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用多效唑、甲哌鎓、复硝酚钠及其复配溶液对晋谷21号谷子进行浸种处理,分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等方面的相关指标,研究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复硝酚钠对多效唑、甲哌鎓在调控谷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50 mg/L多效唑与150 mg/L甲哌鎓对谷子幼苗有明显的"控上促下"的作用,且多效唑明显地抑制了种子的萌发;而6 mg/L的复硝酚钠对谷子的萌发、生根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复硝酚钠对多效唑和甲哌鎓在谷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甲哌鎓(150 mg/L)+复硝酚钠(6 mg/L)复配液浸种,可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促进根系生长,使植株矮化、根冠比增加,有利于谷子壮苗的培养,增强谷子的抗倒伏能力,有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对提高谷子旱作栽培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置25%多效唑30 g/亩、25%多效唑60 g/亩、5%烯效唑50 g/亩、5%烯效唑100 g/亩、20%多唑·甲哌鎓30 g/亩、20%多唑·甲哌鎓60 g/亩、钜控(微生物菌剂)100 g/亩、钜控(微生物菌剂)150 g/亩、CK(清水)9个不同化控剂及其用量处理,研究喷施不同药剂、不同剂量的化控剂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在返青期喷施化控剂均能降低植株高度,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钜控(微生物菌剂)能明显促进穗部增长;化控剂处理穗粒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除与25%多效唑的2个不同剂量处理呈显著差异外,其他药剂处理较对照均无明显差异;对照亩产最高,其次为5%烯效唑50 g/亩和25%多效唑30 g/亩;25%多效唑、5%烯效唑和20%多唑·甲哌鎓在增加剂量后,株高、穗长、结实小穗均不同程度减少;4种化控剂增加剂量后,产量均降低,减幅最大的为25%多效唑,最小的为钜控(微生物菌剂)。本试验条件下建议施用的化控剂及用量为5%烯效唑50 g/亩、25%多效唑30 g/亩和钜控100 g/亩。  相似文献   

3.
使用多效唑、矮壮素及甲哌鎓处理琴叶榕组培苗,研究不同生长延缓剂对琴叶榕增殖苗生长的影响、药剂持效性及药害恢复情况,及其对琴叶榕生根苗高生长、生根情况、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在抑制琴叶榕增殖苗高生长的同时,对无菌苗顶芽造成了可见伤害,且难以恢复,其对生根苗侧根生长产生明显抑制,移栽后苗木顶芽不能恢复正常生长;矮壮素多次连续使用,易造成富集药害;甲哌鎓对琴叶榕增殖苗和生根苗均具有良好的矮化效果,无富集药害,生根苗移栽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4.
董扬 《江苏农业科学》2022,50(10):75-80
为了筛选出能有效降低糜子株高、提高其抗倒伏能力的化控剂及其最佳喷施期,并探讨不同药剂对糜子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分别于分蘖期、拔节期对齐黍1号喷施4种化控剂(多效唑、甲哌■、矮壮素、烯效唑),并设置清水对照。于灌浆期、成熟期测定各处理植株干物质积累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茎秆特性以及产量构成等指标。结果显示:在糜子分蘖期和拔节期喷施多效唑、甲哌■、矮壮素、烯效唑都能不同程度地矮化植株,增加茎粗,提高其抗倒伏能力,达到增产效果;4种药剂处理中除烯效唑外均能显著提高叶片的SPAD值,增强光合效率;与CK相比,喷施化控剂对糜子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影响不显著;总体来看,分蘖期化控效果优于拔节期。分蘖期喷施多效唑化控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主茎高、茎秆倒伏指数分别显著降低4.59%、22.59%,地上部干质量、净光合速率、产量分别显著增加2.20%、26.13%、7.53%,可作为糜子高产栽培适宜的化控抗倒伏措施应用。  相似文献   

5.
烯效唑浸种对蔬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番茄、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烯效唑可有效防止番茄、黄瓜幼苗徒长 ,使番茄、黄瓜幼苗高度分别降低 2 9.9%和 44.2 % ,使茎粗、茎粗 /株高比提高 ,外观上幼苗显得矮化 ,粗壮 ,叶色深绿。烯效唑使番茄、黄瓜幼苗开展度分别降低 2 2 .2 %和 2 4.7% ,使番茄、黄瓜开花结果期的株高分别降低 1 0 .5 %和 1 2 .6% ;烯效唑对番茄、黄瓜有极显著的增产作用 ,以 2 0 mg·kg- 1 处理增产幅度最大 ,分别为 1 0 .4%和 1 3 .7%。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化控剂对小麦新品种泛育麦17株高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本试验以5%多效唑、5%烯效唑、10%多唑·甲哌嗡、0.01%芸苔素内酯、钜控微生物菌剂等5种药剂为试验药剂,以泛育麦17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药剂对泛育麦17生产发育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返青拔节期施药后,15%多效唑50 g/亩处理对泛育麦17基部茎节化控作用最明显;10%多唑·甲哌嗡100 mL/亩处理化控效果次之,对第1、第2节节间长化控效果较明显;5%烯效唑对基部第3茎节化控作用较明显,加施芸苔素内酯后,第1茎节化控效果有缓解作用,第2、第3茎节化控效果有增加作用;钜控对泛育麦17基部第1、第2茎节有化控作用,加施芸苔素内酯后,化控效果不显著;多效唑50 g/亩处理对株高降低最明显。综合分析可知,叶面喷施钜控生物菌有利于泛育麦17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选用叶绿体转化素、缩节胺、丁酰肼(B9)及多效唑4种药剂喷施番茄幼苗叶片,分析不同药剂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及移栽后着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体转化素能更好地控制番茄幼苗徒长,移栽后对番茄幼苗生长和果实的品质均无影响,且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小麦叶面喷施化控剂是降低小麦倒伏风险、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本试验以豫审小麦泛麦536为材料,探讨了叶面喷施烯效唑、多效唑、调节安、麦业丰等不同成分化控剂对小麦农艺形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泛麦536拔节初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多效唑、调节安、麦业丰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有效降低小麦株高、穗下节长度、第一节长度,最高分别降低了3.7%、4.6%和8.0%;叶面喷施麦业丰(20%多唑·甲哌鎓),泛麦536产量显著增加2.2%。叶面喷施麦业丰在有效降低泛麦536株高的同时,对提高泛麦536产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17,(11):51-54
用不同浓度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壮素、多效唑、缩节胺)对甜瓜种子进行浸种,4 h后播种育苗,主要对甜瓜幼苗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干质量、鲜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50 mg·L-1的多效唑浸种对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但利于甜瓜植株矮化,有利于地下部分生长,促使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澳洲狐尾的推广应用,通过在澳洲狐尾(Ptilotus exaltatus)‘幼兽’(Joey)表面喷施多效唑(MET)、矮壮素(CCC)和甲哌鎓(DPC)分别在3个浓度水平下的栽培试验,研究生长调节剂对澳洲狐尾(Ptilotus exaltatus)株高、冠幅和分枝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浓度为1 000 mg·kg~(-1)的多效唑矮化效果最好,但冠幅较小,分枝数相比对照略高;喷施浓度为1 mL·L~(-1)的矮壮素对澳洲狐尾也具有一定的矮化效果,冠幅较大,分枝数较多;喷施浓度为200 mg·kg~(-1)的甲哌鎓对澳洲狐尾的株高和冠幅有极显著(P0.01)的提高效果,分枝数增加,喷施浓度为500 mg·kg~(-1)的甲哌鎓对澳洲狐尾的株高和冠幅有显著(P0.05)的提高效果,分枝数增加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间种金花生对槟榔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槟榔园区间作种植金花生,测定槟榔生长状况和土壤营养成分含量,以探讨间作种植金花生对槟榔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花生区的槟榔小苗株高、茎基部直径和叶片数量均极显著大于对照区,金花生区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硝态氮含量都极显著大于对照区。间作种植金花生能促进槟榔的生长,也能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缩节胺对无患子的矮化效果。[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缩节胺对无患子进行喷洒试验,通过测定其株高、节间距、出土茎粗、叶面长、叶面宽、单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等生长指标,探索不同浓度的缩节胺对无患子矮化效果。[结果]浓度为2 g/L的缩节胺喷施处理对无患子株高的矮化,茎粗的增加,节间距的缩短,单叶面积的减小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有明显的作用,能有效地控制植株纵横生长,达到植株矮化的效果。[结论]2 g/L缩节胺为无患子矮化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13.
潘远智  王翠娟  孙振元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52-5252,5399
通过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并结合摘心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对中华香草的节数、株高、叶数、茎粗、分枝情况、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以及开花情况等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L的PP333结合摘心处理对中华香草矮化效果最佳,与其他各处理在0.05水平上有差异,而且生长茂盛,株型较好。  相似文献   

14.
弱光对西瓜植株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弱光条件对西瓜植株营养生长的影响,以100%全自然光照为对照,设遮光率50%全时段遮光和遮光率50%间断1 d遮光2个处理,并分析了不同弱光处理对植株株高、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0%全时段遮光处理的西瓜幼苗出现徒长,植株茎高、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柄长度均>50%间断遮光和对照处理,但茎粗和开花率最低;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均随西瓜叶片的生长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含量<对照和50%间断遮光处理;叶片MDA含量>对照处理,但<50%间断遮光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能有效控制金鱼草穴盘苗出圃不及时造成徒长的生长调节剂种类和质量浓度。【方法】以金鱼草穴盘苗为材料,设置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矮壮素、B9和多效唑,测定株高、最大节间长、叶片数和冠幅。【结果】结果表明3种调节剂均能够有效抑制金鱼草的株高和节间,但对叶片数和冠幅无明显作用。矮壮素适宜质量浓度为750mg/L、B9为3 000mg/L、多效唑为2mg/L。【结论】使用矮壮素、B9和多效唑3种生长调节剂均可有效控制金鱼草穴盘苗徒长,提高穴盘苗质量。  相似文献   

16.
烯效唑浸种对苦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苦荞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烯效唑溶液对九江苦荞进行浸种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烯效唑对九江苦荞的苗高、茎分节数、叶面积和茎生长的影响。[结果]经烯效唑浸种后,九江苦荞的苗高极显著低于对照,且矮化程度随烯效唑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烯效唑能显著增加苦荞的茎分节数。烯效唑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九江苦荞的叶面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叶面积缩小率为19.68%~41.20%。烯效唑对九江苦荞茎的横向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茎粗增幅为21.44%~39.05%。[结论]综合考虑,用于对九江苦荞进行浸种处理的适宜烯效唑浓度为80 mg/L。  相似文献   

17.
以东方百合星球大战为试验材料,采用50、100、150 mg/L的多效唑溶液土壤浇灌处理方式,探索其对百合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可明显降低百合植株的高度,使开花期推迟,茎生根数增加,根长受到抑制;随着多效唑处理浓度的增加,植株底部的落叶数增多,成花株数减少,观赏价值降低。采用50 mg/L多效唑处理,百合矮化效果较理想,观赏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对6年生板栗树叶片解剖结构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叶片解剖结构的变化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为植物生长延缓剂在板栗生长调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板栗‘燕山早丰’为试验材料,研究分别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烯效唑对板栗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及对叶片形态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1)多效唑、矮壮素和烯效唑能提高板栗叶片角质层厚度,上角质层最厚可达5.46 μm,为90 mg/L烯效唑处理,下角质层最厚可达1.76 μm,为60 mg/L烯效唑处理;(2)除60 mg/L烯效唑处理外,其余处理均能增加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增加效果最显著的为100 mg/L多效唑处理;(3)3种延缓剂均能增加叶片栅海比值,栅海比最高可达1.52,为90 mg/L烯效唑处理;(4)除60 mg/L烯效唑处理外,其余处理均能有效增加板栗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在处理后120 d增加的最为显著。结论在板栗花芽分化期对叶面分别喷施多效唑、矮壮素和烯效唑能影响板栗叶片解剖结构,从而提高板栗对光能的捕获,增强其光合作用,其中100 mg/L多效唑的效果最好。多效唑、矮壮素和烯效唑能有效促进板栗叶片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生成,本研究中60~90 mg/L烯效唑的效果最佳,延缓剂使得叶片解剖结构改变,从而增强了叶片光合作用,导致叶片同化物增多,进而提高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19.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盆栽月季矮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盆栽月季春之舞为试材,研究了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缩节胺(DPC)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盆栽月季的矮化效果。结果表明:在适宜浓度梯度范围内,随着植物生长延缓剂施用剂量的加大,矮化效果增强。在浓度相同条件下,灌根比叶喷矮化效果好。其中300mg/L PP333灌根和700mg/L PP333叶喷处理的月季节间长分别比清水对照缩短44.51%和45.70%、株高降低38.09%和39.92%、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加35.64%和34.65%、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5.87%和30.9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57.10%和120.64%、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36.01%和106.83%。300mg/L PP333灌根和700mg/L PP333叶喷处理月季矮化效果最好,叶色浓绿,株型饱满,观赏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0.
种子包衣和烯效唑调控油菜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种子播种前进行包衣处理,在油菜幼苗三叶期叶面喷施烯效唑,于不同生育期取样测定种子包衣和烯效唑对油菜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在苗期能显著地促进幼苗生长,增加最大叶的长度和宽度,叶色变深,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根系与地上部的干物重显著增加。烯效唑对包衣油菜的生长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使其绿叶数增多,叶片变小增厚,叶色变深,叶绿素含量增加,茎杆增粗,延缓其衰老。种子包衣对油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起调控作用,增加油菜的一次分枝、角果数及地上部的干物重,并促进每角粒数的增加,因而籽粒产量比对照增加22.3%,烯效唑对包衣油菜生长的调控主要是延缓植株衰老,增强其光合作用能力,使其根重、茎重、单株种子重增加,最终达到高产,籽粒产量比对照增加2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