量约10—11万吨。日本的每年鳗鱼消费量占世界鳗鱼总产的75—80%,这几乎是日本和台湾养殖产量的总和。由于天然资源的下降,消费量的日益剧增,使鳗鱼价格在不断上涨,从而推动了日本的鳗鱼养殖的迅速发展。本文着重介绍了日本的鳗鱼养殖历史、现状,技术以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上虾类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品种之一。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在我国不论是海水,还是低盐度海水及淡水中养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有取代罗氏沼虾养殖的趋势。目前,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的热点。现在在淡水、咸淡水土池养殖普遍成功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地膜中间排污、大棚保温、分级精养等新的养殖方式,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南美白对虾在新的  相似文献   

13.
淡水螯虾有540多种,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除非洲、南极洲之外均有自然分布。许多淡水螯虾种类例如克氏原螯虾、红螯螯虾、麦龙螯虾、雅氏螯虾、贵族螯虾和土耳其螯虾等经济价值较高,并有着多年的开发利用历史。淡水螯虾的生产主要有粗养、半精养以及精养等生产模式。我国以及许多欧美国家的淡水螯虾市场需求量较大,生产淡水螯虾利润较高。软壳淡水螯虾市场竞争力较强,产品供不应求,市场缺口较大。我国淡水螯虾分布广泛,产量巨大,而且其生产成本较低,在我国开展淡水螯虾的养殖尤其是软壳赘虾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世界淡水螯虾的分布与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螯虾有540多种,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除非洲、南极洲之外均有自然分布。许多淡水螯虾种类例如克氏原螯虾、红螯螯虾、麦龙螯虾、雅氏螯虾、贵族螯虾和土耳其螯虾等经济价值较高,并有着多年的开发利用历史。淡水螯虾的生产主要有粗养、半精养以及精养等生产模式。我国以及许多欧美国家的淡水螯虾市场需求量较大,生产淡水螯虾利润较高。软壳淡水螯虾市场竞争力较强,产品供不应求,市场缺口较大。我国淡水螯虾分布广泛,产量巨大,而且其生产成本较低,在我国开展淡水螯虾的养殖尤其是软壳赘虾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沅江市泗湖山镇双华渔场是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近年来该场池塘主养团头鲂已具规模,全场60公顷精养水面有46公顷主养团头鲂,每667平方米团头鲂产量900公斤、利润5000元。其中,汤海青的养殖经验较丰富,养殖的1.2公顷池塘每667平方米团头鲂产量达1140公斤、利润5660元,笔者最近就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高效技术问题对他进行了专访。问:主养团头鲂的池塘条件有什么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三、渔牧农复合立体农业 上海郊区河网密度大,湖荡星罗棋布,江海滩涂广阔,发展渔业的潜力很大。郊区可养殖水面约50万亩,已养水面31万亩,尚有38%的水面没有利用。即使已养殖的水面,潜力也是很大的。目前,郊区一般鱼塘亩产量仅66斤(全国平均产量为100多斤),精养鱼塘也不过300多斤;而南汇水产养鱼场利用立体复合农业,精养鱼塘1981年和1982年分别亩产鲜鱼1004.5斤和1078.7斤,比一般鱼塘增产14.2倍。1982年,全场提供商品鱼22万斤,珍珠104斤。年产鲜牛奶71万斤,净收入49.5万元。该场从1952年开始养鱼种,有鱼塘35亩。1956  相似文献   

17.
淡水渔业资源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资源之一,但快速发展的淡水养殖强烈影响着水体CH4和N2O的排放,进而造成环境危害。本研究基于全国和地方渔业统计年鉴构建了2019年长江经济带县级尺度的渔业数据库,解析了长江经济带淡水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及空间差异,并根据建立的数据库综合分析了淡水养殖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结果显示,2019年长江经济带中游淡水养殖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为6.9 t·hm-2,下游最低,约为6.0 t·hm-2。整合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发现,长江经济带淡水养殖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5×107t(以CO2e计),其中粗放型和半集约化养殖模式排放量最高,约占总排放量的66.8%,集约化排放量占比最少,约占4.5%。因此,发展绿色养殖模式、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实现长江经济带淡水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各地区为改变渔业发展方式,不断加强对大水面主养花白鲢模式的应用。所以为提高鲜鱼的产量和品质,本文思考大水面花白鲢养殖的重要意义,并探究其技术要点,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9.
在渔业生产中,更新养殖品种,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是提高淡水养鱼效益的有效途径。目前可供参考的最佳养殖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常规品种合理搭配 以四大家鱼为主的传统的精养鱼塘,建议常规养殖品种应作如下搭配:鲢鱼(放养规格为尾重150克左右)、鳙鱼(尾重250克左右)共占20%--30%,草鱼(尾重250-500克)、团头鲂(尾长9—12厘米)共占50%-60%,异育银鲫或澎泽鲫共  相似文献   

20.
王宇 《世界农业》1994,(8):42-43
印度的对虾养殖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信息所王宇1989年印度的对虾养殖产量估计为2.5万t,占世界对虾养殖总产量的4.2%。在1985-1989年的5年时间里,印度对虾养殖产量增加115%,平均每年约增加23%。1989年印度在世界对虾养殖生产国中排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