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后下游河流水沙情势变化特征及其产生的生态影响,运用双累积曲线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变动范围法(RVA)对三峡水库下游宜昌站1952-2015年逐日流量和含沙量指标进行探究。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下游河流水沙特性在2003年发生明显转折,年均流量和含沙量均显著下降;月均流量在丰水期增加,枯水期减少,月均含沙量年内大幅下降;年最小1、3、7、30、90日流量发生高度改变,而年极值含沙量各指标改变度均达到100%;流量脉冲基本属于低度改变,含沙量高脉冲改变度达到100%;流量的逆转次数,含沙量的上升率、下降率和逆转次数均发生高度改变;通过对河流水沙情势改变度评价,其流量属于中度改变,含沙量属于高度改变。三峡水库蓄水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下游河流的水沙情势,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带来一定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三峡水库下游河流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沙数据的特点,对水沙数据可视化方法进行了探讨。详述了系统功能设计及实现过程,利用MapInfo professional为软件开发平台,采用MATLAB语言实现了水沙数据标量场和矢量场的可视化,并用Visual Basic高级语言编程对系统进行集成。  相似文献   

3.
长江流域近期水沙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累积曲线法分析了2000—2013年长江流域7大水文站水沙变化关系,基于Mann-kendall检验法和Yamamoto突变检验法研究水沙变化趋势和突变年份。结果表明,屏山、朱沱和寸滩站的双累积曲线较为顺直。宜昌、沙市、汉口和大通站则均在2005年发生转折,斜率减小,输沙量大幅减小;长江干流径流量的变化趋势较为平稳,发生突变的现象少,仅屏山站于2001—2002和2005—2006年发生突变,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则较为明显,常发生强突变现象,且宜昌、沙市、汉口和大通站均无虚假点出现;造成长江干流2000年以来输沙量显著减小的主要原因是三峡水库的蓄水运用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持续开展,而降雨量下降是导致径流量减小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清水河流域水沙变化的驱动因素,为黄河上游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70—2019年清水河流域上、中、下游水文站的实测水沙数据及气象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Pettitt检验法对流域内不同尺度的水文气象序列进行趋势性分析和突变检验,基于Budyko弹性系数法、双累积曲线法和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对流域不同尺度水沙变化进行归因分析。【结果】1970—2019年,清水河流域年径流深呈显著增加趋势,年输沙模数呈不显著减少趋势,流域上中游区域的年径流深和年输沙模数呈显著减少趋势;与突变前相比,人类活动对上游区、上中游区和全流域的年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99.9%~114.3%、77.5%~104.0%和-117.4%~-74.0%,对年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104.7%~116.4%、110.2%~132.2%和113.0%~139.0%。【结论】引黄灌溉、水土保持措施等人类活动是影响清水河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水沙分离系统,并对该分离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做了详细介绍,并对新型水沙分离系统和传统旋流水沙分离系统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新型水沙分离系统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和更高的分离性能,实际使用时能满足大过水流量的同时又保持较高的除沙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黄河口尾闾段河道出汊机理研究涉及出汊类型、出汊特征、水沙与河床边界条件等问题,河床边界条件是河道出汊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研究在探明近期黄河口尾闾段河道出汊摆动特点的基础上,揭示了黄河口尾闾段河道出汊机理,并基于黄河口尾闾段实测地形资料,探析了河床边界条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河道出汊的影响。结果表明:河相系数是决定黄河口尾闾段河道出汊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滩地横比降变化特征和深泓线位置变化决定河道出汊的摆动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簸箕李引黄灌区1998~2005年实测引水引沙观测资料和试验数据的分析,运用水沙运动力学理论,对引水引沙季节变化特点、灌区水量的区域分配特点、泥沙的区域分布特点及引黄闸的引沙特性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灌区水沙分布的规律及特点.结合簸箕李灌区的实际运行情况,围绕如何减少骨干渠道的淤积进行探讨,通过对大量观测资料和数据的科学分析,得出水沙优化调度方案,并指出通过实施渠道防渗衬砌和扩建工程及调整东条渠比降等工程措施,使骨干渠道减淤效果明显,推而广之,通过对簸箕李引黄灌区水沙分布及优化调度经验的分析探讨,为远距离输沙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也为同类引黄灌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簸箕李引黄灌区1998年至2005年实测引水引沙观测资料和试验数据的分析,运用水沙运动力学理论,对引水引沙季节变化特点、灌区水量的区域分配特点、泥沙的区域分布特点及引黄闸的引沙特性进行分析总结,进而得出灌区水沙分布的规律及特点。结合簸箕李灌区的实际运行情况,围绕如何减少骨干渠道的淤积进行探讨,通过对大量观测资料和数据的科学分析,得出水沙优化调度方案,并指出通过实施渠道防渗衬砌和扩建工程及调整东条渠比降等工程措施,使骨干渠道减淤效果明显,推而广之,通过对簸箕李引黄灌区水沙分布及优化调度经验的分析探讨,为远距离输沙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也为同类引黄灌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开展了相同含沙量下不同流量的分离鳃和普通管水沙分离效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动水条件时,分离鳃中也出现了垂向和横向异重流现象;当含沙量为10kg/m^3时,分离鳃在浑水进口流量为0.3、0.5、0.7、0.9、1.1m^3/h条件下,水沙分离效率是普通管的1.03~2.26、1.16~2.45、1.30~2.70、1.58~3.85、1.65~1.60倍;分离鳃的最佳浑水进口流量为0.9m^3/h,水沙分离效率可达34.12%,耗水率为5.78%;浑水进口流量为0.3~0.9m^3/h时,分离鳃水沙分离效率随时间的变化可分成缓慢增加、快速增加、缓慢增加3个阶段,而浑水进口流量为1.10m^3/h时仅有缓慢增加阶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沙变化条件下黄河宁蒙河段冲淤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龙羊峡水库运用后,调节径流泥沙,改变了出库流量过程,使得进入黄河宁蒙河段年均水沙明显减少,年内分配发生变化,洪峰流量大幅度减小.水沙变化导致黄河宁蒙河段同流量水位抬升,河床持续抬高,主河槽淤积萎缩,过流能力降低,说明了水库运用会对下游干流河道冲淤演变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计算机视觉系统获取番茄的图像,利用0°图像的圆度特征判别番茄生理病害果中的空洞果。实验表明:该方法对生理病害果的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4%。  相似文献   

12.
就缓冲材料的弹性模量对鸡蛋跌落冲击特性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曲线拟合,得出缓冲材料弹性模量与碰撞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缓冲材料的弹性模量对冲击力峰值和碰撞时间影响极显著,该结果可为鸡蛋的加工、包装和运输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个农业发达的国家,农业合作社在其农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针对美国新一代合作社的特征、绩效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此得出的一些启示对我国农业及合作社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缓冲材料弹性模量对鸡蛋冲击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缓冲材料的弹性模量对鸡蛋跌落冲击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发现,缓冲材料的弹性模量对冲击力峰值和碰撞时间影响极显著;建立了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了曲线拟合,得出缓冲材料弹性模量与碰撞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可以为鸡蛋的加工、包装和运输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外存在的家庭暴力状况来论述家庭暴力存在的深层根源,探讨为防治家庭暴力应构筑的法律保障机制及多层次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最高燃烧压力概率密度的算法;运用LabVIEW语言编程,设计了一个最高燃烧压力概率密度的测试模块.同时,运用模块计算出最高燃压概率密度数值并绘制出曲线.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该模块的正确性,可以用来作为判定发动机工作稳定性的一种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基础上,依据相似性原理对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试验平台进行微缩设计。对单风道双振动筛结构,选取该结构的清选装置,通过相似原理中的尺寸相似,对其进行微缩设计。根据气流速度与所需风量的关系,给出微缩设计相似比的合理范围,权衡试验平台轻量化和清选量,选定相似比确定清选装置相关几何参数,再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对微缩清选装置的进行实体造型设计。研究将为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微缩试验平台研制提供初步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8.
降低渠底和两侧地下水位对保证大型明渠边坡稳定和渠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胶东引黄调水工程莱州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水文地质模型及渠道边坡渗流模型,定量分析渠道两侧不同高度和不同水平距离的排水管降压效果;根据不同排水管位置下总水头和孔隙水压的变化规律,确定渠道排水降压的最佳位置.研究表明:渠底排水降压效果最佳位置是...  相似文献   

19.
桩土共同作用下的桩基开裂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输电线路跨越塔桩基计算为例,针对桩土接触问题的高度非线性,通过引入三维接触单元来模拟桩与桩侧土体之间的非线性"滑移破坏",采用弹塑性有限元的方法计算了桩土共同作用下的桩基位移及应力,确定了桩侧土体可能产生缝隙的宽度和深度,并在此基础上复核土体的渗流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各种不利荷裁组合作用下,跨越塔桩基与土层的缝隙开展宽度及深度均非常有限,桩体所受的拉、压应力均较小,桩基建设对渗流场整体分布特征的影响极为微弱.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是胜利油田采油的主要区块,海床上分布有大量的输油管线。2005年8月6日至9日台风"麦莎"经过此地形成风暴潮。2005年8月5日和8月12日在风暴潮前后分别对胜利油田106钻井平台附近一条裸置海底管线铺设地区海床土工程性质进行了原位测量,并在管线拆除后于2006年9月5日对该地区进行了复测,发现:①由于管线的存在导致管线两侧潮滩的水动力条件发生改变,继而使得两侧海床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②管线存在使得其影响区海床土强度增高,管线拆除后海床土强度降低均匀性变差;③风暴潮作用使海床土强度提高,均匀性增强。研究结果为波浪与管线共同作用下海床土变化研究提供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