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比较油棕新品种RYL31—40 10个油棕新品种的抗寒性,在经历了2012年冬季低温寒害之后,于2013年4月对广东省江门市油棕抗寒种植前哨点的油棕试种基地进行调查,测定各油棕新品种的寒害指数。参考《油棕品种区域适应性试种观测技术规范》中寒害调查方法,将所调查的油棕进行分级,然后根据权数计算寒害指数。结果表明,RYL38和RYL32的寒害指数较大,分别为0.286、0.270,RYL40、RYL31和RYL39的寒害指数相对较小,分别为0.157,0.177和0.183。以寒害指数作为评价油棕新品种抗寒性的指标,结果得出10个不同新品种油棕在江门地区能够顺利过冬,其中RYL40、RYL31和RYL39的抗寒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2.
在0~15℃温度范围内,测定10个油棕种质的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及相对电导率等与抗寒性大小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利用SAS8.1统计主成分分析法,对10份油棕种质的抗寒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是反映油棕低温胁迫的最重要指标,其次是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再次为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处理的10个油棕种质的综合抗寒力为:RYL38RYL36RYL31RYL33RYL39RYL34RYL32RYL37RYL40RYL35。  相似文献   

3.
为了利用半致死温度(LT50)探讨不同来源地油棕种质的抗寒适应性和抗寒能力,以不同来源地区的油棕资源(包括本地油棕OPDB,马来西亚YGH、GH、HRU,非洲科特迪瓦OPKT)的2年生幼苗的叶片为材料,对其分别进行0、5、10、15℃低温处理,测定相对电导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同时测定油棕叶片伤害率的变化。结果表明:5个油棕资源的的叶片伤害率和相对电导率均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而上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的半致死温度表明,不同油棕资源抗寒性差异较大,耐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OPBDOPKTYGHGHHRU,其半致死温度范围在3.57~6.69℃。半致死温度可作为评价油棕抗寒性的一个可靠指标,该研究结果为油棕的引种和种质的抗寒性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油棕低温抗性及适应机制,对西双版纳新引油棕品种T1,T2,T3,M1,采用人工低温恒温槽处理离体叶片,测定电解质外渗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结果表明,4个品种相对电导率随温度的降低呈“S”形曲线上升,模拟Logistic方程,求出低温半致死温度作为抗寒能力参考指标,其中以T1(-4.11℃)的抗寒性最强,T3(-2.90℃),T2(-0.92℃)次之,M1(2.18℃)抗寒能力最差。冬季常温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相对较高,保护酶活性较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表现较低,保护酶活性则提高,说明低温胁迫诱发了保护酶活性,消除了部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降低了低温胁迫对膜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抗寒型大叶女贞的筛选及其抗寒性与相对电导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株优势木法对郑州市区的大叶女贞进行了抗寒型筛选,共筛选出20株抗寒优树;在筛选优树的基础上,对其抗寒性与相对电导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叶女贞的抗寒能力与其叶片相对电导率关系密切,抗寒能力越强,持续低温处理时叶片相对电导率回归系数越小;8月份-15℃、-20℃处理和12月份-20℃处理时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可以直接用来鉴定无性系间抗寒性强弱。比较结果显示:抗寒优树中65号抗寒性较强,66、4号次之,49号最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引自中亚地区的3个大樱桃品种和自国内引种栽培的7个甜樱桃品种的一年生枝条抗寒力进行测定分析,初步了解并评价引进品种的抗寒性,为新疆地区樱桃种植区划及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进入休眠期的一年生枝条为材料,通过不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各品种的电解质渗出率,配合Logistic方程拟合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初步评价各品种的抗寒性.[结果]不同品种在-12~-33℃低温胁迫处理下,其电解质渗出率为25;~64;,半致死温度(LT50)为-21.20~-23.90℃.中亚大樱桃的LT50低于甜樱桃品种1.72~1.96℃,以中亚大樱桃品种YT07-1-1抗寒性最强.[结论]各品种的抗寒能力存在差异,抗寒性强弱的顺序依次为:YT07-1-1 >YT07-2-1、YT07-2-2>拉宾斯>雷尼>萨米脱>砂蜜豆>早大果>友谊>红灯,所能忍耐的极端低温为-21~-24℃.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对10个油棕新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个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g新品种(RYL31~RYL40)半年生实生苗进行短期低温处理,测定油棕在低温逆境下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再上升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油棕可溶性糖含量受温度影响较大,且随低温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丙二醛(MDA)含量、质膜相对透性随温度降低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RYL37、RYL38和RYL39品种的MDA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不同生理指标对低温的敏感度不同,轻度低温能刺激植物防御机能增强,重度低温则会扰乱植物本身的防御机能.  相似文献   

8.
北方冬油菜抗寒性的形态与生理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宁宁    孙万仓    刘自刚      史鹏辉    方彦      武军艳    曾秀存    孔德晶    鲁美宏    王月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3):452-461
【目的】低温是影响中国北方冬油菜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冬油菜抗寒机制研究至关重要。从形态、生理、解剖等水平对冬油菜抗寒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各相关指标与冬油菜抗寒性之间的关系,筛选可靠的抗寒鉴定指标,建立冬油菜抗寒性评价数学模型,为中国北方冬油菜抗寒种质筛选及品种抗寒性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对7个不同抗寒性代表性冬油菜品种幼苗进行低温处理,观察其生长习性和叶片解剖特征,测定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根颈直径及根部干重,采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抗寒性进行分析并建立抗寒性评价模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冬油菜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与越冬率、5-0℃的POD活性变化、0--5℃的CAT活性变化、10-5℃的游离脯氨酸变化量(X1)、5-0℃的可溶性蛋白变化量(X2)、生长习性(X5)、根颈直径及地下部干重(X6)呈显著负相关,与0--5℃的POD变化量、栅海比(X3)、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和气孔面积(X4)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主成分分析得到7个品种抗寒性排序与田间越冬率一致;以回归分析筛选出6个指标建立冬油菜抗寒性评价数学模型:Y=-7.58-0.018X1-0.542X2+3.903X3-0.002X4+0.195X5-0.066X6,(R2=1.000);聚类分析将7个品种按抗寒性强弱分为5类,抗寒性强的类型中冬油菜苗期表现匍匐生长,栅海比小,气孔面积小,地下部干重大,Pro活性和SP含量随温度降低增加量大,与之前所做抗寒性排序一致,通径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变化是影响冬油菜抗寒性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低温处理下秋菊叶片的各脂肪酸组分含量和半致死温度(LT50),对9个秋菊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确定合适的抗寒性评价方法。【方法】以早花品种‘檀香狮子’、‘日出东方’、‘铜雀春深’、‘早粉盘’、‘金锋铃’和晚花品种‘关东新侠’、‘云龙凤舞’、‘星光灿烂’、‘墨宝’等9个秋菊品种为试材,进行16和5℃温度处理,通过气相色谱法对其叶片脂肪酸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在低温恒温槽中进行低温(0,-4,-8,-12,-16,-20℃)处理,测定其脚芽叶片电导率,确定LT50。【结果】秋菊叶片饱和脂肪酸中含量最高的是棕榈酸(C16∶0),16℃时其相对含量为11.06%~16.20%,5℃时相对含量为9.88%~11.28%;不饱和脂肪酸中含量最高的是亚麻酸(C18∶3),16和5℃下其相对含量分别为51.79%~64.63%和59.99%~64.31%。叶片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温度的降低而上升,其中亚麻酸/(油酸+亚油酸)明显高于亚麻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亚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墨宝’、‘星光灿烂’、‘铜雀春深’3个品种的LT50在-9℃以下,‘日出东方’LT50为-6.91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9个秋菊品种中抗寒性较强的包括‘墨宝’、‘星光灿烂’和‘檀香狮子’;抗寒性中等的包括‘金锋铃’和‘早粉盘’;抗寒性较弱的包括‘铜雀春深’、‘云龙凤舞’、‘日出东方’和‘关东新侠’。【结论】菊花叶片中的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可作为鉴定秋菊品种抗寒性的有效指标,‘墨宝’、‘星光灿烂’2个品种的抗寒性较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LT502种指标的有机结合,为菊花抗寒品种的快速筛选及抗寒性评价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电导率法和Logistic方程测定杨桃枝条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半致死温度(LT50)探讨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选育出的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大果甜杨桃4号与土种酸杨桃品种枝条的抗寒适应性和抗寒能力。以3、5、7年树龄杨桃枝条为试材,分别进行4、2、0、-2、-4、-6℃不同温度的低温胁迫处理,测定相对电导率,并拟合应用Logistic方程计算4种杨桃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对照组不作低温处理),评价这4种杨桃的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4个杨桃品种的相对电导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同一杨桃品种不同树龄之间,随树龄的增加,当年生发育枝的抗寒性增加;同一杨桃品种不同枝龄之间,随枝龄的增大,抗寒性增强。不同杨桃品种抗寒性存在差异性,抗寒性顺序依次为土种酸杨桃﹥大果甜杨桃4号﹥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4个杨桃枝条的半致死温度(LT50)范围在0~-2℃。  相似文献   

11.
12个油棕新品种大田栽培抗逆性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株调查统计法,对种质圃12个油棕新品种多年来大田抗逆性表现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连续9个月的干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棕的生长、开花、结实与产量,但无植株因干旱死亡,其中品种RYL7和RYL3表现最好;中心风力达11级的强台风后,64%以上植株的叶片受损,但断折叶片仅占树体总叶片数的2.9%~8.2%,无折干和倒伏植株;受持续32d低温冷害,期间花序、初果、小果几乎全部受冻害死亡,受冷害叶片数占植株所有叶片数的3.5%~17.4%,但无植株死亡,当年油棕减产约20%。冷害后所有植株都正常开花、结实;几乎无明显病虫害,多年来没有喷洒过农药,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12.
对10种海南胡椒属植物叶片进行-3,-5,-7℃低温处理后,采用电导仪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低温低温胁迫对海南胡椒属植物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同时对其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蒌叶、山蒌、大叶蒟、复毛胡椒抗寒性较强,而大叶种胡椒和海南蒟的抗寒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3.
对26个油棕新质RYL14~RYL40幼苗期间的主要农艺性状株高、冠幅、叶片数、叶宽、叶长、叶厚度等进行13个月的连续观测,农艺性状表现评价结果表明:26个油棕新品种在幼苗期、苗圃生长期对我国热带北缘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与国外相比生长表现基本一致,且无明显病虫害。  相似文献   

14.
8个桃品种在兰州地区的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对8个桃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8个桃品种一年生休眠枝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27.76~-20.92℃,其中陇蜜9号和陇蜜12号的抗寒性极强,低温半致死温度-27℃;汪建国3号、敦煌冬桃抗寒性强,低温半致死温度约为-24.5℃;陇蜜15号和陇油桃1号抗寒性中等,低温半致死温度约为-23℃;孙玉1号和农神蟠桃抗寒性最弱,低温半致死温度约为-21℃。供试桃品种抗寒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陇蜜9号、陇蜜12号、汪建国3号、敦煌冬桃、陇蜜15号、陇油桃1号、孙玉1号、农神蟠桃,相对电导率与枝条恢复生长验证的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半致死温度(LT50)探讨不同葡萄品种群根系的抗寒适应性和抗寒能力,为将LT50广泛应用于抗寒葡萄种质筛选和葡萄抗寒性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美洲种、法美杂种、山欧杂种、欧美杂种、欧亚种的18个葡萄品种根系为材料,对其分别进行-4,-5,-6,-7,-8,-9和-10℃的低温处理,测定相对电导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对照组不做低温度处理);同时观察葡萄根系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5个葡萄种群18个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均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而上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的半致死温度表明,不同葡萄种群抗寒性差异很大,其抗寒性强弱排序依次为:美洲种>山欧杂种>法美杂种>欧美杂种>欧亚种;根系结构特征反映出的18个品种抗寒性大小与半致死温度的测定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半致死温度可作为评价葡萄抗寒性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给百子莲的引种、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百子莲属(Agapanthus)中的白花、龙之花、海德伯恩杂交和白花4个品种的叶片和根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降温处理过程中百子莲叶片和根的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的半致死温度(LT50),评价4个百子莲品种在不同降温时期的抗寒性。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强,叶片和根的电解质渗出率呈不规则的S形上升;白花抗寒性最强,其叶片和根的LT50分别为-10.97℃和23.18℃,大花的抗寒性最差,其叶片和根的LT50分别为-4.29℃和-18.38℃。抗寒性依次为叶片,白花龙之花大花;根,白花龙之花海德伯恩杂交大花。与田间调查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预防霜冻对苹果新梢的为害,比较了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对苹果幼树新梢抗寒性的影响.以2 a生嘎拉/M9T337苹果幼树为试材,从萌芽期开始进行喷施外源物质处理,试验喷施物质设清水(CK)、200 mg/L的水杨酸溶液(SA)、2 g/L的CaCl2溶液以及不同浓度的芸苔素内酯水剂(BR 750倍液、1500倍液和3000倍液)共计6个处理,每7 d喷施1次,连喷3次.第3次喷施外源物质后第10天,剪取新梢分别进行4、0、-2和-4℃的低温胁迫,取叶片测定抗寒相关生理指标;利用各处理不同温度胁迫下叶片相对电导率拟合的Logistic方程计算出半致死温度(LT50),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外源物质处理的枝条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BR 1500倍液、2 g/L的CaCl2溶液和200 mg/L的SA溶液处理能有效降低苹果叶片相对电导率,明显提高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以及SOD、POD和CAT的活性;LT50分别为-3.92、-6.79和-3.78℃;抗寒性综合评价均为中抗.  相似文献   

18.
低温胁迫对8个核桃无性系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8个核桃无性系作为试验材料,经不同低温(4℃、-3℃、-6℃、-9℃、-12℃,4℃为对照)处理后,测定其叶片电导率、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对核桃抗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呈现出"S"型上升趋势,核桃离体叶片半致死温度(LT50)在-5~12℃之间;可溶性糖与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为先增加再下降,均在-6℃出现峰值,但抗寒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而与丙二醛含量呈负相关。3种方法测定的核桃抗寒性基本一致,表明3个指标均可作为核桃抗寒性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疆狗牙根种质资源抗寒性初步鉴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将112份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材料的离体叶片进行模拟低温处理,用电导法测其电导率,将电导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狗牙根各材料叶片的半致死温度(LT50).并将6项形态指标及半致死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狗牙根叶片半致死温度的变化范围为-11.67~-19.68℃,平均LT50为-14.84℃,变异系数为9.92%;新疆狗牙根种质资源各外部性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叶层高度与株高变异最大.分别达到47.02%,34.89%;相关分析表明,LT50与叶长、叶宽、匍匐茎节间长及叶层高度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而叶长与叶宽、叶层高度、匍匐茎节间长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CBF3和COR15a双价基因的抗寒价值,通过模式植物烟草抗寒性的改良,为其他经济作物的抗寒改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将低温诱导启动子AtRD29a分别控制的拟南养CBF3低温应答转录激活因子基因和COR15a冷诱导基因一起转入烟草,通过低温处理实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分析转基因烟草的抗寒性.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在1℃48 h未出现蒌蔫,而非转基因植株1℃12 h印出现萎蔫状态;转基因植株LT50为-1.01℃左右,非转基因植株LT50为0.86℃,转基因植株的细胞膜伤害率比非转基因植株低20%,半致死温度低约1.87℃;转基因植株的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Pro含量分别是非转基因植株的3.42、2.57、1.2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