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9 年我国辛辣类蔬菜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 年度我国部分辛辣类蔬菜价格走低、单产下降、收益减少,辛辣类蔬菜产业亟待实现优质化、绿色化、科技化转型升级。预计2019 年度,辛辣类蔬菜贸易量将持续增长,整体价格水平将略有回升;电子商务等营销新业态将快速发展,三产融合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2.
王孟伟  周悦  白丽  王哲 《中国瓜菜》2023,(11):151-160
近年来小宗蔬菜的价格波动十分剧烈,其市场价格监测平台虽不断完善,但缺乏对小宗蔬菜价格大幅波动的预警机制。以主要辛辣类蔬菜价格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价格波动预警模型,对辛辣类蔬菜价格进行短期预测预警,探索辛辣类蔬菜价格未来走势。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辛辣类蔬菜价格预警模型能够很好地满足要求;大蒜未来价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深“U”型态势;大葱未来价格呈曲折下降的态势;生姜未来价格呈先缓慢下降后上升的浅“U”型态势;洋葱未来价格呈先下降后平稳的态势;辣椒未来价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V”型态势。  相似文献   

3.
本期导读     
正2018年度我国部分辛辣类蔬菜价格走低、单产下降、收益减少;2019年度,我国辛辣类蔬菜贸易量将持续增长,整体价格水平略有回升,电子商务等营销新业态将快速发展。韩国对我国出口泡菜采取了较严格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宋欣欣等分析了我国泡菜产品出口韩国受阻原因及存在困难,并提出促进泡菜出口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蔬菜产量居世界首位,国内市场的饱和使得出口贸易对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东盟是目前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经济最为活跃的经济体,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2013年中国出口至东盟的蔬菜占总出口量的4.85%,占东盟同类商品进口量的32.97%,尚有发展的空间。通过构建引力模型,采用粮农组织数据库1999—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东盟蔬菜出口贸易的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并验证需求相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盟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对于中国和东盟的蔬菜出口贸易扩大分别具有2.63%和0.14%的促进作用,地理位置与中国接壤也对蔬菜贸易产生正向影响;中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与东盟国家的距离、人均GDP的差异对中国与东盟蔬菜出口贸易的扩大分别产生3.42%、6.42%、0.62%和0.39%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1 中国蔬菜出口的变化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蔬菜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图1). 出口量从2001年的317万t增至2012年的741万t,增长133%,年均增长率为12.1%;出口额由2001年的19.14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75.6亿美元,增长259%,年均增长率为23.55%. 从增长过程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暴发, 导致中国蔬菜出口贸易严重受阻, 影响较大, 2008-2010年这3年几乎是小幅上涨. 随着世界经济止跌向好,中国蔬菜出口贸易呈恢复增长的势头, 但2012年出口量和金额发生了小幅下降,蔬菜出口出现了波动.  相似文献   

6.
正特色蔬菜是蔬菜中区域特色明显、品种特色突出的一类蔬菜,主要包括葱姜蒜韭、辣椒等辛辣类蔬菜、水生蔬菜和芥菜等,其品种类型多,分布范围广,产业链长,具有典型的区域特色,在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我国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呈现"三稳定、三提高"的特点,即产量稳、出口稳、质量稳,生产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出口创汇  相似文献   

7.
<正>1蔬菜产业发展背景新世纪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加快。据统计,我国瓜菜播种面积在20世纪80年代年均增长近10%,90年代年均增长14.5%,而本世纪前7年年均增长只有1.9%。2008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787万hm2,产量达到  相似文献   

8.
郭静 《中国果菜》2012,(3):32-33
鲜活农产品指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新鲜水产品、活的禽畜和新鲜的蛋奶等5类农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对鲜活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我国鲜活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也呈现突飞猛进的增长趋势。鲜活农产品出口贸易已占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40%。但由于运输过程中的冷链物流问题,我国蔬菜、水果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2%,且其中80%是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近年来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抬高进口农产品准入标准,形成的技术和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障碍。因此,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体系是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蔬菜出口的现状(一)出口规模不断扩大。1997年以来,我国蔬菜出口迅速增加。出口总量由167万t增长到1999年的225万t,2000年蔬菜出口总量达269.9万t,蔬菜出口总额也具相当规模,1999年蔬菜出口总额为14.77亿美元,2000年为15.44亿美元。1998年,蔬菜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0.1%,仅次于畜产品、水产品、粮食类农产品,位居第四。目前蔬菜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之一。(二)出口价格有所下降。1997~1999年间我国蔬菜出口平均价分别为0.885$/kg、0.733$/Kg、657$/kg。1998、1999年分别较上一年度降低17.2%,10.4%。分别考察鲜蔬菜…  相似文献   

10.
近10 a,我国青花菜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完善,种植规模逐年增加,目前我国青花菜在田面积已超过8.6万hm2,年产量约400万t,年出口量维持在12.6万~14.2万t,年出口创汇1.4亿~1.8亿美元,占我国蔬菜出口贸易总额的1.2%以上,在稳定我国蔬菜周年供应和出口创汇中占据重要地位。2012年以来,我国青花菜保持了高位波动上涨的趋势,供需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1.
本期导读     
正●项朝阳等在分析我国蔬菜产业新特点和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建议:控制产业规模,新增产能以设施蔬菜为主;推进轻简化生产,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动绿色发展,实现提质增效;加强蔬菜产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设。●2018年我国蔬菜市场价格运行总体符合季节性波动规律,但秋冬季出现逆势下跌;2017、2018年干辣椒进口量大幅增长,是否对国内干辣椒市场形成冲击?2019年蔬菜市场运行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12.
从产区分布、国内市场、出口贸易3个方面分析我国银耳产业发展现状,指出近年来我国银耳产量稳步提升。福建省作为银耳最大产区,近年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银耳国内市场总体向好,加工类产品中,冻干银耳羹、鲜炖银耳两类产品销量增长。银耳出口数量和金额在2021年后回升,2022年我国银耳出口总量为4 566.09吨,同比增长18.47%;实现出口额8 813.18万美元,同比增长32.26%;出口单价19.30美元/千克,同比增长11.63%。出口贸易主要省份为福建和湖北,2022年实现出口额和全国出口总量的占比分别为5 566.41万美元、63.16%和2 208.58万美元、25.06%。泰国是我国银耳出口主要流向国,其次是中国香港地区。分析我国银耳产业在种业创新与保护、生产技术水平、精深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我国城市蔬菜价格波动趋势,了解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居民的鲜菜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分析,并选取大白菜、番茄、黄瓜、茄子、青椒5个蔬菜品种进行重点考察,利用X-12季节调整模型,将蔬菜价格的季节性因素剥离,运用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APT-ECM)模型验证蔬菜价格的非对称传导,从产业链价格传导视角研究这5种蔬菜的集贸市场价格波动。结果表明:2009—2014年,我国36个大中城市居民鲜菜消费价格指数总体呈上涨趋势,从95.6增长到134.8,年均增长7.1%;秋冬季节,蔬菜供给量全年最低,蔬菜价格上涨到最高水平;从产业链价格传递视角来看,全国蔬菜批发市场价格与集贸市场价格之间的价格传递具有非对称性,批发市场价格的波动将会导致下游集贸市场价格更大幅度的波动;蔬菜生产成本的推动、蔬菜生产的季节性、政府的宏观调控等是引起我国城市蔬菜价格波动出现以上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疫情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呈现产业规模稳中有增、价格波动加剧、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稳定、出口稳步增长等特点。后疫情时代我国蔬菜产业将呈现设施蔬菜进一步发展、预制菜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减小以及绿色低碳供给延续等趋势。为促进我国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轻简化生产、“卡脖子”种业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以改为主,改建结合,促进设施蔬菜的有序发展;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生产技术以及引导产业新业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我国蔬菜产业生产水平、出口贸易、科技含量、种植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蔬菜产业中存在的蔬菜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集约化程度低、加工水平落后、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信息和栽培管理技术滞后等问题;并对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2013~2017 年是海南省蔬菜产业发展较快的5 年,2017 年蔬菜(含西甜瓜)播种面积29.67 万hm2、总产量685.54 万t、总产值达302.19 亿元,分别较2012 年增加13.07%、15.59% 和42.15%;海南省蔬菜生产以冬季瓜菜种植为主,常年蔬菜生产为辅,逐步形成了两大基地、四类蔬菜和五大区域布局,是我国冬季北运蔬菜的重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7.
菜业资讯     
《蔬菜》2005,(12)
第三季度我国出口蔬菜同比增长2005年第3季度,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略偏高,降水量总体偏少,供应量相对减少,蔬菜价格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南方蔬菜价格涨幅较大。前3季度我国累计出口蔬菜(含鲜冷冻蔬菜、加工保藏蔬菜和干蔬菜)501.34万t,同比增长20.68%,出口创汇金额32.46亿美元,同比增长24.92%。商务部发布:7成蔬菜未经产地检测就上市一项由商务部组织的调查显示,68.9%的蔬菜上市前没有经过产地检验;10%以上的种植地和养殖地周边环境存在污染源。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农民不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目录;近50%的农民在使用农药时没…  相似文献   

18.
影响我国蔬菜出口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得到了巨大发展,出口贸易额由1990年的3.64亿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18.6亿美元,出口品种由以罐装蔬菜为主,发展到保鲜、干制、速冻、罐装、腌渍等多品种并举。然而,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出口蔬菜的年平均价格从1996年到1999年下降了26%,蔬菜出口的标准被进口国要求得越来越苛刻等等。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在参阅大量有关资料基础上,对影响我国蔬菜出口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下。1出口蔬菜自身因素①蔬菜产品质量问题目前我国人均蔬菜占有量已超过25…  相似文献   

19.
正加入WTO以来,我国蔬菜及其加工制品出口量及出口额稳定增长,2015年居农产品第二;形成了以沿海冷冻、脱水、罐头、腌制蔬菜与西北浓缩浆、脱水蔬菜及西南腌制蔬菜加工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WTO规则、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是我国蔬菜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建议以技术贸易壁垒为契机,围绕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高科技与管理水平来改善不足,促进我国蔬菜及其加工制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细致地考察我国不同种类蔬菜价格波动特征与规律,总结不同蔬菜价格波动的异同与变化,本文运用季节分解和H-P滤波法,将我国四大类28种蔬菜批发价格分解为趋势、周期、季节、随机4种波动类型。分析发现:近年来季节波动对蔬菜价格的波动贡献逐渐减弱;随机波动对瓜果类、叶菜类蔬菜价格的波动贡献不断加强。各波动类型对不同蔬菜价格的影响差异较大,季节波动对瓜果类蔬菜价格影响强于其他蔬菜;叶菜类蔬菜价格波动更容易受随机因素影响;周期波动对姜蒜类价格波动贡献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