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作为新型肥料的水溶肥发展迅速。但目前一些水溶肥产品存在不少问题, 亟待规范和提高。为了从标准入手不断规范水溶肥料行业,进一步提高水溶肥产品质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有关部门对原水溶肥料行业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为了帮助生产企业、经销者和农民领会水溶肥料行业新标准, 现笔者试将新旧标准的主要差异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本报讯水溶肥适合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肥料成为中国肥料产业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作为新型功能肥料的引领企业,帝益肥一直走在行业的前端,"帝益肥"保水松土功能肥料已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接受和认可,在此基础上,帝益肥经多年研发,近期又成功推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立志作新型功能肥料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据介绍,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  相似文献   

3.
<正>成都市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晓霞:调整价格体系,倡议推广颗粒水溶肥从营销角度看,水溶肥未来发展有两大趋势。首先,由于水溶性肥料目前处在新型肥料市场的前沿,价格比较高,所以水溶肥第一个发展方向应该是价格体系的变化,要从高端肥料变成老百姓都用得起的肥料。然而,水溶肥与一般肥料对比特点突出,使用要求较高,既要满足水溶物的要求,又要把价格降下来,过程是漫长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农资传媒副总编辑张琴:发现行业问题,以媒体视角解读行业发展近年来,水溶性肥料快速发展,已成为行业热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农资传媒发布《中国水溶性肥料行业发展报告》,分析并提出了目前水溶肥行业的现状以及水溶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媒体的角度提出了建议。调查中发现,我国水溶肥龙头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溶肥企业需要突破的瓶颈在于如何与设备企业对接,63%的企业认为只有灌溉设施企业和水溶肥生产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未来水溶肥行业发展才能稳步前进。在调查中,企业认为水溶肥要大范围地推广,仅仅靠企业自身很难做  相似文献   

5.
正在乡下调查时,很多农民朋友提出水溶肥的相关问题,如水溶肥是否就是冲施肥,如何鉴别水溶肥的质量以及怎样合理施用等。水溶肥是指能够完全溶解于水的多元素复合型肥料,与传统的过磷酸钙、造粒复合肥等相比,水溶性肥料具有明显的优势,水溶肥是一种速效性肥料,能迅速地溶解于水中,无残渣,能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第一批新型大量元素水溶肥生产顺利结束,标志着云天化第一批新型花卉大量元素水溶肥正式亮相。据了解,此新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是由云天化公司研发中心、红海磷肥、花匠铺科技三方共同合作开发、生产。第一批花卉新型大量元素水溶肥包括两种肥料,分别为平衡型(20-20-20+Te)大量元素水溶肥和高钾型(12-6-40+Te)大量元素水溶肥。两种产品由研发中心组织开展升级开发,主要从玫瑰、百合、  相似文献   

7.
<正>农谚说得好:"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我国水、肥资源与农业增产之间的矛盾导致水溶肥迎来机遇。水肥一体化、肥料利用高效化、配方使用简单化、施肥机械化、成本节约化,成为符合中国农业发展要求、解决行业矛盾的发展方向。为此,迎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水溶性肥料产品迎来发展机遇。日前,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水溶肥专委会秘书长高力,针对我国水溶性肥料发展现状、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谈了自己的看法,并给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在乡下调查时,很多农友提出水溶肥的问题,如水溶肥是否就是冲施肥,如何鉴别水溶肥的质量以及合理施用等等疑问,因此,只有搞清什么是水溶肥,才能做到合理施肥。什么是水溶肥料?它是指能够完全溶解于水的多元素复合型肥料。它是一种速效性肥料,能迅速地溶解于水中,无残渣,能被作物的根系和叶面直接吸收利  相似文献   

9.
<正>腐植酸水溶肥是一种新型肥料,也是一种多功能肥料。其主要作用包括刺激作物生长、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为作物提供营养元素、促进微生物的繁殖与活动。因其具有迅速溶解于水,易被作物吸收,且吸收利用率相对较高的特性,可以随水冲施,滴灌、叶面喷施,其省时、省水、省肥等优点备受青睐。为进一步验证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效果,在不同地区的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进行试验。试验表明:施用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有利于提高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正>水溶肥国内市场空间大门被打开2007年前,水溶肥还是一种不为人熟知的高端肥料,市面上仅有以色列、美国等进口肥在售。然而,由于这种舶来品虽然有着动辄一吨上万元的高昂售价,更有着高昂的利润使得市场并未迅速打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节水农业的大力发展与扶持,越来越多的国内农资企业加入到了这个冉冉升起的新领域。截至2013年1月,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登记水溶肥总计4539个,这一数字比2012  相似文献   

11.
<正>水溶肥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农业用水、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减少劳动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水溶肥的施肥技巧。避免直接冲施,采取二次稀释。水溶肥比一般复合肥养分含量高,用量相对较少,直接冲施极易造成烧苗伤根、苗小苗弱等现象,二次稀释不仅利于肥料施用均匀,还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少量多次施用。由于水溶肥速效性强,难以在土壤中长期存留,少量多次是最重要的施肥原则,符合植物根系不间断吸收养分的特点,减少一次性大量施肥造成的淋溶损失。一般每次每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初步探讨了聚磷酸铵作为新型高效水溶肥对设施辣椒生长以及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影响,为聚磷酸铵作为氮磷源肥料的应用推广提供基础。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磷肥对照相比,聚磷酸铵水溶肥可以提高辣椒产量、改善辣椒品质,并且在短期内对降低土壤pH有一定作用。综合分析,聚磷酸铵水溶肥可以作为新型的氮磷源肥料应用到大量元素水溶肥生产和应用中。  相似文献   

13.
正本报讯6月16日,2016中国国际特种肥料大会在山东省青岛召开,红四方悬浮液体水溶肥闪亮登场。红四方此次推出的壮根促苗型、旺苗促花型、壮果膨果型、果实上色型、养地型等功效的液体悬浮水溶肥,吸引了诸多经销商、农户前来咨询洽谈。展会期间,与会客商充分认识到红四方液体悬浮水溶肥是一款营养全面、生态环保、绿色高效的新型肥料,是当前国家倡导、大力发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高性价比代表的肥料品种之一,水溶性肥料在我国"水肥一体化"的农业蓝图中本应"宏图大展",却因何在终端环节销售难上量,叫好不叫座?产品混乱、价格虚高、设施制约、服务乏力、农民用肥习惯等因素,给水溶肥推广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水溶肥要想持续发展,最需要解决的是如果真正落地的问题。水溶肥概念存争议———可水溶肥料是否都是水溶肥?  相似文献   

15.
正水溶肥作为"环保型肥料",与绿色发展、高效农业、精准施肥等理念一脉相承。对水溶肥企业来说,未来应把握机遇:确立优质绿色的发展方向,满足国家食品安全和绿色施肥的相关要求。发展水溶肥的过程中要吸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增加有机类材料,确保水溶肥产品绿色安全;向精准化、专用化方向发展。每一种作物在不同生命期有不同的营养元素需求,这要求水溶肥  相似文献   

16.
正主持人:SQM进入国内市场时间已久,那么目前我国水溶肥发展还存在哪些短板?张贵民:随着水溶肥料行业的发展,我国水溶肥行业标准的制定不能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深化,不断适应新产品的发展。水溶性肥料发展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在于降低生产成本,不做肥料当中的"贵族肥料"。一般大田作物所施用的水溶性肥料不需要进行造粒,造  相似文献   

17.
<正>一看水溶性。鉴别水溶肥的水溶性只需要把肥料溶解到清水中,看溶液是否清澈透明,如果清澈透明,那表明水溶性很好,反之就差。二看比重。真正好的水溶肥产品密度都在1.3千克/升,也就是说,100毫升的液体水溶肥,实际重量应该在130克左右。三看登记证号。农业部规定,所有的肥料商品必须实行一厂一证,不允许借证套证。一些厂家在没有厂房、没有技术、没有设备、没有肥料登记证的前提下私自生产,编造肥料登记证以混淆视听,所以购买者可以登录国家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水资源问题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凸显,发展节水农业已经不仅是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农业和化肥行业发展的方向。在这样的形势下,水溶性肥料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行业热点。在中国农资传媒发布的《中国水溶性肥料行业发展报告》调查显示,对于水溶肥发展的前景,73%的企业都认为前景较好。然而,19%的企业认为国内的水溶肥发展前景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由于我国分散种植的农业生产现状阻碍水溶肥的发展,同时设施数量偏少、假冒伪劣比较严重、技术服务质量较低成为影响水溶肥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水溶肥企业需要突破的瓶颈在于如何与设备企业对接,63%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水溶肥行业进入了百花竞放的快车道,许多国产水溶肥品牌异军突起,然而,比水溶肥起家早十多年的叶面肥却似乎陷入行业发展的困顿期,在市场竞争中,被水溶肥抛在身后。日前,在广西南宁举行的中国农资传媒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水溶性肥料高层论坛上,国内主流水溶肥企业纷纷到场,除此之外,中华肥王——广西喷施宝公司董事长王祥林等一批叶面肥企业老总的现身更加  相似文献   

20.
<正>通过小区试验,验证肥滴灌牌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一、试验设计表1土壤养分状况试验时间:2009年4~10月。供试作物为棉花。供试肥料为肥滴灌牌大量元素水溶肥料。随机区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