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构建氨单加氧酶基因(amoA)克隆文库,研究在红壤蔬菜田上只施用磷钾化肥(PK)、只施氮磷钾化肥(NPK)、施用腐熟有机肥(DNPK)和施用新鲜有机肥(FNPK)等4种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群落多样性及与土壤脲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加有机肥处理(DNPK和FNPK)的蔬菜田土壤的AOB文库和AOA文库OTU数量和Shannon指数高于只施用无机肥(NPK和PK)处理的蔬菜田土壤;DNPK和FNPK处理的土壤优势AOB菌群为多形亚硝化叶菌(Nitrosolobus multiformis),比例分别为88.5%和68.5%,NPK和PK处理的土壤优势AOB菌群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spirasp.),比例分别为54.8%和65.5%;DNPK、FNPK、NPK和PK处理土壤优势AOA菌群均为阿伯丁土壤亚硝化细杆菌侯选种(CandidatusNitrosotalea devanaterra),比例分别为90.9%、84.4%、77.8%和45.2%;施加有机肥处理(DNPK和FNPK)的土壤脲酶活性和氨氧化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都高于只施用无机肥处理(NPK和PK);AOA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土壤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AOB群落多样性与土壤脲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总体来看,有机肥比无机肥处理提高了AOA和AOB群落多样性,且AOA在红壤蔬菜田土壤氨氧化过程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科技文摘     
<正>不同施肥方式对红壤蔬菜田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群落的影响通过构建氨单加氧酶基因(amo A)克隆文库,研究在红壤蔬菜田上只施用磷钾化肥(PK)、只施氮磷钾化肥(NPK)、施用腐熟有机肥(DNPK)和施用新鲜有机肥(FNPK)等4种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群落多样性及与土壤脲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加有机肥处理(DNPK和FNPK)的蔬菜田土壤的AOB文库  相似文献   

3.
科技文摘     
<正>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微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差异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微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变化规律,探索高度集约利用下土壤质量退化的根本原因和机理,为设施菜地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集江苏省常熟市由稻麦轮作农田转变为设施菜地种植3 a、6 a和10 a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普通白菜品种四季小白菜为试材,应用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Illumina MiSeq)技术研究不同浓度汞胁迫对普通白菜生长及土壤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丰度、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汞处理对普通白菜生长有促进作用,增加了固氮微生物丰度和群落丰富度,而中、高浓度汞处理则表现抑制作用。在门和属水平上,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慢生根瘤菌属、固氮螺菌属、地杆菌属、根瘤菌属为优势类群;高浓度汞处理降低了变形菌门、固氮螺菌属、地杆菌属、根瘤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了厚壁菌门、慢生根瘤菌属的相对丰度。汞浓度越高对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越大,土壤pH、铵态氮含量和硝态氮含量是固氮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设施温室土壤线虫群落物种组成和营养类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殿东  李莹 《北方园艺》2018,(1):114-118
以种植12年的设施温室土壤线虫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线虫18SrDNA克隆文库方法,研究了土壤线虫物种多样性指数、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以及自由生活线虫成熟度等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以期揭示土壤健康程度。结果表明:设施蔬菜土壤线虫以食细菌线虫为优势类群,占59.4%;植物寄生线虫比例次之,占34.9%。在属水平上,以根结线虫为优势类群,比例为31.5%,其次为拟小杆属线虫,比例为28.8%。设施温室土壤线虫的成熟度指数和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指数分别为1.86和1.11。总体来看,设施温室土壤中植物寄生线虫比例较高,这反映出设施温室土壤受到人为干扰较大,且线虫营养类群结构失调,土壤健康状况不良。  相似文献   

6.
设施番茄长期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宁宁  李天来 《园艺学报》2013,40(2):255-260
 利用PCR-DGGE 技术,研究了裸地及不同连作年限的设施番茄栽培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群 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设施条件下种植番茄明显改变了土壤土著细菌的群落结构,但 连作年限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较小,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不大;土著真菌的群落结构稳定性优于土著细 菌,但土壤真菌的优势种群在不同连作年限的土样中变化较大,连作显著降低了某些真菌的数量,同时 显著增加了另一些真菌的数量,其中,连作20 年番茄的土壤真菌新出现的优势种群最多,且与非优势种 群的真菌数量差异较大,这种番茄连作后改变土壤真菌种群平衡的现象可能是导致番茄产生连作障碍的 重要原因之一。通过电泳条带的回收、测序,可知所取土样中的细菌优势种群属于Clostridium butyricum、 Uncultured bacterium、Bacillus 和Arthrobacter,真菌优势种群属于Saccobolus dilutellus、Uncultured fungus、 Lasiobolus ciliatus、Spooneromyces laeticolor 和Lasiobolidium orbiculoides。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年限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及营养类群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种植年限对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的影响,探明不同种植年限的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与营养类群分布差异的成因。【方法】五点采样法采取土样,浅盘法分离提取线虫,运用生态学指数和主分量分析的PCA排序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数据。【结果】(1)小树龄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的个体密度、属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大树龄蕉柑样地(P0.05)。(2)PCA排序分析表明,食真菌线虫和大多数食细菌、捕食性/杂食性线虫主要分布在小树龄蕉柑样地,植食性线虫主要分布在大树龄蕉柑样地。(3)相关性分析表明,蕉柑种植年限与土壤环境因子、线虫总密度、线虫属数、生态学指数及食细菌和食真菌线虫、捕食/杂食性线虫密度呈极显著或者显著负相关,与植食性线虫密度呈显著正相关。(4)大树龄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的PPI值和PPI/MI指数显著高于小树龄蕉柑样地(P0.05)。WI和NCR指数表明,小树龄蕉柑样地土壤健康程度优于种植年限长的大树龄蕉柑样地,小树龄蕉柑样地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途径以细菌为主。【结论】果树种植年限的延长会改变土壤的养分与结构,从而降低蕉柑根际土壤线虫密度和群落的多样性,对蕉柑根际土壤线虫各营养类群的结构及分布产生趋向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科技文摘     
施肥对设施菜地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
  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T-RFL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研究了甘肃武威设施菜地不同施肥条件下0~20 cm、20~40 cm土层中土壤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施肥对土壤中nirK型反硝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影响,且对70、156、190 bp片段所代表设施菜地土壤优势种群影响最显著.施肥对0~20 cm土层nirK型反硝化细菌丰度有明显影响,其最大值出现在全有机肥(M)处理、为每克干土2.16×107个拷贝数,分别是对照(CK)和全化肥(NPK)处理的2.04和2.02倍。设施菜地土壤0~20 cm与20~40 cm土层nirK型反硝化细菌的优势种群及其基因丰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设施菜地土壤中nirK型反硝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和丰度与大田差异明显。土壤pH值、有机质及硝酸盐含量均影响nirK型反硝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和丰度。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除存在与厌氧反硝化细菌亲缘相近的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外,还存在与好氧反硝化菌亲缘关系相近的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如根瘤菌属、苍白杆菌属、土壤杆菌属等。  相似文献   

9.
以1年种植(新植园)和3年连作百香果园根际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以期为克服百香果连作障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相比新植园,3年连作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细菌群落丰富度,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增加。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在门分类水平上,3年连作园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5.86个百分点和2.21个百分点;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减少了3.40个百分点,子囊菌门(Ascomycota)减少了28.41个百分点,而毛霉门(Mucoromycota)增加了14.73个百分点。在属分类水平上,3年连作园根际土壤中γ-变形菌纲中未分类属unclassifiedGammaproteobacteria、黄单胞杆菌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Xanthomonadaceae相对丰度显著增加,酸杆菌门中Gp2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子囊菌属(Archaeo...  相似文献   

10.
种植年限对设施蔬菜土壤养分和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设施蔬菜地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变化,以露地土壤为对照(CK),采集种植1 a(年)、3 a、5 a、7 a、9 a、11 a、13 a、15 a、17 a、20 a以及20 a以上的0~20 cm设施蔬菜土壤样品,采用常规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采用平板计数法,分析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设施菜地种植年限与土壤容重呈正相关,与土壤孔隙度呈负相关;设施菜地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降低,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土壤EC值、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都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增高,并与种植年限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与CK相比,种植13 a的蔬菜样地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地增加;连续种植20 a以上,设施蔬菜土壤含盐量比对照土壤显著地增加了486.49%。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都在种植年限为11~13 a时达到最大;真菌数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脲酶活性则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转化酶活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保持不变。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综上所述,种植年限不同的设施菜地,土壤养分失衡,呈现酸化趋势,盐分含量逐年增加,土传真菌病害潜在发生,对设施蔬菜生产不利。  相似文献   

11.
以“津优35号”黄瓜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法,用150 mmol·L-1 NaCl模拟盐胁迫,通过添加体积比为300、600倍和900倍的腐殖酸进行处理,研究了腐殖酸对盐胁迫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期探索腐殖酸对盐胁迫下温室黄瓜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腐殖酸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和全氮含量,而降低了pH。在细菌群落结构方面,各处理间细菌α多样性差异不显著,T1和T2中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和浮霉菌门的相对丰度均高于CK,而拟杆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则相反,细菌在属水平上组成变化并不明显。在真菌群落结构方面,T1和T2中OTU数量和Shannon指数与CK差异均不显著,而Chao1指数均显著高于CK,腐殖酸还提高了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T1、T2和T3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分别较CK高28.07%、26.48%和6.41%,降低了担子菌门和壶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已知菌属的变化中,毛壳菌属和枝顶孢属的相对丰度升高,根生壶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RDA冗余分析表明速效钾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而有机质、速效磷和pH则对真菌群落结构起到关键...  相似文献   

12.
以设施内常用的黄瓜、菜豆、番茄和芹菜为试材,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7种轮作栽培模式对其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茬3种蔬菜中番茄和黄瓜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不显著,都极显著高于菜豆(P0.01);第2茬轮作处理后,番茄、菜豆、黄瓜3种蔬菜与芹菜轮作均可较大程度地提高根际土壤细菌群做结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  相似文献   

13.
以辣椒连作20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威百亩熏蒸消毒等4个处理,以不做任何处理的辣椒连作土壤为对照,探究不同处理措施对辣椒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群落Chao1指数、Shannon指数,以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处理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不同处理对辣椒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均具有极显著影响。门水平上,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处理显著增加了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相对丰度;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威百亩熏蒸消毒处理显著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4个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相对丰度;威百亩熏蒸消毒处理显著增加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属水平上,4个处理均显著增加了Flavisolibacter相对丰度;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处理显著增加了类固醇杆菌属(Steroidobacter...  相似文献   

14.
以渭北旱作苹果园4种覆盖模式(秸秆覆盖、锯末覆盖、森林土覆盖、清耕对照)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土壤基本理化指标及土壤酶活性测定的基础上,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覆盖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了0~20cm土层水分、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降低了土壤pH;同时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各覆盖处理下土壤细菌16S rRNA拷贝数均显著高于清耕;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优势种群,相对丰度之和占57.12%~74.72%;α变形菌纲、Subgroup_6、β变形菌纲和δ变形菌纲为优势菌纲,相对丰度之和占33.39%~43.15%。α多样性分析表明覆盖能够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度、种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分析表明各覆盖处理较对照细菌群落系统发育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相对丰度与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存在一定相关关系。覆盖有助于提高果实百果质量及糖度,其中秸秆覆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外源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四环素类抗生素进入土壤后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丰富度的影响,通过模拟残留在畜禽粪便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进入土壤的过程,设置添加和未添加抗生素2个处理,在第10、30、90天采集土壤样品,使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四环素类抗生素处理的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比未添加抗生素处理降低了0.10~0.48个单位。添加抗生素处理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和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均低于未添加抗生素处理,降低幅度在0.30%~5.37%;其它门类添加与未添加抗生素处理相对丰度高低波动较大。随时间推移,2个处理属水平群落相对丰度均呈下降趋势,且添加抗生素处理下降速度较快。30 d前添加抗生素处理真菌多样性比未添加抗生素处理升高了0.89、0.97个单位,90 d相反。由此可知,四环素类抗生素会降低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改变细菌群落的丰富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程度逐渐减小;四环素类抗生素增加了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壤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云  郭笃发 《北方园艺》2016,(18):185-189
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光板地、獐茅地、翅碱蓬地、柽柳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454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中真菌群落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检测出的土壤真菌类群达5门22纲59目87科157属,其中,子囊菌门在所有样地中相对丰度最高,担子菌门次之。不同采样环境土壤中真菌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光板地中多样性指数最高(2 070),獐茅地中最低(1 490)。子囊菌门和球囊菌门与土壤碱解氮相关性最大,担子菌门和壶菌门与土壤碱解氮和电导率相关性较大,毛霉亚门受速效磷影响最大。土壤速效磷对真菌属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野生华丽牛肝菌(Boletus magnificus)的生境,以华丽牛肝菌菌塘为研究对象,取样4个菌塘土壤,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4个采集点菌塘土壤进行分析,研究其细菌的组成、丰度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华丽牛肝菌菌塘菌群分属于30个门、78个属,菌塘中主要的类群为变形菌门(72.13%~14.70%)、酸杆菌门(62.39%~2.97%)、芽单胞菌门(5.69%~2.22%)和硬壁菌门(1.31%~0.05%);主要属为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沙雷氏菌属(Serratia)、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缓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Gp1、Gp2、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和WPS-1 genera incertae sedis。4个采集点菌塘中的菌群较丰富,多样性指数水准高;各个菌塘生境不同使得每个菌塘的优势菌属各有差异,菌群结构与取样环境的树种、土壤的特质和人类活动有关,4个菌塘土壤中共有类群是伯克氏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缓生根瘤菌属和芽单胞菌属。研究结果为了解野生牛肝菌的生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上海市松江区不同年限设施菜地土壤盐分含量、离子组成和土壤pH值。试验结果表明,设施菜地养分富集明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随种植年限延长而增加,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在4~5棚龄时最高;设施4 a及以上大棚的盐分含量、电导率均显著高于1 a大棚,Ca2+、Na+、Cl-、NO3-、SO42-含量随设施种植年限的增加先升高,6 a及以上大棚的含量反而有所降低,K+、Mg2+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持续升高,HCO3-含量则呈降低趋势;设施菜地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增加不断下降,呈酸化趋势,最低降至4.06,达到强酸性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西瓜为试材,在黑龙江省内11种典型栽培模式背景下种植西瓜,研究了西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栽种西瓜后明显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其中处理D(西瓜/西瓜)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以及细菌的丰富度最低,并且与大多数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真菌的多样性与土壤的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经测序后发现,大部分的细菌属于链球菌属、放线菌、拟无枝酸菌、芽单胞菌门等;真菌类群为赤霉属、链格孢属、毛壳菌属、隐球菌属等。  相似文献   

20.
连续多年种植蔬菜,老菜地土壤环境劣化,病虫危害日趋严重,造成蔬菜产量和品质下降。作者对上海市金山区不同连作年限的老菜地进行了土壤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随着蔬菜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pH值逐渐降低、含盐量逐渐升高,有机质含量和速效钾含量逐渐降低、碱解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逐渐提高,细菌和放线菌含量逐渐降低、真菌含量逐渐提高。由此可见,蔬菜常年连作可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内部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养分严重失衡,真菌引发的土传病害发生严重,且连作年限越长土壤劣化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