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致使血糖浓度下降,酮体生成增多,造成酮血症、酮尿症和酮乳症,统称酮病。  相似文献   

2.
奶牛酮病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血糖浓度下降,酮体生成增多所引起的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的通称,一般发生于产后6周内。  相似文献   

3.
本病是因动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导致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临床上以昏睡或兴奋,产乳量下降,机体失水,偶尔发生运动失调为特征。高产乳牛,尤其在舍饲条件  相似文献   

4.
奶牛酮病是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致使血糖浓度下降,酮体生成增多,从而产生酮血症、酮尿症或酮乳症。临床上以昏睡或兴奋、产乳量下降、机体失水,偶尔发生运动失调为特征。因为反刍动物血糖是瘤胃内产生的丙酸经糖元异生途径转化为葡萄糖而维持,所以凡是引起瘤胃内丙酸生成减少的因素,都可以诱发奶牛酮病生成,如产前、产后采食量减少,饲料质量差,日粮组成、精粗比例不当等都可直接引起酮病发生。  相似文献   

5.
一、病因妊娠期间或产后饲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精料过多;母牛过度肥胖,运动不足以及前胃机能减退,大量泌乳容易促进本病的发生。二、症状常在母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出现,其特征是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表现顽固性前胃弛缓,食欲减退,厌食精料,仅吃少量粗饲料,带料不食,反刍减弱或停止,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有时空咀嚼似反刍状,同时发出磨牙声。心音正常或稍快达90次以上。通常排出黑色软便,恶臭覆有黏液,有时干硬。产奶量急剧下降,但为低乳而非无乳,乳汁易形成泡沫,类似初乳状,有酮气味如同烂苹果味,加…  相似文献   

6.
奶牛酮病是泌乳牛在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以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为特征,不食,昏睡或兴奋,体重丧失,产奶量下降,偶尔发生运动失词。在实际生产中,亚临床型高于临床型酮病的发生率,并且发生酮病的多是舍饲高产母牛。  相似文献   

7.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血糖浓度下降,酮体生成增多所引起的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的通称,一般发生于产后6周内。笔者自2001年以来对赤峰市红山区和松山区的十几个养殖户的216头奶牛调查中,发现患酮病的奶牛有35头,约占16%。酮病的发病率较高,可造成以下危害:血酮和乳酮水平增高,乳质和乳量下降,体重减轻,生殖系统疾病如发情延迟、受胎率下降等。还可造成犊牛机体抵抗力下降。有些病牛久治不愈或愈后复发,最终淘汰,给奶牛业造成严重损失。1原因1.1酮病的发生多在产后的第1个泌乳月,此间奶牛多食欲较差,特…  相似文献   

8.
1概述 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致使血糖浓度下降,酮体生成增多,造成酮血症、酮尿症和酮乳症,统称酮病.  相似文献   

9.
<正>妊娠毒血症,也称妊娠中毒症。绵羊妊娠毒血症是母羊怀孕后期发生的亚急性代谢性疾病,以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和虚弱为主要特征。1病因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主要见于母羊怀双胎、三胎或胎儿过大时,怀孕后期营养不足,母羊不能满足自己和胎儿迅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发病常在分娩前10~20 d,或临产前2~3 d。由于怀孕末期营养不足,特别是碳水化合物不足。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单一,营养物质不足或不全,尤其是蛋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酮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特征是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患牛不食、昏睡或兴奋,体重和产奶量下降,偶尔发生运动失调。1危害奶牛的血酮和乳酮水平增高,泌乳量和乳质量下降,体重减轻,生殖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发病率增高,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增加奶牛的淘汰率,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2病因在奶牛产犊后的早期泌乳阶段,奶牛的泌乳高峰出现最快,约在产犊后40天达到最高峰,而食欲  相似文献   

11.
奶牛酮病又称酮血症、酮乳症、酮尿病,是泌乳母牛产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以血液酮体浓度增高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其病的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乳产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2.
1发病原因 在笼养条件下,产蛋鸡常突然瘫痪,同时产蛋量增加缓慢或下降,蛋壳品质不良,有的还会引起死亡。引起此种症的原因主要是日粮有效钙不足或钙磷比例不当、光照不足、维生素D缺乏,或某些顽固性腹泻疾病的继发而导致钙的吸收不足等。  相似文献   

13.
奶牛酮病生化特征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酮病是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浓度降低,血液、尿液和乳汁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进而发生酮血症、酮尿症和酮乳症,呼出气体以及乳汁带有丙酮气味,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个别牛出现神经症状。一般于分娩后10天至6周内发病最多.  相似文献   

14.
酮病又叫酮血病、酮尿病,主要因饲料中糖和碳水化合物不足,以至脂肪代谢紊乱,酮体生成增多,造成酮在体内蓄积的一种疾病。主要以奶牛发病为主,高产奶牛尤为多发。临床病理变化以血糖与肝糖原浓度下降,酮体浓度升高为主。病畜昏睡或兴奋,产乳量下降,脱水消瘦,偶见运动障碍为特征。1病因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饲料过多而糖类饲料不足,导致丙酸生成减少。或体内糖消化过多、过快,造成代谢紊  相似文献   

15.
奶牛酮病是围产期奶牛常见的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群发性代谢病,该病主要以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为特征,常表现为低血糖症、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升高、脂肪肝、糖原水平下降等。酮病多发于高产奶牛,可对奶牛业造成巨大损失,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奶牛酮病对提高奶牛养殖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临床病理检查以低血糖症、酮血症、酮尿症和酮乳症为特征。病牛血糖浓度从正常时的2 800微摩尔/升降至1 120~2 240微摩尔/升,继发性酮病牛血糖浓度下降不明显。母牛血液中酮体浓度从0~1 720微摩尔/升提高到1 720~17 200微摩尔/升,继发性酮病牛血  相似文献   

17.
酮病是高产泌乳奶牛常发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可导致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笔者自2002年以来共治疗奶牛酮病20多例,多为日产奶25kg以上的奶牛,且多发于产后50天内。一、病因(一)原发性酮病高产奶牛长期饲喂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饲料,而粗纤维和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以  相似文献   

18.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该病的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时有神经症状。主要发生于产后泌乳第一个月的高产奶牛和营养状况良好的奶牛,也发生于其他能量摄入不足的各个泌乳阶段。在各奶牛场临床酮病的发病率为20%~25%不等,发病奶牛不仅产奶量显著下降,发情延迟,配种不孕且易引起所产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给奶牛场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性代谢性疾病,其实质是葡萄糖前体物供给不足。该病是一种以产奶量下降、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间有神经症状为特征。主要发生于泌乳的最初30d内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其产的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随着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有逐渐多发的倾向。一般多发生于第2~5胎的高产奶牛,第6胎以后的奶牛泌乳量逐渐下降,酮病发生率也很少。  相似文献   

20.
母羊妊娠毒血症,又称妊娠酮血症。它是母羊怀孕末期发生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以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产前瘫痪、肝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一般以双胎或三胎孕羊多发,死亡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