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超级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技术包括北方常规超级稻栽培技术和南方超级杂交籼稻栽培技术两大部分。1、北方常规超级稻栽培技术。主要是利用塑料薄膜(大、中棚)、无纺布等覆盖旱育、稀播,培育带蘖壮秧;本田期采取稀植或大垄双行稀植、三段五次测土配方施肥、浅湿干间歇节水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实现足穗、大穗高产。  相似文献   

2.
超级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2006,(2):11-11
本项技术包括北方常规超级稻栽培技术和南方超级杂交籼稻栽培技术两大部分。1.北方常规超级稻栽培技术。主要是利用塑料薄膜(大、中棚)、无纺布等覆盖旱育、稀播,培育带蘖壮秧;本田期采取稀植或大垄双行稀植、三段五次测土配方施肥、浅湿干间歇节水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实  相似文献   

3.
超级稻垄体环型健根稀植栽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水稻强化栽培(SRI)技术,再引入垄式栽培,在充分发挥超级稻大穗优势的基础上,研究“健根、壮秆、大穗、足穗”的超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垄体环型健根稀植栽培技术可改善超级稻的产量构成因子,极显著地提高超级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超级稻甬优6号感光性较强、单季稻和连作晚稻兼用、分蘖力偏弱等特点,栽培技术上采用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期移栽、适当稀植、科学施肥、好气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达到建立高产群体结构、争大穗、增粒重的高产目标。适宜作单晚和连作晚稻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5.
<正>超级稻指的是将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相结合培育的具有单产更高、品质更好、抗性更强的新型杂交水稻。其不同于普通水稻品种,具有株型高、穗型大、分蘖力强、光合作用强等特点,因此其栽培面积在贵州省毛石镇持续扩大。在超级稻示范推广过程中,气候、土壤、栽培水平、管理方式等都会对高级稻产量造成影响。因此,超级稻的栽培过程应结合科学的栽培技术才能真正实现稳产高产。具体而言,超级稻栽培应以优良品种为前提,育秧为基础,合理稀植精确控苗、加强灌溉,科学施肥、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从选用良种、培育壮秧,轻耕整垄、适当稀植,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超级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级稻,是一种单产大幅提高、品质优良、抗性较强的新型水稻超高产水稻品种.本文先从超级稻的提出,再从精量播种、培育壮苗、宽行稀植、定量控苗、无水层湿润灌溉、精确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和适时收割等方面对超级稻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浙东地区水稻生产上推广的超级稻品种,提出了产量900 kg/667 m2以上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包括:适期播种,培育壮秧;适期移栽,宽行稀植;增施有机肥,重视穗粒肥;科学用水,薄露灌溉;治好三虫,防好两病等。  相似文献   

9.
本项技术包括北方常规超级稻栽培技术和南方超级杂交籼稻栽培技术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10.
闽东超级稻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林伟勇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8):24-25,28
试验结果表明:超级稻超高产栽培,不仅要选择适宜的稻田和品种,而且必须采用以培育壮秧、宽行稀植、好气灌溉、精确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为核心的配套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超级稻品种的高产潜能。  相似文献   

11.
长秧龄大苗栽培技术在绿色食品水稻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秧龄大苗栽培技术是通过稀播培育健壮多蘖的长秧龄大苗,应用在绿色食品水稻生产上,其增产效果显著,在稀植时以低位分蘖的大穗优势而获得高产,在密植时以增加有效穗而获高产。在稀植时群体发展平稳能减轻纹枯病危害,更能体现绿色食品水稻健身栽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绥化市北林区露地甜瓜近几年病害加重、上市率低、效益徘徊等问题,实施了"露地甜瓜通透稀植栽培技术研究"课题,取得了显著效果。主要技改措施为改常规全垄栽培为通透栽培,改常规株距为稀植株距。应用配套品种,调整施肥、用膜、防病虫等管理办法,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通透稀植栽培技术。甜瓜通透稀植栽培亩产值比常规栽培亩产值增效益503.4元。  相似文献   

13.
水稻高产栽培必须良种与良法相配套。采用自主集成创新技术——钵盘营养土旱育秧超稀摆栽高产高效综合技术和超级稻"早稀控大壮"软盘旱育秧农机农艺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栽培对比示范,产量差异明显。人工稀摆秧方式能更好地发挥超级稻品种生产潜力,生长势强、剑叶长、后期光合面积大、纹枯病发生轻、穗大粒多;机械插秧栽培则表现为结实率高、千粒重较重。8个品种中,广两优1128和深08S/R1128的2种栽培方式均表现较好。2套栽培技术均以提高秧苗素质为重点,加上改进规范人工抛秧和机插秧栽培的关键操作管理方法,更适宜于本地大面积推广超级稻品种时配套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1技术特点与传统高产栽培技术比较,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体系有以下特点。1.1嫩秧早栽。强化栽培技术可移栽2~3叶龄的秧苗,与传统技术相比,移栽秧苗减少2~4片叶,有利于早生快发,提高分蘖成穗率。1.2稀植壮株。强化栽培技术本田稀植,每亩栽插6000~9000穴,比传统技术少栽5000~7000穴,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和单株生长,形成有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促进穗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东港市孤山镇水稻产量低的主要原因,包括光合作用效率高的理想株型没有大面积种植;应用散穗型品种的栽培技术管理紧穗或半紧穗型品种,限制了紧穗或半紧穗型品种增产潜力的发挥;稀播旱育、壮秧稀植、重铺底肥的栽培技术没有全面应用等,并提出产量提高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辽宁省建昌县娘娘庙乡主要以玉米种植为主,玉米种植面积达2万亩。多年来,由于当地农民受"稀植结大穗,一穗顶两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选用的玉米品种以稀植高秆大穗品种为主,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这样的玉米品种往往果穗大小不均匀,出现籽率低,实际产量并不高,2009年以来,辽宁省建昌县娘娘庙乡连续引进郑单958,以及先玉335等耐密品种,并总结出了一套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帮助农民  相似文献   

17.
如何掌握超级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若希 《吉林农业》2011,(7):152-152
超级稻“中浙优1号”在环江试种获得成功,亩产高达670kg,适应性广、分蘖强、品质优,株型紧凑、剑叶挺直、穗大粒多、青秆黄熟,具有特稀植、易种植、抗病虫、留再生等特点,被农民亲切地称为“懒人稻”。  相似文献   

18.
详细介绍了超级稻强化栽培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要精量播种;宽行稀植,定量控苗;平衡施肥;晒田控蘖,湿润灌溉。超级稻的强化栽培技术不仅可以使水稻高产,而且还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缓解夏收夏种劳动力不足带来的压力,深受农民欢迎,非常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开展了杂交水稻旱育秧不同栽培技术下的高产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旱育秧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产量居第一位(11 584.5kg/hm2),比旱育秧常规栽培(CK)9 394.05 kg/hm2增产2 190.45 kg/hm2,增产率为23.3%。比旱育秧宽窄行(稀植)栽培技术下产量10 285.2 kg/hm2,增产1 299.3 kg/hm2,增产率为12.63%。旱育秧宽窄行(稀植)比常规栽培增产891.15 kg/hm2,增产率为9.5%,旱育秧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其生育期缩短,株高、分蘖率、结实率、有效穗都优于其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超级稻作为穗大粒多,产量高的优良水稻品种,在我国各地区广受粮农的欢迎,但超级稻的生育期一般比较长,需要在生产季节安排与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合理管理,本文就超级稻的高效栽培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