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在昌吉州春麦区种植的早熟高产春小麦品种,以宁春4号为对照,对新引进的陇春41号、农麦730、银春10号、酒春8号等10个春小麦品种进行初步筛选。结果表明,陇春41号、农麦730、银春10号、酒春8号籽粒产量分别为549.51 kg/亩、547.43 kg/亩、543.13 kg/亩、539.14 kg/亩,分别较对照宁春4号增产9.29%、8.92%、8.12%、7.38%;陇春41号、农麦730、银春10号、酒春8号的生育期分别为96 d、94 d、93 d、92 d,陇春41号较对照宁春4号晚3 d,农麦730较对照宁春4号晚1 d,银春10号与对照宁春4号生育期相同,酒春8号较对照宁春4号早1 d。这4个品种产量较对照品种增加显著,生育期与对照品种相近,且田间收获穗数较多、成穗率较高、抗病性强,可以在后期推广或作为育种材料进一步使用。  相似文献   

2.
选用5个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大田种植,研究其生长发育和灌浆特性对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麦2号、宁春50号和宁春4号保持了较高的灌浆速率和持续时间,而龙麦33和青春38灌浆峰值出现时间较宁春4号晚,灌浆持续时间短,后期衰减较快,各品种间灌浆速率差异明显;产量方面,农麦2号产量最高,较宁春4号增产11.4%,与龙麦33及青春38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在小麦新品种选育方面宜筛选全生育期适中,灌浆速率较快、灌浆稳定及持续时间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灌水条件下不同品种春小麦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苗期不灌水对以后的生长影响最明显;农麦2号、宁春50号产量高于克旱21;克旱21处理(1)产量最高,宁春50号、农麦2号处理(1)产量最高;苗期水对分化小穗、结实小穗数影响明显,克旱21显著高于宁春50号、农麦2号;增加灌水量,尤其增加灌浆水,克旱21的不实小穗数明显增加,而宁春50号恰好相反;克旱21收获指数显著低于宁春50号、农麦2号。株高、重心高、穗下第Ⅴ节表现为克旱21明显高于宁春50号、农麦2号,3个品种都表现为处理(1)、(2)显著高于处理(3),表明缺少苗期水明显降低春小麦株高、重心高及第V节高;克旱21的第IV节、第III节、第II节茎节长处理(1)、(2)明显高于宁春50号、农麦2号的各处理。综上所述,农麦2号、宁春50号产量及其性状表现较好,苗期灌水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小麦新品种选育"项目组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协同攻关,培育出了早熟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宁春55号。宁春55号在宁夏灌区春小麦区域试验中2年10个点次全部比对照宁春4号增产,2年平均比对照宁春4号增产8.12%,生产试验3个试点全部增产,单位产量7 941 kg/hm~2(平均  相似文献   

5.
条锈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是影响西北春麦区小麦品种示范推广的重要因素。为了明确宁夏春小麦品种的条锈病抗性特点,将96份宁夏春小麦品种(系)在甘肃农科院条锈病研究基地(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种植,鉴定其条锈病抗性。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中表现抗病(IT:0~2)的材料有39个,占40.6%;其中免疫或近免疫(IT:0~0;)的材料有4个,分别是白芒春麦、宁春10号、宁春27号和宁春45号,占4.2%;表现为感病(IT:3~4)材料有57个,占59.4%。宁夏春小麦中,地方品种的条锈病抗性明显优于育成品种和引进品种,山区品种抗性优于灌区品种。宁夏小麦抗锈病育种应该加大对地方品种和山区品种所蕴含抗条锈病基因发掘与利用的力度。试验筛选出了部分抗病品种,可作为今后宁夏小麦抗锈病育种的重要抗源。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合古浪县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引进了8个春小麦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宁春4号为对照进行品种对比试验,从产量、穗粒数、千粒重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8个品种均可以在古浪县推广种植,而以武春9号、酒春10号、宁春55号、宁春51、酒春9号最佳,建议在古浪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不同时期剪去旗叶对不同品种小麦植株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强筋春小麦品种津强7号和中筋春小麦品种农麦4号为供试材料,于小麦旗叶展开后,进行不同时期剪去旗叶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剪去旗叶处理,对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有显著影响,不剪旗叶对照籽粒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不同时期剪去旗叶的处理;不同剪去旗叶的处理对小麦籽粒总蛋白及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处理间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两个品种表现不一致。从供试的2个品种分析,农麦4号籽粒产量极显著高于津强7号,津强7号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农麦4号。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5个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大田种植研究各品种发育特性及产量构成特点,为春小麦生态育种及生产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龙麦33和青春38两个品种全生育期长、晚熟、产量低,后期高温逼熟对其产量影响最大,不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农麦2号适应性强,产量构成三因素合理,产量较对照宁春4号高7.9%,增产显著,虽然籽粒粗蛋白含量相对较低,但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较高,适合宁夏引黄灌区生态环境下种植。  相似文献   

9.
选用6个不同小麦品种(系),从小麦生长特性和灌浆速率的变化分析,对其产量进行比较,得出同一生产条件下不同品种(系)适应性及产量潜力大小。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籽粒干质量的增长进程呈"S"型变化趋势,前期速度较慢,中期变快,后期又变慢。其中,宁春50号籽粒干物质积累最快,其次是宁春4号、CB037、宁春47号、H2857、H2127;宁春4号灌浆速率峰值最高,为2.84 g/(千粒·d);宁春47号灌浆高峰持续时间最长。产量潜力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籽粒灌浆特性导致了产量潜力的不同,与其他品种(系)相比,宁春47号和宁春50号具有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10.
优质专用春小麦新品种宁春32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质专用春小麦新品种宁春 32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所利用引自黑龙江农科院的硬质红粒小麦“建三江”- 6 918作母本、自育矮秆大穗高代品系 16 5 8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在 2 0 0 0 - 2 0 0 1年区域试验中宁春 32的平均折合产量为 7198.4 kg/ hm2 ,较对照品种宁春 4号减产 1.77% ,其中增产点次的增产幅度在2 .4 9%~ 13.2 1%。在 2 0 0 1- 2 0 0 2年的生产试验、示范中宁春 32平均折合产量为 7342 .6 kg/ hm2 ,比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 6 .2 5 %。 2 0 0 0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北京 )化验结果表明 ,宁春 32粗蛋白含量 14 .2 7% ,湿面筋含量 31.5 0 %。 2 0 0 2年 4月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分析中心 (哈尔滨 )测定 ,其主要品质达到《优质小麦—强筋小麦》标准二等品要求。适宜宁夏引黄灌区和扬黄灌区及甘肃、内蒙古河套灌区、新疆西北春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宁夏引黄灌区多年春小麦育种中出现的产量结构类型,为今后小麦育种提供新思路。以1983—2013年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区域试验数据中排名前2位的优良品系为选材、以宁春4号品种为对照进行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27个参试品种(系)中增产的品种(系)达69个,增产幅度为0.01%~15.47%;对照宁春4号品种与参试品种的环境系数产量呈波状变化,与实际生产情况一致;对宁春4号品种的产量与构成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方程Y=5.227-1.021X_1-0.111X_2+11.728X_3;优良品种(系)的株高比对照高2~3 cm,穗数比对照多24.0穗,穗粒数比对照多3粒,千粒质量比对照高1.2 g。未来春小麦育种应适当控制株高,增加穗数和粒质量。  相似文献   

12.
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0号(原代号SPYC8-1)为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春小麦银春8号搭载我国首颗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经太空诱变,多年选育而成。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7 979.7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8.57%。2016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生产试验,5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7 701.3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6.72%。银春10号属春性普通小麦,生育期94~103d,株高85~96 cm,平均穗粒数38粒,平均千粒重48.6 g,容重830 g/L。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45.1 g/kg,湿面筋293.0 g/kg,沉淀值31.5 mL。轻感条锈病、白粉病,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良。适宜在甘肃沿黄灌区、河西灌区及生态条件相似的春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引进春小麦新品种(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昌县引进10个春小麦品种试验的结果表明,7个品种(系)XC-6、D68-20、E47-146、E46-2227、2010、垦春13、21351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以品系XC-6折合产量最高,为10 454.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9.5% ;品系D68-20折合产量为10 340.9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8.3%;3个品种(系)宁J210、1248-4、农福2号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减产,减产率为7.1%~8.3%.  相似文献   

14.
花后高温胁迫对春小麦光合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花后高温对春小麦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对春小麦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影响显著.高温胁迫下,宁春4号与宁春47号旗叶光合速率较对照平均下降15.7%~44.7%,蒸腾速率有所降低,气孔导度下降显著,下降幅度达19.5%~43.6%.说明高温胁迫使春小麦叶片气孔关闭,光合速率降低;花后高温胁迫对春小麦水分利用率也有显著影响,宁春4号与宁春47号的水分利用率较对照下降13.26%~23.4%,影响小麦籽粒灌浆;宁春4号千粒质量下降19.91%,宁春47号千粒质量下降25.09%,产量明显降低.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来缓解小麦花后高温对籽粒灌浆的影响,以提高春麦区的小麦单产.  相似文献   

15.
宁春4号是1981年通过审定的小麦品种,至今仍被用作西北春麦区的主推品种.通过查询历史档案资料和搜集近年宁夏区域试验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春4号丰产性突出,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刷新,并且均比同时期区试品种的环境指数高,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小,稳产性能高.同时,宁春4号产量三因素间协调性好,个体和群体缓冲力强,籽粒含有1、17+18、5+10优质亚基组合,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品质总和为10.因此,宁春4号具备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籽粒品质优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6号是以永3263为母本,以高原448为父本杂交再用高原448回交选育而成,区域试验折合平均产量8 256.15 kg/hm2,较对照宁春4号增产4.11%,生产试验折合平均产量8 219.1 kg/hm2,比对照宁春4号增产14.07%,籽粒含粗蛋白13.09%,湿面筋26.4%,Zeleny沉降值35.0 mL,千粒重48 g,中熟,高产,抗倒伏,抗干旱、高温和干热风能力强,适宜河西灌区及沿黄灌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白小军  李红霞  白冰  魏亦勤  樊明  方亮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49-12451
[目的]研究"清旺"富硒植物营养素对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产量构成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明确"清旺"在小麦上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选取5个宁夏选育小麦品种(系)为宁春50号、CB037、宁春4号、N2038、宁春47号为材料,2011年为宁春50号、N618、宁春4号、N2038、宁春47号。小麦灌浆初期叶面喷施"清旺"富硒植物营养素,每品种设计喷施和未喷施(对照)2种处理。室内考种测试小麦穗长、结实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饱满度、小区产量等。取成熟籽粒250 g寄送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测试硒含量。[结果]2010、2011年喷施处理产量比没喷施对照平均增产2.60%,穗粒数平均增加1.52粒,穗粒重平均增加0.09 g,千粒重平均降低0.21 g,说明喷施硒肥对小麦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增产效果不明显;喷施处理对小麦穗部穗长、结实小穗、不结实小穗影响不大;喷施处理中籽粒硒含量均明显增加,高于对照8倍以上。[结论]通过喷施硒肥提高小麦籽粒硒含量,提高食品中的硒含量是可行的,通过合理安全适宜的叶面喷施硒肥技术,可以达到提高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4号是以墨西哥引进材料CORYDOL(自编号墨引78)为母本、永1023为父本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在2012—2013年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品种区试中,2 a 12个(点)次平均折合产量7 513.9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平均增产7.03%。在2014年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8 006.4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5.76%,居参试品种(系)第4位。穗型纺锤,红粒角质,株高78~98 cm,生育期104 d。平均穗粒数35.9个,千粒重48.5 g。籽粒含粗蛋白106.9 g/kg、湿面筋22.6%,稳定时间4 min。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度抗性,成株期对供试菌贵22-9、贵22-14和混合菌表现中抗至中感,对条中32号、条中33号、水4、水5表现免疫。与对照品种宁春4号相比,陇春34号平均节水40%~50%(1 800 m3/hm2以上),WUE提高0.3 kg/m3以上。适宜甘肃河西灌区及国内西北干旱灌区(主动节水、限额灌溉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9.
高产节水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春4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于2004年将高产品种陇春23号、陇春19号、陇辐2号、银春8号加入矮败轮选群体,通过连续2年的群体自由授粉,2006年从矮败轮选群体中选择优异可育株,后代选择以系谱法为依据。2017—2018年参加甘肃省水地春小麦西片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8 496.5、7 686.5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7.90%、5.18%;2019年参加甘肃省水地春小麦区域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8 012.7 kg/hm2,较对照宁春4号增产6.02%。陇春41号容重806 g/L,粗蛋白含量140.4 g/kg (干基),湿面筋含量275 g/kg,面团吸水量590 mL/kg,形成时间4.2 min,稳定时间4.0 min,拉伸面积62 cm2,延伸性184 mm,最大拉伸阻力230EU。该品种集高产、节水、优质、广适性为一体,适宜在甘肃省河西灌区及沿黄灌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3号以陇春19号为母本、陇春23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为9687-2.2012—2013年在甘肃省水地春小麦西片区域试验中,2 a 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7775.7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10.34%.株高82~83 cm,穗粒数34个,千粒重48.47 g,容重719.0 g/L.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3.76%、湿面筋34.3%、沉降值35.0 mL,属中筋优质小麦,中抗条锈病,适宜在河西灌区的酒泉、张掖、武威和沿黄灌区的景泰及生态相似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