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于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在北黄海獐子岛邻近海域,利用德国MST24型沉积物捕集器,开展了5 d期采样频率的浮游植物组成及其沉降通量的周年变化研究。71份沉降样品共记录浮游植物51属93种,其中硅藻38属66种,是主要的沉降类群。沉降优势种主要有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离心列海链藻(Thalassiosira excentrica)、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八幅辐环藻(Actinocyclus octonarius)等硅藻物种,以及小等刺硅鞭藻(Dictyocha fibula)、八幅硅鞭藻(Octactis octonaria)等硅鞭藻物种。浮游植物沉降通量变化在(6.1~169)×10~6 cells/m~2d,平均39.4×10~6 cells/m~2d,在春、秋季各出现1个高通量时段,春季峰值主要为硅藻贡献,而秋季峰值则由硅藻和硅鞭藻共同形成。沉降浮游植物作为獐子岛底播虾夷扇贝的重要饵料,其种类组成及沉降通量的周年变化,与獐子岛海域虾夷扇贝的底播、生长时节相关,以具槽帕拉藻、海链藻、圆筛藻等硅藻属种为主的食物来源和结构是扇贝重要的饵料基础。旨在通过浮游植物沉降的时间序列研究,查明獐子岛底播虾夷扇贝的饵料组成及其通量水平的周年变化特征,为该水域可持续的底播养殖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鱼复合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2011年8月到10月在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和显微镜计数法定量研究了单养草鱼(G组)、单养鲢鱼(S组)、草鲢混养(GS组)三种养殖模式下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存在显著性不同。S组浮游植物生物量远低于G组和GS组,且不同水体中的优势种也有所不同,S组以绿藻门的栅藻(Scenedesmaceaespp.)、新月藻(Closterium Nitzsch spp.)和硅藻门的曲壳藻(Achnanthes sp.)为优势种;G组以蓝藻门的席藻(Phormidium spp.)、束丝藻(Aphamnizomenon sp.)和硅藻门的针杆藻(Synedra spp.)为优势种;GS组以绿藻门的栅藻(Scenedesmaceae spp.)为优势种。在测定出的光合色素中,含量最高的为叶绿素a(Chlorophylla),其次为叶绿素a酸酯(Chlorophyllide a)。除别黄素(Alloxanthin)与隐藻的生物量不显著相关外,其他被鉴定出的特征色素如岩藻黄素(Fucoxanthin)、叶黄素(Lutein)、玉米黄素(Zeaxanthin)、叶绿素b(Chlorophyllb)、多甲藻黄素(Peridinin)分别与硅藻、绿藻、蓝藻、绿藻、甲藻的生物量显著相关(P<0.01)。将特征色素与营养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S组内,TN含量与TChla、Chlb、Fuco和Lut均显著负相关(P<0.05),NH4+-N含量与TChla、Fuco显著负相关(P<0.05),TP含量与Fuco显著负相关(P<0.05)。在S组和GS组内,NO3--N含量与Fuco显著负相关(P<0.05)。所有处理组与NO2--N和PO34--P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鲢鱼的排泄活动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摸清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变化特征,于2018年3-11月对广州市番禺区十六涌3个养殖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开展了逐月调查,并通过冗余分析(RDA)探讨了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养殖池塘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9种,主要由硅藻、蓝藻、甲藻、绿藻和裸藻5大门类组成,其中硅藻种类最多(19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的65.5%;其次是蓝藻,共5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17.2%;甲藻3种,绿藻和裸藻各1种。共出现优势种16种,主要为直舟形藻(Navicula directa)、奇异菱形藻(Nitzschia paradoxa)、柔弱菱形藻(Nitzschia delicatissima)、尖布纹藻(Gyrosigma acuminatum)、大角角藻(Ceratium macroceros)和小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等。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介于2.56×103~189.2×103个·m-3,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介于0.468~2.597。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RDA结果表明,营养盐、盐度和pH是影响养殖塘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0年3月—2011年1月11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长海县西北部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种类、密度的周年变化特征。调查期间共鉴定浮游植物54种,主要由硅藻(43种)、甲藻(9种)和着色鞭毛藻(2种)组成。优势度分析显示,全年的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和角毛藻。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的周年变化较大,细胞密度3月最高(平均密度为3.0×105个/L),11月最低(平均密度为1.68×104个/L)。与往年对比显示,长海县养殖海域浮游植物数量增多、部分优势种发生改变,调查海域内主要海水养殖品种—虾夷扇贝是影响浮游植物数量及其周年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oensis)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翼形亚纲、珍珠目、扇贝科、虾夷扇贝属,主要分布在日本的北海道、本州北部水域。虾夷扇贝主要摄食个体较小的浮游植物、细菌及有机碎屑等。虾夷扇贝寿命较长,可活10年左右,20世纪80年代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引进并繁殖。虾夷扇贝为我国重要经济贝类,目前最主要的养殖方式为底播增殖。此种养殖模式具有生长快、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等优  相似文献   

6.
罗氏沼虾不同养殖模式对水体浮游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林兰  董学兴  赵卫红  欧江涛  何枫 《水产学报》2018,42(10):1589-1595
通过围隔实验比较罗氏沼虾不同养殖模式对水体浮游生物的影响。实验设置6种养殖模式:罗氏沼虾单养(MP)、罗氏沼虾+浮萍(水面覆盖率5%)(PP)、罗氏沼虾+鲢(PF)、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鲢(PMF)、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浮萍(PMP)、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浮萍+鲢(PMPF)。养殖64 d后,测定不同模式中浮游植物和三大类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及桡足类)的种类和数量。结果显示,上述6种模式中浮游植物共同优势种有4种,但优势度指数最大的浮游植物不同,MP组是锥囊藻属,有浮萍的PP和PMP组均为细小平裂藻,混养鲢的PF、PMF和PMPF组均为针杆藻。不同养殖模式无共同的浮游动物优势种。养殖模式对浮游生物密度具有显著影响,PF组浮游植物密度最高,MP组浮游植物密度最低,PF组浮游植物密度比MP、PP和PMP组分别高78%、53%和61%。相反,浮游动物密度MP组最高,PF组最低。混养鲢的PF、PMF和PMPF组浮游动物密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研究表明,罗氏沼虾养殖中混养鲢可增加浮游植物密度而降低浮游动物密度,浮萍和鲢影响池塘优势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1960―2010年黄河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多样性的长期变化,数据来源于19次调查245份样品。使用小型浮游生物网垂直采集浮游植物样品,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分类统计。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08种,其中硅藻(Bacillariophyta)87种,甲藻(Pyrrophyta)17种,角毛藻(Chaetoceros spp.)和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p.)分别出现了27种和10种。浮游植物总丰度年代际平均为2.74×10~6 ind/m~3,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峰值,高达16.8×10~6 ind/m~3。硅藻在20世纪占据优势,群落以角毛藻、圆筛藻等大的中心硅藻为主,进入21世纪后出现小型化的趋势,舟形藻(Navicula spp.)、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等羽纹硅藻以及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等底栖性物种开始形成优势。甲藻丰度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角藻(Ceratium spp.)、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原多甲藻(Protoperidiniumspp.)开始增多。50年来,星脐圆筛藻(C.asteromphalus)、辐射圆筛藻(C.radiatus)、柔弱角毛藻(C.debilis)、伏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等物种在群落中一直占据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是优势种组成演替和格局转换明显。在黄河持续断流和强厄尔诺事件的共同影响下,口区浮游植物丰度和多样性在20世纪末降至最低,平均仅为87.7×10~4 ind/m~3和1.97(Shannon-Weaver指数)。进入21世纪后,调水调沙等人类活动对口区浮游植物丰度和多样性水平的改善产生了积极影响,较20世纪末分别有了2.3倍和16.8%的增加,呈现出稳步回升的趋势。对黄河口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多样性长期变化过程的研究,为河口生态系统演变和健康保护、渔业资源的增殖养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长海县筏养虾夷扇贝大规模死亡原因,2015年4月—2015年9月,监测长海县大长山岛小泡子村前海养殖海区的水温、浮游植物,统计筏养虾夷扇贝的存活以及脓胞数量;2016年6—8月,设置14~17℃、18~20℃、22~24℃3个温度梯度和饥饿、107个/L、108个/L 3个饵料密度,研究虾夷扇贝在不同水温和不同饵料密度条件下的脓胞发生概率与扇贝死亡规律。海区调查结果表明,4月,浮游植物丰度最高,5—7月下降,9月最低;9月水温最高,月均22.85℃,6—7月,水温为16~20℃,1、2龄贝月均死亡率最高,出现脓胞的数量最多。室内试验结果表明,18~20℃试验组虾夷扇贝死亡率最高,出现脓胞的比例最高,且与另两组差异显著(P0.05),22~24℃试验组的虾夷扇贝死亡规律和另外两个试验组明显不同,病害和高温共同导致虾夷扇贝死亡;饥饿组在14~17℃和22~24℃2个温度条件下,死亡率及出现脓胞比例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18~20℃,饥饿组死亡率及出现脓胞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病害是导致筏养虾夷扇贝大规模死亡主要原因,水温和饥饿在不同时期加速扇贝死亡。  相似文献   

9.
大连獐子岛海域虾夷扇贝养殖容量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现场测定了獐子岛海域的叶绿素a浓度、初级生产力的季节性变化和养殖虾夷扇贝的种群结构;采用生物沉积法,测定了不同规格的虾夷扇贝的滤水率和虾夷扇贝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调查结果显示,叶绿素浓度在1.23~2.85 mg·m-3范围内,均值为(1.78±0.57)mg·m-3;初级生产力的平均值为(76.6±41.9)mg C·m-2·d-1,虾夷扇贝单位个体的滤水率为(0.55±0.25)L·h-1.结合虾夷扇贝的年产量、海域面积和有关的水文状况等数据,计算了食物限制性指标的数值,摄食压力和调节比率在0.05和1.0之间,而滤水效率小于0.05.结果显示,由于该海域的叶绿素浓度和初级生产力水平较低,海水流速大,因此,水交换带来的悬浮颗粒物为主要食物来源.目前的虾夷扇贝的养殖量(32亿粒)接近生态容量,如果开展筏式养殖,利用整个海域的水体,养殖量增大20倍的空间并达到养殖容量,预计年产量将达到256亿粒.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鲍养殖模式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的影响,于2016年5月至6月初大型海藻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收获前后,选取汕头市南澳县深澳湾海域鲍单养区(A)、鲍与龙须菜混养区(GA)、过渡海区(M)和对照海区(C),对浮游植物群落及水体理化因子进行了6次高频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共记录浮游植物4门45属84种,其中硅藻为优势类群,共37属71种。时间上比较,龙须菜收获后所有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细胞密度都显著高于龙须菜收获前(P0.05);各养殖区域间比较,龙须菜收获前鲍单养区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显著高于鲍-龙须菜混养区(P0.05)。龙须菜收获前,鲍-龙须菜混养区总氮(TN)、总磷(TP)、氨氮(NH_4~+-N)和叶绿素a(Chl-a)浓度最低,多样性指数(H')及均匀度指数(J')最高;龙须菜收获后各区无显著差异(P0.05)。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理化因子为TN、TP、水温和叶绿素a。该研究表明,鲍-大型海藻复合养殖模式可降低鲍养殖水体中氮、磷的浓度,并维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对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主养青鱼高产池塘的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了主养青鱼净产11.25、15吨/公顷·年两个产量级池塘的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组成、现存量的研究结果:浮游植物丰度为20-60mg/L,有机碎屑丰度为30-70mg/L;浮游植物群落由7种优势种群交替组成,它们分别是隐藻(Cryptomonas.spp)、蓝裸甲藻(Gymnodinumcyaneum)、裸藻(Euglenaspp)、针杆藻(Synedrasp.)和菱形藻(Nitzschiasp.)、尖头藻(RaphidiopsissPP)、裂面藻(Merismopediaspp.)、绿球藻类(Chlorellaceaespp.),隐藻为主的鞭毛藻类占优势。文中还探讨了浮游植物与鱼池水质净化、浮游植物有机碎屑丰度与鱼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0月对升金湖中的浮游藻类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浮游藻类分布规律及优势种的组成、浮游藻类多样性分布和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利用多种多样性评价指数对水体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升金湖有浮游藻类8门、101属、358种.浮游藻类的密度差异明显,介于81.7×104~6 427×104个/L,主要由蓝藻、绿藻、硅藻、甲藻、裸藻、隐藻、黄藻和金藻等组成,以蓝藻门的鞘丝藻、平裂藻和鱼腥藻,硅藻门的小环藻、针杆藻和直链藻,绿藻门的栅藻和盘星藻为优势种.各种评价指数显示,水体大部分区域的污染程度较为严重,整个湖泊属富营养化范畴.  相似文献   

13.
澜沧江囊谦段夏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11年夏季(6月)和秋季(9月)对澜沧江囊谦段的浮游植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澜沧江囊谦段浮游植物共计4门、57种(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为33种(属),占总种类数的57.9%;其次是绿藻门,为13种(属),占22.8%,蓝藻门10种(属),占17.5%,甲藻门仅检到1种,占1.8%。夏秋两季澜沧江囊谦段均以喜低温的硅藻为主,绿藻、蓝藻种类秋季多于夏季,甲藻仅在夏季出现。浮游植物优势种以硅藻为主,占75.0%,种类有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普通等片藻(Diatoma vulgare)、舟形藻(Navicula sp.)、桥弯藻(Cymbella sp.)、曲壳藻(Achnanthes sp.)、异极藻(Gomphonem sp.)、颤藻(Oscillatoria sp.)和席藻(Phormidium sp.)。浮游植物数量为13.26×104~375.59×104个/L,平均数量99.36×104个/L;生物量为0.0445~1.9972mg/L,平均0.4915mg/L。浮游植物数量和生物量均以硅藻最高,分别占总数量的61.2%和总生物量的71.3%。分析显示,各采样点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较高,均值分别为2.24、0.48;表明该河段浮游植物群落比较稳定,种类分布较为均匀,体现了贫营养型河流的特征,水域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14.
闵华明  马家海 《海洋渔业》2007,29(2):109-114
报道了上海市滩涂冬季底栖硅藻的种类组成、生态特征和数量分布情况。样品于2005年12月从7个站点中采集。经处理、镜检观察,从中鉴定出硅藻有90个分类单位,包括64种和22变种2变型(有两个未定种名),分别隶属于2纲6目9科27属。从水体咸度来看,淡水种类最多,为52个分类单位,占总数的57.78%;从温度性质来看,广温种占优势,有65个分类单位,占72.22%;从生活习性来看,底栖种占优势,有77个分类单位,占87.5%。数量分析表明,底栖硅藻细胞丰度变化为6.25×106~16.25×106cells/m2,平均为10.43×106cells/m2,在吴淞口站点含量最高。优势种为肘状针杆藻尖喙变种、斯氏布纹藻、膨胀桥弯藻和卵形双菱藻等,它们在各站点中都有分布,分别占总数的13.42%、12.56%、14.00%、9.88%。  相似文献   

15.
采用投喂鸡粪浆的方法培养轮虫,并与5种微藻培养轮虫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鸡粪轮虫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HUFA含量达25.9%,仅次于小球藻轮虫和新月菱形藻轮虫,EPA和DHA的含量分别为11.2%和4.4%;在5种微藻培养的轮虫中,用小球藻、新月菱形藻和球等鞭金藻培养的轮虫营养价值较高,而用微绿球藻和衣藻培养的轮虫营养价值相对较低;轮虫的脂肪酸组成受饵料影响显著,但又不完全取决于饵料。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和规格对硬壳蛤同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饵料种类对硬壳蛤同化率影响显著(P<0.05).其中小球藻和湛江等鞭金藻的同化率显著高于小新月菱形藻(P<0.05),而小新月菱形藻又显著高于扁藻(P<0.05).  相似文献   

17.
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9~10月,对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利用生物指数对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计8门50种,以硅藻为主,28种,占56.0%;绿藻次之,15种,占30.0%;蓝藻2种,占8.5%;隐藻、裸藻、甲藻、金藻、黄藻各1种,共占14.0%;优势种类及常见种全部为硅藻门种类:尖针杆藻Synedra acus、脆杆藻Fragilaria sp.、扭曲小环藻Cyclotella comta、缢缩异极藻Gomphonemaconstrictum、舟形藻Acicular sp.、简单舟形藻Navicula simples、羽文藻Pinnularia sp.、桥弯藻Cymbella sp.、箱形桥弯藻Cymbella cistula。浮游植物平均数量为183.47×104ind..L-1,硅藻的数量较多,134.12×104ind..L-1,占61.82%;生物量为4.3740mg.L-1,硅藻的生物量最高3.9354mg.L-1,占89.9%。采用多样性指数H'、J水质类型的评价标准对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H'均值为3.01,J均值为0.88,水域属于寡污-清洁型河流,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18.
汕头南澳白沙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体营养盐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5月(夏季)和9月(秋季)分别对南澳白沙湾鱼类养殖区、贝藻混养区、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栽培区和对照区的水体浮游植物及营养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5门、71属、152种;其中,硅藻门97种,甲藻门34种,绿藻门9种,蓝藻门2种;硅藻是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优势类群。浮游植物密度在时间上表现为秋季高于夏季,夏季和秋季最高值分别为57.05×104个/L和808.70×104个/L,均值为11.44×104个/L和119.22×104个/L。浮游植物密度在空间分布规律为非养殖区大于养殖区、湾外高于湾内;最高值均出现在对照区表层,最低值出现在贝藻混养区微表层。按水层分布为:表层>底层>微表层,按功能区分布为:对照区>鱼类养殖区>龙须菜栽培区>贝藻混养区。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微表层对浮游植物、总氮、总磷的富集系数,夏季分别为0.85、1.68、1.87,秋季为0.48、1.74、1.51;表明微表层对浮游植物无富集作用,对总氮、总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按照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指数评价,贝藻混养区为贫营养,其他各功能区均为中营养。夏季水质好于秋季,龙须菜栽培对养殖水体起到了很好的生态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