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杞柳瘿蚊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杞柳瘿蚊,在淮河流域一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柳条上虫瘿中越冬。翌年3月底4月初化蛹,4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产卵。4月中旬幼虫危害新梢,出现新虫瘿。5月中旬幼虫化蛹,下旬1代成虫出现。6月上  相似文献   

2.
2015—2018年在福建省泉州市的南安罗山林场采用林间养虫笼仿野外饲养方法,系统观察松墨天牛的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松墨天牛在泉州地区1 a发生2代,部分1 a发生3代。松墨天牛多以高龄幼虫在蛀道中越冬,4月上旬始见成虫,5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出孔高峰期。第1代幼虫5月下旬可见,6月中旬开始蛀入木质部,7月中旬成虫羽化出孔,8月中旬为第1代成虫羽化出孔高峰期。第2代幼虫最早于8月中旬出现,多数以高龄幼虫在蛀道中越冬;有15.2%松墨天牛幼虫可发育为成虫并羽化出孔和交尾产卵,于11月上旬产生第3代越冬幼虫。研究结果可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冷杉虎天牛在河北承德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树木质部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成虫活动期到6月下旬,幼虫在皮下串食韧皮组织及边材,对新移栽的白桦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4.
黄缘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缘阿扁叶蜂Acantholyda flavomarginata Maa在赫章危害华山松.该虫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夏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始见成虫并产卵,4月中旬幼虫孵化,5月下旬幼虫开始下树入土,进入越夏越冬状态.4月中旬为成虫羽化、产卵盛期,4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盛期.4月中、下旬为防治幼虫最佳时期.采用30%氯马乳油1500倍液树冠喷药,12 h虫口死亡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油茶毒蛾,又名油茶毛虫或茶毛虫,是油茶及茶树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取食叶片,也取食嫩枝、树枝、幼果等,使油茶枯死或大量减产。幼虫体上有毒毛,接触人体皮肤则红肿发痒甚至中毒。1990年前,六安西河口一带曾有油茶毒蛾发生,但危害不大。2004年普遍发生,危害面积达1万亩。2007年发生面积继续扩大,多分布在海拔100~200m的丘陵山区,油茶多为20~30年生,树高平均1~2m。发生在洼地较多,坡地较少,山顶最少。山脚平均虫口每株28群,山腰16.5群,山顶6群。因成虫趋光性强,在西河口西边路旁的油茶林单株甚至达147虫群。据4月  相似文献   

6.
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是一种危害白蜡的重要蛀干害虫。该虫在北京大兴地区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的边材坑道内越冬。4月上旬开始化蛹,4月中旬为化蛹高峰,4月底成虫开始羽化,5月中旬为羽化高峰。5月下旬成虫开始产卵,6月中旬幼虫孵化,持续到7月上旬孵化结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鉴测地块3个年度的调查,探讨并了解了油茶黑跗眼天牛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成虫啃食叶背主脉,幼虫蛀入树干危害,幼虫横向在主茎枝干环状取食一圈,引起表皮肿胀和环裂组织形层层被啃食,阻隔养份输送,造成树势减弱和叶片萎蔫,易拆断。7月下旬至10月中旬危害最为严重。幼虫3月中旬至5月下旬化蛹,4月下旬至6月中旬成虫从蛀孔爬出并交配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下旬幼虫孵化,孵化后的幼虫咬破树皮,进入木质与树皮之间食取组织形层层,幼虫老孰9月下旬至12月上旬蛀入主茎或枝干内啃食木质,老孰幼虫在树干蛹道内越冬。受油茶黑跗眼天牛危害的油茶树,受危害部以上主茎或枝干全枯死,不防治虫口密增加,危害扩大,严重威胁油茶园生态安全。提出了黑跗眼天牛幼虫的防治方法,以期为黎平县的油茶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西新松叶蜂的寄主为云南松,观察记录了广西新松叶蜂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广西新松叶蜂在云南省邱北县1年发生2代,以2龄、3龄及少数4龄幼虫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将其卵产于松针上,4月下旬卵开始陆续孵化出幼虫,10上旬老熟幼虫结茧化蛹,第二代成虫出现在10月下旬,第二代幼虫于11月中旬开始孵化,并以发育不整齐的幼虫越冬.广西新松叶蜂在每天的12:00~15:00时成虫羽化最多,第二代成虫的羽化盛期为4月中旬,雌雄性比为1:0.8,卵的孵化率为83.1%.  相似文献   

9.
女贞天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女贞天蛾(Kentrochrysalis streckeristaudinger)是女贞、桂花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福建南平1 a发生4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竖年3月下旬~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4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4月中旬孵出,5月中旬结茧,5月下旬成虫羽化;第2、第3、第4代幼虫分别在6月上旬、7月上旬、8月中下旬孵化,第4代幼虫9月中旬结茧化蛹进入越冬状态。该虫取食女贞叶部,轻者使叶片畸形,重者可将植株叶片食光,使枝梢枯死。可用人工捕杀幼虫,冬季浅翻消灭越冬蛹,以及灯光诱杀成虫等防治措施,控制害虫的爆发危害。  相似文献   

10.
巨胸虎天牛在河北承德1a 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树木皮下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成虫活动期到7月中旬,幼虫在皮下串食韧皮组织,对移栽的五角枫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1.
多油辣木植物学性状和农艺性状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云南西双版纳州在生产性栽培条件下多油辣木为期4年的试验观测,对多油辣木树型、叶、花、果等植物学性状及生长量、分枝、抽梢、开花及坐果等农艺性状作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2.
对昆明地区 3个居群厚皮香的植物群落特征 ,该种植物的花期物侯以及花、叶器官在数量上的变异等繁殖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厚皮香的生存适应能力较强 ,以半阴的林缘环境生长最好 ,阳坡生长次之 ;在阴生环境下不能正常开花结实 ;该植物存在雄性花与两性花异株情况 ,两性花比雄性花的花瓣要大 ,且变异小 ;花期物候显示 ,大小孢子发育基本一致 ,同一枝条与不同枝条上的所有花芽的开花与结果期几乎一致 ,而不同植株上的花芽开花与结果期存在一定时间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利用高产、抗寒力强的亲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抗寒前哨苗圃抗寒性的选择和初级系比、高级系比,以及生产性试验系统资料的鉴定,云研77—2和云研77—4在生长、产量、抗性等方面优于GT1,特别是云研77—4抗寒能力强。推荐在云南省西部植胶区的重寒区中规模种植;东部植胶区中寒区试种。  相似文献   

14.
为给引种栽培野生东北百合提供参考依据,对其种群结构、生境及物候学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东北百合于4月下旬出苗,10月上旬果实成熟,展叶期到花期是其重要的观赏时期;东北百合按其生长发育状况可分3种类型,即可正常开花结果型、只长轮叶而不抽生花茎型和只长基生叶型;展叶后期至子房膨大后期其郁闭度在0.8以上,林间的光照...  相似文献   

15.
住宅建筑中有利于现代居住模式的中介空间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涛  王玉芬 《森林工程》2007,23(4):73-76
通过对中介空间的空间属性:实在性、能动性、形塑性的分析,结合住宅建筑的设计手法,在现代住宅建筑中创造出富有生命力与人情味的中介空间,促进邻里交往,追寻在现代都市居住环境中迷失的邻里情谊,引导居民形成一种和谐的邻里交往观.  相似文献   

16.
爱玉子与薜荔为同属不同种的藤本植物,两者虽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许多较大的区别。通过收集有关资料和研究,着重介绍爱玉子与薜荔在形态特征、隐花果特性、天然分布以及商品品质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以供有关学者和拟引种爱玉子的投资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白林二号杨     
白林二号杨在1980年育成后,20a来在我省的不同地区以及邻近省(区)不同气候土壤条件下,相继试验栽培后,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表明它耐寒耐干旱、抗烂皮病、速生和适应性强,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在7-20a生时,平均每年每公顷比白城小黑杨或北京场增产立木蓄积6.25(1/73-13.00)m^3,相当于白城小黑杨或北京杨的210(160-333)%,增产幅度很大。  相似文献   

18.
对磴口黄河大桥进行了自振特性的研究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为检测单位提供了动力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9.
园林绿化树种——锦叶榄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叶榄仁作为最近引进我国的园林绿化树种,为让广大园林绿化工作者充分认识与了解园林彩叶——锦叶榄仁,文章介绍了锦叶榄仁的形态特征、生态特征、嫁接技术及幼苗抚育管理等内容,并总结了锦叶榄仁的园林用途。  相似文献   

20.
杉木不同优良品种苗期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对不同种源的6个杉木优良品种进行了苗期对比试验。通过对苗高、地径、高径比及苗木质量分级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杉木优良品种播种品质优良,苗木生长良好,质量高;苗高、地径、高径比在各品种苗木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广西融水杉木种源种子是苗期表现最为优良的杉木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