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珠海市2010年开展了水稻3414测土配方施肥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对水稻株高、分蘖、结实率、最终产量等农艺性状影响最大,氮肥施用量过高、过低均不能获得高产;钾肥对千粒重、结实率影响较大,对株高、前期分蘖等农艺性状效应不显著;磷肥对水稻其他农艺性状影响最小,且随着磷用量的增加产量有所降低。根据本试验结果认为,珠海市中等肥力土壤每667 m2最佳施肥量配比(N-P2O5-K2O)为1∶0.32∶0.79,氮、磷、钾养分推荐每667 m2用量为11.8~13.6、2.7~5.4、9.8~10.4 kg。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滨海黏质盐土的水稻施肥模型,应用3414不完全设计方案在东辛农场的滨海黏质盐土上进行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株高、伸长节间数、穗下节间长度、穗长、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的影响大于磷肥;产量以N2P3K2处理最高;在一定施肥量范围内,氮肥的增产作用大于磷肥。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育期盐胁迫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甬优1540、甬优12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分别在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桨期、成熟期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成熟期穗部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各生育期的盐胁迫处理对2个水稻品种经济性状及产量均有影响,其中孕穗期盐胁迫处理对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经济性状及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拔节期和抽穗期。随着灌溉水含盐量的提高,水稻的株高变矮、有效穗数和实粒数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产量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探讨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五丰优T025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抽穗期合理施用氮肥能提高水稻有效穗数,直接影响穗总粒数和结实率,抽穗期施用氮肥的千粒重都要比不施用氮肥的千粒重要高。  相似文献   

5.
高氮水平下施用硅肥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氮水平下施用硅肥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水平下施用硅肥可降低水稻株高,增加穗数和千粒重,提高结实率和产量,同时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和抗病性。其中施用硅肥150kg/hm^2处理的水稻,经济性状表现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选取30个不同熟期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各品种的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叶面积指数、总干物质生产量、粒叶比、单茎茎鞘重和株高,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水稻群体产量构成性状、群体质量性状间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针对不同水稻群体,其千粒重、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与水稻产量的相关关系并不完全一致,以结实率表现最明显;水稻群体质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在不同群体中也表现不一致,以粒叶比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变化最明显。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针对不同群体,明确不同产量性状和群体质量性状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应抓住重点性状并协调其与产量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作用,以获得水稻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在2块土壤肥力不同的水稻田分别进行施用金正大缓释肥和木质素水稻缓释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木质素水稻缓释肥显著提高了水稻的平均株高、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而且因合理控制了肥料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生态循环。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肥用量对中嘉早17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水稻新品种中嘉早17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氮肥用量对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嘉早17产量在一定氮肥水平内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在中氮肥水平下(150 kg/hm2)产量最高,氮肥过高虽然提高了有效穗数,却会降低穗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从而导致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张志才 《农技服务》2022,(10):31-36
为金湖县丘陵地水稻的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3414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不同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穗粒结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构建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得出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均能增加株高、茎蘖数;适量氮肥能增加每穗粒数和产量,氮肥过量则会降低产量,而结实率、千粒重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每穗粒数、千粒重均随施磷量的增加先升后降;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均随施钾量的增加先升后降。水稻施用氮磷钾均能增产,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大。氮磷钾施用量均存在一个合理阈值,肥料的增产量随着施肥量增加由大变小。金湖县丘陵地水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N)259.14 kg/hm2,磷(P2O5)67.25 kg/hm2,钾(K2O)109.08 kg/hm2,该条件下,水稻的经济产量最佳,为9 559.4 kg/hm2。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主栽品种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主栽品种对单株产量影响大小顺序为稳长、千粒重、穗粒数、株高、食味分值、穴穗数、结实率、抗稻瘟病性、生育期、耐冷性,说明在今后水稻新品种选育过程中要注重穗长、千粒重、穗粒数等性状改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江北农场二分场布置中稻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江汉平原地区氮、磷、钾肥对中稻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肥改善了作物的经济性状,增加了单株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提高了中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中稻施用氮肥的效果最好,最高增产可达2395.5 kg/hm2,最高增收可达4487.1元/hm2;钾肥次之,最高增产可达912.0 kg/hm2,最高增收可达1766.4元/hm2;磷肥效果最差,最高增产可达672.0 kg/hm2,最高增收可达1259.5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田间试验实际情况,确定中稻最高产量的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211.5、67.5、51.0kg/hm2,最经济施肥量分别为175.5、52.5、48.0 kg/hm2。  相似文献   

12.
氮肥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控释氮肥和普通氮肥为试验肥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全量基施普通氮肥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会造成水稻减产;而基施控释氮肥能提高群体的有效穗数,改善单株的产量构成结构,且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最终提高水稻产量。在施N量减少30%条件下(CRU70%处理),水稻氮肥利用率最高,且产量显著高于普通氮肥处理(PU100%处理)。本研究条件下,CRU70%+PU30%处理的实粒数和结实率最高,水稻产量最高(8 939 kg/hm2),较CRU70%处理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以重庆为代表的西南丘陵山区冬水田水稻的单产水平及氮肥的利用率,实现区域水稻高产高效和生态友好等目标。笔者以大面积水稻生产代表品种‘渝香203’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氮肥施用量与施用方式对水稻抽穗—成熟期生物产量积累与分配、氮素利用率及稻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生物产量、氮积累总量以及稻谷产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氮肥后移作穗肥有利于水稻的生物产量积累和合理分配,在中氮处理(10 kg/666.7 m2)采用底肥:穗肥=5:5 的施氮方式下,水稻茎鞘输出率和转换率均较高,分别达到56.59%和48.59%。氮肥后移作穗肥有利于提高氮农学利用效率和表观利用率,适宜的施氮比例受施氮量的影响而不同。氮肥后移作穗肥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穗平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实现大穗高产。兼顾稻谷产量与氮肥高效,重庆冬水田地区杂交水稻的高效施氮策略为纯氮10 kg/666.7 m2,且采用底肥:穗肥=6:4 或5:5 的施氮方式。稻谷实际产量为9910.68~9940.62 kg/hm2,平均产量为9925.65 kg/hm2。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其运筹对太湖糯2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施纯氮300 kg/hm2、前后期施氮比例为6∶4条件下,产量达最高水平,为9299.45 kg/hm2。(2)不同施氮处理产量的差异首先是由单位面积穗数引起的,其次为结实率和每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较小。(3)产量与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关系密切,而与抽穗前干物质生产量和生物产量的关系不明显。(4)增施氮肥能有效促进分蘖成穗,但前期施用氮肥过多,反而会使无效分蘖增多,降低成穗率。  相似文献   

15.
氮硫配施对水稻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试验结果表明 ,早稻施硫和晚稻施氮均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 ,增产率分别达5 .1 %~ 9.9%和 32 .6%~ 38.5 % ,但早、晚稻施氮、硫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 ;晚稻施硫能明显增加株高 ,但在同时施氮的条件下 ,结实率会明显下降 ;增施氮肥和硫肥 ,均能明显提高水稻对氮、硫的吸收量 ;施用硫肥可提高氮肥利用率 3.74~ 1 1 .4个百分点 ,施用氮肥可提高硫肥利用率 1 2 .8~ 35 .3个百分点 ;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 ,在水稻生产中以 1 2 0kg/hm2 氮与 30kg/hm2 硫配合施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刘珠 《农学学报》2020,10(2):45-49
为了探讨弱感光杂交稻‘元丰优86’高产栽培技术,运用最优设计,对其进行密度、施N量和施K量3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3项栽培措施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施N量会延长全生育期;增加施K量会提高株高;提高密度会增加有效穗,增施K肥、N肥有效穗也会有所提高;提高密度和施N量都会减少每穗粒数;提高施N量结实率也会有所提高;对千粒重的影响微弱。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施N量和施K量。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的优化措施,每公顷插18.05万~24.56万丛,施K2O 64.3~116.7 kg,施纯N 76.9~137.9 kg。  相似文献   

17.
化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对水稻产量与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减氮施肥与有机无机配施对水稻产量与养分利用率及其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以显著增加早稻的单位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株高和穗长,但对早稻千粒重及结实率无明显影响。各减氮施肥处理虽然相比于常规施肥处理早稻产量有所下降,但是氮肥利用率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提高了6.18~15.9个百分点。有机肥替代20%化肥处理的早稻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了1.58%,且氮肥利用率提高了7.84个百分点。控释氮肥处理稻田田面水总氮、可溶性氮、铵态氮浓度均于施肥后缓慢升高,而其他施氮处理的于施肥后第1天达到最高峰,然后浓度迅速下降,其中减氮施肥处理的均明显低于常规施肥处理。由于减氮处理稻田田面水氮素含量较低,因此当暴雨等因素而产生径流时可有效降低稻田氮素流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杂交大豆不育系制种产量,以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LCMS34A为母本,其同型保持系JLCMS34B为父本,于2011年和2012年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洮南试验站进行制种试验。试验设3个密度(10,15,20万株/hm~2)和3个底肥施氮量(64,128,192 kg/hm~2),研究了9个处理对不育系结实率、制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不育系结实率和制种产量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密度10万株/hm~2的结实率最高,密度15万株/hm~2的制种产量最高,并且随着密度增加结实率逐渐降低。2011年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结实率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以10万株/hm~2种植密度配合64 kg/hm~2底肥施氮量的结实率最高,为67.28%;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制种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配合128 kg/hm~2底肥施氮量,最高制种产量达到1 395.72 kg/hm~2;底肥施氮量对不育系结实率和制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互作差异性也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荷兰15为试材,研究了3个氮肥施用水平和3个钾肥施用水平及相互组配,对冬种马铃薯黑地膜夹层覆盖栽培植株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的施用量以及不同配比,对黑地膜夹层覆盖栽培冬马铃薯的出苗快慢和最终成苗率和叶片总数没有明显影响,但株高呈现出随着N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K2O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对植株主茎茎粗呈现出随着K2O施用量的增加而增粗的趋势。N施用量在225 kg/hm2以下时,马铃薯的产量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大而提高,N施用量达到300 kg/hm2时,马铃薯的产量反而随着钾肥施用量增大而降低,这说明施肥量不宜高于N 300 kg/hm2+K2O 150 kg/hm2;施N 225 kg/hm2、K2O 450 kg/hm2的产量最高,但与施N 225 kg/hm2、K2O 300 kg/hm2的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