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巴山区野生藿香花中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野生藿香花中提取挥发油.先用薄层色谱法对其进行初步确定,再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藿香花中提取的挥发油中共分离鉴定出51个组分,占全油的92.88%.对藿香花挥发油进行初步的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藿香花挥发油对·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广藿香别名藿香,是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是我国著名南药之一,因主产区以广东为主,故称之为"广藿香"。其性微温,味辛,入脾、胃、肺三经,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能,是临床上常用的芳香化湿药,也是许多中成药如"藿香正气丸(水)"和"抗病毒口服液"的重要成分。目前,栽培品种主要有广州石牌藿香、高要藿香、湛江藿香及海南万宁藿香四大类,前两种藿  相似文献   

3.
秦巴山区野生藿香籽中脂肪酸的测定与抗氧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藿香籽资源,利用索氏提取器从秦巴山区野生藿香籽中提取粗脂肪,对粗脂肪皂化和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对其脂肪酸进行了初步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从秦巴山区野生藿香籽脂肪酸中分离出14种组分,确定出12种脂肪酸,含量较...  相似文献   

4.
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野生藿香根、茎、叶、花和籽中钾、钙、铁、锌、镁、锰、铜、镍的含量,并进行了分析比较.藿香不同部位的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其中钾、钙、锌、铁、锰在根、茎、叶、花和籽中的含量均较高,镁、铜、镍的含量较少,表明藿香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为探讨藿香中元素含量与其药效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夏天来了,家家户户都会备一些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仁丹、十滴水等。然而,专家指出,很多人使用藿香正气水的方法是错误的。藿香正气水不适合阳暑在治疗中暑时,藿香正气水只能治疗阴暑。中医讲中暑有"阴暑"和"阳暑"之分。阳暑是指高温下人扛不住,出现发烧、出汗、乏力等症状,首选方  相似文献   

6.
藿香别名土藿香、川藿香、苏藿香、合香、野藿香、小薄荷等,属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150cm,有芳香气味。直立,四棱形,上部被极短的细毛;单叶对生,具长柄,叶卵或三角状卵形,边缘有钝锯齿;轮伞花序呈穗状,顶生或腋生花小,花冠唇形,淡紫红色;小坚果卵状矩圆形,具三棱,褐色;  相似文献   

7.
正藿香为唇形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辛温芳香之品,藿香是高钙、高胡萝卜素含量的野蔬品,也含较高的植物蛋白,纤维素及各种矿物元素,其嫩叶芽和花序可食用。藿香又是一种药用植物,为常用芳香化湿药,归肺、脾、胃经,具有祛暑化湿,和胃止呕、解表散邪等功效。同时,藿香含丰富的芳香油,广泛用于医药和工业。藿香也可作园区绿化。野生藿香喜生于山沟,山坡、灌木丛间,林缘,山脚湿地。藿香适应性强,耐热耐寒,耐肥耐瘠,但不耐涝,在我  相似文献   

8.
藿香以干燥全草入药。别名:土藿香、川藿香、苏藿香、合香、野藿香、小薄荷等。主产于江苏、浙扛、四川等省区。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恩施州主产于宣恩、鹤峰、利川、巴东等县市。本品属卫生部确定的食用药品之一,做药茶或药食有良好的清热解暑止渴之功效。藿香油是制造多种中成药的原料,为调制化妆品用的调和剂和定香剂。近几年来,市场走势较好,因此,种植藿香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一、形态与分布藿香别名把蒿、川藿香、苏藿香、合香、仁丹草等,为唇形科藿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广泛分布在中国的东北三省、内蒙古、华北、华中、华南及台湾省等地的林缘、山坡、河岸草地、山沟溪流旁或灌木丛间,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国外朝鲜、日本、前苏联等也有  相似文献   

10.
<正>藿香正气水是夏季常用解暑药物,主要由藿香、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苏等中药组成,具有散寒化湿、和中祛暑的作用,常用来治疗脘腹胀痛、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型感冒。其实,藿香正气水的作用并不局限于解暑,它还有许多新用途:1.治小儿痱子:取藿香正气水1支,按比例加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稀释,稀释浓度为:不满3个月者,药液与水的  相似文献   

11.
蕨菜本为野生蔬菜,被誉为"山菜之王”,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的浅山荒坡或半山坡及林下草地,春夏季生长茂盛.我区境内野生蕨菜资源十分丰富,每年4、5、6月份都有老百姓上山采摘数量很多的蕨菜供应市场.它一方面为市场增添了花色品种,另一方面也使农民得到一定的收入.为了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优势,做到提早批量上市,我们从1998年开始,探索野生蕨菜中棚人工栽培方法,现已获得成功.其上市期比野生提早30~35天,不仅品质优,且产量高,效益好,每亩产值可达5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1选用适宜的砧木种类 目前西瓜嫁接应用较多的砧木主要有葫芦、南瓜、冬瓜、瓠瓜、野生西瓜等.生产上可选用超丰F1、砧王或野生西瓜作砧木,以保证嫁接西瓜品质.  相似文献   

13.
藿香栽培与采摘食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藿香〔(Agastacherugosa (Fisch .etC .A .Meyer.)O .Kuntze)〕又名野苏子、猫巴蒿、山猫巴、拉拉香 ,为唇形科藿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 ,为常用中草药 ,有祛暑化湿、和胃止呕等功能。还是芳香油原料。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广东、四川等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藿香作为一种新生保健型蔬菜逐渐被人们接受 ,但由于该植物资源分散 ,不易采收 ,故应提倡人工栽培以满足市场需要。1 生长习性藿香喜生长在气候温暖湿润 ,土壤疏松肥沃 ,排水良好的山坡、山脚湿地、田边…  相似文献   

14.
在一些地区的浅山丘陵、荒滩平地以及地埂地边,都有丰富的野生酸枣资源分布.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坐地嫁接枣树优良品种,建成枣园,投资少、见效快,是发展枣树的一条有效途径.被誉为"中国大枣之乡"的河北省石家庄行唐县九口子乡,人们在荒坡地、山丘等利用野生酸枣资源嫁接行唐婆枣,4年生树每亩产枣1000 kg左右,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1概述1.1薇菜薇菜为紫萁科紫萁属的分株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var.asiatica Fernald),又名桂皮紫萁,俗称"牛毛广",商品名"薇菜",南方俗称"大巢菜""野豌豆""扫帚菜""野鸡头"等。1.2栽培地环境薇菜主要分布在海拔200~1 500m高山地区的潮湿荒坡或水沟边。长白山林区野生薇菜资源十分丰富,但分布稀疏,为了更好地利用野生薇菜资源,黄泥河林业局从1982年开始进行了野生薇菜的人  相似文献   

16.
<正>藿香正气制剂是家庭常用药之一,生活中对于其功效有各种说法。它到底有哪些作用,又如何科学使用呢?1.防止晕车晕船说法:用医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直接外涂肚脐,或将药液敷于肚脐内,对晕车晕船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点评:藿香正气水有芳香化浊、和胃止呕的作用。肚脐的神阙穴皮肤薄,含有大量微血管,将药物敷贴于脐中,  相似文献   

17.
对北京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共整理、记录野生花卉197种,分别属于62科143属,约占百花山地区植物种类总数的19.3%.研究其自然分布区域,发现百花山野生花卉的自然分布地区主要包含山野沟谷或湿地、林缘或林下、山坡疏林或草地、石质山坡或石缝、高山草甸5类.结合对各野生花卉的形态特征、观赏特性等的分析,依相应的园林应用形式,将其归纳为适用于花坛和花境、水景园、岩石园、地被等各个种类.最后就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合理地引种驯化与园林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霜霉病是莴笋、生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不论是露地栽培还是保护地栽培,几乎都有发生.病害严重时,大量叶片变黄或变褐枯死,植株长势弱,造成减产.除危害莴笋、生菜外,还能侵染油麦菜、菊苣及数种野生菊科植物.  相似文献   

19.
巴戟天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巴戟天始载于《神农草经》,历代本草也有记载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具有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等功效。自70年代开始野生转家种,由于野生资源枯竭,目前以家种为主,广东、福建、广西、海南等地都有栽培,近年来广西产量递减。为了深入了解巴戟天,笔者对广西的苍梧、钦州、凭祥与福建的主要产区南靖和溪、平和、武平、永定等地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李南 《农村新技术》2007,(10):64-64
野饮,就是纯天然野生的绿色植物作为原料调制的饮品或饮料.目前有一种用野生木瓜籽作原料,经古法制作,制成状如水晶、清凉爽滑、可以嚼吃的胶状物.这种胶状物有人称之为"木瓜水晶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