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钾肥对甘薯产量、品质及淀粉RVA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沙壤质潮土上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甘薯产量、品质及淀粉RVA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钾肥用量水平下,甘薯产量随氯化钾和硫酸钾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且高剂量的氯化钾增产效果最好,而硫酸钾处理的商品薯率比氯化钾高。施用氯化钾可以提高紫心甘薯的花青素含量,硫酸钾处理可提高甘薯蛋白质含量。氯化钾低量(K_(75))与硫酸钾中量(K_(150))水平下,甘薯薯块含糖量高,蒸煮后的食用风味好。施用硫酸钾对改善甘薯鲜食品质以及淀粉RVA特性的效果较好。因此,在生产上应根据甘薯不同的种植用途,采取相应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2.
甘薯施用钾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年9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钾显著提高甘薯产量,主要表现在明显提高单个薯块重,施钾鲜薯产量平均提高26.8%,每千克K2O平均增收鲜薯44.8kg;在K2O用量75 ̄300kg/hm^2范围内鲜薯产量和薯腾产量随钾肥用量提高而提高,其中鲜薯产量提高的幅度大于薯藤;薯块水分和淀粉含量也有随钾肥用量提高而提高的趋势,在K2O为225kg/hm^2时达到最高;施用氯化钾和硫酸钾均能提高甘薯产量和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钾肥对甘薯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甘薯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依据,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宁紫1号、泰中6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类型钾肥对甘薯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钾肥可增加甘薯的平均茎长和提高块根干物质的积累量,宁紫1号的平均茎长明显高于泰中6号,且氯化钾对甘薯的平均茎长的影响稍大于硫酸钾;移栽后70~130 d,宁紫1号块根干物质积累变化较明显,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同期甘薯的干物质积累量硫酸钾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氯化钾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泰中6号甘薯块根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不断膨大。2施钾肥可增加甘薯的单薯重和产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宁紫1号单薯重与对照组相比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高钾处理泰中6号单薯重呈一定的下降趋势,且对单薯重的增加效果氯化钾优于硫酸钾;施钾肥可明显增加2个甘薯品种的产量,泰中6号的产量远高于宁紫1号。3施钾肥可显著增加宁紫1号块根中的花青素含量,而泰中6号花青素含量很少且变化不大;除Mn、Zn元素外,不同品种间钾素对甘薯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宁紫1号,施钾肥可显著促进甘薯对K、Fe的吸收,降低其对Ca的吸收,而对N、P、Cu的吸收影响不大;泰中6号,施钾肥可促进甘薯对Ca的吸收,降低对K、Fe、Cu的吸收,而对N、P的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钾肥运筹方式对脱毒甘薯三康1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泥土上实施了不同钾肥类型和钾肥不同施用时期对脱毒甘薯三康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增加甘薯的叶片数、藤蔓长度、分支数、大中薯比例和块茎产量,提高甘薯粗纤维的含量,但对淀粉的含量有一定负面影响。钾肥种类不同,对脱毒甘薯三康1号的影响有差异,在叶片数、藤蔓长、分支数、大中薯比例及块茎产量指标中,氯化钾处理优于硫酸钾处理,而蛋白质、粗纤维、总糖的含量则表现为硫酸钾处理优于氯化钾处理。在钾肥不同施用时期方面,硫酸钾全部作为底肥施用的处理在田间性状及品质指标中均明显优于分次施用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为贵州一熟区马铃薯高产栽培和高效利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2种来源钾肥(硫酸钾和氯化钾)和适当减钾量对马铃薯生长、产量、经济效益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一熟区马铃薯基施等钾量硫酸钾和氯化钾,马铃薯产量无显著差异;高肥力黄壤钾肥用量可降低10%,硫酸钾宜作马铃薯追肥分期追施,氯化钾宜分期基施和追施;低肥力黄壤维持常规钾肥用量(150 K_2O kg/hm~2),施用氯化钾产投比更高(为3.79);高、低肥力地块钾肥的农学效率、生理效率和当季利用率均较高,分别达25.98~33.34,46.80~78.85 kg/kg和41.74%~56.70%。  相似文献   

6.
窑灰钾复混肥在甘薯大田栽培上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窑灰钾复混肥是龙岩市凯威肥业有限公司新开发生产的以水泥窑灰钾为主要钾原料的新型复混肥料。甘薯是大田作物中对钾元素需求量较大的作物,为探讨窑灰钾复混肥在甘薯大田栽培上的应用效果,观察施用窑灰钾复混肥和施用常用钾肥生产的复混肥(氯化钾复混肥、硫酸钾复混肥)对甘薯产量有何差异,笔者开展了窑灰钾复混肥和硫酸钾复混肥、氯化钾复混肥在甘薯大田栽培上的应用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窑灰钾复混肥和施用等含量的硫酸钾复混肥和氯化钾复混肥效果相当,同样能满足甘薯对钾元素的需求,提高甘薯产量,而且窑灰钾复混肥成本低,产投比大。  相似文献   

7.
氮、钾互作对甘薯生长发育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淀粉型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品种鄂薯9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不同氮肥水平,副区为不同钾肥水平,研究氮、钾互作对甘薯生长发育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用氮肥时的最佳施钾肥(硫酸钾)量为180 kg/hm~2,与不施钾肥相比,增产7.2%;施氮(尿素)量为150 kg/hm~2时,施钾肥量为180 kg/hm~2产量最高,与不施钾肥相比,增产23.02%;施氮量为300 kg/hm~2,施钾量为360 kg/hm~2甘薯产量最高,与不施钾肥相比,增产14.16%。由此可知,不管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只有在适当施用钾肥的情况下,甘薯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不同钾肥对棉花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在施用氮、磷的基础上,选用等钾量的硫酸钾、硫酸钾镁、氯化钾,在荆门市沙洋县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能改善棉花的经济性状,显著提高棉花产量。硫酸钾、硫酸钾镁、氯化钾处理的棉花产量分别比不施钾增产10.2%.12.7%、8.4%,  相似文献   

9.
研究窑灰钾颗粒剂在甘薯大田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窑灰钾颗粒剂和施用等纯钾量的硫酸钾和氯化钾效果相当,能满足甘薯对钾元素的需求,提高甘薯产量,而且窑灰钾颗粒剂成本低,与施用其他钾肥相比,可增加纯收入660.00~958.50元/h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马铃薯产量性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钾和硫酸钾用量的增大都显著增加马铃薯的各种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提高马铃薯品质。在试验设计的钾肥用量水平下,硫酸钾和氯化钾对马铃薯产量的作用并无显著差异,而在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上差异明显,硫酸钾处理的商品薯率显著高于氯化钾处理,而单株块茎数显著低于氯化钾处理。高钾水平下,氯化钾处理较硫酸钾处理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更高,还原糖含量更低。3个钾肥水平下,氯化钾处理的净效益增加值和钾肥经济效益都比硫酸钾处理多,施用210 kg/hm2K2O时,马铃薯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甘薯新品种龙薯14产量影响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甘薯新品种龙薯14最佳钾肥施用量,优化甘薯生产综合施肥技术,采用田间试验,设计了7种在施用等量氮、磷肥的条件下,不同钾肥施用量对龙薯14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甘薯新品种龙薯14薯干与淀粉产量较高,薯形好,大中小薯比例适当,产量高,商品率达90%以上,抗病强,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宜在福建省长汀县境内推广种植。在施用等量的氮、磷肥条件下,钾肥施用量对龙薯14的产量影响较大,鲜薯产量随钾肥施用量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亩施用18kg纯钾,即硫酸钾36kg时,龙薯14产量最高,达2 512kg/亩,取得的效益最好。这一结果为甘薯生产平衡施肥、配方施肥以及综合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小麦-玉米-甘薯”旱三熟连续3年9茬作物(玉米、甘薯、小麦)施用氯化钾试验结果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增施钾肥和有机肥能提高“麦-玉-薯”旱三熟生产系统的稳定性;作物经济产量随施钾量提高而提高,增施有机肥也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特别是玉米、甘薯的生物产量;在保证无机氮、无机磷供应的前提下,中钾处理增产效果高于低钾加有机肥处理,而低钾处理增产效果又高于有机肥;有机肥及钾肥能显著提高玉米、小麦的粗蛋白含量、穗粒数、千粒重,促进甘薯薯块增大增重。土壤速效钾含量随着施钾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几种钾肥在加工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同氮磷基础上,加工番茄施用等钾量的不同钾肥品种,产量均明显增加,增收903.00~2 563.80元/hm2.以氯化钾效果最好,增产14.58;;氯化钾配施硫肥产量次之,但品质稍优于前者;单施硫酸钾处理增产6.76;,硫酸钾镁肥的产量、品质较硫酸钾处理均有所提高,两个硫酸钾处理产量不及两个氯化钾处理但提高了产品品质,氯化钾配施硫肥和硫酸钾镁肥处理均增加了相对单株果数.  相似文献   

14.
硫酸钾与氯化钾混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安徽沿江生姜产区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硫酸钾和氯化钾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钾肥可明显促进生姜的生长发育 ,株高、分枝数、姜块重显著提高。氯化钾更有利于生姜分枝数的增加 ,而硫酸钾能显著提高单枝姜块重。钾肥可显著提高生姜产量。钾肥混施既可增加分枝数 ,又可提高姜块重 ,所以生姜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施钾处理 ;钾肥混施既可改善生姜外观质量 ,又可提高内在品质。实际生产中应采取硫酸钾与氯化钾混施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钾肥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两种钾源对马铃薯养分累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对马铃薯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依据,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钾源(硫酸钾与氯化钾)对马铃薯养分累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以提高马铃薯苗期与花期植株中钾的含量,马铃薯花期硫酸钾和氯化钾处理植株中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0%和3.5%.与对照比较,硫酸钾与氯化钾处理产量分别增产7.1%和12.0%,淀粉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4%和14.5%.两种钾源间比较,氯化钾处理要优于硫酸钾处理,氯化钾处理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含量均高于硫酸钾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可以用氯化钾肥料替代硫酸钾,不会对马铃薯产生负面影响,但用量不宜超过本试验条件下的90 kg/hm2.  相似文献   

16.
钾肥施用对棉花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不同钾肥对棉花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在施用N、P的基础上,选用等钾量的硫酸钾、硫酸钾镁、氯化钾,在荆门市沙洋县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能改善棉花的经济性状,显著提高棉花产量。硫酸钾、硫酸钾镁、氯化钾处理的棉花产量分别比不施钾增产10.2%、12.7%、8.4%,在纤维品质上,硫酸钾镁、硫酸钾处理优于氯化钾处理。钾肥促进棉花对N、P、K的吸收,硫酸钾、硫酸钾镁、氯化钾对养分的吸收增加幅度分别是N23.6%~26.9%,P12.0%~13.3%,K27.1%~29.7%,即对K的吸收影响最大,N素次之,P最低。由于硫酸钾镁的价格比硫酸钾高,故从整体肥效和经济方面考虑,硫酸钾更利于棉花的增产优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钾肥施用量对夏甘薯新品种龙薯24号产量的影响效应,为该品种钾肥施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钾肥施用量(0、75、150、225、300、375 kg/ha)对甘薯性状、产量、干物质积累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夏甘薯龙薯24号各处理间茎粗无差异,各处理间平均单株蔓重差异显著(P<0.05,下同),低钾处理有所增加,高钾处理下受到抑制;施钾可以提高基部分枝数.不同施钾量间块根干率存在差异,不施肥处理虽然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均最低,但其薯块干物质率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低钾处理有利于提高大中薯率,高钾处理大中薯率反而下降.施钾能提高块根膨大期(移栽后90~120 d)的块根膨大速率峰值、块根干重积累量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降低地上部茎叶重量与地下部块根重量的比值(T/R).以鲜薯产量为目标的最佳施钾量为250 kg/ha,以薯干和淀粉产量为目标的最佳施钾量为212.5 kg/ha,以生物产量为目标的最佳施钾量为162.5 kg/ha.钾肥吸收利用率呈现肥料报酬递减的规律.[结论]在土壤含钾量为120mg/kg的肥力水平下,施N 90 kg/ha、P2O590kg/ha、K2O 300 kg/ha,夏甘薯龙薯24号获得最高鲜薯产量57190.5 kg/ha,最高薯干产量为15876.1 kg/ha,最高淀粉产量为10174.2 kg/ha.  相似文献   

18.
长期不施钾肥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黄潮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长期不施钾肥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钾肥,薯块膨大期迟后、日增重减少,导致鲜薯产量下降;与施钾处理相比,不施钾可提高薯块干物质含量,而单位面积干物质产量明显下降;长期不施钾肥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的产量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以此筛选出高耐低钾力品种徐薯18、钾高效型品种徐薯25-2和钾敏感型品种苏薯7,可为品种选育和生产应用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9.
鲜食甘薯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普通生产田和林间生产田,从品种、栽植密度和施用钾肥3方面研究了鲜食甘薯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所用3个甘薯品种(宁薯192、宁紫1号和济薯18)的商品薯产量构成差异较大,宁薯192为薯重型,商品薯比例高;宁紫1号为薯数型,小薯数量多;济薯18为中间型,商品薯产量较高.在普通生产田,栽植密度1 hm2 48 000株、增施225 kg/hm2硫酸钾,可获得最高的商品薯产量.在已成大树的林间生产田,鲜食甘薯的商品薯产量非常低.  相似文献   

20.
钾肥对大棚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大棚蔬菜种植时农民对钾肥应用存在的问题 ,本文总结了大棚番茄的钾肥试验结果。结果 表明 ,在大棚种植番茄情况下 ,施钾肥对番茄有增产作用 ,施用氯化钾用量为K2 O 2 2 5kg/hm2 的增产效果最显著 ,增产幅度为 2 9 0 %。施用氯化钾用量为K3 O 450kg/hm2 增产作用不显著 ,说明已过量。在施钾量相同的情况下 ,氯化钾的增产优于硫酸钾。施用钾肥能改善番茄的品质 ,提高番茄Vc含量 ,对总酸的含量影响不大 ;施钾能明显提高番茄的还原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并且在试验的氯化钾用量范围内 ,两品质指标的增加量与施钾量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693和 0 9680。在同等施钾量的情况下 ,硫酸钾与氯化钾对各品质指标的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