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比较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不同分离株间全菌蛋白组成的差异,找到其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片段,试验采用裂解液法提取分离自全国不同地区6株M.bovis分离株(W70株、1738株、Q3株、Q1株、JX02株、677株)的全菌蛋白,并利用自制抗血清对所获蛋白进行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6株分离株全菌蛋白条带数量、清晰度存在差异,其中W70株、1738株、Q3株和Q1株的蛋白条带数量及清晰度均优于JX02株和677株,蛋白质分子质量范围在23.2~130.8 ku之间;6株分离株均显现2条大小为55和43 ku的免疫杂交条带。综上所述,M.bovis不同分离株全菌蛋白组成存在差异,55和43 ku是其主要的免疫原性蛋白之一,该试验结果为M.bovis病血清学诊断、分子诊断技术及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从暗胸朱雀中分离的一株禽2型副黏病毒APMV-2/Procarduelis nipalensis/China/Suiling/53/2013(Suiling/53)的致病性,本研究分别对该病毒的鸡胚平均致死指数(MDT)、脑内致病指数(ICPI)及对4周龄SPF鸡和4周龄BALB/c小鼠的感染能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该病毒株的MDT为120 h;ICPI为0;将含有病毒的尿囊液点眼滴鼻接种4周龄SPF鸡后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或死亡,而分别从感染后2 d的气管组织、小肠、脑及感染4 d后的肺脏、气管、心脏中分离出该病毒;在BALB/c小鼠感染试验中,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并且未从采集的组织中分离到该病毒。本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株Suiling/53对SPF鸡呈低致病力,而对BALB/c小鼠可能无感染性。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5,(12):5-8
为了解2014年分离自云南省通海县的1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对病原A/chicken/Yunnan/1/2014(yn2014)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包括全基因组序列测定,遗传演化分析,抗原性分析,以及对SPF鸡、鸭和BALB/c小鼠的致病性试验。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和免疫保护试验对yn2014分离株进行抗原分析显示,yn2014与Re-5疫苗株之间抗原性差异显著。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表明,yn2014病毒HA基因与韩国、日本、中国流行毒株核苷酸高度同源,同属于2.3.4.6分支;HA含有多个连续碱性氨基酸,具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yn2014病毒人工静脉接种SPF鸡和鼻腔感染SPF鸭试验,结果显示,yn2014病毒对鸡、鸭的致死率分别为100%和50%。用10~6EID50病毒鼻腔感染6周龄BALB/c小鼠,结果显示,yn2014病毒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较低,仅在鼻窦中复制,且不能在小鼠之间传播。本研究为该分支禽流感病毒的防控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鹅副粘病毒强毒YNG-1株的分离及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鸡胚接种法从云南省某鹅场发生烈性传染病的鹅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HA,HI试验,鸡胚接种试验,血清中和鸡胚接种试验,确定所分离病毒为副粘病毒,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为10^-8.57/0.1ml。参照国际上规定的新城疫病毒毒力制定标准及其方法,测定该分离株的鸡胚是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54h,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灵敏(ICPI)为1.71,6周龄鸡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2.36。表明该分离株具有与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类似的毒力,为强毒株,命名为YNG-1株。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对6日龄鹅及16日龄鸡致死率均为100%,对6日龄肉鸭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5.
从贵州省三穗县6个规模养鸭场发病或濒死鸭各脏器中分离细菌,经细菌培养特性、染色、镜检并结合生化试验和PCR鉴定,共计分离出137株7个属的细菌,其中埃希氏菌、葡萄球菌、鸭疫里默氏杆菌为主要优势分离菌.随机选取3种优势菌稀释成含菌量为109 CFU/mL的菌悬液,按0.3 mL/只腹腔注射BALB/c小鼠,统计其死亡率,并观察其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分析其致病性.结果显示,埃希氏菌和葡萄球菌均可引起BALB/c小鼠的死亡,致死率分别为23.3%和16.7%,对死亡小鼠进行剖检可见明显病变;而鸭疫里默氏杆菌对BALB/c小鼠基本无致病性,致死率为0;生理盐水对照组致死率为0.结果表明,养鸭场细菌性疾病存在混合感染且情况严重,3种主要分离菌中埃希氏菌和葡萄球菌对小鼠存在致病性,而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小鼠基本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6.
鸵鸟新城疫病毒的分离及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贵州省某鸵鸟饲养场病死鸵它的脑、脾中分离出1株新疫病毒——鸵鸟ND99,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确诊该场流行的以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为鸵鸟新城疫。经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3日龄雏鸡内接种指数(ICPI)、6周龄鸡静脉接种指数(IVPI)测定,表明该分离株为缓发型毒株,其毒力弱于LaSota株。  相似文献   

7.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为了探讨本地有关区域 NDV毒力分布情况 ,将自 1 997年以来 ,从珠江三角洲不同地区分离获得的 3株 NDV的鸡胚平均致死时间 ( MDT)、1日龄雏鸡脑内致病指数 ( ICPI)和 6周龄鸡静脉内致病指数 ( IVPI)进行测定。1 材料与方法1 .1 病毒 ND野毒株 ,共 3株 ,包括 N株 (分离自南边 )、S株 (分离自狮山 )、L株 (分离自罗定 )均由本实验室分离、鉴定保存。1 .2 实验动物  1 0日龄鸡胚、1日龄易感雏鸡 ,6周龄非 ND免疫雏鸡均由佛山燎原鸡场提供。1 .3 毒株的鸡胚传代 将 3株 ND…  相似文献   

8.
QU分离株是一株类似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属于鸭腺病毒1型病毒。通过人工感染和细胞增殖试验,结果显示QU分离株接种无特定病原雏鸡未出现临床病症及生长发育障碍,不致死鸡胚,对鸭胚的致死率明显比引起产蛋下降的HS株低。QU株在鸡胚肝细胞、鸭胚成纤维细胞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良好,产生典型细胞病变,且在鸡胚肝细胞上的增殖滴度最高,但不适应鸡胚肾细胞。这些数据说明QU株系对鸡具有低毒力的腺病毒,有可能用作禽用基因疫苗或基因治疗的候选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9.
为确诊新疆北屯市某牛场致犊牛肺炎死亡的病原,试验无菌采集2头病死牛肺脏组织分离培养牛支原体,并进行特异性PCR鉴定及oppF基因的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分离获得2株牛支原体,分别命名为M.bovis BT-1和M.bovis BT-2;2株分离株的菌落形态呈典型的"煎蛋样";PCR扩增出牛支原体oppF基因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2株分离株的oppF基因与国际牛支原体标准株PG45的同源性分别为97.3%和97.8%;与HB0801、CQ-70W在同一进化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0.
舒秀伟 《中国兽药杂志》2013,47(2):18-20,23
从辽宁省某鹅场病死鹅中分离到1株禽Ⅰ型副粘病毒.应用鸡胚传代、电镜形态学观察、红细胞凝集、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免疫保护试验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最小致死量平均死亡时间(MDT)、脑接种致病指数(ICPI)、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三项毒力指标的测定.参照新城疫病毒毒力判定的标准及其方法,分别测定该分离株的鸡(鹅)胚MDT、1日龄鸡(鹅)ICPI和6周龄鸡(鹅)IVPI为51.6/68.6 h、1.75/1.70和1.68/1.72.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鹅副粘病毒强毒株,命名为YF株.应用YF毒株制备的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实验鸡和雏鹅,结果表明有良好的保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