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试验目的通过连续3年田间试验,验证西域金杉牌棉花打顶剂打顶效果,并与常规人工打顶作对比,探索在合理水肥运筹下的棉花化学打顶整枝技术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及成本变化情况,为西域金杉牌棉花打顶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二、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红星二场第7作业区中分路西6斗条田,面积3.3公顷,土壤肥力中等,土质为砂壤土。此化学整枝剂连续试验3年,每年的播种时间、方式、  相似文献   

2.
以陇棉3号为材料,观察了新型化学打顶剂不同打顶时间和剂量对棉花农艺性状、新生节间长度、新生果枝长度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新型化学打顶剂能够降低棉花株高,较人工打顶能够增加果枝数、降低上部果枝长,增加果节数,并能有效抑制新生节间和新生果枝长度,对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和绒长无明显影响。与人工打顶相比,同期喷施750 mL/hm~2该化学打顶剂,籽棉产量无显著差异,可以起到替代人工打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化学打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喷施化学打顶剂和人工打顶方式对棉花进行打顶,比较不同打顶方式对棉花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剂打顶时,棉花的株高、果枝数、现蕾数、开花数和结铃数高于人工打顶,单铃质量、衣分、籽棉和皮棉产量与人工打顶相当;使用化学打顶方式,棉花有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4.
化学打顶对棉花冠层结构指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研究棉花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植株形态、冠层结构特性的影响,探讨应用化学打顶剂调节棉花株型、冠层结构及产量构成因子的效应,为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棉花品种为新陆早45号、45-21(品系),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以人工打顶的棉花为对照,研究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农艺性状、冠层结构指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与人工打顶相比,化学打顶株高、主茎节数增加、株宽变小,株形紧凑;不同部位DIFN较大,叶面积指数较高,不同冠层光吸收较人工打顶的均匀,中、下部冠层光吸收率高;不同打顶剂表现为氟节胺处理的棉花产量有增加的趋势.[结论]棉花化学打顶后通过叶片吸收药剂,封顶效应较慢,与人工打顶相比叶面积指数较高;由于对果枝长度控制,使株形紧凑,冠层开度增加,保证了冠层中、下部高的光吸收率,为棉花利用化学打顶控制株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由于棉花人工打顶费用的不断上涨,棉农开始使用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剂,本文就禾田福可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剂对棉花进行2次喷施与正常人工打顶进行对比,调查棉田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为生产中大量使用化学打顶整枝剂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氟节胺化学打顶剂对棉花的影响,分析比较化学打顶剂各处理与人工打顶处理间的棉花产量、农艺性状差异,为生产上使用化学打顶技术提供参考。选用新陆早58号,以人工打顶为对照,设置3个不同化学打顶时间,比较3个处理的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分析各处理的打顶效果及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打顶相比,使用化学打顶剂可抑制主茎和叶枝顶芽的生长,增加棉花株高和果枝数,降低叶枝长和节间平均长度,增加铃数和内围铃,纤维品质差别不显著;3个打顶剂处理中,处理2较对照增产,打顶效果最好,打顶剂使用时间影响打顶效果和产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新疆北疆棉区不同打顶方式下棉花植株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免打顶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新陆早33号、新陆早45号和新陆早46号3个品种,设置喷施氟节胺化学打顶、人工打顶和不打顶3个处理,测定3个处理条件下棉花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化,分析化学免打顶技术的打顶效果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棉花喷施化学打顶剂植株高度显著高于人工打顶,但显著低于不打顶植株,但主茎节数及果枝数化学打顶植株显著高于人工打顶;果枝长度低于人工打顶植株,株型较为紧凑;化学打顶棉花上部果枝结铃数及内围铃数略高于人工打顶,但铃重显著高于人工打顶,籽棉和皮棉与人工打顶相当.[结论]喷施化学打顶剂氟节胺能有效控制棉花植株顶尖的生长,具有打顶效果,同时使得棉花株型更为紧凑.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第7师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棉花生产已实现100%机采,但棉花打顶技术环节仍需人工作业。2013年以来,125团已连续3年进行了机采棉使用化学打顶技术试验示范。为进一步探索化学打顶整枝剂的实施效果,进行了不同化学打顶剂使用效果对比试验。一、试验目的开展3种不同化学打顶整枝剂对比试验,验证其对棉花化学打顶整枝的实施效果,为化学打顶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对棉花花铃期主要性状的影响。[方法]研究3种化学打顶剂禾田福可、土优塔和棉花化学打顶剂对哈密垦区主栽棉花品系大铃148株高、果枝节数、单株结铃等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化学打顶能有效抑制棉花顶尖生长,喷药30 d后株高停止生长,能起到类似人工打顶的效果。化学打顶株高和人工打顶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主茎叶片数和单株结铃也显著高于对照。[结论]该研究可为寻求棉花高效、低成本的打顶方式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南疆棉区化学打顶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展对不同类型化学打顶剂应用效果的研究.从氟节胺复配型、缩节胺(DPC)复配型和打顶塑型剂中选择4种不同化学打顶剂,进行大田示范试验,通过测定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纤维品质4个方面,明确化学打顶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4种化学打顶剂较人工打顶(CK)对棉花单株的果枝数、果枝增...  相似文献   

11.
化学打顶剂棉田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打顶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强制延缓或抑制棉花顶尖的生长,从而达到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目的。利用由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棉花化学调控团队提供的化学打顶剂在图木舒克市开展棉花打顶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化学打顶剂可以有效抑制棉花顶端生长,达到人工打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选在岳普湖县棉花人工打顶时间段,分次开展化学打顶剂平喷,定期观察记载棉田表现,同时通过对试验和对照分区进行田间测产、室内考种等手段,综合评价化学打顶剂在减轻棉田劳动强度、简化棉花后期管理的同时,对棉花产量构成因子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为今后在该县推广应用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积累数据。  相似文献   

13.
以陆地棉新陆早60号为供试材料、以土优塔棉花化学打顶剂为试验药剂,研究了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土优塔棉花化学打顶剂能够抑制棉花顶芽生长,起到免打顶的效果,促进棉株多结铃,增加单铃重,从而增加产量,同时节约劳动成本450 ~ 600元/hm2.  相似文献   

14.
选在岳普湖县棉花人工打顶时间段,分次开展化学打顶剂平喷,定期观察记载棉田表现,同时通过对试验和对照分区进行田间测产、室内考种等手段,综合评价化学打顶剂在减轻棉田劳动强度、简化棉花后期管理的同时,对棉花产量构成因子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为今后在该县推广应用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积累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将人工打顶改为机械喷施化学打顶剂,以抑制棉花生长点的生长,从而达到节约种植成本、控制棉花顶端无限生长的效果。本文通过在棉花上喷施25%氟节胺、40%氟节胺的对比试验,掌握化学打顶剂的使用方法,为逐步实现棉田打顶机械化,降低植棉成本,提升棉花生产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在岳普湖县棉花人工打顶时间段,分次开展化学打顶剂平喷,定期观察记载棉田表现,同 时通过对试验和对照分区进行田间测产、室内考种等手段,综合评价化学打顶剂在减轻棉田劳动强度、简化棉花后期管理的同时,对棉花产量构成因子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为今后在该县推广应用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积累数据。  相似文献   

17.
打顶是棉花栽培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人工打顶需要时间较长,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本试验比较3种不同化学打顶剂的打顶效果,以期为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化学打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验证氟节胺悬浮剂用作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剂的使用效果及对棉花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化学打顶整枝剂使用效果均不理想,但是总果枝台数比人工打顶多。  相似文献   

19.
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冠层结构及群体光合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选用氟节胺复配型、缩节胺复配型2种化学打顶剂,研究田间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株型特征、冠层结构、群体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分析冠层结构变化对群体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为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北疆棉区主栽品种(新陆早45号)和主推品种(系)(中棉所50、45-21)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以常规人工打顶的棉花为对照,分别测定不同棉花品种(系)株高、株宽、叶面积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冠层不同部位透光率、群体光合速率及产量构成等指标。研究化学打顶技术对棉花叶面积指数、冠层透光率、群体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人工打顶的棉花相比,化学打顶的棉花株高显著高于人工打顶处理,且喷药后生长量较大;株宽显著小于人工打顶处理,喷药后横向生长被明显抑制。化学打顶的棉花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且高值持续期长,至初絮期(出苗后115 d)仍维持较高的值,与人工打顶的棉花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冠层上、中部透光率较高,生育后期冠层下部漏光损失较小。化学打顶的棉花群体光合速率显著高于人工打顶,且高值持续期长,至初絮期仍维持在16.04 μmol·m-2·s-1以上,较人工打顶的棉花高出14.35%-36.35%,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群体呼吸速率在达到峰值前显著高于人工打顶的棉花,峰值后与人工打顶的棉花无显著差异;群体呼吸速率占群体总光合速率的比率高于人工打顶的棉花。化学打顶的棉花单株结铃多,其中氟节胺处理棉花产量高于人工打顶。【结论】棉花化学打顶技术具有塑造株型、调节棉花冠层结构形成的重要作用;同时棉花冠层上、中部透光率大,改善了冠层中下部光环境,保证了冠层各部位均匀的光分布。化学打顶的棉花叶面积指数高且高值持续期长,增加了光合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且高值持续时间长,延长了光合时间,保证了较高的群体光合能力及长的光合功能持续期。  相似文献   

20.
以新陆早48号为材料,开展土优塔棉花打顶剂的田间比较试验,研究化学打顶对棉花农艺性状、品质、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用量土优塔棉花打顶剂处理后,棉花的株高、果枝台数、叶龄数等农艺性状均优于人工打顶(CK),打净率在80%以上。化学打顶不同用量处理棉花的单铃重增大,皮棉重、霜前花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喷施600、750、900 m L/hm~2用量土优塔棉花打顶剂相对于对照具有增产效果。化学打顶不同处理的百粒重、籽指、衣指、纤维长度、马克隆值、整齐度、伸长率等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土优塔棉花打顶剂能有效控制株高,但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