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种源柔枝松幼苗水势,为柔枝松苗木的抗旱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干旱时期,研究6个柔枝松种源的幼苗水势。[结果]在整个干旱胁迫过程中,各柔枝松种源的土壤含水量下降程度基本相同,而种源Rsi和Rsd水势下降缓慢,分别比正常水分的水势下降了1.10和1.13 MPa,种源Rs下降较快,种源Rsd复水后水势恢复较慢。[结论]柔枝松属于高水势延迟脱水耐旱树种,种源Rsi和Rsd较耐旱。  相似文献   

2.
正播种育苗技术在林业的营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育苗技术,提升了树苗的成活率,解决了一些树种的成活问题,树木的种类也可以得到提高,增大了树木的覆盖面积,有效缓解了当前森林资源紧张的现状。柔枝松的原产地是北美洲,落基山区分布较多,所以有的学者称之为落基山松,也有的学者称之为五针松或是大枝松,柔枝松在北美洲的分布范围很广,几乎在各个地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对柔枝松(Pinus flexilis James.)幼苗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了6个柔枝松种源2年生苗(Ra、Rsi、Rs、Rg、Rsd和Rl)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的MDA含量。[结果]在整个干旱胁迫过程中种源Ra和Rsi的MDA含量变化较小,膜质受损程度较小,抵抗干旱的能力较强;种源Rs的MDA含量变化最大,膜质受损最严重,抵抗干旱的能力最弱。[结论]为柔枝松的抗旱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柔枝松引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引进的5个柔枝松不同种源的种子进行老化试验。[结果]经过老化处理的种子发芽率降低,种源Rg和Rsi仅降低了2.66%和4.00%,种源Rs和Rsd下降值分别达到25.33%和25.34%,5个种源老化种子种源差异在0.05水平显著;经过老化处理的种源Rs、Rg、Rsd和Rl的活力指数明显下降,柔枝松种源Rs的活力指数下降最大,下降了208.57,种源Rsi下降幅度最小,仅为7.24,种源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种子活力指数的变化受处理时间和种子遗传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分别将引自北美洲的4个种源柔枝松播种于4种不同配比的基质中(以表土混合基质为对照),进行容器育苗。通过测定4个种源1年生容器苗在不同基质中的8项形态指标和4项生理指标,筛选出最适基质是V沙∶V泥炭∶V蛭石=3∶5∶2。通过分析基质理化性质与容器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相关关系,发现基质的物理性质是影响柔枝松1年生容器苗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柔枝松容器苗基质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将引自北美洲的4个种源柔枝松播种于4种不同配比的基质中(以表土混合基质为对照),进行容器育苗。通过测定4个种源1年生容器苗在不同基质中的8项形态指标和4项生理指标,筛选出最适基质是泥V沙:V泥炭:V蛭石=3:5:2。通过分析基质理化性质与容器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相关关系,发现基质的物理性质是影响柔枝松1年生容器苗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柔枝松幼苗耗水的影响。[方法]选择6个柔枝松种源大小一致的2年生移栽苗,研究不同干旱时期的耗水量和耗水速率。[结果]苗木耗水量和耗水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型",种源Rsi的耗水量和耗水速率的变化最小,且日变化较稳定,种源Rs和Rl下降较大。根据耗水量和耗水速率判断,种源Rsi较耐旱。[结论]为其抗旱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4个种源的柔枝松1 a生容器苗进行了基质筛选和年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 a生柔枝松容器苗在60~90 d时地径和苗高生长同步,90~180 d时,地径和苗高生长不同步,即苗高生长最大时,地径生长缓慢;反之亦然。基质对柔枝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大于种源,在以泥炭为主的基质上生长较好,其中以M2号基质的表现最佳。M2号基质4个种源的苗高生长经Logistic生长曲线拟合后,发现1 a生容器苗的苗高生长主要来自种子萌发时地径至子叶处的茎段,子叶以上的部分生长非常缓慢。地径、苗高与生物量间呈线性回归,且地径的贡献率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6个处理分为三类,发现聚类结果与基质的组成和不同处理的容器苗生长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尾松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广、资源最多的特有乡土树种.对参试的44个马尾松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和冠幅等生长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8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差异显著,枝下高和冠幅生长无明显差异;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力较高,分别为40.61%、39.53%和32.79%,枝下高和冠幅较低;聚类分析研究将马尾松种源分为极速生、速生和中等3种类型;综合评定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相符.确定了40号种源为最佳种源和33个可供采用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0.
中国植物种质资源丰富,是世界许多物种起源中心。据五针松组树脂道分析,认为华山松为五针松26个树种原始种,故五针权组起源中心。五针松组亲缘关系与地缘关系高度一致性,证明泛大陆时亚洲东侧与北美侧是联成一体,并非是其东西外侧。美国西部竞有8个同一树脂道类型五针松树种,表明其西海岸外曾有岛屿,是基因隔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赵丽娜  段大娟  张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24-2825,2831
通过对石家庄市公园绿地中乡土树种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乡土树种的种类、数量、配置形式和应用频率。调查显示,石家庄市公园绿地中乡土树种有75种,占所调查公园绿化树种总数的44.1%,可见石家庄市乡土树种应用种类偏少,常用树种过于集中。建议大力开发利用乡土树种,增强乡土树种的应用频率,丰富配置方式,注重乡土树种的生态效益,营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乡土景观。  相似文献   

12.
城市森林显著树的认定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扩大城市树木保护的范围,促使城市居民更理性地了解和欣赏树木,更好地关爱和保护树木,积极参与及推进城市森林建设,以安徽省合肥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以历史见证和社会文化为定性指标,以树龄及活力、树木体量、树种、立地位置、美学价值等5个一级定量指标和树高、胸径、冠幅、色彩等12个二级定量指标构建城市森林显著树评定指标体系,以及综合量化评分的显著树认定方法,将城市森林显著树定义为城市中体量大、树型优美、位置重要、种类珍稀,视觉上醒目、突出,且备受公众关注、喜爱,或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树木。在此基础上运用该认定方法,认定合肥市主城区显著树共23种112株,隶属18科23属,是挂牌古树数量的5倍多,认定的显著树在树种分布、年龄结构、胸径、空间分布、常绿落叶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此方法是对古树名木的有效补充,为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扩大对城市中树木个体资源的宣传保护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行道树是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冠层截留降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城市行道树冠层截留雨水的能力和价值有利于对其进行筛选。通过i-Tree tools对湛江霞山区、开发区、赤坎区3个中心主城区的行道树抽样调查,进行定量的冠层截留雨水生态效益分析评估。湛江市区种植有行道树种67种,分别隶属于52个属,其中细叶榕、小叶榄仁、大王椰子、非洲楝、椰子数量最多,除细叶榕之外,其他树种的比例均<10%;行道树胸径范围以7.6~15.2、15.2~30.5、30.5~45.7 cm这3个径级为主,其中胸径15.2~30.5 cm的占42.7%;湛江市行道树叶面积总计8 600 854 m2,树冠覆盖面积达2 905 896 m2;单株叶面积最大的为黄葛树,其次为非洲楝;湛江市行道树年冠层截留量达689 041.96 m2,获得的经济效益为350.2万元,平均单株年冠层截留降雨量获得的效益为43.4元,其中单株效益最高的是黄葛树,其次是非洲楝,再是细叶榕。较大的叶面积及冠幅对于增强冠层截留雨水能力起到很大作用,在暴雨成灾的南方,可以选择黄葛树、非洲楝和细叶榕这些冠层截留率大的行道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哈尔滨市城市森林树木生长状况及各生长指标的相关关系,为指导城市树木管理、优化城市森林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哈尔滨市建成区随机调查单位附属林、道路林、景观游憩林和生态公益林4种林分共220块样地,每块样地中分别取4~10株树木测量其树高、枝下高、冠幅和胸径周长等指标。[结果]哈尔滨市城市森林树木树高小于10 m近70%左右,枝下高绝大部分小于4m,冠幅小于50 m2的占总量的69%,胸径周长小于100 cm的树木约占80%,冠幅和胸径周长虽存有较大树木(冠幅250~325 m~2、胸径周长200~250 cm),但数量不到所调查树木总量的5%,且冠幅大小分布较离散。树高、枝下高、冠幅、胸径周长平均值分别为8.57 m、2.20 m、47.93 m~2、66.30 cm。4种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比4种林分发现,生态公益林树木的树高较其他3种林型高3 m左右,胸径周长长20 cm左右,道路林的冠幅小于其他3种林分6~11 m~2。[结论]哈尔滨市城市森林整体长势偏小,小冠幅树木居多,且林型间差别较大,今后应加强保护大树和抚育管理幼树。  相似文献   

15.
采用抽样法对荆州市城区街道绿化树种的种类及生长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绿化树种的物种多样性偏低,灌木类树种被利用的水平低,城市绿化景观的特色不鲜明。最后提出了该市绿化树种选择及其配植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市园林树种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乌鲁木齐市的园林树种和绿化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依据园林绿地国家《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对主要的绿地类型中现有树种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评价,应用城市生态学、园林美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根据乌鲁木齐市城市的生态特点和植被分布规律,对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进行了总体调查。乌鲁木齐市木本植物共有132种,其中常绿树种17种,落叶树种115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为1.0∶6.8;从树种比例来看反映出乌鲁木齐市地属内陆干旱地区,树种单调且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17.
城市园林树木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护城市园林生态环境、美化园林景观建筑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本文从园林树木的修剪、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综述了城市园林树木的具体养护措施,以期为城市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Koch.),为胡桃科山核桃属,是一个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材质上等,同时也是很好的行道树。本文就此阐述薄壳山核桃的育苗、造林技术,旨在为薄壳山核桃育苗、造林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结合滨州市目前实施的城区行道树专项普查工作,从城市养护管理角度论述了城区行道树的应用现状。在分析当前行道树树种分布不均匀,缺失、长势衰弱,"小老树"现象严重、林相不齐且景观效果差等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逐条道路研究整治措施,提出重视优秀行道树种的推广,积极改善行道树结构,实施差异化复壮工程和道路景观提升工程是滨州市改善城市道路绿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荆州市街道绿化树种的生长状况与观赏特性进行了评价,得到各树种的综合评价值及排序,采用级差法将现有街道绿化树种划分为宜大力推广、宜推广、可适当推广和不宜推广等4种类型,并给出了每一类型树种的具体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