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天津和海南为代表性区域,监测了2014年和2017年田间烟粉虱隐种种群动态以及两地烟粉虱(成虫、若虫、卵)对阿维菌素、噻虫嗪、螺虫乙酯、溴氰虫酰胺和吡丙醚等药剂的敏感性。烟粉虱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天津种群全部为烟粉虱MED,海南种群局部出现烟粉虱MED、MEAM1混合发生。烟粉虱药剂敏感性监测结果表明,两地烟粉虱种群对阿维菌素依旧维持在相对敏感水平,但对溴氰虫酰胺、螺虫乙酯的抗性增长较快,对噻虫嗪、吡丙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性。综上,阿维菌素仍可作为天津和海南地区烟粉虱防治的有效药剂,溴氰虫酰胺、螺虫乙酯在田间应控制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速效、安全、低毒的烟粉虱防治药剂,在番茄烟粉虱发生初期,采用单次叶面喷施5种药剂的方法开展防治试验,并在药后1、3、7 d开展防效调查。结果表明:5种药剂中,1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对烟粉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 d防效达61.7%,药后7 d防效维持在90.0%;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药后1、3 d防效分别为61.5%、80.0%;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持效性较高,药后3、7 d防效分别为76.4%、70.3%。在生产中,建议优先选用1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防治烟粉虱,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交替使用,以免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王培  符伟  唐涛  张卓 《中国瓜菜》2021,(4):117-121
以新甜瓜为试验材料,通过小区试验评价了25%噻虫嗪WG、70%吡虫啉WG、10%氟啶虫酰胺WG及50%氟啶虫胺腈WG各3000倍液灌根处理对设施大棚甜瓜瓜蚜、烟粉虱和朱砂叶螨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主要害虫的发生与作物季节有关,空白对照处理最高虫量分别为33.88、92.30和480.80头·株-1。噻虫嗪、吡虫啉、氟啶虫胺腈及氟啶虫酰胺灌根处理显著抑制瓜蚜种群数量,而对烟粉虱种群数量无显著影响。噻虫嗪和氟啶虫酰胺灌根处理显著抑制朱砂叶螨种群数量。因此建议在设施甜瓜生产实践中,采用噻虫嗪和氟啶虫酰胺灌根处理可有效防控瓜蚜和朱砂叶螨危害,而氟啶虫胺腈灌根处理仅可用于控制瓜蚜危害;吡虫啉灌根处理虽能有效控制瓜蚜危害,但同时导致朱砂叶螨种群数量上升,应当慎重施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浸叶法和大田试验法,测定了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WP)、10% 烯啶虫胺水剂(AS)、1.8% 阿维菌素乳油(EC)、10% 溴氰虫酰胺悬浮剂(SC)、2.5% 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EW)、4.5% 高效氯氰菊酯EC、0.3% 苦参碱AS、240 g·L-1 螺虫乙酯SC、25% 噻虫嗪水分散粒剂(WG)等9种药剂对芹菜蚜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除螺虫乙酯外,噻虫嗪、烯啶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吡虫啉、溴氰虫酰胺、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对芹菜蚜均有较高的毒力。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9 种药剂对芹菜蚜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 和7 d 的防效均高于98%,且均未对芹菜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5.
5种药剂对海南甜瓜烟粉虱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几种常用杀虫剂对海南甜瓜烟粉虱的毒力作用,采用培养皿浸叶法、指形管法分别测定不同药剂对烟粉虱卵的毒力。几种供试药剂对烟粉虱卵的毒力顺序为:5%(w,后同)阿维菌素22%氟啶虫胺腈24%螺虫乙酯70%的吡虫啉;对烟粉虱成虫的毒力顺序为:5%阿维菌素22%氟啶虫胺腈25%噻虫嗪70%吡虫啉;烟粉虱卵及成虫对5%阿维菌素的LC50分别为0.461、0.017 mg·L-1,对22%氟啶虫胺腈的LC50分别为9.556、6.907 mg·L-1。5%阿维菌素对海南甜瓜上烟粉虱的卵及成虫均有较高的毒力,22%氟啶虫胺腈、24%螺虫乙酯也可以选择作为海南甜瓜烟粉虱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6.
《中国蔬菜》2015,(4):76-76
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均是世界性害虫。两种粉虱形态相似,体被白色蜡粉,极难区分,有许多共同的寄主,常混合发生。它们直接刺吸植物汁液为害,同时分泌蜜露而诱发媒污病,烟粉虱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 常规防治粉虱多采用化学农药,而粉虱种群繁殖速度快,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化学农药的长期、过量使用,导致粉虱已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北京地区的温室粉虱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是最低的,抗性倍数为0.2~1.1倍;对新型杀虫剂烯啶虫胺、噻虫嗪以及吡虫啉的抗性倍数均在10.58~22.47倍之间,达到了中抗水平;而对于两大类传统型的杀虫剂联苯菊酯和毒死蜱的抗性倍数分别高达1305.31和1297.81,达到了高抗水平。由于温室粉虱对有效防治药剂的抗性日趋增强,单一采取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已经很难奏效。  相似文献   

7.
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对西瓜烟粉虱的田间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溴氰虫酰胺对西瓜烟粉虱的防治效果,以吡虫啉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溴氰虫酰胺36 g/hm2、54 g/hm2、72 g/hm2及90 g/hm2及吡虫啉90 g/hm2(剂量为有效成分)对西瓜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控制效果及对作物长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西瓜烟粉虱成虫发生初期施用溴氰虫酰胺悬浮剂54 g/hm2及以上剂量,7 d 间隔,连续施药2次,末次药后7 d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防效均高于80%,明显优于吡虫啉处理,同时能够增加西瓜茎蔓长度、增强西瓜长势,降低烟粉虱对西瓜的为害。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安全高效的防治Q型烟粉虱的化学药剂(组合),开展了6种杀虫剂对湘南地区Q型烟粉虱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对烟粉虱卵的灭杀效果最佳,10%吡丙醚750倍液+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效最好,10%溴氰虫酰胺1 000倍液+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对烟粉虱成虫的防效最佳;在对湘南地区防治Q型烟粉虱的实际操作中,选用22.4%螺虫乙酯、10%吡丙醚、10%溴氰虫酰胺3种药剂进行复配喷施可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江西信丰地区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田间种群成虫对几种常用农药(清水为对照)的敏感性,以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用九里香饲养的种群作为敏感对照,进行了室内药效测定。结果表明,啶虫脒、敌敌畏、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和噻虫嗪对信丰田间种群的防治效果较好,处理后48~72h导致的死亡率≥92.7%。信丰田间种群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可溶性液剂、吡虫啉悬浮剂、毒死蜱、噻虫嗪、啶虫脒处理24h后的校正死亡率显著低于敏感种群。48h和72h后,前4种药剂的校正死亡率仍显著低于敏感种群。另外,处理72h后,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理的信丰田间种群校正死亡率也显著低于敏感种群。说明,信丰田间种群对这些农药的敏感性已下降。信丰田间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性下降最为明显,与敏感种群相比校正死亡率降低72.2%;其次为吡虫啉,降低48.3%。建议该地区暂时停止使用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信丰田间种群对敌敌畏和丁硫克百威的敏感性未下降。  相似文献   

10.
根据25%吡蚜·噻虫嗪可湿性粉剂对大棚茄子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了该产品防治大棚茄子烟粉虱的田间药效、最佳使用剂量及安全性,为该产品大面积推向市场提供依据。该产品对大棚蔬菜烟粉虱的防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了有效防控洞庭湖区秋延后大棚避雨与保温栽培辣椒的烟粉虱,探究新的减药增效防控技术, 采用6种不同组合防治措施:黄板+性诱剂、黄板+性诱剂+噻虫嗪、黄板+吡虫啉、黄板+性诱剂+异丙 威、黄板+性诱剂+噻虫嗪+异丙威、黄板+吡虫啉+异丙威等,比较分析其对辣椒烟粉虱的田间防治 效果。结果表明:6种防治措施对烟粉虱防治均有一定效果;从虫口减退率分析,药后7 d,黄板+性 诱剂+噻虫嗪处理达到最大值(90.8%),药后14 d降至77.9%;药后1 d,黄板+性诱剂+异丙威处理达 到最大值(97.6%),虫口数量大幅下降,药后14 d 仍维持在74.1%;从校正防效持久性分析,黄板+性 诱剂+噻虫嗪和黄板+性诱剂+噻虫嗪+异丙威的防效较好,在药后14 d仍保持在89.2%以上;从产量分 析,黄板+性诱剂+噻虫嗪的产量最高。本着减量增效的原则,黄板+性诱剂+噻虫嗪防控技术为洞庭 湖区辣椒秋延后避雨与保温栽培烟粉虱防控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2.
为预防或延缓烟粉虱抗药性的发生,采用室内琼脂保湿浸叶法,比较了6种杀虫剂对太原地区烟粉虱成虫的毒力,旨在筛选出适合太原地区使用的杀虫剂。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烟粉虱成虫的毒力最强,其LC_(50)值为2.28 mg/L;其次是啶虫脒毒力,LC_(50)值为4.31 mg/L;联苯菊酯、毒死蜱、吡虫啉对烟粉虱成虫毒力相对较差,其LC_(50)值分别为93.5 mg/L、189.46 mg/L和211.75 mg/L;灭多威的毒力最低,LC_(50)值为1048.84 mg/L。在太原地区,烟粉虱成虫对联苯菊酯、毒死蜱、吡虫啉以及灭多威4种杀虫剂不敏感,不能用来有效防治烟粉虱成虫;阿维菌素和啶虫脒可以作为太原地区烟粉虱成虫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3.
几种杀虫剂对梨绣线菊蚜和中国梨木虱的毒力及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不同类型主要杀虫剂,分别对采自辽宁省海城市司什县镇的梨绣线菊蚜和中国梨木虱若虫进行生物测定,评价其药效。结果表明,各杀虫剂对梨绣线菊蚜的LC50值,苦参碱为1.14 mg/kg,阿维菌素为4.25 mg/kg,啶虫脒为9.50 mg/kg,吡虫啉为57.05 mg/kg;对中国梨木虱若虫的LC50值,苦参碱为3.24 mg/kg,阿维菌素为8.59 mg/kg,阿立卡为23.84 mg/kg,吡虫啉为75.36 mg/kg。说明,对梨绣线菊蚜的毒性从大到小依次为苦参碱>阿维菌素>啶虫脒>吡虫啉,对中国梨木虱若虫的毒性从大到小依次为苦参碱>阿维菌素>阿立卡(10.6%高效氯氟氰菊酯+14.1%噻虫嗪微囊悬浮剂)>吡虫啉。  相似文献   

14.
6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毒力及室内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香蕉假茎接虫法和点滴法研究6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毒力和室内药效。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毒力从高到低依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敌百虫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24h的LC50值分别为24.624 9、42.685 3、100.162 4、162.386 5、185.626 7和228.842 5mg/L;室内药后14d,除敌百虫外,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且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异丙威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而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表现出较长的持效期。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均可作为防治香蕉假茎象甲的潜力药剂,供田间选择试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出防治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 Morgan)的新型杀虫剂,以指导田间更科学合理地防治该虫。【方法】室内采用叶管药膜法对该虫进行毒力测定;并采用花蕾喷雾法和花蕾注射法,在香蕉园开展防效试验。【结果】不同杀虫剂对若虫的毒力大小及顺序为:乙基多杀菌素(0.19 mg·L-1)溴氰虫酰胺(1.76 mg·L-1)螺虫乙酯(2.09 mg·L-1)氰氟虫腙(4.66 mg·L-1)呋虫胺(5.34 mg·L-1)阿维菌素(7.35 mg·L-1)氟啶虫胺腈(8.57 mg·L-1)啶虫脒(10.42 mg·L-1)噻虫啉(16.66 mg·L-1)氯虫苯甲酰胺(48.34 mg·L-1);对成虫的毒力大小顺序与若虫基本一致,若虫对杀虫剂更为敏感。防效试验表明,采用花蕾喷雾法时,乙基多杀菌素和螺虫乙酯对黄胸蓟马的防效均超过80%,其次是溴氰虫酰胺,防效为76.94%;氟啶虫胺腈、呋虫胺和氰氟虫腙对该虫的防效与常规药剂阿维菌素、啶虫脒相当。当采用花蕾注射法时,螺虫乙酯的防效最高,为83.14%,其次是溴氰虫酰胺和乙基多杀菌素,防效分别为75.73%和73.38%;氯虫苯甲酰胺和氟啶虫胺腈的防效仅次于常规药剂阿维菌素和啶虫脒。【结论】新型杀虫剂中,乙基多杀菌素、螺虫乙酯和溴氰虫酰胺对黄胸蓟马具有较高的毒力和防效,可作为防治该虫的首选药剂,田间防治时应注意药剂间的轮用与混用。  相似文献   

16.
几种药剂混配防治蔬菜B型烟粉虱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型烟粉虱是近年来蔬菜的主要爆发性害虫,严重影响到茄果类、瓜类蔬菜的安全生产,给广大菜农造成了巨大损失。由于B型烟粉虱抗性的增加,使用单一药剂防治效果明显下降,采用0.5%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80%氟虫腈水分散粒剂、10.8%吡丙醚乳油、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等进行混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杀虫机理的杀虫剂对防治蔬菜B型烟粉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5d防治效果较好,含有0.5%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80%氟虫腈水分散粒剂的混配剂对B型烟粉虱成虫具有十分明显的防治效果,持效期5~7d;80%氟虫腈水分散粒剂、10.8%吡丙醚乳油、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具渗透性杀卵作用的药剂对B型烟粉虱若虫、卵仍具有较好防效,对高龄B型烟粉虱若虫尤其是处于拟蛹阶段的若虫基本不具杀伤作用,但对低龄若虫防治效果较好,80%氟虫腈水分散粒剂、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适当增加用药浓度,对B型烟粉虱低龄若虫仍具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17.
华中地区小菜蛾对9 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浸叶法,测定了华中地区5 个蔬菜产区(河南洛阳白马寺镇、湖南岳阳广兴洲镇、湖北武穴梅川镇、湖北宜昌当阳市、湖北云梦隔蒲镇)田间小菜蛾种群对2% 阿维菌素乳油(EC)、16 000 IU·mg-1 Bt 工程菌WG-001 可湿性粉剂(WP)、20% 高效氯氰菊酯EC、5% 氯虫苯甲酰胺EC、2.5%多杀菌素悬浮剂(SC)、10% 溴虫腈EC、5% 氟啶脲EC、20% 丁醚脲EC、5% 茚虫威EC 等9 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5 个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抗药性倍数为44.5~92.0 倍)、Bt(抗药性倍数为66.5~202.1 倍)、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倍数为76.2~146.4 倍)已产生了高水平至极高水平抗性,对氟啶脲(抗药性倍数为32.5~82.5 倍)的抗药性达到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对多杀菌素(抗药性倍数为6.5~19.4倍)、氯虫苯甲酰胺(抗药性倍数为3.1~23.1 倍)、溴虫腈(抗药性倍数为2.6~22.3 倍)和茚虫威(抗药性倍数为7.1~26.3 倍)表现为中等及以下水平抗性,对丁醚脲(抗药性倍数为2.3~7.7 倍)表现为敏感至低水平抗性。因此,华中地区的小菜蛾防治应注重氯虫苯甲酰胺、溴虫腈、丁醚脲与多杀菌素、茚虫威、氟啶脲交替、轮换使用,以便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与发展,取得更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桃蚜(Myzus persicae)对啶虫脒、吡虫啉的抗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叶生测法,测定山东省桃蚜5个田间种群(寿光、济南、泰安、烟台、临沂)对啶虫脒、吡虫啉两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除烟台种群对吡虫啉尚处于敏感状态,山东省供试其他地区的桃蚜种群均对啶虫脒、吡虫啉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性。相对于敏感种群,泰安种群对啶虫脒的抗药性最高,LC50为451.2641mg·L-1,相对抗性倍数为23.63;临沂种群对吡虫啉的抗药性最高,LC50为317.9446mg·L-1,相对抗性倍数为14.40;5个供试桃蚜田间种群对两种杀虫剂均未表现出高等及以上水平的抗药性。在实际防治桃蚜时,应注意与其他作用方式的杀虫剂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9.
何泽敏  刘芳 《北方园艺》2017,(6):135-137
以烟粉虱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烟粉虱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在5种杀虫剂中,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烟粉虱的防效最好,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其次是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和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和60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20%吡虫啉乳油、3%啶虫脒乳油、10%烯啶虫胺乳油、0.9%阿维菌素乳油、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5%氟铃脲乳油、5%氟虫脲乳油和10%溴虫腈乳油对椰心叶甲的室内活性和田间药效。结果表明,0.9%阿维菌素和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具有较高的室内杀虫活性,表现出较高的田间防效,稀释3 000倍喷雾,药后60天的防效均大于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