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三唑磷乳油防治稻瘿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三唑磷乳油防治稻瘿蚊试验李国刚王毓浔阳文军盛运成(桂林地区植保站桂林541001)(灵川县病虫测报站541200)稻瘿蚊是晚稻的灾害性害虫,化学防治仍为目前对付该虫的重要方法。为寻找防治稻瘿高效安全低毒新农药,我们引进20%三唑磷乳油,进行防治稻...  相似文献   

2.
丙硫磷、甲丙硫磷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①3龄全龄(共80h)与4龄入眠前8h至5龄起蚕(共48h)两期的家蚕熏蒸试验,丙硫磷、甲丙硫磷对家蚕无明显毒性,家蚕均能正常取食、生长、蜕皮、入眠、上簇结茧;②对2龄蚕连续饲浸药叶24h,丙硫磷、甲丙硫磷(80mg/L)处理区仅有1.11%~9.67%的家蚕死亡;对5龄蚕连续饲喂浸药叶12h,丙硫磷以160mg/L、甲丙硫磷以800mg/L对家蚕安全,上簇率为100%;试验表明,丙硫磷、甲丙硫磷可在蚕桑区使用,但应避免药剂与桑叶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3.
三唑磷引发晚稻稻飞虱种群猖獗增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三唑磷引发晚稻稻飞虱种群猖獗增长张爱华(湖南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长沙410027)易光辉等(1995,本刊)报道了三唑磷刺激稻飞虱产卵的结论。张内河等(1996,本刊)报道在湖南早稻上,移栽后25d起,用于防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等食叶害虫为主的三唑磷,...  相似文献   

4.
我县自推广杂交裟以来,其三化螟的为害明显降低,基本不需要进行药剂防治。但近两年来,其发生及为害明显回升,又成了我县水稻上的一大重要虫害。为寻找较理想的药剂指导防治,笔者在今年9月间用20%三唑磷浮油对4代三化螟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供试农药:20%三唑磷乳油(浙江仙居农药厂生产);90%杀虫单元粉(福建福农药厂生产),2.5%功夫乳油(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植物保护部生产)。小区试验的设计:各小区面积为30m2,设三次重复,6个处理分别为:Ⅰ.20%三…  相似文献   

5.
稻水象甲危害调查及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沙、望城部分乡镇的稻水象甲的发生情况调查表明:稻水象甲在我省的分布密度平均为(1-37)头/百丛。几种药剂防治稻水象甲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杀虫单、锐劲特、吡虫啉、三唑磷、毒死蜱等药剂对稻水象甲成虫和幼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95%以上)。  相似文献   

6.
1995年,我们进行了20%三唑磷乳油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作物品种:协代2374。1.2试验药剂。供试药剂为20%三唑磷Ec(江西东乡县农药厂生产),对照药剂为20%三吐磷EC(浙江仙居农药厂生产)。1.3试验方法:设如下处理。1.3.120%三吐磷ic2250g/hm’(东乡产);1.3.220%三吐磷Eel500g/hm’(东乡产);1.3.320%三哇磷Eel1258/hm’(东乡产);1.3.420%三吐磷Eel500g/hm’(仙居产);1.3.5清水空白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50m’,于7月14日中稻田第…  相似文献   

7.
高龄棉铃虫的特效杀虫剂──甲丙硫磷方继朝,孙建中,夏礼如,杜正文(江苏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10014)甲丙硫磷(Sulprofos)是一种新型不对称有机磷杀虫剂,这类杀虫剂以克服害虫的抗药性为主攻目标,是国内外有机磷农药的主要发展方向。从199...  相似文献   

8.
二化螟、三化螟是我国水稻产区的重要害虫,长期以来一直严重影响,制约着我国水稻的产量。作者于2000年用20%三唑磷乳油对二化螟、三化螟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二、三化螟卵孵盛期用20%三唑磷乳油进行防治,都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未发现对水稻有药害的现象,我们认为三唑磷乳油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价格便宜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防治此类害虫的农药。  相似文献   

9.
林积秀 《江西植保》2003,26(3):129-129,128
近年来,由于冬季气温偏高有利于三化螟越冬,以及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的改变为三化螟提供了有利的生长发育条件,三化螟种群数量大辐度回升,成为永安市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三化螟在当地每年发生4代,发生面积达2 000hm2左右,虽经大力防治,但稻谷损失仍达400 000㎏。为了筛选防治三化螟的有效药剂,2002年笔者应用50%吡虫啉·乙酰WP等几种农药进行防治三化螟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药剂为50%吡虫啉·乙酰WP;30%三唑磷EC;10%吡虫啉WP;75%乙酰甲胺磷WP;20%三唑磷EC。 试验在永安市洪田镇洪田村连晚水稻田进行,该田…  相似文献   

10.
20%三唑磷乳油防治水稻三化螟试验孝感市植保站丁金元,李星洲云梦县植保站彭新交,赵少泉,杨望明,董四柏20%三唑磷乳油是四川省化工研究所新开发的一种新型杀虫剂。为了验证其对水稻螟虫的防治效果,根据省植保总站的安排,我们特作了此项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丙硫磷控制稻瘟病的作用方式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1993-1995年生物测定和田间多点试验示范发现;1.丙硫磷对稻瘟菌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有显著的抑制活性,EC50为103.3mh/L,500mg/L的抑菌率达96.2%;2.丙硫磷1000mg/L对水稻苗叶瘟和穗瘟的预防效果分别为79.4%和90.7%,治疗效果分别为39.3%和41.8%;3丙硫磷600-900g/hm^2防治双季稻和瓜后稻穗瘟病的田间小区效果分别为70.8%-80.2%和  相似文献   

12.
25%吡虫啉可湿粉防治小麦穗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5%吡虫啉可湿粉防治小麦穗蚜试验冯成玉,王兴国,王兆甫,周长明(江苏省海安县植保植检站226600)为了解吡虫啉对小麦穗蚜的防治效果及其持效期,1994年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药剂25%吡虫啉可湿粉(江苏省...  相似文献   

13.
40%稻康乳油是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新开发用来替换20%三唑磷防治水稻螟虫的杀虫剂 ,为探寻本地防治水稻螟虫的使用剂量 ,2000年在惠水县和平镇程番村进行大田药效试验 ,试验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40%稻康BC(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产品)20%三唑磷EC(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产品)杀虫单原粉(江苏溧阳化工厂产品)1.2防治对象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1.3试验设计试验设40%稻康EC35ml/667m2,50ml/667m2,65ml/667m2,20%三唑磷EC100ml/667m2,杀…  相似文献   

14.
甲丙硫磷新型有机磷农药曹国明(江西省修水县农业局332400)甲丙硫磷是一种新型不对称有机磷杀虫剂。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与有关农药科研单位的合作研究,它有以下六大突出优点:①杀虫谱广。可治多种鳞翅目害虫,兼有杀螨活性。对棉铃虫、红蜘蛛效果更佳;②击倒...  相似文献   

15.
三唑磷农药对三种非靶生物的毒性和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本文叙述测定了三唑磷农药3种有代表性非靶生物鲤鱼,家蚕,蜜蜂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安全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三唑磷对鲤鱼LC500.32mg/L(48h)对家蚕LC50(至3龄起)1.03mg/kg桑叶,对蜜蜂触杀LD500.058μg/蜂(24h)胃毒LC501.90mg/L(24h)该农药对三种非靶生物均为高毒,本项工作为三唑磷农药的登记和合理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施用丙硫克百威乳剂防治棉蚜为了解高效低毒杀虫剂20%丙硫克百威乳剂防治棉蚜效果,施药浓度,为生产应用提供准确数据,进行了药效试验供试药剂为20%丙硫克百威乳剂(兵团农业推广总站提供)和50%敌敌畏乳剂(市害)试验共设5个处理,3次重复,15个小区,2...  相似文献   

17.
应用三唑磷防治蔺草螟效果显著胡德具仇富忠(浙江鄞县农技推广中心315040)(鄞县石矸镇农技站)蔺草(俗称席草)是鄞县的高产经济作物,而蔺草螟是威胁蔺草生产的主要害虫。在长期使用杀螟硫磷防效下降的情况下,1993~1994年我们应用三唑磷防治蔺草螟取...  相似文献   

18.
3种药剂对稻水象甲大田防治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开展了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阿维菌素2%乳油和三唑磷20%乳油等3种常见药剂对检疫性害虫稻水象甲的大田防治作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稻水象甲成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7d防效依次为94.58%、98.67%和100%。综合考虑,推荐阿维菌素2%乳油或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为湖南防治稻水象甲的较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9.
三化螟药剂药防治试验笔者1995年在象州县罗委乡大林村晚稻大田,进行三化螟药剂防治试验。试验设亩用20%三唑磷(湖北随化产)150克、18%杀虫双(湖南农药厂产)250克、杀虫戚(广州化工研究所厂产)50克及空白对照4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共12个小...  相似文献   

20.
田间杀虫剂的使用,使得昆虫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杀虫剂亚致死浓度的胁迫。为了明确白背飞虱受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后对其他药剂的敏感性变化,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白背飞虱受噻虫嗪、溴氰虫酰胺亚致死浓度(LC_(10)和LC_(25))胁迫后对三唑磷、吡虫啉、吡蚜酮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经噻虫嗪亚致死浓度胁迫的种群,对吡虫啉有较低的敏感性,其敏感度随噻虫嗪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对三唑磷的敏感性表现为:LC_(10)种群LC_(25)种群敏感种群;对吡蚜酮的敏感性表现为:LC_(25)种群敏感种群LC_(10)种群。经溴氰虫酰胺亚致死浓度胁迫的种群,对三唑磷有较低的敏感性,并随溴氰虫酰胺处理浓度的增加,敏感性降低;对吡蚜酮的敏感性基本不变,对吡虫啉的敏感性表现为:LC_(10)处理种群敏感种群LC_(25)处理种群。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建议田间防治白背飞虱时,轮用噻虫嗪和三唑磷,但要避免噻虫嗪与吡虫啉、溴氰虫酰胺和三唑磷的轮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