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牛奶尿素氮是乳蛋白的一部分,在评价奶牛日粮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需要量、日粮能氮平衡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牛奶尿素氮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为合理配制奶牛日粮和科学地饲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牛奶尿素氮(MilkUreaNitrogen,MUN)是指尿素在牛奶中的浓度,单位常用mg/dL表示。饲喂NRC推荐的日粮奶牛MUN一般在10~16mg/d L范围之内,荷斯坦牛的平均MUN值是15.5mg/d L(Johnson等,2003)。MUN过高或过低都反映了奶牛的代谢紊乱,并可引发奶牛的繁殖障碍等问题,从而影响奶牛有效生产性能的发挥。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等奶业发达国家就将MUN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奶牛乳尿素氮(MUN)日间变异情况,试验采用水杨酸酶法检测牛奶中MUN含量,连续5 d测定54份牛乳样本。结果表明: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7~2.80μg/mL,线性方程为y=0.020 5 x-0.001 9,相关系数(R~2)=0.995 6,平均回收率为89.2%,奶牛5 d MUN标准差为0.17~3.09,牛群5 d MUN平均值为10.41 mg/dL,标准差为0.91。说明本方法可用于牛场MUN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乳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是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工作中常规的测定指标之一,其浓度通常用于监测奶牛营养状况,反映日粮能氮平衡、繁殖性能以及环境中氮的排放量。MUN浓度因个体和日粮构成而异,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准确的MUN遗传参数估计不仅能够提高牛场经济效益,而且能加快奶牛的遗传进展,为选育优质奶牛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国内外关于MUN的影响因素、遗传力以及与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产奶量、体细胞评分等性状的遗传相关进行了综述,以期为MUN的深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泌乳奶牛牛奶尿素氮(MUN)和血液尿素氮(BUN)的群体规律,通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获得MUN和乳成分指标预测BUN水平。本研究对2个规模化牧场的401头泌乳期荷斯坦牛进行测定,分别获得392条MUN和318条BUN记录。使用SPSS 26固定模型分析了胎次、泌乳阶段、牛场和血液类型对MUN和BUN的影响以及两性状的相关关系与差异;使用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对BUN有显著回归关系的乳成分指标,建立了BUN对各乳成分指标的回归方程。本研究中,MUN与BUN的均值分别为13.46、8.41 mg/dL;泌乳阶段与场区效应对MUN有显著影响,MUN在1个泌乳期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MUN与BUN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各乳成分指标中,BUN对乳脂率(FP)、乳蛋白率(PP)、乳糖率(LP)和乳干物质(TS)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BUN=0.336MUN–3.689FP–3.903PP–3.996LP+3.959TS+2.832。本研究对常规获得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及其与奶牛BUN水平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为监测奶牛的氮利用及能氮平衡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5.
中国荷斯坦牛乳尿素氮与乳成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产乳性能的高低受品种、营养、年龄、胎次、个体、管理水平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奶牛开展生产性能测定(DHI)显得尤为重要。而乳尿素氮(MUN)是牛奶中一种微量组分,其正常的浓度一般为10~16 mg/dL,可以依据乳尿素氮的浓度来调控奶牛的日粮营养水平,估测奶牛每日的尿氮排泄量,甚至总氮排泄量,可见其在奶牛的营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加上MUN的测定具有取样方便、对奶牛无  相似文献   

6.
牛奶尿素氮(MUN)含量可能与奶牛繁殖性能有联系.本文初步探讨了用MUN含量评价奶牛繁殖性能的机理,综述了国内外关于MUN含量与奶牛繁殖性能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荷斯坦牛乳中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含量变化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江苏某大型奶牛场5008头中国荷斯坦奶牛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98 882条DHI测定日记录中的MUN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牛场MUN含量为(12.30±0.01)mg/dL,不同年度、测试季节、产犊季节、泌乳月和胎次对MUN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2013年MUN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三年;夏季测定的MUN含量较高,冬季较低;冬季产犊的奶牛乳中MUN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三个季节,夏秋两季产犊的MUN含量最低;第7、8泌乳月的MUN含量最高,第1个泌乳月的MUN含量最低,且差异显著;各胎次间MUN含量差异显著,其中第三胎的MUN含量最高,第一胎最低。该结果可指导牧场重点关注夏冬两季、泌乳前期及冬季产犊奶牛乳中的MUN含量。此外,各胎次间乳中的MUN含量也应区别对待,并根据变化趋势合理调整奶牛日粮配方,以期提高牧场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DHI测定是奶牛场精细化管理的工具,它不仅反映奶牛的产奶性能,饲养管理与健康水平,还能根据报表信息对奶牛场的育种与繁殖情况进行评价从而改进管理措施,利用好DHI报表信息可以提高奶牛场的技术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本研究通过采集宁夏某奶牛场12个月的DHI报表数据,分析乳脂肪、乳蛋白、尿素氮、体细胞数、泌乳持续力等关键性指标,对该奶牛场的生产性能、经营管理、育种繁殖状况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该牛场的泌乳高峰日到达较晚;牛群乳房炎在冬季发生率较高;群体尿素氮含量处于正常范围(10-18mg/dL),对奶牛的繁殖性能影响较小;泌乳持续力较高、奶牛群体平均泌乳天数较长引起的繁殖问题较严重。针对测检和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产犊间隔(calving internal,CI)又称胎间距,即两次产犊间的时间间隔,能够综合反映奶牛发情、配种、妊娠和产犊等繁殖性能,是衡量奶牛繁殖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影响奶牛产奶量和产犊数量的重要因素,对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具有直接影响。最新研究显示,适宜产犊间隔与牛群泌乳能力相关,泌乳能力越高,适宜产犊间隔应越长。但是,即使中国规模化牛场产奶量已经有了大幅提升,中国大多数牧场还在追求更短的产犊间隔。为此,作者对影响荷斯坦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简要阐述了产犊间隔对牛场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中国荷斯坦奶牛养殖确定适宜产犊间隔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日粮蛋白水平对高产奶牛产后MUN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后高产奶牛采用不同蛋白水平日粮饲喂以研究其对产后MUN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提高,MUN也随着升高,高浓度的MUN能够引起繁殖障碍,显著降低了情期受胎率,增加配种次数,延长了空怀天数。  相似文献   

11.
影响北京地区荷斯坦牛牛奶尿素氮的环境及生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北京地区荷斯坦牛牛奶尿素氮(MUN)的影响因素及夏季热应激相关指标对MUN的影响,实测北京地区7个牛场2016年7、8月的荷斯坦牛直肠温度和体况评分(BCS),收集北京地区68个牛场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利用固定模型分析环境和生理因素,以及4%乳脂校正乳(FCM)、乳蛋白量和体细胞分(SCS)对MUN全年测定值的影响,并重点分析夏季MUN随BCS和直肠温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数据测定月份和产犊季节对MUN影响极显著(P0.01),冬季MUN水平偏低,夏季普遍较高,春季产犊的牛MUN高于其他产犊季节;泌乳121~180 d MUN水平最高;MUN随胎次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SCS、FCM和乳蛋白率分别与MUN夏季测定值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P0.01);BCS对夏季MUN影响显著(P0.05),但直肠温度对MUN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利用产犊季节和测定月份可以预估群体MUN的水平,夏季则可通过奶牛体况变化及泌乳性能预测个体MUN,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管控夏季奶牛健康和牛奶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北京地区奶牛场乳尿素氮(MUN)水平,试验采用SPSS 22.0软件对5个规模养殖场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中的MUN监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牛群月MUN监测变化范围为9.2~20.3 mg/d L;牛群年平均MUN水平与年平均泌乳天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0;牛群MUN水平春季显著高于夏季(P0.05);2016年6月份,牛群内各泌乳阶段MUN水平低于推荐值。说明北京地区部分牛场MUN水平较推荐值低,需提高饲料蛋白质水平。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北方大城市郊区规模牛场奶牛磷的利用现状及其排泄规律。选取2个规模化牛场实施饲养试验,每牛场按泌乳前期、中期和后期选取荷斯坦奶牛各3头,共6组18头奶牛参与试验。试验牛只饲喂牛场自配TMR日粮,预试10 d后开始3 d的正试期。正试期采集饲料样、奶样、血样,并全收粪尿。结果表明:试验牛磷的摄入和利用状况受牛场条件和泌乳期的影响,磷的平均饲喂水平(0.34%)和排泄水平(51.5 g/d)没有偏高,粪中磷排泄明显高于尿磷的排泄。相对于磷的饲喂水平,本研究得出的磷表观消化率(30.6%)相对偏低。所有试验奶牛血浆磷含量都在正常范围之内(4~6 mg/dL)。  相似文献   

14.
牛奶尿素氮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奶尿素氮(MUN)是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的一个重要指标,已成为奶牛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管理者可以通过监测牛奶中尿素氮含量来改善牛群的饲养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对如何应用MUN检测结果为牛场服务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乳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 MUN)可以用来评价日粮的营养状况,估测氮排泄量,作为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指标,还可以评价奶牛育种进展等.可见,检测MUN浓度在奶牛生产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探索泌乳早期奶牛乳中脂蛋白比和尿素氮对产后日泌乳性能和疾病发生的影响。于江苏省某大型奶牛场选择产犊时间接近的头胎荷斯坦牛1 555头,于产犊后30d内采集乳样,测定日产奶量、乳成分和乳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含量,并收集试验牛只产后150d内各种疾病的发生情况,分析乳中脂蛋白比和尿素氮与产后测定日泌乳性能和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牛只产犊后1个月内乳中脂蛋白比和尿素氮分别为(1.56±0.35)mg/dL和(9.83±2.53)mg/dL;乳中脂蛋白比和尿素氮含量对测定日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乳脂率、蛋白率、体细胞数、乳糖和总固体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脂蛋白比小于1的奶牛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和总固体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奶牛,同时乳中体细胞数和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奶牛(P0.05);乳中尿素氮含量大于15.00mg/dL的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总固体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型的奶牛(P0.05),乳糖含量显著低于其它类型的奶牛(P0.05)。MUN与乳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和脂蛋白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日产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脂蛋白比与乳脂率、MUN和总固体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和乳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脂蛋白比水平对产后150d内真胃移位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脂蛋白比对是否发生蹄病和真胃移位达到显著水平(P0.05)。奶牛泌乳早期乳中尿素氮和脂蛋白比是反映能量负平衡的关键指标,可作为预测产后泌乳性能和部分疾病发生的指标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查明新疆石河子地区规模化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现状,本试验选择石河子地区148团某牛场(A牛场)、150团某牛场(B场)、133团某牛场(C牛场)、121团某牛场(D牛场)、石河子周边某牛场(E牛场)及136团某牛场(F牛场)六个规模化牛场为研究对象,采用CMT法对试验区牛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经过对480头奶牛、1 868个乳区的测定,共检出196头隐性乳房炎奶牛,阳性乳区数为671,病牛阳性率与乳区阳性率分别为40.8%和35.9%。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表明,该地区5岁以上奶牛的隐性乳房炎阳性率最高(49.61%),3岁奶牛阳性率最低;5胎以上的阳性率最高(45.45%),阳性率最低的为2胎奶牛(31.25%);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随着产奶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产奶量在15kg/d以下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最高(89.13%),15~20kg/d的次之(58.33%),35kg/d以上的最低(14.81%)。  相似文献   

18.
维持高产奶牛的繁殖性能是提高牛场效益的关键点。研究表明,合理安排产犊间隔,提高奶牛繁殖性能,有助于实现奶牛遗传潜力,提高产奶量。能量负平衡是奶牛泌乳高峰期繁殖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繁殖管理不当容易导致空怀时间过长,体况波动和繁殖性能低,最终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准确诊断繁殖性能低下的原因非常重要。利用便携式兽用超声波仪鉴定和测量奶牛卵巢结构,能够准确地判断奶牛的生理状态,不仅能够确认奶牛正确的发情周期,确定怀孕状态,而且有助于诊断卵泡和黄体囊肿等疾病,为繁殖管理和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乳尿素氮的监测及与乳蛋白水平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南京某奶牛场中国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对象,应用酶解-水杨酸盐光度法与二乙酰一肟法2种检测方法对奶牛乳中尿素氮含量检测,发现该牛场高产牛乳尿素氮含量高于中产牛和低产牛,乳蛋白水平与乳尿素氮含量存在相关性。综合分析,该奶牛场奶牛乳蛋白水平高于3.0%时乳尿素氮浓度为14~16.5mg/dL,乳蛋白含量低于3.0%时乳尿素氮浓度为不高于14mg/dL。  相似文献   

20.
牛奶尿素氮(MUN)检测作为奶牛群体改良计划(DHI)中重要的检测指标,其含量不仅可以反映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能氮平衡,预测氮排泄,还可能是评价奶牛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MUN对于改进牛群营养、降低饲料成本及提高繁殖率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