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县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1、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要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要用办工业的方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  相似文献   

2.
中共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新型农民队伍,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当务之急,培养技能型农民,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之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发展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全面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要突出九"新": 一、树立新理念解放思想实际是一个创新理念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我县坚持把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作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总揽全局的第一要求、富民强县的第一要事,争创现代农业快发展,农民收入多增长的新业绩。十七大报告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对农业功能的拓展注入了新内涵。我们既要密切注视农业动态,紧跟形势,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趋加强的背景下,全球物流时代也走上一个新台阶。经济极速发展的我国,也顺势而为,加强自身实力的扩充。农业物流的健康发展,不但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推动力。但目前,我国农业物流发展处于萌芽状态,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只有真正看清形势,改变观念,树立现代农业物流意识,重视并大力研究、探索农业物流发展的路径,才能真正让我国农业物流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正>一、发展现代农业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对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基本形势可以概括为五个关键时期。一是农村经济结构正处于重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农业比重越小,表明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实力越强。农业功能也发生明显变化,由原来的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转为既要兼顾生产,又要兼顾生态;既要满足数量,又要保证质量;既要抓好生产,更要提高竞争力,农业的多功能性日益突出。同时,农业比重降低,但农业所承载的劳力比重仍居高不下,高达48%,农业承受的压力更大。  相似文献   

7.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逐步形成五大特征:充分体现城乡互动,"三生"功能高度融合,推进方式具有北京特色,充分体现科技、文化等附加值,展示良好的对外开外形象.在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市制定了具体政策,重点是市场开拓、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而使都市型现代农业成为新农村建设重要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到了全党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和关键。农业科研单位是科教兴农的生力军,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大有作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而加快发展农村经济,首先是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对安徽农业和农村经济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在安徽具有全局性、重要性、紧迫性,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安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向飞  韩旭峰 《甘肃农业》2012,(1):70-71,74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金昌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是"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金昌市的城乡一体化在全省前列,特别是金昌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使全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成就。农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明显加快等。  相似文献   

11.
回首农业发展史,在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等不同的生存时期,时代的更新使得农业也在不断进步。但其突出的阶段性特征都是科技的推动力促进了农业发展的相互更替与革新。尤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提升农业发展机能、增强农民务农技艺、调整新农村农业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保障。文本就以科技创新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状为出发点,简要探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技人员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着前未有的大好形势,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重要条件,是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新时期给农业技术广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面临一次严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内涵、发展思路和基本框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城乡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包括:高科技农业、品牌农业、安全农业、观光农业、组织化农业、信息农业.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从农业发展的历史看,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农业发展新阶段,是当今世界农业经济的先进形态。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现阶段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对推动新农村建设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经验的同时,探索一条与国情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15.
论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丽  向龙斌  周坤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64-7965
立足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有关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分析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现代农业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的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而种养殖业是现代农业生产的核心内容。并探讨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指导农业经营,以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为基础构建农业组织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也是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以及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桃山区作为七台河市的中心区,且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0.07hm2,只有突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形式,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现代农业经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结合桃山区农业发展实际,重点就如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提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7.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要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结合西安市临潼区的实际,探讨了农业多功能性在临潼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并对临潼发展农业多功能性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发展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足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社会丰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全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要突出九“新”:  相似文献   

19.
正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县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1、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要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要用办工业的方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338-339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终价值取向。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农业生产转化率低下,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推进。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规范农民科技培训机制;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师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只有不断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教育培训,快速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才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