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左右。病程极短,主要病变在肝脏,其特征是肝炎、肝体积肿大并有出血斑点。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雏鸭,临床上以3周龄以内的雏鸭群为多发阶段,3~5周龄的雏鸭也可感染发病,一旦发病,迅速传播,死亡率20~60%不等,个别  相似文献   

2.
鸭病毒性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自然爆发时仅发生于雏鸭,发病率可高达100%,主要为3周龄以内的雏鸭,以4~8日龄最为易感;雏鸭的死亡率则差别很大,从20%到100%,随着雏鸭日龄的增长与机体免疫水平的提高,死亡率逐渐降低。4周龄以后的雏鸭发病率和死  相似文献   

3.
高德臣 《新农业》2011,(12):29-29
鸭病毒性肝炎是急性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3周龄以内的雏鸭易患此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尤以2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有的高达95%,有的低于15%。耐过的鸭成为僵鸭,生长和发育受到阻碍。一、流行病学病鸭及隐形带毒成鸭是主要传染源,在自然条件下,本病只发生于雏鸭,雏鹅亦可感染。主要是3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3种不同病毒引起,分别是鸭肝炎病毒(DHV)Ⅰ、Ⅱ、Ⅲ型,最常见的为DHVⅠ型,属肠道病毒;DHVⅡ型属星状病毒;DHVⅢ型属核糖核酸病毒。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急性、高致病传染病,以肝炎为主要特征。主要危害5~10日龄雏鹅,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严重影响养鸭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采取种鹅、雏鹅疫苗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鸭舍消毒、对症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去年3月份以来,我县规模化养鸭发展迅速,但鸭群中普遍发生一种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以15日龄以内的雏鸭为主,具有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等特点,并伴有严重的神经症状,雏鸭呈角弓反张,经诊断为雏鸭的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7.
<正>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征。1流行特点1.1易感动物。本病主要发生于1~3周龄雏鸭,特别是5~10日龄雏鸭最多见,成年鸭有抵抗力可成隐性经过。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播迅速的传染病。传播途径是通过消化道感染,主要发生于4~10日龄的雏鸭。传染快、病程短、死亡率高,可达90%左右,给养鸭业带来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9.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肝脏肿大并有出血点。本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2005年5~6月份,江苏省铜山县茅村镇先后发生了两起雏鸭病毒性肝炎,3日龄发病的一起,死亡雏鸭1600只(共养殖3000只);27日龄发病的一起,死亡800只(共养殖2000只)。给养殖场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一般为40%~80%,在新疫区高达90%~100%。该病的传染源是患病雏鹅,主要传播途径是经消化道传染,雏鹅最早发病一般在4~5日龄开始,数日内可波及全群,死亡率一般为70%~95%;10日龄以上雏鹅感染后,死亡率一般不超过60%,20日龄的感染后发病较少。该病的潜伏期3~5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肝炎是危害雏鸭最严重的疫病之一。其主要危害20日龄以内雏鸭,雏鸭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死亡率可高达95%。雏鸭感染此病后,精神委顿,不愿走动,停食,呈昏迷状,腹泻,运动失调,痉挛,突然死亡。最典型病征是肝脏肿大,表面有出血点,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肾充血肿胀。死亡雏鸭出现角弓反张姿势为本病的典型症状。防治方法1.消毒预防:建立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全国发行邮发代号8-348病毒性肝炎是危害雏鸭最严重的疫病之一。主要危害20日龄以内雏鸭,雏鸭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最高死亡率达90%~95%,雏鸭感染此病后,精神萎顿,不愿走动,停食,呈昏迷状,腹泻,运动失调,痉挛,突然死亡。最典型病征是肝脏肿大,表面有出血点,胆囊肿大,充满胆汁,  相似文献   

13.
正鸭病毒性肝炎简称鸭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播速度非常快的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4周龄以内的雏鸭,5~15日龄之间的最容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死亡率高时,可达90%以上。病雏鸭的主要特征是不能站立,频频抽搐,羽毛蓬乱等。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30日龄内雏鸭,5~15日龄的比较容易感染发病,成年  相似文献   

14.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鸭高度致死性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下的雏鸭,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养鸭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现将其中一起典型病例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12年1月,贵州省惠水县和平镇爬头寨养鸭专业户张某饲养的5000只23日龄樱桃谷肉鸭发病,当天死亡103只,到第6天共  相似文献   

15.
雏鸭在1~30日龄最易发生一种急性接触感染的病毒性肝炎。其特征是肝脏肿大和有出血点。极个别刚孵出的雏鸭12小时就发病死亡,有的在2~3周龄或5~6周龄患病后死亡,40~60日龄鸭发病则少见。康复的鸭子终身带毒并排泄病毒,生长发育停滞。雏鸭感染此病后,死亡率高达50~95%。  相似文献   

16.
浙江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浙江省某养鸭场类似于Ⅰ型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病死鸭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9日龄非免疫鸭胚接种传4代后,能致鸭胚100%死亡,毒力稳定;测得的半胚致死量(ELD50)为10-6.4;人工发病试验能致1~3日龄非免疫雏鸭66.7%死亡,其病变与自然发病相同;经中和试验证实,该病毒鉴定为非经典Ⅰ型雏鸭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肝炎是危害雏鸭最严重的疫病之一。它主要危害20日龄以内的雏鸭,雏鸭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最高死亡率达90%~95%,雏鸭感染此病后,精神萎顿不愿走动,停食,呈昏迷状,腹泻,运动失调,痉挛,突然死亡.最典型病征是肝脏肿大.表面有出血点,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肾充血肿胀。死亡雏鸭出现角弓反张姿势为本病的典型症状.具有诊断意义。所有的抗生素对本病无效.而采用以下办法防治本病具有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微RNA病毒引起3周龄以内幼鸭感染的一种重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达90%,且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严重危害养鸭业。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在新疫区,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一、小鹅瘟的流行情况小鹅瘟主要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100%。最早发病为2~5日龄,其死亡率高达95%以上;6~10日龄雏鹅死亡率为70%~90%;11~15日龄死亡率为50%~70%;16~20日龄死亡率为30%~50%;21~30日龄死亡为10%~30%;30日龄以上死亡率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