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山东省寿光市保护地栽培蔬菜上分离的30个灰霉病菌菌株为试材,采用菌落培养性状观察和菌饼活体接种法,研究灰霉病菌的菌系划分及对黄瓜叶片的致病力差异。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划分为菌核型、菌丝型和孢子型3个菌系,不同菌株对黄瓜叶片的致病力分化显著,致病力强弱与寄主植物无显著相关性;强致病力菌株以菌核型为主,菌丝型和孢子型菌株致病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
用采集自全国的26个灰霉病菌株,采用苗期菌片接种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对两个黄瓜纯系进行抗病性鉴定,分析了不同灰霉病菌株对黄瓜品系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不同灰霉病菌株对黄瓜的致病力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平均病斑面积在0~556.15 mm2之间。部分菌株对黄瓜不同基因型的致病力有一定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离体叶片接种法的鉴定结果与苗期菌片接种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从合肥、蚌埠、长丰、和县等地采集的番茄、辣椒、草莓、葡萄等发病组织上分离鉴定获得23个灰葡萄孢菌株, 采用菌丝块创伤接种法, 分别测定了这些菌株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力。结果初步表明, 所有供试菌株接种草莓果实和叶片后均引起发病, 但病斑的平均直径有显著差异, 并在不同草莓品种上表现也有差异, 显示灰葡萄孢菌株间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分化。按照在草莓果实和叶片所致病斑的平均直径大小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致病力较强、中等和较弱3种类型。总体来说, 来自草莓和番茄的菌株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较强, 来自辣椒的菌株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较弱, 但来自相同寄主的菌株间致病力也存在差异, 菌株致病力差异与菌株地域来源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我国南方梨产区造成早期落叶的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的致病力分化状况并建立其室内快速测定方法。【方法】以梨的枝条、叶片和果实为材料,采用不同方法造成伤口后接种果生炭疽菌的强致病力菌株PAFQ32,通过比较各处理的测定效果筛选其室内快速测定方法,并对供试菌株的致病力进行观测和致病类型划分,分析不同菌株致病力分化与其地理来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采用梨枝条、叶片和果实对果生炭疽菌致病力的观测结果显示,梨叶片经针刺后接种菌丝块的测定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供试菌株致病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来源于我国南方梨产区的111个果生炭疽菌菌株其致病力可划分为强、中、弱3个类型,其中强致病力菌株17个(15.3%);中等致病力菌株89个(80.2%);弱致病力菌株5个(4.5%)。不同地理来源的果生炭疽菌菌株,其致病类型的分布比例有异。【结论】果生炭疽菌的菌丝块针刺接种梨叶片的方法,可用于其致病力的室内快速测定。来源于我国南方梨产区导致早期落叶的果生炭疽菌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以中等致病力菌株为优势群体。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东北地区茄子黄萎病菌的遗传变异,从东北地区4个省49个县(市)的茄子主产区采集黄萎病菌株,从中分离、鉴定并选取80个单孢菌株,对其培养特性、致病力和ISSR(Inter-simple sequencerepeat)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菌株培养性状研究表明,在PDA培养基上存在4种不同的培养类型,其中菌核型菌株最多,占供试菌株的56.25%,菌丝型菌株最少,仅占供试菌株的7.5%。通过鉴别寄主接种试验,对供试菌株进行致病力分化测定,明确了东北地区茄子主产区存在黄萎病菌强(Ⅰ型)、中(Ⅱ型)、弱(Ⅲ型)3种致病力类型,分别占供试菌株的26.25%,31.25%和42.50%。特异性引物PCR检测结果显示,在供试菌株中落叶型菌株占31.25%,以中、强致病力菌株为主;非落叶型菌株为68.75%,多为弱致病力类型菌株。ISSR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茄子黄萎病菌的遗传分化较小,并且遗传分化与地理来源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多主棒孢菌在黄瓜、番茄和茄子寄主上致病力的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从山东、辽宁和北京蔬菜栽培地采集的黄瓜、番茄及茄子发病组织上分离的31株多主棒孢菌,和从海南橡胶上分离的10株多主棒孢菌,采用喷雾接种的方法,测定其在盆栽黄瓜、番茄和茄子上的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来源菌株的致病力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寄主来源同致病力分化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从而证明多主棒孢菌的种内菌株存在寄主专化性的特征。相同寄主和相同地理来源的病原菌群体中致病力也存在强、中、弱的差异,说明多主棒孢菌具有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以6个黄瓜品种(系)为试材,以来自山东、辽宁、黑龙江的200个黄瓜棒孢叶斑病菌为供试菌株,采用苗期接种鉴定及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毒力分化。结果表明: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存在生理小种分化现象,并将200个菌株分为4个生理小种,初步筛选出D0330、D1306、D0649和D2025作为研究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的鉴别寄主备选材料;AFLPs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关,与毒力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杧果链格孢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叶片法评价了采集自云南省和四川省的14株杧果链格孢叶斑病菌菌株的致病性差异,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评价了不同温度、pH值、碳源、氮源对其中不同致病力、不同采集地的6株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4株菌株的致病力差异显著,以菌株109致病力最强。供试6株菌株生长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8~32℃,较适宜生长的pH值为7,能广泛利用供试的9种碳源,氮源中的硝酸钾和L-天冬氨酸有利于菌丝生长。说明杧果链格孢叶斑病菌能适应较高的环境温度、广泛的酸碱环境和多种碳氮源。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多主棒孢菌CcTLS1基因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致病机理,以多主棒孢菌强致病力菌株HG14102524和弱致病力菌株HG15052104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cTLS1在强致病力菌株中敲除、回补以及在弱致病力菌株中异源表达等方法,研究CcTLS1在多主棒孢菌对黄瓜致病过程中的作用。CcTLS1全长为1 222 bp,与GenBank中已注释的基因无序列相似性。与野生型菌株相比,CcTLS1基因敲除菌株对黄瓜的致病力明显下降,产孢量和产孢梗数量显著减少,菌丝变细易卷曲,隔膜减少,纤维二糖水解酶分泌显著降低;而CcTLS1回补菌株致病力、产孢量以及纤维二糖水解酶分泌得到恢复;与野生型菌株相比,CcTLS1异源表达菌株对黄瓜的致病力提升,菌丝粗壮且隔膜增多,纤维素酶及纤维二糖分解酶分泌显著增加。影响多主棒孢菌致病的蛋白激酶基因CCK1、产孢相关基因(Ccflbc、CcstuA)以及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CcSCD1,在CcTLS1基因敲除菌株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结果表明,CcTLS1的表达影响菌株产孢机制、菌丝生长、蛋白激酶表达以及黑色素合成,在多主棒孢菌致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研究从不同地域和寄主组织来源的荔枝胶孢炭疽菌的生物学特征,采用离体果实直接接种法和离体叶片针刺接种法在不同品种的荔枝上对11个菌株的致病性进行了验证,发现菌株的致病性存在较大差异。从中选取致病力差异较大的强致病力菌株0977-19-2和弱致病力菌株09619-1-1进行研究,发现二者在菌丝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和颜色等方面很相似,但二者在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盘形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强致病力菌株0977-19-2的产孢量约为弱致病力菌株09619-1-1的3.2倍;培养6 h后强致病力菌株0977-19-2的分生孢子萌发率约为弱致病力菌株09619-1-1的3倍;这些差异可能是导致2个菌株致病力不同的部分原因,对研究荔枝胶孢炭疽菌的致病机制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致病力分化情况。【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和离体枝条接种法对Valsa mali两变种的培养性状和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Valsa mali在PDA上有褐色类群和乳白色类群,褐色类群为Valsa mali var.mali菌株,乳白色类群为Valsa mali var.pyri菌株。Valsa mali var.mali不同菌株之间存在致病力分化,菌株PL-1致病力最强,第7天病斑面积为9.54 cm2,菌株TS-5致病力最弱,第7天时病斑面积为4.7 6cm2。Valsa mali var.pyri不同菌株之间也存在致病力分化,菌株WW-1致病力最强,第7天病斑面积为2.72 cm2,菌株WW-2致病力最弱,第7天病斑面积为1.40 cm2。Valsa mali在不同品种间致病力不同,在‘新红星’致病力强,在‘富士’致病力弱。Valsa mali不但侵染苹果树还可以侵染梨树和桃树,Valsa mali var.pyri菌株在梨树上的致病力强于Valsa mali var.mali。【结论】Valsa mali两变种间致病力差异显著,褐色类群菌株Valsa mali var.mali致病力强于乳白色类群菌株Valsa mali var.pyri,Valsa mali两变种内各菌株之间也存在致病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死亡谷芽孢杆菌NBIF-001菌株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平板对峙结合显微观察确定其对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并采用离体组织试验研究其对黄瓜叶部灰霉病及贮藏期番茄果实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平板对峙条件下NBIF-001对灰葡萄孢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显微镜下观察到菌丝发生扭曲、肿胀和变形;离体试验结果表明NBIF-001对灰霉病具有良好的生防效果,对黄瓜叶片灰霉病和番茄果实灰霉病的防效分别达到85.91%和72.52%。  相似文献   

13.
以台农1号杧叶片为材料,采用离体叶片针刺法,对2005—2013年采自海南、广西、广东、云南、四川以及美国夏威夷、泰国地区的112株杧果炭疽病菌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能引起台农1号叶片致病,采自不同地区、不同部位和不同品种的杧果炭疽菌致病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供试菌株中强致病性菌株有30株,占供试菌株总数的26.78%;次强致病性菌株有27株,占24.11%;中致病性菌株有35株,占31.25%;弱致病性菌株有20株,占18.86%。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地区黄瓜霜霉病菌毒力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通 《北方园艺》2011,(14):141-144
为选择黄瓜抗性品种,对来自全国8个省市18个黄瓜霜霉病菌株的孢子囊长度和宽度进行研究,以期明确定黄瓜霜霉病在各地区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8个黄瓜霜霉病菌株的孢子囊存在差异,来自同一城市的菌株间差异不显著,并从供试的10个黄瓜品种中筛选出7个对不同致病菌株反应型各异,抗病感病界限明显的品种,可初步作为黄瓜霜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的鉴别寄主,利用所筛选出的鉴别寄主将18个菌株分为12个致病性类型。  相似文献   

15.
我国20个梨品种(种质)对国外梨火疫病菌的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选取Erwinia amylovora国外菌株及国内梨品种(种质),经室内接种,评价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及梨品种的抗病性,为研究梨火疫病防控技术提供技术资料。【方法】对供试的梨品种(种质)枝条采用离体接种、梨幼果半果接种法,比较3个不同来源的国外菌株E.a 0001、E.a 0017、E.a 0055的致病力。通过离体枝条接种强致病力菌株E.a0017,结合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病原菌数量,制定梨品种抗病性分级指标,综合评估梨品种的抗病水平。【结果】3个菌株对供试梨品种枝条均具有致病力,对‘库尔勒香梨‘’砀山梨‘’黑酸梨’、杜梨具有强致病力,对‘库尔勒香梨’的致病力最强;综合对梨枝条接种的病情指数均值,其致病力的强弱依次为E.a 0001E.a 0055E.a 0017。E.a 0017菌株对梨幼果的致病力较E.a 0001和E.a 0055强,而E.a 0001和E.a 0055对幼果的致病力相近。供试的20个梨品种(种质)对Erwinia amylovora的抗性水平普遍较低,其中14个品种都不同程度感病(占70%),没有发现高抗品种,2个表现出抗病性和4个具有耐病性的品种均为我国的地方品种。【结论】3个E. amylovora菌株对供试梨品种(种质)均具有强和较强的致病力。供试梨品种(种质)中‘,晋酥‘’绿梨’表现抗病性‘,霍城冬黄梨‘’八月酥‘’库车阿木特‘’棉梨’表现出耐病性,其他均为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6.
黄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对哈尔滨、北京、天津、兰州、南京、广州等地的黄瓜枯萎病菌,用G.M.Armstrong的鉴别品种以及长春密刺、津研2号黄瓜采用胚根接种法进行了小种鉴定.其结果,MSU441034、MSU8519对所有7个供试菌株表现为抗病,而PL390265则表现为感病,根据鉴别品种反应,供试菌种与已发表的小种不同,初步认为是新小种.故暂定为小种4.供试的黄瓜枯萎病菌7个菌株,其致病性和致病力大体相同,均属于同一类小种。  相似文献   

17.
黄瓜枯萎病拮抗芽孢杆菌B67在土壤及黄瓜根际的定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抗利福平标记法研究拮抗芽孢杆菌B67在土壤及黄瓜根部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利福平标记菌株B67在土壤中的定殖随时间延长土壤中菌量下降,至第31天菌量降至0。不同黄瓜品种对拮抗芽孢杆菌B67定殖影响不显著。B67菌株处理后,在黄瓜根系各部位土壤中均发现供试菌株,且菌量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但至第20天时仍能检测到供试菌株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初步研究了西、甜瓜蔓枯病病菌差异性,为深入了解西、甜瓜蔓枯病病原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 19 个西、甜瓜蔓枯病菌株进行致病力差异性研究,并对不同菌株核糖体基因内转录区序列(rDNA-ITS)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不同西、甜瓜蔓枯病菌株致病力存在显著性差异,病情指数为 85.11~4.58;但不同菌株间的 ITS 序列比较差别不大,保守程度高,菌株间的分化和变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利用菌片接种法进行灰霉病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对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中保存的不同来源地及农艺性状差异较大的96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初步抗性评价。结果显示,不同黄瓜种质材料的平均病斑面积在0~367.4mm^2之间,对灰霉病的抗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蔬菜灰葡萄孢生物学性状及致病力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所致的灰霉病是多种蔬菜上普遍发生的病害,在许多地区已造成严重损失。据Tortora等研究,灰葡萄孢不同菌株在生物学性状和致病力方面有一定变化。该病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菌源复杂,寄主植物繁多。本文对江苏省各地不同蔬菜上灰葡萄孢一般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