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鱼苗培育是指将孵化出的鱼苗饲养成夏花的过程。它既是养鱼生产中的第一个环节,又是最重要、最难把握的一个环节。因为鱼苗细小幼嫩,活动力弱、摄食范围窄,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要提高鱼苗成活率,培育出数量多、体质壮的夏花鱼苗,需把握以下技巧。1.备好苗池鱼苗池又称发  相似文献   

2.
鱼苗培育,也称“发塘”。它是指把鱼苗经20~25天饲养。长到了3厘米左右,称为“夏花”。鱼苗培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但在生产中鱼苗发塘率一直很不稳定,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现将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鱼苗培育,也称“发塘”。它是指把鱼苗经20天-25天饲养,长到了3厘米左右,称为“夏花”。鱼苗培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但在生产中鱼苗发塘率一直很不稳定,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现将主要原斟及解决办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1鱼苗培育夏花 要求培育池塘面积2~5亩,池深1~1.50米,池底平坦,利于生产,除新池塘外,一般不需要施基肥.鱼苗放养密度为每亩15万尾左右.培育鱼苗的池塘,需经严格的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5.
唇[鱼骨]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唇[鱼骨]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唇[鱼骨]野生亲本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在水温19.0—21.0℃时经一次性注射LRH—A、HCG和DOM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18-21.5h;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及人工授精,流水孵化,豆浆法培育鱼苗等方法,2005-2006年共催产雌鱼44尾,平均催产率81.5%,共产卵45.7万粒,平均受精率82.6%,孵化率77.4%,共孵出鱼苗24.5万尾。鱼苗经25—30d培育后可达3cm以上,平均成活率为65.5%,共培育夏花15.1万。  相似文献   

6.
以前我县鱼种场均采用传统的豆浆为主的培育水花的方法来饲养鱼苗水花。黄豆消耗大,成本高,生产每万尾夏花需用黄豆15公斤左右,为降低成本,自2005年4月中旬开始,在县鱼种场选用一个1.7亩的老塘(1号池)做发塘池,进行了利用轮虫培育鱼苗水花的生产性试验,  相似文献   

7.
利用性成熟的黄颡鱼亲本,通过强化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鱼苗培育等措施,进行两年的黄颡鱼苗种繁育试验.2003年分5批次共催产亲鱼1070组,平无催产率78.4%、受精率81.7%、孵化率70.5%、孵仔鱼143.6万尾,培育成2.5cm左右的夏花101.4万尾,平均成活率70.6%.  相似文献   

8.
湘云鲫、湘云鲤鱼苗培育是指水花下池经过20天左右饲养成体长3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由于鱼苗小,游动力弱,撮食能力低.对外界环境和敌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差.新陈代谢水平高。因此.鱼苗培育必须精细管理.小心操作,鱼苗阶段的病害防治也必须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9.
水花至夏花的培育在鱼的整个养殖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因为水花是鱼的整个生命中最脆弱的阶段,身体纤弱,取食能力低,饵料范围狭窄,对水质要求高,对外界条件的变化和敌害生物侵袭力差.因此,必须对水花进行小水体单独培育,给予充分地“照顾”,等到长到足够大的鱼种才可以和成鱼套养.利用小水体池塘培育轮虫和枝角类进行鱼苗培育是大连水产学院李永函教授,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来的一套先进的水花培育方法.这套方法于1993年5月开始在吉林省推广使用,它具有鱼苗成活率高,放养密度大,节省饵料等优点.为探讨该项技术在新疆阿克苏阿拉尔地区应用的可能性,我们在农大渔场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从5月20日水花下塘,到6月15日夏花出塘,在26天的生长期内,鱼苗从7.2mm长到30.9mm,成活率达48.3%,效果很好,该项技术值得在本地区推广使用.1 材料与方法1.1 选塘培育鱼苗(水花)的池塘是1995年主养鲢鱼成鱼的池塘,面积0.1675公顷,阳光充足,水源丰富,池底平坦,底泥厚度为15cm,水质较好,含盐度2‰,池形整齐,排灌水方便.1.2 池塘清整  相似文献   

10.
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鱼苗由于身体纤弱,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清除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严格,养鱼者稍有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整个养殖过程全部失败.为此笔者将鱼苗下塘技术要点概括为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一、鱼苗培育概述鱼苗培育是指从鱼苗下塘后养至夏花鱼种的生产过程。因为鱼苗(又称水花、鱼花等)专指刚孵化出来至卵黄囊消失、腰点明显的仔鱼,其身体纤弱,摄食能力差,所以在进行鱼苗培育时应该认真细致,并采取以下3个步骤对鱼苗进行培育:(1)经10—15天饲养,将鱼苗养成长为1.5—2.0厘米的稚鱼,称为乌仔;(2)再经过10—15天饲养,将乌仔养成长3.0—5.0厘米的夏花;  相似文献   

12.
唐文联 《农家顾问》2004,(12):45-45
水花鱼苗养成乌仔或夏花时,即要分塘稀养或出塘外销,在出塘前1~3天需要拉网锻炼。拉网使鱼苗受惊,增加运动量,使肌肉结实,关箱使鱼苗密集,  相似文献   

13.
对乌原鲤(Procypris mera)的亲鱼驯养、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等相关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鱼苗开口后采用室外水泥池肥水下塘培育,平均全长6~10 mm的水花经过30 d培育,平均全长达30~40mm,成活率达68.7%,转入夏花培育阶段。  相似文献   

14.
长吻鮠味道好、营养价值高,是我国特产的名贵淡水经济鱼类,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000年,我们用水泥池和土池培育长吻鲍鱼苗,即先将鱼苗放在水泥池中培育10天左右,再放人准备好的土池中培育,鱼苗成活率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15.
鱼苗培育用无机肥追肥时,如果采用全池遍洒,肥效虽快,但作用时间短。化肥中许多尚未完全溶解的微小颗粒,易被鱼苗误食,影响鱼苗的成活率。如将化肥装入塑料编织袋中,让其自然溶解扩散,不仅肥效稳定,成本、劳动强度低,而且能不断为浮游植物提供氮磷等元素,为鱼苗提供大量适口天然饵料,提高了鱼苗的成活率。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提高鱼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奠权 《新农村》2012,(7):32-33
刚孵出的鱼苗称鱼花、水花、夏花,适应环境能力较差,个体较小,抗病能力较弱,如果管理不细,饲喂不当等均可引起死亡,导致成活率降低。因此,加强饲养管理,科学调节水质,有利于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增加养鱼经济效益。1.整修鱼池鱼苗池宜选择背风向阳,水源供给方便、充足,水质良好,排  相似文献   

17.
秋季温度适宜,是培育优良健壮鱼苗的关键时期,现介绍四种新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何晓晓 《湖南农业》2007,(10):19-19
祁东县风石堰镇曾家村党支部书记徐期国(右)科学养鱼近30年,常年扶持周围200多个农户养鱼致富。图为他供夏花鱼苗给当地农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鱼苗培育对于渔民来说已属老生常谈,但近年来,鱼苗培育成活率普遍较低,若能掌握此技术,在渔业养殖上的大多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所以掌握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要想提高鱼苗成活率,应抓好以下几要点。  相似文献   

20.
秋季温度适宜.是培育优良健壮鱼苗的关键时期.现介绍四种新的鱼苗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