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元垒  张效忠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2):111-111,120
介绍了巴西陆稻在安徽省的性状表现,春播及夏播之间的差异。建立了巴西旱稻高产、增效栽培技术模式,为安徽省发展旱稻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巴西陆稻虽然抗旱能力强,但在分蘖期、孕穗期间和灌浆期,对水分胁迫仍然相对较敏感,适宜的水分条件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提高,尤其是孕穗至灌浆期间适时补水有利于高产的形成。不同栽培方式与水分条件对巴西陆稻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显著。巴西陆稻应用旱育、旱栽、旱管“三旱”栽培技术,节工省本,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光明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巴西陆稻(IAPR9)是一个早熟籼型陆稻品种,是一种广泛适宜于旱地(包括土质深厚的坡地、果园、菜园等)、望天丘栽培,又可以在水田生长的稻种.该稻种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米质优和农艺形状好等优良特性,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值得大力开发的水稻良种,对于发展节水农业和解决贫困山区缺水、缺粮问题具有深远意义. 巴西陆稻可以春播,亦可夏播,种植方式多为麦后直播.现将夏播巴西陆稻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成伟 《新农村》2001,(3):14-14
陆稻顾名思义就是能生长在旱地的稻种。IA-PAR9陆稻是1992年李鹏总理访问巴西时,巴西政府赠送给中国人民的优良陆稻品种。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葛山乡在试种示范的基础上,根据山区特点,进行高产攻关栽培,掌握了该品种生长发育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 巴西陆稻不同于我国的陆稻品种。我国陆稻种源大都来自水稻,即水稻旱种,仍存在用水量较大、草荒难以控制、品质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而巴西陆稻则是真正的旱稻品种,有极为宝贵的耐旱性,其优良品  相似文献   

6.
从巴西引进的巴西陆稻能在干旱地区种植,缓解田少土多的矛盾。我省部分山区农户近年来先后引种栽培。 巴西陆稻虽然能在旱地栽培,但从我地有的农户试种的情况看,有许多弊端,其表现为:一是巴西陆稻全生育期长(140多天),套种春夏两茬作物有困  相似文献   

7.
通过栽培方式、播期等试验,分析了巴西陆稻IAPAR9的生理特性、生长环境和经济性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安化山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中国引进巴西陆稻 1992年李鹏总理出访巴西,出席联合国"环发"大会,带回巴西人民赠送的珍贵礼品--500克巴西陆稻IAPAR9.同年7月15日,李鹏总理将该稻种转赠给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随后,巴西陆稻由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统一安排该品种的隔离、试种、鉴定、生产试验和示范推广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巴西陆稻在中国引种成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巴西是世界上陆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年种植面积达480万hm2,占巴西稻作总面积的85%。长期大面积栽培陆稻对品种的强烈需求,使巴西积累了丰富的陆稻资源,培育了大量不同类型的陆稻优良品种。1992年6月在李鹏总理出席于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  相似文献   

10.
巴西陆稻是1992年巴西政府作为礼品赠送给时任国家总理李鹏的一个旱稻新品种.经全国各地试种,巴西陆稻具有五大特点:一是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二是抗旱、耐旱和耐瘠薄;三是有较强的抗病、抗逆能力;四是适应性广;五是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巴西陆稻在全国迄今推广面积已达十余万亩,今后几年种植面积仍将扩大.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巴西陆稻育种新方法,采用超干胚浸渍法将巴西陆稻种子经65℃、超干处理20 d后,使慈利玉米和苹果的混合DNA有效导入种子胚,获得高产、矮化、高抗等变异材料,有望培育出陆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求巴西陆稻在西安市灞桥区的高产种植模式,2002~2003年进行了抗旱、密度、酸碱度等试验。试验表明:巴西陆稻在pH为5.5左右,有灌溉条件的土壤中,采用直播播量112.5kg/hm2于5月10日前播种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巴西的陆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圣祥 《世界农业》2000,(10):20-21
巴西陆稻著称于世,原因有三:第一,陆稻种植面积大,全国年种植面积约 310万 hm2,占稻作面积的 71%,是世界陆稻种植第二大国 (印度 633万 hm2)。其次,陆稻产量较高,全国陆稻总产量为 460万 t,平均为 1 5t/hm2,而全球陆稻平均产量为 1 1t/hm2,印度、孟加拉国、越南等主要陆稻国家平均产量仅为 0 8、 0 8和 1 0t/hm2。第三,陆稻品质好,大多数主栽陆稻改良品种为热带粳型或籼粳杂交后代,米粒细长或中长,垩白小,透明度好,精米率高,米饭柔软而有弹性,深受消费者欢迎。因此,巴西被视为世界各国引入陆稻优良种质的主…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种节水高产可替代玉米、大豆等作物且效益可高出一倍以上的优质早稻——巴西陆稻,已在我国大面积试种成功。位于安徽淮南的中安科技研究院大通农业示范基地经多年种值,不仅获得高产(亩产421~463公斤),而且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农业专家指出:巴西陆稻不同于我国的陆稻品种,我国陆稻种源大都来自水稻,即水稻旱种,仍存在用水量较大、草荒难以控制、品质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而巴西陆稻则是真正的早稻品种,有极为宝贵的耐旱性,其优良品质主要在于根系发达、吸水吸肥性强,适应性广。1 特征特性 巴西陆稻属感温性籼稻品种,在江西作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10天左右,引入淮南市麦后直播,全生育期118~120天。亩用种5~6公斤。株高110~120厘米,穗长25厘米,最大主穗长30厘米以  相似文献   

15.
一、巴西陆稻的引种概况1992年李鹏总理出访巴西,出席联合国“环发”大会,带回巴西人民赠送的珍贵礼品———9种作物32个品种,其中包括500g巴西陆稻IAPAR9,同年7月15日,转赠给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随后,巴西陆稻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品资所统一安排了该品种的隔离、试种、鉴定、生产试验和示范推广等项工作。巴西陆稻在中国引种至今已10个年头了。该品种引进的第一年,试验安排在南方、北方两地同时进行。南方点设在中国水稻所。北方点设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品资所“检疫基地”。1993年,该品种经北…  相似文献   

16.
余玲 《云南农业》2010,(5):32-32,33
陆稻是边疆山区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西盟县经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于当地山区推广的陆稻二元种植高产栽培技术,陆稻高产栽培技术为发展高效农业,提高陆稻总产,增加农民收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引进的20个陆稻品种中筛选出巴西陆稻IAPAR9进行生产示范,IAPAR9具有优质,抗旱,抗病,丰产等优良特性,公顷产量可达7500kg。引种巴西陆稻对改变山区农民的食品结构,发展节水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本人对勐朗镇各陆稻产区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分析了勐朗镇陆稻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并论述了陆稻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专题攻关与综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巴西陆稻 IAPAR9在扬州丘陵地区有较好的适应性与丰产性。在播种期除补充必要的少量水外 ,可利用生长季自然水 ,达到单产 6750~ 750 0 kg/hm2 的生产潜力。试验研究还表明 ,适时早播、适当稀植促大穗、严防杂草和螟虫危害是夺取本地区巴西陆稻高产关键  相似文献   

20.
氮磷钾配比对巴西陆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了提高早稻的产量和品质,用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用量配方对巴西陆稻IAPAR9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与巴西陆稻的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干物质积累呈显著正相关;施磷量与稻谷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施氮、钾量与稻谷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增施钾肥对提高结实率和增穗、增重有明显的作用;氮肥、磷肥、钾肥用量与巴西陆稻的成穗率均呈较弱的负相关,氮、磷、钾肥用量对稻米外观品质影响不大,不同处理间的空白粒率、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的变异幅度较大.巴西陆稻IAPAR9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产量性状对产量的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有效穗数、结实率、每穗实粒数、千粒重.说明提高巴西陆稻IAPAR9单产的关键在于增加有效穗数,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