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低温层积和低温裸层积两种种子层积处理方式对北美鹅掌楸种子4种内源激素物质IAA、GA3、ZR和ABA的含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种子处理方式均对北美鹅掌楸种子的4种内源激素物质含量变化有影响.经层积处理后,北美鹅掌楸种子中的生长促进物质IAA和GA3含量较未经层积处理的对照种子内源激素含量有显著的提高,而其种子中的萌发抑制物质ABA的含量比未经层积处理的对照降低,特别是其种子中的IAA/ABA和GA3/ABA的比值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低温(4℃)保存和自然保存两种处理后,桢楠种子在恒温(25℃)和变温(15℃/25℃)条件的萌发过程中,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动态变化,以及内源激素与种子萌发率的关系,为阐明桢楠种子的萌发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其繁育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桢楠种子的内源激素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测定。【结果】1)自然保存的种子在恒温(25℃)条件下发芽率不足30%,最高为27.3%,在变温(15℃/25℃)条件下的发芽率不足40%,最高为37.0%,而经过低温(4℃)处理的种子在变温(15℃/25℃)条件下的发芽率最高可达66.0%;2)经过低温(4℃)处理后的种子在变温(15℃/25℃)条件下的内源激素含量GA3为417.17 ng·g-1,IAA为211.67 ng·g-1,ZR为47.69 ng·g-1,均高于恒温(25℃)下的GA3、IAA、ZR含量,GA3和ZR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ABA和IAA含量则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3)在变温(15℃/25℃)条件下内源激素GA3/ABA、ZR/ABA、(GA3+IAA+ZR)/ABA比值均比恒温(25℃)条件下高;4)在恒温(25℃)条件和变温(15℃/25℃)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与GA3/ABA、IAA/ABA、ZR/ABA及(GA3+IAA+ZR)/ABA的比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低温(4℃)可以解除桢楠种子的休眠,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在变温(15℃/25℃)条件能够打破种子内源激素间的平衡,增加促进种子萌发的内源激素含量,降低抑制种子萌发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3.
外源ABA对轮台白杏枝条内源激素含量及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浓度ABA对枝条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以轮台白杏为试材,在新梢速长期喷施不同浓度AB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期测定枝条内ABA、GA、IAA、ZR含量变化,人工低温胁迫下测定休眠期枝条的抗寒性。结果发现,不同浓度ABA处理均提高了轮台白杏枝条内ABA与ZR含量以及ABA/GA与ABA/IAA的比值,而枝条内GA与IAA含量则下降。其中以60 mg/L处理对内源激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90 mg/L处理,而30 mg/L处理对内源激素的影响不明显。同时,60 mg/L与90 mg/L处理显著降低了休眠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分别降低了1.35℃和1.23℃,故能有效提高轮台白杏枝条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4.
以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mb)1年生休眠枝条为材料,采用60Co-γ射线(剂量15Gy)处理扦插插穗,未经辐射处理为对照。于扦插后40d、47d、54d、64d、74d、84d和104d从辐射与对照处理插穗基部皮部取样,测定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R)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60Co-γ射线抑制海州常山扦插生根。与对照相比,15Gy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组的内源IAA含量、ABA含量和ZR含量均在不定根诱导和形成期间多上升,GA3含量、IAA/ABA,GA3/ABA,ZR/ABA比值含量降低,IAA和ZR含量谷值推后到来。60Co-γ辐射处理提高不定根形成期内源ABA含量,从而IAA/ABA,GA3/ABA,ZR/ABA比值降低,这是插穗生根推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温解除休眠处理后,山桐子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及与种子萌发的关系,为明确山桐子种子萌发机制提供依据,也为其繁育与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济源种源山桐子种子进行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的测定。【结果】1)25℃恒温条件下,济源山桐子种子萌发率均低于10%;15℃/25℃变温条件下,没有经历低温处理的山桐子种子发芽率仅为33%~37%,随着5℃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发芽率逐渐升高,60天低温处理的济源山桐子种子发芽率可达98.0%。2)15℃/25℃变温条件下,济源山桐子种子内源激素IAA、GA_3、ZR含量均明显高于25℃恒温,而ABA含量正好相反,(IAA+GA_3+ZR)/ABA或GA_3/ABA比值变大。3)在变温条件下,没有低温处理的山桐子萌发过程中IAA与AB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GA_3与ZR含量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经过5℃低温处理的山桐子种子只有ABA含量呈下降趋势,而IAA、GA_3、ZR含量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差别是峰值出现时间不同。4)不同低温处理时间,(IAA+GA_3+ZR)/ABA与GA_3/ABA的比值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峰值分别达到3.8±0.2,2.0±0.1,但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0、20、40和60天的比值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20、12、12天或8天、8天。5)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山桐子种子发芽率虽与单一内源激素没有相关性,但与(IAA+GA_3+ZR)/ABA与GA_3/ABA比值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结论】济源山桐子种子具有明显的冬休眠特征,在变温条件下经历不同时间5℃低温解除休眠后的济源山桐子在萌发过程中(IAA+GA_3+ZR)/ABA以及GA_3/ABA比值升高达到峰值的时间越早发芽率越高,当比值达到峰值的时间缩短到8天时,发芽率最大。低温解除休眠的作用是使山桐子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及早达到内源激素的平衡态。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幼苗顶芽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冰  于涛 《林业科技》2005,30(4):8-10
对落叶松幼苗项芽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吲哚乙酸(IAA)、赤霉酸(GA3)、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在项芽或新梢中含量较高,而新梢形成期幼苗根中IAA、GA3及ZR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时期的幼苗,而其ABA含量则与其它时期幼苗无显著差别;项芽将萌发期幼苗叶片中的IAA、GA1及ZR含量高于其它幼苗。  相似文献   

7.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香椿(Toona sinensis)1年生木质化枝条为插穗,用吲哚丁酸(IBA)和GGR生根粉(浓度分别为400、600、800 mg/L)处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浓度对插穗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分析内源激素含量及其比值与生根关系。结果表明: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可促进香椿插穗生根,IBA 600 mg/L处理后生根率最高(94.44%),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其次为GGR600 mg/L处理(88.89%),GGR 400 mg/L处理后生根率最低(84.44%)。香椿插穗露出根尖时,内源激素含量为ABAIAAZRGA;ABA、IAA、ZR、GA含量变幅分别为61.763~154.097 ng/g(FW)、35.303~64.043 ng/g(FW)、7.693~14.863 ng/g(FW)、3.907~7.300 ng/g(FW),IAA/ABA、GA/ABA、ZR/ABA、ZR/IAA、GA/ZR分别为0.297~0.633、0.033~0.073、0.075~0.186、0.179~0.326、0.387~0.512;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影响插穗内源激素变化,但规律性不明显。ABA含量是影响香椿插穗生根的主要因素,与生根率呈显著负相关;IAA/ABA、GA/ABA与生根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ZR/ABA与生根率达到显著正相关,认为IAA、GA、ZR也共同参与影响生根的进程,香椿插穗生根是植物内源激素种类和含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解除休眠的紫椴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紫椴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测定已经解除休眠的紫椴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25℃时,ABA含量增加,GA、IAA含量下降,GA/ABA、IAA/ABA的比值都显著低于适温(15℃/10℃),说明高温下,抑制型激素ABA的含量占优势时,种子的发芽便会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9.
不育紫薇‘湘韵’扦插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育紫薇‘湘韵’半木质化枝条为试材,使用植物生长激素KIBA对插穗进行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不同生根时期内源激素IAA、ABA、GA3、ZR含量,研究‘湘韵’紫薇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紫薇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内源激素含量与不定根的分化与形成密切相关,高浓度的内源IAA有利于插穗根原基分化形成及生长发育;低浓度的内源ABA有助于不育紫薇的扦插生根;高浓度的内源GA3抑制了不育紫薇插条不定根的形成;内源ZR在根原基分化形成与根的伸长两个时期的作用不同,低浓度的内源ZR促进根原基分化形成,而较高浓度的内源ZR有利于根的伸长;高的IAA/ABA值有利于扦插过程中根原基的分化与形成,低的IAA/ABA值促进扦插过程中不定根的伸长;高水平的IAA/ZR值有助于根原基分化形成,较低的IAA/ZR值有利于不定根的伸长;低水平的GA3/ABA值有利于根原基的分化形成,较高的GA3/ABA值促进不定根的伸长。  相似文献   

10.
以北美香柏Thuja occidentals L.2年生枝条为材料,采用3-吲哚丁酸钾盐(K-IBA)3个浓度(3 000、6 000、10 000 mg/L)处理扦插生根试验,清水处理为对照。扦插60天后统计插穗生根率、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平均生根数。扦插后每隔15 d从6 000 mg/L K-IBA与对照处理插穗的基部取样,测定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K-IBA对北美香柏扦插生根有促进作用,其中6 000 mg/L K-IBA的处理效果最好,其生根率为87.78%、生根数22.33根、平均根长12.33 mm、最长根长75.20 mm,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6 000 mg/L K-IBA处理组的内源IAA含量、GA含量提高,而内源ABA、ZT含量下降,促使生根率提高。在北美香柏扦插生根过程中,K-IBA处理调节了内源激素IAA、GA、ABA和ZT含量的变化,而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共同调控插穗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诱发桃形李煤污的主导因子是梨园蚧危害,该虫在浙江浦江1年3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防治方法:2月中下旬,用3 ̄5度石硫合剂全面喷洒;4月中下旬,50%杀螟松800 ̄1000倍液喷洒;6月中下旬,50%甲基托布津000倍液喷洒;11月份,50%久效膦6 ̄10倍涂干。  相似文献   

12.
以濒危果树野生欧洲李当年生新梢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以期筛选出最优培养基配方及培养程序.结果表明:野生欧洲李初代培养时,以Bs为基本培养基优于MS培养基;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激素的外植体生长势明显优于不添加激素;以B5为基本培养基,6-BA质量浓度0.5~1.0 rag/L,并添加一定量的生长素(IBA、NAA)效果较优,能较快启动生长反应,并初步形成一定的增殖率;芽增殖培养阶段,6-BA质量浓度为0.5~I.0mg/L时,以NAA为生长素,NAA和6-BA适宜的比例为1·(1-3),以IBA为生长素,IBA和6-BA适宜的比例为1:(3~5)较适宜.  相似文献   

13.
以新鲜稠李花粉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蔗糖、硼酸、钙等组分对其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促进花粉萌发,但超过一定浓度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都有所下降。综合分析认为蔗糖、硼酸、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8%、0.015%、0.015%最为适宜,此时花粉萌发率最高,花粉管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4.
首次报道了中国樱桃的花芽分化规律.中国樱桃中、短梢上花芽的形态分化开始期早,镜下观察最早出现在5月下旬;长梢上的花芽形态分化晚,可陆续分化到8月中旬.单个花芽分化过程历时约110d,中、短梢上花芽生理分化期在形态分化开始前1个月.  相似文献   

15.
紫叶稠李是一种抗逆性很强的优良彩叶乔木树种,可采用播种、嫁接、扦插、组织培养等多种方法繁育苗木。本试验采用250 mg/kg、500 mg/kg、1 000 mg/kg、1 500 mg/kg及2 000 mg/kg等不同浓度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速蘸30 s处理紫叶稠李嫩枝插穗,进行全光喷雾嫩枝扦插繁殖,结果表明:浓...  相似文献   

16.
樱桃李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樱桃李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起源、地理分布及其地理变异类型,探讨了樱桃李果实所含营养成分及其营养与医疗保健价值;分析了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与评价的现状、新品种选育研究的进展;指出了目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展望了樱桃李系列产品开发与应用的广阔前景。旨在实现樱桃李无公害、标准化栽培及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推动其功能性饮品、保健品及药品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李子果肉单宁结构及其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李子果肉的总酚含量与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联合核磁共振(NMR)技术详细研究了李子果肉单宁的类型、聚合度及平均分子质量.同时用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法研究了李子果肉单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李子果肉中总酚质量分数为8.29%±1.30%,可溶性缩合单宁质量分数为1.43%±0.93%;构成该单宁的黄烷-3-醇结构单元主要是表儿茶酚,在化学结构上属于原花青定类型,且大部分聚合物的结构单元之间存在A型和B型2种连接方式,平均聚合度为5.3,平均分子质量为1583.7u;李子果肉单宁具有较高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其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57.98mg/L.  相似文献   

18.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Prunus mume var. pendula were studied by using AFLP markers. 18 accessions representing 14 cultivars ofPrunus murne var. pendula were selected from the germplasm collection at the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Mci Flower. Seven Mse I-EcoR I AFLP primer combinations revealed 450 legible bands, and 269 of which were polymorphic markers. A similarity matrix was prepared using the simple matching coefficient of similarity and Nei‘s (72) distance coefficient. A UPGMA dendrogram demonstrated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cultivars. The information given by AFLP markers wa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morphotypes, and roughly supported the new revis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Chinese Mci Cultivars. But there were still several exceptions: 1) the ‘Guhong Chuizhi‘ inserted between the ‘Tiaoxue Chuizhi‘ and the ‘Danfen Chuizhi‘; 2) the ‘Wufu Chuizhi‘ kept off the Pink Pendant Form, and the ‘Moshan Chuizhi‘ was removed from Viridiflora Pendant Form; 3) the ‘Danbi Chuizhi‘ and the ‘Shuangbi Chuizhi‘ of Viridiflora Pendant Form got together well but fell within the Pink Pendant Form.  相似文献   

19.
山杏容器苗质量指标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找出容器苗质量评定的指标,本试验通过主分量分析的方法,对山杏容器苗质量指标进行了探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04-2006年,对山杏、山樱桃进行种源试验,结果表明:山杏敖汉旗等4个种源苗期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敖汉旗和巴林右旗种源高生长、速生性、苗木形态及整齐度等明显优于万家沟和乌拉山种源。造林初期山杏树高、地径、冠幅等性状差异明显,广义遗传力较大,种源间遗传变异丰富。种源排序为敖汉旗>巴林右旗>乌拉山>万家沟。初步选择敖汉旗为优良种源。山樱桃西苏旗种源苗期高生长、地径生长等明显超过其他3个种源,造林试验表现优秀。固阳种源次之,该种源生物量较高。万家沟和凉城种源生长量、适应性和抗性等都表现较差。西苏旗种源为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