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大白菜简约化栽培集成种子丸粒化处理、地膜覆盖、精量机械播种和膜下滴灌等技术,实现了机械起垄、铺设滴灌带、覆盖地膜、播种一次完成,无需进行除草、间苗或移栽等操作。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每667 m~2用种量减少80%、节水30%、省工50%,节约成本500元左右。北方秋播大白菜生产长期采用以直播间苗为主要模式的粗犷式生产管理,生产过程用水量非常大,其中苗期用水占很大比例,且苗期浇灌的水多数由于蒸发而散失。大白菜生产上常说的"三水齐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麦套辣椒种植用工多,水、肥利用效率低,种植成本高等问题,利用多功能辣椒播种机、地膜覆盖及种子丸粒化技术,实现了麦套朝天椒机械起垄、铺设滴灌带、覆盖地膜、播种一次性完成,无需进行育苗、移栽等操作。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每667 m~2可省工50%、减施肥料20%、节水30%,节约投入成本500元左右,有利于朝天椒规模化种植,并可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3.
以大白菜为试材,采用浸提液及秸秆腐解添加方法,研究了小麦秸秆添加对大白菜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禾本科作物秸秆在蔬菜生产中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秸秆浸提液影响大白菜种子发芽,0.01g·mL~(-1)处理提高了大白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0.02g·mL~(-1)处理增加了大白菜种子鲜质量,0.03g·mL~(-1)处理提高了大白菜种子发芽率及鲜质量;与对照(0%)相比,未腐解条件下,1.0%处理抑制大白菜出苗,抑制率为16.67%,对生长指标影响表现为对照0.5%1.0%1.5%2.0%,随着秸秆添加量的升高大白菜生长受到抑制;腐解试验中,1.0%与1.5%处理提高了出苗率,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76%和19.04%,经过一定时间的腐解,幼苗生长受抑制程度降低,2.0%处理地上部鲜质量降低74.53%,干质量降低73.13%,而1.0%与1.5%处理对大白菜出苗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穴盘育苗技术要点——穴盘育苗配套资材及设施的准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穴盘育苗技术已经在我国推广应用十多年了 ,目前除西藏自治区外 ,各省市、自治区均有数量不等、规模不同的育苗场。为了使大家更好地掌握穴盘育苗这一新型育苗方式 ,笔者把多年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总结成技术要点介绍给大家。1 精量播种系统根据播种器的作业原理不同 ,精量播种机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为机械转动式 ,一种为真空气吸式。机械转动式的工作程序包括基质混拌、装盘、压穴、播种、覆盖、喷水等一系列作业。机械式精量播种机对种子的形状要求极为严格 ,种子需要进行丸粒化处理方能使用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分为全自动和半自动两种…  相似文献   

5.
提高月季种子出苗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月季品种的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播期、浓硫酸烧壳和低温沙藏对月季种子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前播种、浓硫酸烧壳和低温沙藏对月季种子出苗有促进作用;用浓硫酸烧壳结合低温沙藏后进行春播,月季种子的出苗率最高,达到88.7%。  相似文献   

6.
吡虫啉种衣剂对蔬菜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0%吡虫啉种衣剂处理黄瓜、西瓜、甜辣椒和大白菜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种子,研究了吡虫啉种衣剂对种子质量和贮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种衣剂对试验蔬菜品种的田间出苗没有影响;包衣种子在常温下保存1 a后,其发芽率没有明显的降低。对不同药种比处理的西瓜种子在40℃恒温条件下进行了人工老化20 d,种子的发芽率与对照没有明显的差异;人工老化30 d时,所有处理种子的发芽率与对照比都有极显著的差异;药种比为1∶10的包衣种子发芽率从对照的100%下降到37%。使用吡虫淋种衣剂处理蔬菜种子时应选择合适的药种比,以达到防治虫害的效果,同时又不影响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7.
1播种育苗播前在阳光下晒种子两天,去杂。甜玉米种子不必浸种宜用干种子直播,出苗率高。浸种催芽条件不合适或方法不当会使发芽率迅速下降。每穴1粒,覆土宜浅,3~5厘米。2设隔离区由于甜质玉米受到非甜玉米串粉会形成非甜籽粒。所以,同地种植不同类型的玉米要隔离,甜玉米用地周围200米之内不能种植普通玉米;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南方春大豆种子出苗率低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产量.我们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出苗率低的原因一是种子本身质量差,发芽率低、生活力弱;二是外界环境条件不良,如土温低、雨水多,以及播种覆土过深等等.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试验,试图找出提高春大豆出苗率的技术对策.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92年在金华市农科所水泥槽中进行,土壤为沙壤土.试验分四个方面:(一)夏收种与秋繁种对比试验.于4月6日播种,考察种子本身发芽率高低对出苗率的影响.供试品种有407、浙春2号、Q14—6—9.(二)播种期对比试验.分3/25、3/30、4/6、4/10四个播期,考察外界不良环境对出苗率的影响.供试品种为矮脚早.(三)覆盖与不盖地膜对比试验.3月30日播种,供试品种为矮脚早.覆盖地膜的一周后揭去.(四)不同盖种物对比试验.4月6日播种,盖种物有:焦泥灰、细沙、泥土.供试品种为矮脚早.对比试验各个处理播大豆种子100粒,3次重复,整地开播种沟后播种.供试种子发芽率为94%.结果与分析(一)种子对出苗率的影响3个品种的秋繁种,出苗率均在90%以上,而夏收种出苗率只有70%左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茑萝的出苗率,作者开展了不同配比基质对茑萝种子发芽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后5~8 d,各处理茑萝种子的发芽率均呈上升趋势;播种后8 d,各处理茑萝种子的发芽率趋于平稳;基质中添加适量腐殖质的处理茑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较高,其中“40%园土+60%腐殖质”处理茑萝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发芽最整齐,为用于茑萝种子发芽的最佳基质配比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蚕豆新品种双绿5号在湖州市的适宜单位面积种植量,在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分别进行不同种植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667 m~2种植1 000~3 500穴范围内,每穴播种2粒种子,667 m~2最佳种植量为2 500~3 000穴,其中高肥区以2 500穴较好,低肥区以3 000穴效果最佳。667 m~2种植2 000穴时,以3粒/穴播种量处理产量最高,增加或减少播种量,产量均下降,但在2~4粒/穴处理的产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综合考虑苗期苗数控制难度及人工成本,不必在苗期摘心打顶。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不同处理方法选用不同药剂防治绿叶菜上的黄条跳甲。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前用10%辛硫磷颗粒剂5 kg/667 m~2进行土壤处理,对黄条跳甲的防效较好;土壤药剂处理28%杀虫·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0 g/667 m~2对黄条跳甲的防治效果达到82.22%,防效较好,且持效期长;药剂喷雾处理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6 g/667 m~2对黄条跳甲的防效达84.37%。  相似文献   

12.
种子萌发出上需要温度、水分和氧气,其中前两者可以控制且对种子萌发出土有密切关系,后者虽较难控制,但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满足的。本文以蔬菜种子为材料,播种在培养土(园土:马粪:羊粪为0:3:1)中,通过调控不同地温来观察出土速率,以便为工广化育苗调控适宜地温提供依据。 本试验于1982年春在本所六间小温室进行。栽培床5.5平方米做成电热畦,条播各种蔬菜干籽50或100粒,三次重复,并扣小拱棚保温保湿。在种子萌发出土过程中及时灌水以保证种子萌发时所需的土壤湿度。供成材料包括十字花科的大白菜、油菜、萝卜、甘蓝、花椰菜、雪里蕻;葫芦科的…  相似文献   

13.
象牙白花兰种子及茎尖培养与原球茎形态发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象牙白花兰授粉后5 个月的种子开始具有较高的萌发率; 椰乳或适量激素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种子在萌发后胚发育形成原球茎, 原球茎经过增殖, 分化出叶片和根系, 形成完整的小植株。从播种到小植株的形成历时约7 个月。茎尖在MS + NAA 0. 1 + BA 3. 0 (单位: mg·L-1 , 下同) + 椰乳10 %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原球茎; 原球茎在MS + NAA 0. 1 + BA 5. 0 的培养基上增殖, 在无激素培养基上分化成芽; 小芽在附加7 %香蕉汁和3 %马铃薯汁的1/ 2 MS 培养基上诱导出根而再生完整小植株。不同pH 值、光照强度和培养方式对增殖效果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天工翡翠’是以'金手指’(二倍体)为母本'、鄞红’(四倍体)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欧美杂交种无核葡萄新品种。果穗圆柱形,平均穗质量496.1 g;果粒椭圆形,自然粒质量2.6~3.1 g,经赤霉素处理平均单粒质量为5.2 g,果皮黄绿色带粉红色晕;果肉质脆,淡哈密瓜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8.5%,可滴定酸含量为0.40%,维生素C含量为71.4 mg·kg~(-1),口感较好,无种子。在浙北海宁地区设施种植7月底果实成熟。该品种生长势强,易成花,具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15.
以油点花Ledebouria socialis(Baker)Jessop的叶片、叶柄和假鳞茎为外植体,经表面消毒处理,接种于不同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中,探讨油点花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丛生芽、不定根培养的最适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获得大量种苗,为其人工种植及商业化水平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均能诱导愈伤组织的产生,且叶片外植体最易诱导;适合油点花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5 mg·L-1,诱导率为96.3%~98.8%;而MS+6-BA 1.0 mg·L-1+NAA 0.1 mg·L-1适宜于芽诱导培养,诱导率为91.1%;培养基MS+NAA 0.2 mg·L-1适宜生根及壮苗培养,生根率89.5%;练苗移栽,其平均成活率达86.7%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蒙古黄芪种子繁育而来的无菌苗获得的外植体(根、叶片、胚轴)为试材,通过设定不同浓度的生长调控激素6-BA、2,4-D、NAA,研究不同外植体在不同浓度激素的培养条件下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试管苗增殖及生根情况的影响,以期为蒙古黄芪不同组织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分化及增殖培养条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以根、胚轴、叶片为外植体材料均可诱导愈伤组织产生,其中以胚轴为外植体为最优选择,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97.92%,最佳培养基为MS+2,4-D 1.0 mg·L-1+6-BA 0.5 mg·L-1+NAA 0.5 mg·L-1+蔗糖3.0%;试管苗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 1.0 mg·L-1+KT 0.5 mg·L-1+蔗糖3.0%,再生植株平均分化率最高为92.67%;生根培养时,最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1+白砂糖3.0%。该试验建立了蒙古黄芪植株再生及增殖体系,在黄芪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郭彩珍 《北方园艺》2019,(17):125-132
以红菜苔的根、茎、叶、花、种子为试材,用MS+6-BA 0.5 mg·L^-1+2,4-D 0.5 mg·L^-1+NAA 0.8 mg·L^-1改良培养基诱导红菜苔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根据其诱导情况筛选出最佳外植体;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法,研究了6-BA、2,4-D和NAA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菜苔最佳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进一步优化红菜苔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使用不同抗褐化剂研究其对红菜苔茎愈伤组织诱导情况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有效防止或减轻愈伤组织褐化,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生长率的最佳抗褐化剂。结果表明:红菜苔茎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其诱导率为93.33%;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6 mg·L^-1+2,4-D 0.8 mg·L^-1+NAA 1.0 mg·L^-1,诱导率达到94.2%,且大多数愈伤组织状态及长势良好;0.2 g·L^-1的活性炭是红菜苔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抗褐化剂,褐化率为23.4%且愈伤组织生长状况良好,可以为开展红菜苔的离体再生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桂葡萄柚二号’是由‘红马叙’葡萄柚芽变单株选育而成。果实扁圆形,成熟期果皮不套袋为黄绿色,套袋后呈粉红色;果面光滑,果肉和囊瓣均为粉红色;果肉细嫩化渣,酸甜苦味适中,具有浓郁的葡萄柚风味。平均单果质量350 g,最大单果质量390 g;果形优美,果形指数0.87;每果实含种子3~5粒。果汁率55.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可食率79.41%,总糖55 g·L-1,总酸0.8%,糖酸比6.87,维生素C含量325 mg·kg~(-1),品质上乘;产量高,株产52.5 kg。果实生育期240 d,在广西南宁果实于11月中下旬成熟;萌芽率高,成枝力强,适应性强。耐贮性好,货架期达60 d,冷藏可达6个月。该品种适合在广西南宁地区栽培,第3年开花后可投产,树势生长旺盛,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19.
‘桂橘一号’是从‘蜜广橘’芽变中选育的早熟柑橘新品种。果实扁圆形,果皮橙黄色,果面光滑,有光泽,果肉橙黄色,化渣,味清甜;平均单果质量46.77 g,最大单果质量63.3 g,果形指数0.72;每果实含种子0.85粒,单胚,子叶淡绿色。可食率78.01%,果汁率61.3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9%,全糖11.02%,可滴定酸0.64%,固酸比19.85,维生素C含量212.0 mg·g-1;品质上等。果实生育期160 d,在桂林兴安10月上中旬成熟。桂北地区及柳州都能栽培,适宜南丰蜜橘种植的区域,第3年结果,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生物炭缓解铜胁迫对盘菜幼苗伤害的调节作用机制,以温州盘菜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添加量(3%、5%)对铜胁迫(300mg·kg~(-1))下盘菜种子萌发、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生长性状、活性氧清除系统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浸提液可以缓解由铜胁迫造成的盘菜种子萌发抑制;铜胁迫下盘菜幼苗生长缓慢,以及生长性状、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有所降低,活性氧清除系统酶(SOD、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均呈增加趋势;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叶绿素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活性氧清除系统酶(SOD、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综上可见,生物炭可以提高铜胁迫下盘菜苗期的抗氧化能力和对铜胁迫的耐受性,缓解铜污染对盘菜幼苗的伤害,利于调节盘菜幼苗的生理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