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猪支原体肺炎俗称猪气喘病,是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发病猪生长速度缓慢,饲料利用率低,饲养期延长。海安县雅周镇刘某饲养的120头猪于2010年11月发病,死亡3头,经临  相似文献   

2.
涂灿 《畜禽业》2003,(9):26-27
养猪生产过程就是通过猪体将饲料变成产品的过程,生产效果的好坏与饲料营养、环境条件、防疫措施、管理水平有直接关系。生产中,以提高生产力和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可分为种公猪,种母猪,断奶仔猪和后备猪的饲养管理等几个部分。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种公猪关系到整个猪群的质量和母猪妊娠率的高低,是养猪生产的核心部分,对全场的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其管理要点如下:1.1饲养定时定量,日粮2.5kg/头,冬季可增加到3kg/头,避免公猪肥胖。1.2卫生猪栏、猪体保持清洁,防疫病。1.3防寒防暑种公猪最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18~20℃,气温过…  相似文献   

3.
陈发魁 《畜禽业》2012,(7):83-84
<正>2011年3月奉节县某饲养场饲养的300头断奶仔猪暴发连续性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疫情,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验,诊断该病为猪圆环病毒和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现将治疗情况综述如下。1发病情况据场主介绍,该场现饲养仔猪300头,该批次仔猪是4月12号从外地猪场购入的,入场后经过简单的隔离,即进行舍养。饲养1周后该批次仔猪陆续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发热、喘气、腹  相似文献   

4.
梁红  谭帮志  陈兵 《畜禽业》2007,(11):42-42
<正>2007年6月上旬,大坪乡底古村四组李成强、何志友等21户农户饲养的107头猪相继发病,出现呼吸困难、喘气、流鼻涕,食欲下降,全身皮肤潮红,便秘、粪便呈球状等临床症状。农户用青霉素、柴胡按感冒病治疗,随后用10%磺胺嘧啶钠、长效头孢治疗,仍不见好转便认为是病毒病,从而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工作,6月18日有3头猪  相似文献   

5.
<正>1猪轮状病毒病实例我县某养猪专业户饲养了母猪56头,公猪3头,育肥猪483头,正哺乳和2月龄内已断乳仔猪分别为8窝和23窝。饲养管理水平良好,没有发生大规模性和烈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正>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2011年7月25日上午,楚州区上河镇一养猪户邱某所饲养的143头、体重40~60kg的育肥猪中有5头猪死亡在圈舍,嘴角或鼻孔处有少许血液,且这5头死亡猪在昨天晚上还都正常吃食,无明显病灶现象,还有少数未死亡的  相似文献   

7.
<正>1发病情况2006年12月下旬,楚州区建淮乡一养猪大户顾某饲养的43头仔猪相继有11头发病,其中已有5头死亡。发病仔猪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呼吸加快、精神不振。经剖检,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猪气喘病。  相似文献   

8.
何珍荣 《畜禽业》2010,(3):75-75
<正>1发病情况福建省邵武市下沙镇某猪场,存栏长大母猪120头、保育猪395头,按照传统养殖方式饲养。2009年12月15日,该场保育舍的98头仔猪陆续发病,死亡16头,发病率为22.78%,病死率为  相似文献   

9.
2002年9月中旬,新农乡北沟村王某家饲养的猪只相继发生以高热、皮肤发红、耳尖及腹下等处出现紫红色斑块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与链球菌混合感染。1发病情况该养猪户共饲养猪只124头,其中母猪13头、种公猪1头、育肥猪79头、仔猪31头。采用自繁自养方  相似文献   

10.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呕吐、腹泻、脱水为特征,各种日龄的猪均可发生,对哺乳仔猪危害最严重。2010年12月江苏省海安县雅周镇养猪户曹某饲养154头猪发病,死亡81头,经临床检查、尸体剖检和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春  李松柏 《畜禽业》2006,(17):11-12
选择60头断奶杜约二元杂交猪分二组实验,实验Ⅰ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育肥猪15头;实验Ⅱ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育肥猪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饲养92d后观察效果。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抗病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减轻粪尿恶臭,净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6个品种杂交组合(杜×长×大三元杂、新系长大二元杂、PIC配套系商品代猪、渝荣I号猪配套系、长×皮×太三元杂、长×荣二元杂)集中饲养育肥和屠宰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渝荣I号猪配套系商品代猪的日增重、饲料效率、产肉性能优于其它品种,并筛选出渝荣I号猪配套系、新系长白猪×大约克二元杂交猪、长×皮×太三杂交猪可作为我地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 100头或更多的大群断奶仔猪在保育期间,通过更好的场地利用,有可能降低每头猪的圈舍成本。最近的观察报告说,猪在大群饲养的条件下,同样出现较好的群居适应性,并能降低在下一阶段再混群时的攻击性和打斗倾向。在实际生产中,存在一个明显问题,即在饲养末期同一群的仔猪体重差异较大。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对大群仔猪饲养知识的缺乏,猪群除需要饲槽通路外还需要地面空间。而  相似文献   

14.
猪群的应激及对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勤建 《畜禽业》1999,(1):46-46
<正> 猪群应激是由于猪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各种外界因素强烈刺激造成的紧急状态。应激发生于各种刺激原,如管理上的捕捉、惊吓、保定、转栏、称重、高密度饲养,运输过程中的装运、驱赶;饲养上的过饥过饱、强化饲养;环境中的冷热刺激、噪音;防疫过程中的免疫过程,疾病病理过程等都可刺激猪群产生应激反应。 猪群应激可造成繁殖障碍、生长发育受阻和疫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李成彬 《畜禽业》2007,(9):44-44
<正>1发病情况滨海县东坎镇某养猪户饲养母猪19头,2007年4月陆续有6头母猪生产,其中有1头发生流产,并产下木乃伊胎,其余母猪共产仔86头,其中弱仔3头,死胎5头,其余仔猪出生后5-10日龄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0℃以上,病猪精神萎顿,不食,腹泻;随后患病仔猪面部及眼  相似文献   

16.
胡方建 《畜禽业》2003,(8):51-51
猪链球菌病是多种链球菌引起猪的一些疾病的总称。以猪淋巴结脓肿较为常见,但以败血症和脑膜炎对猪的危害最大。猪链球菌病在我地区时有发生,有的生猪晚上精神,食欲正常,次日早晨却死在圈中。此病阻碍了养猪业的发展,影响养猪户的积极性。因此,研究和探讨猪链球菌病的防制问题对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1发病情况今年5月上旬,我市清河区城北乡城北村张某饲养24头生猪,每头约45~50kg重,分3圈饲养,其中1圈8头生猪,发病5头,已死亡1头,(3头未发病隔离饲养)。当地兽医用青霉素、链霉素、安基比林、地塞米松、磺胺嘧啶钠等,治疗3d无效遂…  相似文献   

17.
<正>2007年5—6月份,本镇养猪户黎某养有110头40~50kg的育肥猪,已做过猪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疫苗注射,5月20日开始发病,期间出售45头,截止6月16日,实际存拦65头,发病14头,死亡4头,发病率21.5%,死亡率为百分之28.6%。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英国农业食品与生物科学院研究人员对153头实验猪在装有特殊研究设备的栏舍内分组饲养,从第16周到出栏体重达到120kg期间记录每头猪的日采食量,计算每头猪的饲料转化率。在试验中,每头慢速生长猪比快速生长猪达到120kg体重多采食26.2kg;16周龄至体重达到120㎏期间,快速生长猪的饲料转化率只比中速和慢速生  相似文献   

19.
顾建江 《畜禽业》2010,(5):89-89
<正>2010年1月中旬,我镇坞坵村一猪场饲养的121头生猪发病。刚开始有11头发病,经过1周的时间,几乎波及到了整个猪群,发病率达83%。经我镇组织兽医技术人员实地察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检查,确诊为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5,(9)
为研究夏季在猪场采取驱蚊措施对育肥猪增重的影响,试验对72头65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6头,试验期40 d,对照组正常饲养,试验组猪舍在夜间采取化学驱蚊和物理驱蚊相结合的办法,测试其对育肥猪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通过采取驱蚊措施后,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有显著提高,提高幅度为4.6%,差异显著(p0.05),说明夏季在猪场采取驱蚊措施对育肥猪增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