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隼 《云南林业》1997,18(4):25-26
红豆—海红豆—相思子□华隼王维的一首题咏红豆的《相思》诗,使红豆的芳名流传千古。然而,后人对“红豆和相思究竟为何物”,却众说不一。王本泉先生在1997年第2期《云南林业》上发表的《亦毒亦药话红豆》,认为“王维诗中所称的红豆和相思豆,均为红豆属”,又说...  相似文献   

2.
红豆树是国家Ⅱ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开展百年红豆树群落学特征研究,对于保护红豆树古树群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霞浦县崇儒乡,用群落学方法对百年天然红豆树群落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红豆树、刨花润楠和毛锥3个树种在乔木层中占据绝对优势,三者的重要值分别为84.1%、49.3%和29.5%。根据群落中各树种的重要值,可将其命名为“红豆树+刨花润楠+红楠”群落。红豆树古群落垂直结构丰富,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层明显,上层木为红豆树和刨花润楠,中层木为红楠、毛锥、钩锥等,林下更新层主要为红豆树、刨花润楠、毛锥。红豆树群落红豆树种群呈增长型,天然更新良好,在无干扰状态下红豆树群落能够实现自然更新。  相似文献   

3.
小籽海红豆(Adenanthera microsperma)及海红豆Adenanthera pavonia是含羞草科海红豆属植物在中国分布的2个种。为了认识小籽海红豆的解剖特征及其与海红豆的差异,对2种木材解剖构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两者宏观构造上材色和树皮区别明显,微观构造上细胞大小、木射线类型具明显差异,其余解剖构造特征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机械破皮浸种对红豆树种子萌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雅飞  杨敏 《四川林业科技》2011,32(6):97-98,18
红豆树集珍贵木材、药用、景观、文化等价值于一体,具极高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种子坚硬,种皮透水性差,必须经特殊催芽处理才能萌发。本文以种子催芽过程中采取的不同措施进行萌芽率的对比试验,发现机械破皮对红豆树种子萌芽率的影响最大,初始水温90℃自然冷却浸种3 h,发现播后第60天机械破皮比不破皮浸种的红豆树种子萌芽率高2...  相似文献   

5.
红豆树在混交林(红豆×杉木)中的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不同林分类型红豆树生长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中的红豆树 5年生前树高、胸径及 10年生前材积生长状况与纯林差异不大 ;10年生后 ,混交林中红豆树生长能力增强 ,生长量明显超过纯林。生长后期 (33年生后 )的总生长量比纯林大 ,但连年生长量急剧下降 ,表明混交林已到达成熟期  相似文献   

6.
邻水县天然红豆树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省邻水县古路乡天然红豆树资源的调查,发现邻水县存在着大量的天然红豆树资源。文章在分析红豆树特性及邻水县红豆树资源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对其保护和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红豆树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豆树嫩枝及硬枝插条为材料,采用ABT类生根粉为生长调节剂进行红豆树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嫩枝扦插枝条生根效果优于硬枝扦插,带顶芽主枝插穗生根效果最佳;同时ABT类生根粉的应用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红豆树插条的植物生根,以ABT6100 mg·L-1处理15 min,红豆树的扦插效果及各形态指标最佳。  相似文献   

8.
红豆树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豆树 (OrmosiahosieiHemsl.etWils)又名花梨木、黑樟、红宝树 ,是蝶形花科红豆树属的树种。主产我国江苏南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南部及四川等地。多生于海拔6 5 0m以下低山区、谷地、溪边阔叶林中 ,与樟树、栲树、树参、石栎、冬青、枫香等混生。红豆树为珍贵用材树种 ,木材边材浅黄褐色 ,有光泽 ,纹理美观 ,结构均匀 ,气干密度 0 75 8g/cm3 。心材褐色 ,耐腐朽 ,易切削 ,切面光滑 ,油漆后光亮性好 ,易胶粘 ,供制高级家具、仪器箱盒、装饰品、高级地板 ,有些地方用于制剑柄及剑鞘。由于木材有特…  相似文献   

9.
红豆树杉木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三明莘口教学林场的 33年生红豆树和 31年生的杉木混交试验林的研究结果表明 :先种生长较慢的红豆树 ,后种杉木 ,缓和了种间关系 ,长期生长稳定 ,取得良好的效果。混交林平均蓄积量高达 474 5 4m3 ·hm-2 ,是红豆树纯林的 2 3倍。3种混交比例 ,以红豆树∶杉木为 1∶2的林分蓄积量最高 ;2∶1的林分蓄积量最低 ,但红豆树的蓄积量却最高。混交林中的红豆树平均树高、胸径明显大于红豆树纯林 ,而冠幅小于纯林 ,树干分叉高度大于纯林 ,说明红豆树杉木混交林能明显促进红豆树生长 ,并长成优质良材  相似文献   

10.
<正>红豆草,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病虫害少,是饲料、蜜源、蔬菜等多用途作物。近年来在我县科协科技示范园引种试验表现良好,每年可青割3~5次,亩产鲜草5000kg,第一、二年均可采种,一般亩产种子35kg。红豆草营养丰富,据测定在青割期含蛋白质26.5%、粗脂肪8.17%、无氮浸出物11.4%,另含16种氨基酸,同时还富含钙和  相似文献   

11.
在福建省永春碧卿国有林场杉木采伐迹地进行红豆树与杉木萌芽条4种混交比例(4豆∶1杉、3豆∶1杉、2豆∶1杉、1豆∶1杉)造林试验。结果表明:6年生红豆树平均胸径、树高生长量在不同混交比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6年生杉木平均胸径、树高生长量在不同混交比例间差异不显著,6年生杉木萌芽林与红豆树已经产生较为明显的生长环境空间的竞争;不同混交比例对红豆树主干分枝数、高径比、枝下高与全高比等干形生长指标的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12.
木荚红豆实生母树林营建技术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木荚红豆的实生苗培育、超级苗选择和母树林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实生苗培育中应选择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圃地育苗,实生超级苗是木荚红豆采种母树林建立采用的主要材料,木荚红豆实生母树林早期营建的密度可采用3×4m,基肥和追肥是其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梁文彪  段左俊 《热带林业》2007,35(3):37-38,36
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 Merr.)具有寿命长、抗性强、适应性广、生长快、主干直、枝叶浓密、树形优美、繁育容易、萌芽力强等特性,并具有常绿、花香,没有污染等特点,是优良的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4.
红豆树开花结实规律及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定株观察红豆树开花结实的发育节律,掌握红豆树生物学特性等。多地点、多处理的重复催芽试验,发芽率差异极显著。机械破皮与始温80%温水自然冷却浸种1d的催芽处理对发芽率效果显著,但二者的Q检验差异不显著。机械破皮催芽处理的田间发芽率可达到94.7%,始温80%温水自然冷却浸种1d的催芽处理发芽率可达到82.3%。多次重复温水催芽处理的发芽率在85%以上,温水催芽处理高效、便捷、实用性强。种子宜干藏。  相似文献   

15.
兴山县天然红豆树群落分布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黄粮镇公坪村陈家沟天然红豆树群落的调查,确定兴山县天然红豆树资源分布范围。本文在分析红豆树生长特性、分布和生长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保护和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福建省永春碧卿国有林场,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幼龄期红豆树人工林开展氮、磷、钾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福建山地土壤磷元素欠缺较突出的情况下,磷肥的及时补充供给对幼龄期红豆树林木胸径、树高生长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氮、磷、钾三元素对幼龄期红豆树林木胸径、树高生长的重要性依主次关系为磷氮钾;氮、磷、钾施肥组合中,以N1P1K3(尿素150 g·株-1+钙镁磷肥120 g·株-1+氯酸钾30 g·株-1)对红豆树胸径生长影响最大;以N2P1K1(尿素100 g·株-1+钙镁磷肥120 g·株-1+氯化钾90 g·株-1)对树高生长促进作用最大。由此可见,在福建山地红豆树幼林施肥以磷肥为主,单株施钙镁磷肥120 g,配合施100~150 g尿素和少量氯化钾为宜。  相似文献   

17.
红豆树百年老林分的主要生态特征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红豆树(Ormosia hosiei)百年以上老林分的11个乔木层树种的相对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等指标。红豆树在该生态环境中比其它树种的适应性都好。红豆树种群稳定性较好,榕冬青次之,其它树种尚处群落发育初期,演替趋势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通过标本和文献研究及野外调查,确认了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红豆树(Ormosia hosiei)在其自然分布区的最北端—陕西秦岭有分布,并认为种子产量低、虫害严重是造成红豆树在该区濒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海南红豆终年常绿,无休眠期,生长迅速,能耐-2℃的低温,抗6~8级台风.并以其树形优美、嫩叶鲜艳、夏季成浓荫、极富个性而被人们所喜爱。栽植时会随着配置法、疏密度的不同而展现不同的环境效果,给人不同观赏意境。  相似文献   

20.
《湖北林业科技》2021,50(1):6-9
红豆树是中国特有物种,多混生于阔叶林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物种,为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采用样地法对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杨林桥镇杨林桥小学旁红豆树种群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种群年龄结构、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研究结果均表明红豆树种群呈稳定型特征;空间分布指数法、负二项参数(k)法检验结果表明红豆树种群分布呈集群分布。对红豆树野生种群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