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鲜食大豆鲜子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江苏省6个鲜食大豆新品种的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标准荚个数百分率、单株荚重、每千克标准荚数、标准荚重量百分率、鲜百粒重、出仁率、初花期花叶病病指、花荚期花叶病病指、鲜荚产量13个主要性状与鲜子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鲜子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单株荚重标准荚个数百分率标准荚重量百分率鲜荚产量出仁率单株荚数主茎节数株高每千克标准荚数分枝数花荚期花叶病病指初花期花叶病病指鲜百粒重。  相似文献   

2.
灰色关联分析在春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个春大豆品种为材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春大豆的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春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是单株粒重,其后依次是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百粒重、主茎节数、株高、底荚高度、有效分枝.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单株粒重与主茎节数、株高、单株粒数和单株荚数关系最为密切;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单株粒数与主茎节数、株高、单株荚数关系密切.因此,对春大豆的高产育种而言,应在保证适当株高的前提下,要重视选育单株粒重高、单株粒数多、主茎节数多、单株荚数多和百粒重高的品种,同时不要忽略对品种底荚高度和有效分枝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分枝性状(分枝数、分枝长度、分枝节数、分枝粒数、分枝粒重)与产量、农艺性状间的相关程度,以及各性状间相互影响的主次关系,选取两个不同类型的大豆品种,在不同株距下进行了本试验,运用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两类型大豆品种分枝性状均与主茎节数、主茎3粒荚、主茎粒数、主茎粒重、单株总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亚有限生长型大豆分枝性状与百粒重、小区产量呈负相关,无限生长型大豆分枝性状与百粒重、小区产量呈正相关,均没达到显著相关。(2)无限生长型大豆农艺性状与分枝性状关联度依次为:单株总粒数﹥单株粒重﹥主茎节数﹥主茎粒重﹥主茎粒数﹥主茎3粒荚﹥主茎4粒荚﹥主茎1粒荚﹥主茎2粒荚﹥株高﹥小区产量﹥百粒重;分枝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依次为:分枝数﹥分枝粒重﹥分枝粒数﹥分枝节数﹥分枝长度。(3)亚有限生长型大豆农艺性状与分枝性状关联度依次为:单株总粒数﹥单株粒重﹥主茎3粒荚﹥主茎粒数﹥主茎粒重﹥主茎节数﹥主茎4粒荚﹥主茎2粒荚﹥主茎1粒荚﹥株高﹥小区产量﹥百粒重;分枝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依次为:分枝节数﹥分枝数﹥分枝长度﹥分枝粒重﹥分枝粒数。(4)在黑龙江省育种选择时应根据结荚习性不同而有所侧重,农业生产应依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  相似文献   

4.
夏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山东省新育成的18个大豆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底荚高、分枝数;而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主茎节数、株高、百粒重、底荚高、分枝数.明确了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关系,为选育高产夏大豆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35个春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各主要农艺性状春播和秋播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春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如株高、单株粒数、主茎节数、每荚粒数、有效分枝、总荚数、有效荚数、营养生长期和全生育期等性状在春播和秋播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表明秋播条件下对这些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效果较好,而对单株产量、百粒重等性状的选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6.
黄淮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黄淮地区53个夏大豆品种(系)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表型值资料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底荚高和分枝数与单株产量呈不显著正相关。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底荚高度。  相似文献   

7.
以大豆品种合丰50为试验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研究掐尖处理后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在掐尖处理中,产量与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有效荚数百粒重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在不掐尖的情况下,关联度顺序为株高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有效荚数主茎节数分枝数。  相似文献   

8.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海南11份春大豆品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大豆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单株粒重>生育期跃主茎节数>百粒重跃单株粒数>单株荚数跃有效分枝数>株高>底荚高度。因此,在高产品种的选育上,应优先考虑单株粒重、生育期和主茎节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密度对亚有限大豆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亚有限大豆主要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生育期受密度的影响不大。在植物学性状方面,密度与株高、底荚高度和节问长度之问为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分枝数、茎秆重和茎粗之间为负相关;随着密度增加,株高、底荚高度和节间长度增加,主茎节数、分枝数、茎秆重和茎粗减小。在经济性状方面,密度与每荚粒数、百粒重、产量之间为正相关,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之间为负相关;随密度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逐渐减少,而百粒重略有增加,每荚粒数变化不大,群体产量呈增加趋势。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亚有限大豆表现出较高的耐密植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
对来自于中国黄淮海大豆产区、北方大豆产区和南方大豆产区的316个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和比较。结果表明,育成品种的分枝数、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明显不及农家品种,而其它性状如主茎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优于农家品种。以育成品种和农家品种分别所作的相关分析表明,主茎荚数、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均与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主茎节数与株高、主茎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分枝数与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或非显著正相关,但与主茎荚数呈负向显著相关;单株粒数与单株粒重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单株粒重正向显著相关,与单株粒数负相关显著。通过比较和分析,就百粒重、生育期和株高筛选出一些具有极端值的品种,可以用作品种选育的亲本和大豆分子育种如转基因受体或分子标记作图群体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近20年来中熟大豆品种遗传改进的明显趋势是株高、有效节数、一二粒荚数、三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和单株粒重增加,底荚高度略有增加。分枝数、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脂肪含量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百粒重变化不大。株高、有效节数、三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三四粒荚数、株高、有效节数、百粒重。提高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三四粒荚数.兼顾株高、有效节数、百粒重是该区大豆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采用2因素4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磷肥施用量对菜用大豆“绿75”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施270kg磷酸二铵能有效地增加分枝数、分枝荚数、主茎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小区产量。每公顷45万株的密度可提高单株荚数,但百粒重降低。不同因素间互作效应表明,每公顷施270kg磷酸和45万株密度,能增加单株的分枝数、分枝荚数、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每公顷在22.5万 ̄45万株,施用磷肥能有效地提高单株的主茎荚数和单株总荚数。在施肥量相同时,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3.
低温胁迫对大豆幼苗形态生理指标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省大豆苗期低温冷害频发,为了明确大豆苗期低温胁迫对籽粒产量是否有影响,试验采用盆栽方法,在大豆V1 期将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幼苗置于人工气候箱进行不同温度处理,分别为6℃,10℃和25℃(对照),处理48 h 后测定叶片鲜重、子叶鲜重、茎鲜重、根系鲜重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然后将幼苗转移到盆栽盆中生长,成熟期测定大豆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大豆幼苗期低温胁迫显著降低了不同大豆品种叶片鲜重、子叶鲜重、茎鲜重、根系鲜重及叶绿素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耐低温大豆品种‘合农60’的形态及生理指标降低幅度要低于低温敏感型大豆品种‘黑农48’。苗期低温胁迫未显著降低耐低温大豆品种‘合农60’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及籽粒产量,但显著降低了低温敏感型大豆‘黑农48’的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及籽粒产量。研究得出结论为苗期大豆低温胁迫不利于大豆籽粒产量形成,显著降低低温敏感品种大豆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4.
探索不同时期追氮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个不同时期追施纯氮51.75 kg/hm2对神豆2号的生物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6片复叶期追氮使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增加,抗倒伏能力增强,秕荚数减少,比对照增产显著,达19.3%;盛花期前10 d追氮使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降低,秕荚数增多,百粒重增加,增产显著,达12.1%;结荚初期追氮使株高、结荚高度降低,主茎有效分枝数增加,百粒重降低,减产15.7%;3个时期追氮对大豆外观品质没有规律影响。不同时期追氮对神豆2号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6片复叶期、盛花期前10 d追氮都可增加产量,且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品种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品种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在相同播期条件下,湘杂油7号植株的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鲜重、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芥酸和硫苷含量等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千粒重与播期和种植密度关系则不明显;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是决定油菜产量的变异因子,其中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每角果粒数次之,千粒重最小。综合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2因素处理对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以9月15日播种、种植密度135000株/ha最好。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8~2012年度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资料,分析了江苏省杂交油菜的优势。结果表明:与常规油菜相比,杂交油菜在产量、单株角果数和单株二次有效分枝数上都有正向优势,在千粒重上有负向优势;杂交油菜一次分枝有效角果数、单株总角果数和千粒重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茎粗、主轴长度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据此讨论了杂交油菜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7.
紧凑型油菜数量性状的遗传与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ADM模型及MINQUE(1)统计方法对6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紧凑型和松散型油菜品种(系)及其30个F1组合的14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一次分枝角果数、主花序角果数、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千粒重、角果长度和分枝夹角等性状同时受基因的加性和显性作用控制,其中株高的显性作用大于加性作用,其余性状的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主花序长度、一次分枝数、角果宽度和一次分枝长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千粒重和角果长度4个性状除受核基因控制外,还受到母体基因型的显著影响。一次分枝数、一次分枝角果数和分枝夹角的F1和F2代群体平均优势为负向优势,其中仅分枝夹角达极显著水平,其余性状均为正向杂种优势。F1代群体正向超亲优势仅株高和单株产量达到显著水平,且以单株产量的F1、F2代超亲优势较大(29.5%和12.0%)。分枝夹角的F1和F2代负向超亲优势达极显著水平(-20.6%和-17.7%),表明配制紧凑型F1代杂交种仅需一个紧凑型亲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田间绿豆晕疫病的防治方案。[方法]研究不同种衣剂和叶面肥组合对绿豆晕疫病田间防治效果和绿豆生长的影响。[结果]种衣剂拌种并喷施叶面肥对绿豆田间晕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病株率仅为3.0%,防治效果达91.4%,并且3组处理绿豆植株的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荚长、荚粒数、籽粒大小、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等重要表型性状均高于对照组,3组处理的产量分别为1 126.20、1 213.80和1 194.60 kg/hm~2,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种衣剂拌种和喷施叶面肥能有效控制田间绿豆晕疫病的发生和危害,提高绿豆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