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白银市胡麻新品种多点区域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19年在白银市旱作农业区、黄河灌区和井泉砂田灌区选择4个试点,进行了胡麻新品种多点试验研究.通过对6个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主要经济性状分析,初步确定白银市不同生态区域的主栽胡麻品种和搭配品种,即旱作区胡麻主栽品种为定亚22号,搭配品种为陇亚13号、陇亚14号;沿黄河灌区和井泉砂田灌区主栽品种为陇亚13号和陇亚...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草莓在品种配置、园地选择、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等各环节的露地栽培技术,提高草莓栽培的经济效益,为草莓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一、品种选择与配置露地草莓栽培应选休眠期长、长势强、产量高、果齐色艳、硬度大的品种。除主栽品种外,还应配置其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3.
中国榛树栽培品种选择的依据是品种的适应性、产量、品质、用途及市场的需要等。不同的栽培区,气候条件不同,所以选择的主栽品种也不同,授粉品种也有差异。根据目前科研与实践观察,北部栽培区、中温带湿润区推荐的主栽品种:达维、平欧28、辽榛8号、辽榛3号、辽榛7号;中温带亚湿润区主栽品种:达维、辽榛8号、平欧28、辽榛3号;中部栽培区,暖温带亚湿润区主栽品种:辽榛9号、达维、平欧28、辽榛4号;暖温带半干旱区主栽品种:达维、平欧21、平欧33;南部栽培区,主栽品种:辽榛9号、平欧545;干旱地带栽培区,E104o以东地区主栽品种:达维,平欧28,辅栽品种:辽榛8号、玉坠、平欧21;新疆地区主栽品种:达维、玉坠。  相似文献   

4.
黄瓜早春栽培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是温州市龙湾区栽培的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作物,主要栽培模式为大棚早春栽培或越冬栽培,目前主栽品种为天津黄瓜研究所系列品种.为选择更适宜我区生产的黄瓜品种,我们从国内外引入8个黄瓜优良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是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地区棚菜产业的主打作物。选择什么样的品种种植,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高低。针对连山地区长期以来种植的品种多、乱、杂的现象,广大菜农急需高产、优质、抗病的番茄主栽好品种引入。所以,引进6个品系作品比试验,通过生育性状、产量和经济性状跟踪调查,筛选出适宜连山地区日光温室种植的高产、抗病、优质的主栽品种,为番茄品种更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选择更加适合浙江省种植的西兰花品种,引进当前市场的主栽品种8个,以当地主栽品种绿雄90为对照,开展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西兰花品种的生育期、植株农艺性状、花球性状等特征进行考察,从而进行综合比较筛选。结果表明,除了蔓陀绿外,各品种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其中国王11号和台绿5号各方面综合表现最为优异,适合浙江省中晚熟栽培。同时,耐寒优秀和台绿328等早熟种植品种表现也较为不错,可少量搭配种植,增加农户经济效益。本研究结果可为浙江农户选择种植的西兰花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8年调查了莘县甜瓜蔓枯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莘县主栽甜瓜品种均为感病品种,但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存在差异,其中丰田比较抗病。  相似文献   

8.
高原日光温室秋延后番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秋延后番茄栽培是春茬主栽作物(如黄瓜)结束后,利用原有设施于秋季抢种的一茬,由于其淡季上市,经济效益可观。现将乐都县日光温室秋延后番茄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供广大菜农朋友参考。1品种选择乐都县近两年日光温室秋延后主栽品种为具有耐热、耐寒、大果、丰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期播种探测京郊主栽玉米品种生育期的伸缩性及产量表现。试验数据显示,安全生长期内参试品种的生育期长短与播种日期呈显著直线负相关,晚熟品种生育天数增减幅度大于早熟品种;明确北京地区不同熟期主栽品种适宜播种时期和临界安全播种日期。试验结果为京郊玉米雨养旱作生产品种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路梅  张发成  钱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53-17555,17573
[目的]调查金华市主栽水稻品种纹枯病田间发生情况,探讨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明确其经济闽值。[方法]参照国家水稻纹枯病测报调查规范(GB/T15791—1995)进行病情调查,并测定不同水稻品种的各种产量性状;通过人工接种试验,研究不同接种量下水稻品种——金早47的病丛率、病情指数、水稻产量及产量损失率,并计算其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经济阈值。[结果]金华市现有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性为中抗水平以下,缺乏高抗品种;其中水稻金旱47为中抗,两优培九为中感,协优46则为感病。同一水稻品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生育期的抗性表现有所差异,水稻产量的损失随水稻品种抗病性的减弱而加重。孕穗期,金早47的病丛率和产量损失率成线性关系.要将产量损失率控制在7%以下,孕穗期的病情指数必须控制在4.2以下。[结论]明确了金华市水稻主栽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现状及其经济阈值.为水稻纹枯病的有效、合理控制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菌源消长系数和齐穗前后气候的关系预测稻曲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对稻曲病的调查研究表明:为消除品种结构对稻曲病预测的影响,选择晚熟水稻主栽品种之一D 10作为指示品种,再用指示品种的菌源消长系数和齐穗前后10d气候的显著关系准确地量化地预测晚熟水稻稻曲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主栽品种烤烟总氮含量差异,为指导卷烟产业主要烟叶原料的种植、叶组配方及卷烟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生态条件相同、生产技术措施一致的基地单元,跟踪检测2012~2014年不同主栽品种烤烟总氮含量。[结果]不同品种烤烟总氮含量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K326云烟97云烟85。[结论]卷烟工业应根据产品原料需求特性有针对性地选择烟叶品种,在制定生产施肥方案时可参考不同品种烟叶总氮含量差异适度调整氮肥用量,有利于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此一研究结果证明,选择比当地主栽品种多1—2片叶的品种,合理施肥,采用30-45厘米宽度的超薄膜覆盖,适期揭膜,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高产和优质及抗病大豆品种的筛选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推广的大豆品种、优良品系的调查分析与筛选试验选出了耐重迎茬的品种19个;并选出了适合不同地区种植的大豆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伊犁州不同杨树品种生长特性进行调查,为林木的规范管理、杨树造林树种的良种选择及优质苗木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伊犁州27个杨树主栽品种的树高、胸径,计算出各杨树品种的材积,采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7个杨树品种进行分类.[结果]不同杨树品种的树高、胸径差异显著,27个杨树品种可分为4类:第1类长势最好,仅1-467、日本白杨2个品种;第2类长势较好.包括银×新12等9个品种;第3类长势良好,包括银×新4等4个品种;第4类长势一般,包括中林23、加杨、林场银×新、马里兰德4个品种.[结论]从27个杨树主栽品种中筛选出长势最好的杨树品种2个,长势较好的9个,长势良好的12个,这些良种抗逆性较强,适宜在伊犁州平原林场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不同花生品种(系)叶斑病的抗病性,采用田间自然病圃普查的方法,对烟台市花生主栽品种、国家花生试验站区域试验品种的叶斑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烟台花生主栽品种叶斑病发病率有所不同,山花13号黑病斑发生程度相对较轻;花育33号、海花1号、山花17号、山花9号、山花7号、山花15号褐斑病发病率相对较轻。对83个不同国家花生试验站区域试验品种(系)的花生叶斑病抗病性进行了调查与综合分析,确定出13个高抗品种(系),24个抗病品种(系),18个感病品种(系)。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西江农场甘蔗主栽品种新台糖28号为对照(ck),引入6个甘蔗新品种,通过生长期、收获期对试验品种进行调查分析,选择适合该场种植的甘蔗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是粤糖133,其次是桂南亚08/186.  相似文献   

18.
《天津农业科学》2016,(2):114-117
以喀什疏附县两个主栽核桃品种温185和新新2号为研究对象,观测其物候期,调查不同果枝类型坐果情况,研究新梢和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两个主栽核桃品种的年生长周期在180 d左右,硬核期集中在6月下旬,主要结实的果枝类型依次为短果枝中果枝长果枝,新梢生长呈现出典型的"S"形变化曲线,两个主栽核桃品种的果实迅速膨大期在5月上旬到6月上旬之间,果实三径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出明显的"快-慢"变化。  相似文献   

19.
1试验概况 1.1品种选择 方正镇庆丰村试验区选择的品种为东农0333,方正镇科研所试验区选择的水稻品种为垦稻12,二区选择的品种均为当地中晚熟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合郴州烟区生态条件的特色烤烟主栽品种,2012年在湖南省桂阳县上海烟草仁义基地单元选择了云烟87、云烟97和湘烟3号3个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其中云烟87为当地现行主栽品种,云烟97和湘烟3号为经过生产示范筛选出的潜力品种。结果表明:湘烟3号在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原烟外观质量和抗逆性上均有一定优势,可以作为主栽品种在当地推广。云烟97与主栽品种云烟87差异不明显,可继续作为潜力后备品种,并进一步完善栽培烘烤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