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2000年在黑龙江省主要类型土壤上进行多点次大豆施用复合生物颗粒肥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生物颗粒肥对大豆具有明显的增产节肥作用,其施用量以30kg/hm^2增产效果最好,平均增产11.2%。  相似文献   

2.
在周口市农科院试验地进行了大豆施用复合生物菌肥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生物菌肥具有促进大豆植株尤其是根系的生长发育、改善经济性状的作用。在低肥力土地上,复合生物菌肥的增产作用不显著,大豆专用复混肥的增产作用较为显著;复合生物菌肥和专用复混肥配施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生物炭对大豆生理指标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大豆各生育期生物量和苗期叶绿素含量、初花期光合生理特性和成熟期农艺性状等指标对生物炭施用的响应。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处理提高了大豆各生育期的株高,有助于大豆收获期植株各部位生物量的积累;生物炭施用后大豆叶片叶绿素a含量明显高于不施用生物炭对照,叶绿素b含量增加不明显,叶绿素a+b含量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叶绿素a/b比值的变化不明显;生物炭处理维持了大豆较高的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说明生物炭的施用有利于提高大豆光合作用强度;较高施用量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和百粒质量,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4.
施用复合生物有机肥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为给烤烟生产科学施肥以及提高生产效益提供依据,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问试验,研究了复合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复合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施用化肥,不仅可以促进烟株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而且有效地提高了烟叶含钾量和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品质都有较大幅度提高.与单纯施用化肥相比,产量增加了6.2%~9.0%,产值增加了15.9%~24.7%,经济效益显著.生物有机肥的推荐用量为占全部施肥量的25%~50%.  相似文献   

5.
硫包膜尿素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框栽和大田对比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硫包膜尿素(SU)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氮水平条件下,施用硫包膜尿素的大豆干物质积累量与一次性施尿素(N75)和追肥处理(N25*3)相比,分别增加24.3%和19.7%。施用硫包膜尿素产量比施用尿素增加16%,与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包膜尿素的大豆干物质积累量比一次性施用尿素处理高12.2%,产量增加7.3%。框栽和大田试验结果一致,由此可知,施用硫包膜尿素能够增加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微区试验测定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促进大豆生长、根系结瘤及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有效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测产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条件下,施用生物有机肥可较CK1增产11.1%;减施化肥25%时,施用生物有机肥可较CK2增产11.7%~12.7%。生物有机肥与化肥合理配施,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在大豆上施用生物有机肥增产机理之一可能是促进根系结瘤及固氮。  相似文献   

7.
大豆施用硫钙肥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对大豆施用硫钙肥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硫钙肥能显著增加大豆生物产量,增加土壤有效硫、交换钙含量,提高大豆籽实氮、硫、钙的含量,是盐碱土有效的改良剂。  相似文献   

8.
生物有机肥在大豆和玉米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8年采用小区的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大豆和玉米的应用效果,试验设置3个生物有机肥用量水平、2个化肥用量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施用生物有机肥与常规施化肥处理相比,生物有机肥150kg/hm2+70%化肥用量增产8.4%,每公顷利润增加225元。玉米施用生物有机肥与常规施化肥处理相比,生物有机肥225kg/hm2+70%化肥用量增产7.7%,每公顷利润增加660元,施用生物有机肥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增加了大豆的株粒数、百粒重,玉米的穗粒重。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产量,比较分析在大豆播种期、分枝期、始花期分别施用烯效唑对大豆植株形态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3个时期施用烯效唑均能够降低大豆株高,增加主茎节数,提高单株荚数、百粒重和产量,且播种期施用效果显著。综合考虑烯效唑拌种能提高大豆出苗率,又利于施用操作和控制浓度,可研究把烯效唑作成缓释剂,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简化烯效唑施用,便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麦秸对大豆植株氮素变化和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3年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麦秸对大豆生育期中氮素变化及籽实形成期间氮素转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麦秸,特别是在氮肥基础上施用麦秸使植株各部位全氮增加,并使植株各部位吸氮量高峰出现时间向后推移,同时提高了叶部吸氮量占植株总吸氮量的比率。施用麦秸使成熟期大豆植株的氮素表现转运率比未施麦秸处理提高24.74%,其中叶部提高15.73%;施麦秸处理大豆籽实中再转运氮占籽实总氮的百分率比未施麦秸处理提高14.78%,并提高了大豆籽实的吸氮总量。  相似文献   

11.
几种有机肥对大豆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三种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多功能有机肥、多肽活性有机肥)在大庆地区种植大豆的对比试验表明,施用这三种有机肥对大豆产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加大豆荚数、单株粒数,提高百粒重,增加亩产量。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有机肥的所有处理均明显延长了大豆生殖生长期,从而延长了大豆生长的全生育期。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在高、中产地力水平下,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大豆间作复合群体的生理生态变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带距加宽,玉米大豆行比增加,田间通风透光状况得到改善,复合群体的叶面积系数、光合势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生物产量提高,而光合生产率、经济系数降低。经济产量下降。玉米大豆间作增产的关键在于田间带距和行比的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13.
生物炭对R2期大豆根系生长和氮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生物炭对大豆植株及籽粒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生物炭用量处理(0%、1%、5%、10%,生物炭/干土重),分析了不同处理下R2期大豆根系和植株形态特性以及植株体内氮和磷的转移情况。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会增加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并对大豆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产生积极影响。5%和10%生物炭处理会显著增加大豆叶面积(分别较对照高62.0%和74.5%)和植株鲜重(分别较对照高57.1%和72.6%),提高茎叶的氮磷转移量,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平均比对照高51%)。10%生物炭处理会显著增加大豆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比根长以及氮、磷收获指数,分别较对照高19.4%、25.1%、27.4%、28.7%、10.7%和8.9%。生物炭对大豆根系发育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了细根(0.5mm)的伸长和增长,在1%、5%和10%生物炭处理下,细根长度占植株根系总长度的比例从无生物炭处理的71.4%分别增加到76.4%、82.7%和84.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籽粒产量与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以及氮磷收获指数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长与土壤养分含量、氮磷收获指数以及氮、磷转移量也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之,施用一定量的生物炭能够对土壤养分含量产生积极影响,并促进大豆根系生长,影响大豆植株体内养分吸收和利用,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4.
2000~2003年进行了三龙生物肥有效活菌在土壤中的消长规律及其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经过4年田间小区试验表明,三龙生物肥有效活菌于大豆花期在土壤中达到最高生长量(不同年份、不同土壤条件时间略有不同),以后逐渐减少。在减施30%化肥基础上,施用三龙生物肥能明显增加大豆根量,提高根瘤固氮量,促进大豆地上部植株生长,子实产量平均增加10.3%。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农业上使用高效复合生物菌肥必要性的基础上,介绍其施用条件、施用技术与方法,以为高效复合生物菌肥的大范围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有机肥对提高旱地作物利用土壤水分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干旱半干旱耕地施用有机肥可提高作物抗旱能力,有机肥与氮、磷、钾配合施用,可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产量。不同处理对作物的分蘖、株高、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亩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在有机养分量相近时,可实现产量的最大值。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但复合度下降,在有机无机配合施用时复合度明显增高,产量也大幅度增如。明确了决定土壤肥力的是土壤有机质和有机无机复合度两个指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小区试验的方法,探索复合微生物肥料对大豆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大豆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增产效果显著:亩增产117.4kg、增产幅度125.31%。  相似文献   

18.
1993年481在大豆田里施用进行试验研究。施用的481是江西省级鉴定的FS版商标的新型复合植物激素。处理481与4份对照平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481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产量结果经方差分析,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9.
氮肥施用量对生土地大豆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氮肥的运筹方式是调节产量结构的最有效方式,合理施用氮肥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在试验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对生土地大豆根瘤形成的抑制作用加大,但对大豆后期根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氮肥的施用增加了全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改善了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20.
不同类型金葵子复合微生物肥在大豆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施金葵子复合微生物肥(生物磷)、金葵子复合微生物肥(防线虫)和L、P、K生物复合肥300 kg/hm2均可增加根瘤数,促花保荚,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降低株高;均能提高大豆产量,增产幅度为5.5%~11.6%,以金葵子复合微生物肥(生物磷)增产最多,金葵子复合微生物肥(防线虫)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