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用EDC法将BSA和OVA分别和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CIP)偶联作为免疫原和包被原,并经紫外扫描 (UV Scan)、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用合成的BSA-CIP免疫BALB/c小鼠,经过3次免疫后,用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选择细胞融合备用鼠,选择高效价、敏感的小鼠进行抗原超强免疫;取其脾细胞应用杂交瘤技术与骨髓瘤细胞建立分泌CI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CIP mAb,对CIP mAb的效价、敏感性和特异性等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表明BSA-CIP人工抗原偶联成功;免疫的3只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均达到10-4;其中2号小鼠血清CIP抑制效价较高且IC50最低,达48.59μg/L,融合后筛选出Z3G12B3和Z2H8C10两株敏感特异的杂交瘤细胞,其两株细胞培养上清液效价为1:512,腹水效价为1:2.56×105,Z3G12B3株对CIP的IC50为2.47μg/L,与二氟沙星、沙拉沙星有小于0.03%的交叉反应性,与其他抑制物无交叉反应性。本试验获得了高效价、敏感、特异的抗CIP mAb,为CIP残留ELISA检测试剂盒和试纸条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二氟沙星单克隆抗体的研制研制及其免疫学特征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碳二亚胺法,将半抗原二氟沙星(DIF)与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得到二氟沙星全抗原DIF-BSA和DIF-OVA.采用紫外(UV),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用BSA-DIF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选择细胞融合备用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二氟沙星单克隆抗体(DIF mAB),并对其效价、亲和力和特异性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BSA与DIF偶联成功,分子结合比为1:4.7,筛选出1H10、2F12、4D8共3株敏感特异的杂交瘤细胞,间接ELISA效价细胞培养上清分别为1:5.12×102、1:3.2x101、1:2.56×102,腹水效价分别为1:2.56×105、1:1.28x105、1:6.4×104.同种亚型分别为IgG1、IgG1、IgG2a,亲和常数(Ka)分别为2.94×1010L/mol、1.72×1010L/mol和1.35×1010L/mol.亲和力最高的1H10对DIF的IC50为2.2ng/ml,单抗与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无交叉反应.通过试验获得高效价、敏感、特异的mAb,适用于动物性食品中DIF的残留检测的免疫学试验.  相似文献   

3.
二氟沙星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免疫学特性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进的碳二亚胺法,将半抗原二氟沙星(DIF)与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得到二氟沙星全抗原DIF-BSA和DIF-OVA。采用紫外(UV),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 用BSA-DIF免疫 BALB/C小鼠, 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选择细胞融合备用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二氟沙星单克隆抗体(DIFmAb),并对其效价、亲和力和特异性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BSA与DIF偶联成功,分子结合比为1:4.7,筛选出1H10、2F12、4D8共3株敏感特异的杂交瘤细胞, 间接ELISA效价细胞培养上清分别为1:5.12×102、1:3.2×101、1:2.56×102,腹水效价分别为1:2.56×105、1:1.28×105、1:6.4×104。同种亚型分别为IgG1、IgG1、IgG2a,亲和常数(Ka)分别为2.94×1010 L/moL、1.72×1010 L/moL和1.35×1010 L/moL.亲和力最高的1H10对DIF的IC50为1.64ng/ml,单抗与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无交叉反应。通过试验获得高效价、敏感、特异的mAb,适用于动物性食品中DIF的残留检测的免疫学试验  相似文献   

4.
为制备敏感性好、亲和力高、特异性强的抗沙拉沙星(Sarafloxacin,SARA)单克隆抗体,采用碳二亚胺法合成SARA人工抗原,通过免疫BALB/c小鼠,选择血清效价高且敏感性好的小鼠,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筛选分泌抗SARA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SARA mAb,通过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对SARA mAb的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小鼠经免疫原免疫后,小鼠多抗血清效价均达到1∶128 000。选择敏感性较好的2号小鼠进行细胞融合,经多次亚克隆后,筛选出1G3、3H3两株杂交瘤细胞株,其中1G3所产SARA mAb效价较高,为1∶512 000,IC_(50)为6.34 ng/mL,亲和常数为8.55×10~8L/mol,与诺氟沙星的交叉反应率为1.06%,与其他药物交叉反应率均低于0.50%。  相似文献   

5.
抗卡那霉素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筛选及间接ELISA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碳二亚胺(EDC)法合成卡那霉素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卡那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5D7、6H8、7G4)。选择其中的5D7株抗体,经ELISA鉴定,细胞上清的效价达103以上,腹水效价达到5×104以上;建立了间接竞争ELISA法,通过优化,其检测限为0.5ng/mL,抗体IC50为3.7ng/mL,与妥布霉素交叉反应率为63.8%,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可见ELISA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简便等特点,适合于KAN残留的快速检测,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建立了分泌抗猪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液氮保存4年后复苏,细胞在HAT选择培养基中生长旺盛,分泌抗体稳定,分别命名为YNF1,YNF2,YNF3,YNF4,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介于96~115条。细胞培养上清和腹水的单抗间接ELISA效价分别为1∶80~1∶160和1∶5 000~1∶10 000。在间接ELISA和夹心ELISA检测中单抗与猪瘟病毒呈特异性反应,与正常的猪、兔肾组织提取液及其血清Ig无交叉。抗体蛋白属IgG类,亚类及轻链分别为IgG1/λ,IgG2a/κ,IgG2a/λ,IgG1/λ。结果表明,4株杂交瘤是分泌抗猪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可长期传代无限分泌单抗,是进一步研究猪瘟病毒和开发敏感、特异、快速诊断猪瘟试剂盒和试纸探针的免疫学特异性试剂来源。  相似文献   

7.
抗伪狂犬病毒闽A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纯化的猪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PRV-FA)免疫Balb/c鼠,取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伪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4G9E9和4H9C9.这2株杂交瘤细胞株细胞培养上清和小鼠腹水效价(EusA)分别为1:6 400、1:12 800及1:12 800、1:25 600.特异性鉴定结果表明,各株单抗均不与猪瘟病毒、乙脑病毒、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症病毒、猪细小病毒等发生交叉反应,这2株抗PRV杂交瘤细胞株的获得为进一步建立准确快速的抗原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抗犬I型腺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目的 制备抗犬I型腺病毒单克隆抗体。方法 犬I型腺病毒(CAV-I)细胞培养液经饱和硫酸铵沉淀,差速离心浓缩,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三免后效价过1:10000即可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在聚乙二醇(PEG)作用下融合,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有限稀释法亚克隆,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对制备完成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 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抗CAV-I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命名为C8、E9,经鉴定其亚型分别为IgG1和IgG2a。经ELISA检测,2株单抗的细胞上清液效价为1∶1600~1∶3200,其腹水效价为1∶25600~1∶51200。该单克隆抗体与CDV、FPV、FCV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结论 成功制备了抗CAV-I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建立相关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利用弗式完全佐剂和弗式不完全佐剂,乳化病毒,制备免疫抗原,对BALB/c小鼠进行三次免疫。将免疫效价达到1:10000以上的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通过间接ELISA方法对阳性杂交瘤细胞株进行筛选,并通过有限稀释法将呈强阳性的杂交瘤细胞亚克隆3~4次,直到杂交瘤细胞阳性率达到100%。得到阳性株命名为2E3,对阳性株细胞进行扩大培养,并将细胞注入腹腔,提取腹水,测定细胞上清及腹水的效价,分别为10×25,10×26。利用亚类鉴定试剂盒测定单抗的亚类。鉴定结果为IgG1型。  相似文献   

10.
用经硫酸铵沉淀、高速离心并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NS—1小鼠骨髓瘤细胞触合,共获11株阳性杂交瘤细胞.经3次克隆化和ELISA检测,筛选出3个(1B_1、5D_6、6D_8)能持续分泌抗IBD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细胞上清液的ELISA效价为1B_1,3.2×10~(-2);5D_6,6.4×10~(-2);6D_8,3.2×10~(-2).腹水效价为1B_1,1.6×10~(-5);5D_6,8×10~(-4);6D_8,4×10~(-3).3株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分别为105(1B_1),97(5D_6),85(6D_8).它们所产生的单抗皆为IgG1,所对抗的抗原决定簇不相同.3株McAb皆有沉淀特性.利用间接ELISA抑制试验,在诊断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