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百事通》2022,(1):32-33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新型农作制度不断涌现."鲜食大豆一单季晚稻"轮作模式在稳定水稻种植面积的同时,增加了旱粮作物种植,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该模式通过水旱轮作,既缓解了土壤连作障碍,减少了土传病害的发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土地利用率,又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大豆是我镇主要的旱粮作物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随着效益农业的发展,大豆种植逐渐步向鲜食型,种植鲜食大豆具有田间生育期短、操作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深受农户的喜爱。我镇种植鲜食大豆历史悠久,品种以矮脚毛豆为主。近年来由于主栽品种单一,难以满足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为增加鲜食大豆的花色品种,筛选出综合性状好、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浙江省旱粮作物育种协作组在湖州市吴兴区等地开展了以鲜食蚕豆、鲜食大豆和鲜食玉米为主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其中"鲜食玉米—鲜食玉米—鲜食大粒蚕豆""鲜食玉米间作大豆—鲜食玉米"全年套种连作轮作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明显。现将这2项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长沙、浏阳、醴陵等6县12乡镇120户种植农户的走访调查,总结2016年度长株潭地区主要旱粮作物的生产情况表现为:玉米生产面积较上年度有所下降,甘薯和马铃薯种植面积较上年度有小幅增加,大豆和蚕豌豆较上年度基本执平,绿豆在长株潭范围内有零星种植。发现其栽种模式呈多样化,新品种应用比较及时,但是新技术缺乏,机械化应用程度低,就此提出了旱粮作物生产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及发展主要旱粮作物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浙江省安吉县推广水旱轮作、种养结合、粮经轮作等生态高效新型农作模式,既能提高土壤质量,改良生态环境,又能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实现稳粮增效、优质高产,成效明显。该文介绍了"菜稻"轮作、"西瓜-水稻"轮作、"鲜食大豆-水稻"轮作、种养结合等种植模式,并具体介绍了越冬甘蓝-水稻轮作栽培模式的茬口安排和越冬甘蓝与水稻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龙泉市以太子参与鲜食玉米套种,充分利用太子参生长空间发展立体种植,该模式既保证了中药材种植规模,又稳定和扩大了旱粮生产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种植效益,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兰溪市鲜食旱粮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旱粮生产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笔者根据兰溪市鲜食旱粮的种植面积和分布情况,分析了兰溪市鲜食旱粮的产量、效益和生产成本,提出了相关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全国旱播粮食作物座谈会提出要给旱粮摘掉“杂粮”粗粮”的帽子。这个问题提得好,提得是时候。这绝不仅仅是个名称的问题,而是纠正轻视旱粮作物的思想,把旱粮生产摆在和水稻、小麦生产同等重要地位的问题。 旱粮,卽过去习惯所称的“杂粮”、“粗粮”,包括玉米、谷子、高粱、豆类、薯类等。在旧社会,剥削阶级把这些粮食叫作“杂粮”“粗粮”,只称大米、白面为“主粮”“细粮”,因为他们自己是只吃大米、白面的。剥削阶级的这种偏见,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一些干部,他们只重视水稻和小麦生产,不重视所谓“杂粮”“粗粮”的生产。这是解放以来我国旱粮生产发展比较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改变旱粮生产的面貌,使之有更快更大的发展,就必须给旱粮摘掉“杂粮”、“粗粮”的帽子,提高旱粮生产在整个粮食生产上的地位。 旱粮作物的播种面积,占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第一位。比水稻种植面积大一倍多,比小麦种植面积大近两倍。我国北方和南方丘陵山区的广大人民以旱粮为主食;而谷子、高粱、玉米等旱粮作物的秸秆,又是农村中修房子、喂牲口、烧柴火、编用具等的重要原料和材料。因此,抓好旱粮生产,对于全面发展农业生产,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增加粮食储备,有重大的意义。 旱粮作物是“懒庄稼”、“低产作物”,这  相似文献   

9.
旱作水稻新品种“旱58”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是我国较贫水的省份.当今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形势下,进一步发展扩大常规水稻种植面积是十分困难的.水稻旱作一般每亩用水量不超100方,为北方和我省水稻生产开辟了节水新途径.特别是在以旱粮作物为主的地区,对改变作物品种构成、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具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为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粮经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杭州市萧山区靖江街道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探索高效种植模式,近年来推广示范甘蓝(包心菜)、鲜食玉米、鲜食大豆一年三熟粮经轮作高效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还显著增加了种植大户收入。全年三季每亩总产值11 650元,减去总成本5 000元,净利6650元。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鲜食大豆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是浙江省嘉兴市传统种植作物。嘉兴市大豆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5万亩左右,其中90%以上作鲜食用、鲜食大豆中春季种植面积占全年的70%以上。所产鲜食大豆除少量本地消费外,主要供应周边大中城市及出口。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鲜食大豆品质要求的提高,发展绿色高效种植成为迫切需要。为此,作者根据多年对鲜食大豆栽培技术的研究实践,总结出嘉兴市鲜食春播大豆绿色高效栽培技术。2020~2022年,全市每年推广应用该技术面积3万亩以上,平均亩产910 kg、亩收入3 600元,比传统的常规生产亩增产160 kg、增收480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我县的主要旱粮作物,在我县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各地农民具有较丰富的种植经验。由于大豆是一种改进轮作,可实行间作、套种,增加复种指数的粮经作物。并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和培肥地力,增加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和改善人们的生活。因此,在山区是深受农民欢迎的一种农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在粮经作物争田争地矛盾日益凸显下,烟后杂交稻旱种将逐渐成为景谷湿热地区重要的粮经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之一。本文阐述了湿热地区烟后杂水稻旱种高产高效种植的特点,以及季节选择,种子准备,垄上播种,做墒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等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稳定粮油生产,本研究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作物品种优势,通过多年的实验示范,总结集成了“早稻-鲜食秋大豆-油菜”三熟制水旱轮作绿色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不仅实现了粮食绿色安全生产和稳粮增粮,而且大幅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湘西州旱粮生产现状、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了发展旱粮生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今后旱粮生产发展要突出旱粮种苗工程,重点抓好玉米、马铃薯、红薯、大豆四大作物生产,兼抓小宗旱杂粮开发,牢牢把握稳定面积和努力提高单产的方向,着力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示范基地,重点培育和扶持旱粮加工龙头企业,使湘西州旱粮生产发展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春大豆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可稳定水稻面积,且利用种植水稻来改善土壤质地,可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为促进该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总结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及种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玉米大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和大豆是勐伴镇主要的旱地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大春播种时少雨干旱及部分香蕉地退蕉还田之后,两种作物年播种面积逐年增加,稳定在2.2万亩左右,占全镇粮豆播种面积的67.1%。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下,2012至2013年,在勐伴镇钟山村指导群众进行玉米、大豆作立体间作高产栽培模式种植(即起厢种植大豆,隔沟起厢种植玉米)获得成功。从种植过  相似文献   

18.
《湖南农业》2014,(4):1
<正>1.持续加大行政推动力度牢牢守住全省耕地数量不减少这条红线和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300亿公斤左右这条底线,层层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努力整合资源,强化政策扶持,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稳粮兴粮的积极性。2.坚定不移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一是大力推进水稻压单扩双。采取集中育秧、高产创建、适度规模经营、专业化服务等有效举措,大力实施水稻"单改双"。二是大力发展玉米等旱粮生产。2014年,全省旱粮作物面积增加6.7万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湖南省稻区种植结构调整中水田改旱作的发展现状,对湖南省14个州市的29个县区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同时重点对醴陵市进行了座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湖南省稻田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比率为8.42%,比2017年稍有增加,且2019年预计仍将增加;调整推进速度主要受政府引导、水稻生产效益和改制作物市场预期的影响。稻田种植结构调整后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其次为粮食作物,此外果蔬、中药材和园艺观赏类作物也占有一定比例;影响稻改作物选择的主要因素有种植效益、产品市场和种植技术难易度。此外,综合考虑稻改旱粮模式的种植成本、效益和机械化、产业化发展潜力可以发现,稻改大豆和红薯具有相对较高的发展潜力。针对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湖南省稻区种植结构调整水田改旱作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尤金华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9):1549-1550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创新农业种植结构,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以该地区主要旱粮作物大豆、玉米、番薯为材料,研究3种作物周年间作套种新模式。结果显示,春大豆-夏番薯-秋玉米、春玉米-夏番薯-秋大豆这2 种种植模式可以实现一年三熟,且具有产量稳定、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有望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