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发现的锥虫有伊氏锥虫、马媾疫锥虫、路氏锥虫、泰氏锥虫和鸡锥虫。这些锥虫有广泛的宿主群。不少经济动物感染锥虫病后,未经及时诊治而死亡,给国民经济造成很大损失。近几十年,我国在锥虫病的流行病学、免疫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特别在伊氏锥虫病、马媾疫和泰氏锥虫病的研究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本文主要就目前我国锥虫病的研究情况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以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的小鼠血液涂片为抗原,建立了IFA试验检测马骡伊氏锥虫抗体的方法,并对伊氏锥虫病马、同群马、健康马、非伊氏锥虫病马血清作了检测。伊氏锥虫病马和无症状同群马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33/34)和12%(18/150);25匹健康马血清伊氏锥虫抗体均为阴性;84份非伊氏锥虫病马血清的IFA试验均为阴性,未出现交叉反应。多数病马发病一周内的血清IFA试验即为阳性。3匹病马血清抗体消长动态观察结果表明,病马于治疗后110天,血清IFA试验仍为阳性。本试验表明,IFA试验检测马骡伊氏锥虫抗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无症状的感染马也能检出,可用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锥虫病,又称苏拉病,是由伊氏锥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动物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伊氏锥虫中间宿主很多,它广泛地寄生于牛、马、骆驼、象等等草食动物及部分肉食动物体内。耕牛现在仍然为我国农村很多地方提供畜力,是现代农业生产重要因素之一。耕牛一旦被伊氏锥虫侵入,并罹患锥虫病后,就无法为广大农民提供畜力,从而影响农业生产。了解耕牛锥虫病的发病原因和症状,掌握耕牛锥虫病的临床诊断及预防措施.对保护耕牛健康、促进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锥虫病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锥虫病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李国清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锥虫病是危害人畜健康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病。在非洲主要流行布氏锥虫,可引起人的睡眠病,一些地区的死亡率超过30%。在我国主要流行伊氏锥虫,引起骆驼、马、牛等家畜的伊氏锥虫病,造成家畜日...  相似文献   

5.
马媾疫锥虫(Trypanosoma equiperdum Doflein,1901)1894年在阿尔及利亚发现,是马属动物通过交配经生殖器粘膜感染的一种慢性原虫病的病原。伊氏锥虫[T.evansi(Steel,1885)Balbiani 1888]1880年发现于印度的马和骆驼,是由吸血昆虫虻类等传播的马、牛和骆驼锥虫病的病原。两种锥虫同属锥虫科锥虫属布氏组。迄今为止,各种教材和专著中,都认为这两种锥虫在形态上无区别,但其生物学特性则彼此不同。本文援引有关文献资料,结合笔者的第一手材料,对马媾疫锥虫与伊氏锥虫分类性状诸问题,进行如下对比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 喹嘧胺即安锥赛对于预防和治疗马媾疫和由伊氏锥虫、刚果锥虫、马锥虫所引起的家畜锥虫病有良好效果。本品对马毒性较大,对牛产生副作用较少见,笔者于工作中遇到静脉注射喹嘧胺引起黄牛中毒死亡一例。  相似文献   

7.
锥虫的抗药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锥虫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地区,锥虫病也是我国主要家畜寄生虫病之一,曾造成大批牛、马、骆驼发病死亡,防治锥虫病一向靠药物,长期使用药物后锥虫逐渐产生了抗药性,国外对这个问题早有发现,迄今已发表有关论文数百篇。国内注意较晚,于1988年在上海举行的以英法专家为主的国际性学术报告会上,云南畜牧兽医总站李松柏第一次公开谈到这个问题,他报道在云南省发现常用抗锥虫药按厂方推荐剂量已难于治愈家畜伊氏锥虫病,必须加倍剂量才能有效。1991年沈杰等报道,用小白鼠试验表明,抗锥虫特效药安推…  相似文献   

8.
马锥虫病的诊断和防制@韦婷@李华明@邓朝阳¥广西区兽医防检站马锥虫病的诊断和防制韦婷李华明邓朝阳广西区兽医防检站530001锥虫病是锥虫寄生并由吸血昆虫(虻、蛰蝇、虱蝇等)机械传播而引起马、骡、牛等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常见病。该病在我区...  相似文献   

9.
我国伊氏锥虫病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详瑞 《畜牧与兽医》1994,26(4):183-185
我国伊氏锥虫病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李详瑞(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伊氏锥虫Trypanosomaevansi是地理分布最广的锥虫,可以引起骆驼、马、驴、骡、牛、水牛、山羊和猪等多种动物的伊氏锥虫病,从解放初到现在不断在我国南方各省和西北地区流行,...  相似文献   

10.
<正> 引言锥虫病是牛的一种最重要的寄生虫病。本病由活跃锥虫、刚果锥虫、布鲁氏锥虫所引起。活跃锥虫是导致牛锥虫病的主要原因,而且多半传染猛烈。由活跃锥虫所引起的牛锥虫病,其临床症状为贫血,间歇发热,消瘦、虚弱,始至死亡。贫血是本病最  相似文献   

11.
伊氏锥虫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侵袭牛、马、骆驼等家畜,对畜牧业危害严重。动物感染伊氏锥虫后,机体能产生强烈的兔疫应答,但由于锥虫不断改变其表而糖蛋白结构,产生免疫逃避,因而机体不能最终清除锥虫的感染[1]。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免疫保护和免疫病理两种作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我们实验感染家兔,同时检测家兔的免疫反应和观察家兔的病理变化,旨在初步探讨兔疫反应在锥虫感染中的作用以及锥虫病的致病机理,为伊氏锥虫病的免疫学和病理学提供资料。1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小鼠,雄性家兔。购于解放军农牧大学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2.
多年前 ,我国经友谊关从越南进口黄牛和水牛 ,平均每年进口 2 5 0 0头左右 ,检出锥虫病牛 172头 ,检出率 6 88%。连续 10多年的进口 ,共计检疫牛 2 85 0 0多头 ,检出患锥虫病牛195 4头 ,检出率 6 66%。广西凭祥检疫所是检出进口锥虫病牛最多的口岸。锥虫病又叫苏拉病 ,病原体是伊氏锥虫。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牛、马、骡、驴等家畜最易感染。传染途径是通过吸血昆虫 (虻、螫蝇 )的刺螫。根据国家兽医条例检疫规则规定锥虫属于国家检疫对象。为防止锥虫病牛进入我国 ,故对进口牛进行锥虫病检疫。1 临床检疫进口牛在卸车时观察牛下地时的动态 ,…  相似文献   

13.
布氏锥虫是多种家畜包括某些野生动物锥虫病的病原。该病原对马、驴、骡特别易感,牛、骆驼、绵羊、山羊、猪、犬等家畜以及猴等亦具有较高的易感性。动物感染布氏锥虫后,其临床症状是以典型的红尿(血红蛋白尿)、流泪、流鼻、肢体浮肿为主要特征。1989年4月中旬以来,笔者相继遇到7例具有上述症状的水牛。经临床类症(伊氏锥虫病)鉴别、病原体观察和血清学鉴定,认定该病为布氏锥虫所致,鉴于此病在我国少有流行,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据国外报道,感染猪的锥虫有8种之多,国内汪久滢首次报道了猪的锥虫病,沈永林等对猪的锥虫病进行了研究,确诊其病原为伊氏锥虫.但有关猪锥虫病治疗的报道不多.张永梅等首次应用国产咪唑苯脲治疗人工感染水牛伊氏锥  相似文献   

15.
马媾疫锥虫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性寄生虫病,主要造成母马空怀、流产,幼驹成活率下降等,给养马业带来重大损失。十年的防治实践证明血虫净治疗马媾疫有一定疗效,但连续用药会出现食欲减少。纳嘎宁和纳嘎诺虽是抗锥虫特效药,但其毒性强、副作用大,因此应用时除第一次用药量要大,防止锥虫产生抗药性外,以后逐渐减少药量,同时注意适当延长治  相似文献   

16.
伊氏锥虫不同地理株对小鼠致病性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氏锥虫是地理分布广泛的锥虫,可以引起骆驼、马、黄水牛、犬和大小鼠等动物的伊氏锥虫病,宿主中以马、犬和大小鼠等为高度易感动物,感染后往往发病急,死亡快,由于其因地理和宿主条件的不同而表现出感染力和毒力的差异[1],我们进行了不同地理株对小鼠的感染力及其毒力的比较观察。材料和方法材料1、伊氏锥虫:伊氏锥虫云南株于1987年在宜良分离自云南水牛体内,广东株于1981年在阳江分离自广东水牛体内,安徽株分离自安徽水牛体内,江苏株分离自江苏高邮水牛体内,新疆株分离自新疆骆驼体内,以上伊氏锥虫都经小鼠繁殖后保存于液氮中…  相似文献   

17.
牛马锥虫病是由伊凡锡锥虫引起的,以吸血昆虫虻和吸血蝇为主要媒介的家畜(牛、马等)血液原虫病。牛马感染了锥虫病,若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往往会造成地方性流行,导致大批牲畜倒毙,使国家建设和农业生产蒙受损失。现将我们防治此病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伊氏锥虫病(苏拉病)是锥虫属的伊氏锥虫,寄生于马、骡、驴、牛、骆驼等家畜血浆及组织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常发生夏秋季节。1993年12月本病在新疆吉木乃县大面积流行,发病率达58.36%.并呈急性经过,死亡骆驼143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锥虫病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由锥虫引发的主要的人畜共患原虫病之一。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骆驼、马、牛等家畜的伊氏锥虫病。骆驼锥虫病可造成骆驼日渐消瘦、心肌衰竭甚至死亡,随着疾病的蔓延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通常使用苏拉明、贝尼尔、安锥赛等药物可达到防治该病的目的。为了让更多的人们较为系统地了解和有效防治骆驼锥虫病,从骆驼锥虫病的病原体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此外,对骆驼锥虫病的防治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为骆驼锥虫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锥虫病俗称肿脚病、耳尾焦,因牛感染伊氏锥虫所引起。1983年,福鼎市曾大面积流行此病,笔者采用兔大剂量注射待检牛血液诊断牛伊氏锥虫病,锥虫检出率高,并自1998年以血虫净和中药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牛锥虫病17例,治愈率100%。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